APP下载

浅谈空手道组手、型兼顾练习的可行性研究

2018-08-22董金蕾

东方教育 2018年16期
关键词:专项训练空手道

摘要:空手道运动是一项起源于中国南派武术,成长于日本,发展流行于世界的一项体育运动,是现如今非常受欢迎的格斗技之一。组手与型是空手道比赛中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前者为个人或团体参赛形式出现的同场格斗对抗,后者则是侧重表现技术难美性的个人或团体参赛形式的套路演练。由于组手与型為空手道比赛中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在专项训练方法中存在差异性,固对组手运动员进行型专项练习可行性做为研究,本文通过论述组手与型技术练习体系的差异性阐述组手运动员兼顾型专项练习后对人体素养造成的影响,对空手道组手运动员是否适宜兼顾型专项练习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正确认识到型练习对组手专项练习产生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空手道;组手;型;专项训练;兼容性

1、前言

空手道项目分为两部分,根据项群理论的专项特点划分可将空手道分为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的组手和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的型。空手道的竞赛体系也由组手比赛与型比赛两部分构成。他们的比赛形式,训练方法,以及力量练习中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两者专项素质练习中个别练习存在相互利益冲突及排斥。在进行专家访谈后了解到,我国空手道运动员均采用单一专项练习,即每名空手道运动员专攻自己专项训练内容,训练系统依靠复制他国训练方法及借鉴我国同属项群中的优势项目经验进行训练,我国的这一训练任务分配成效证明,这样的专一训练内容人员分配训练方法确实取得了不俗的训练成绩,隶属不同分类的组手和型分开练习有助于单项目竞技能力的提高与运动成绩的增长,避免了组手与型同时练习造成的竞技能力干扰,同时,减少了多专项练习对运动员的体能消耗及运动成才的时间。我国的训练战略体现了专事专攻原则,这样易于集中精力,取得预定目标,专事专攻避免分散运动参与者的一心二用可能造成运动成绩影响。据募集到的资料和进行专家访谈后了解,空手道运动发展成熟的欧洲和日本等国家,许多优秀的空手道运动员大多采用双专项练习,即兼顾空手道的型与组手的专项运动训练,且运动成绩优异。 这与我们最初认识的专一项目培养理论认识是存在差异性的。本文对于空手道专一训练内容的排它性进行假设,通过论述组手和型同时练习是否有助于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发展和提高为论据,为拓宽我国空手道运动员专项训练方法和内容提供建议与参考。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为北京体育大学空手道校队专项训练。调查对象为北京体育大学空手道校队队员。

2.2 研究方法

2.2.1 专家访谈法

通过访问4位空手道教师、教练员及国家级空手道裁判员,2位体能老师和3位参与过世界级空手道大赛的选手作为本文技术理论指导,对本文结论提供一定参考、研究贡献,并提供理论依据。

2.2.2 逻辑分析法

通过专项训练的排它性和兼容性与专项历史发展及他国成功训练经验进行理性分析。

2.2.3 实践实验法

根据设想对参与实验的人群进行分组,根据小组间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2.2.4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了解前人研究的成果与本课题有关的材料,背景知识,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组手与型的技术形式的差别

分支的不同及比赛目标的实现方式决定了两个不同空手道形式的不同训练方法与不同训练内容技术比重。根据动作结构特点进行技术分类将组手和型分为以下两种形式。

3.1.1 组手技术体系

组手是以格斗形式的拳法、腿法、摔法的单个进攻或随机组合形式出现在训练和比赛中的。选手的技、战术发挥除受自己体能的影响还受到对手竞技能力发挥的制约。组手技术动作并非如型固定套路形式的展示,在实战过程中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比赛分为了个人赛和团体赛,是通过个人的竞技能力的高低以及在比赛中的技战术能力发挥和对手逐一较量。

3.1.2 型技术体系

型运动员是依靠单个基本动作的重复练习形成扎实的基本功,通过单一、固定组合动作的掌握、串联到成套动作的反复练习达到型演练自动化。比赛中运动员需依据竞赛规则表演规定型或自选型。空手道型运动员在比赛中受自我技术发挥的影响因素大,要求运动员有稳定的心理素质与超强的抗干扰能力。比赛过程中运动员技术的展现不随机性强,具备固定模式。比赛分为了个人赛和团体赛,个人型通过选手自身竞技能力水平的发挥与对手较量,团体型参赛时选手除需发挥好自身竞技能力水平外还要兼顾和同场队友的共同默契配合。

3.2 组手与型训练方法的差别

3.2.1 组手变异组合多元动作结构

技术与战术能力是格斗项目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同时也是制胜武器,对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起决定性作用。空手道技术训练包括了基本动作,基本功,进攻,防守和反攻的各种方法及连贯技术。组手通过单个动作的学习与掌握到通过对单个动作的多元技术组合形成连贯技击技术,根据攻防战术的调整将所掌握的运动技术通过灵活多变的战术思想将技术水平运用到比赛中,以通过格斗对抗的形式战胜对手。空手道组手专项力量以快速力量练习为主,强调协调、灵敏专项素质在训练中的比重,以达到空手道快打快收、灵活多变的技术特点。同时在训练中进行大量攻防组合反应练习,以模拟对抗场景。

3.2.2 型固定组合多元动作结构

空手道型以提高运动员静力力量为主要力量练习手段,具备好的耐力素质有利于帮助练习者更好控制单个专项动作的平稳发挥及连贯技术动作的平稳串联与处理,基本功与专项技术训练是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项群训练的核心组成部分,从单一动作到固定组合,串联成整套型,反复练习,重复演练。在训练过程中不断重复训练固定套路,通过分解、固定组合到完整的成套动作练习。要求运动员具有稳定的心理素质,优美的形体,准确的时空判断能力和超强的机体姿态控制能力。

3.3 型与组手同练习的疑问与难点

型与组手隶属技能主导类的不同项群,竞技内容与训练体系存在着差异性。组手运动员要求具有较强技击速度与快速反应能力以应对对抗,而型运动员则要求有较强静力力量素质以控制技术动作的平稳发挥,从而达到高水准的动作要求。在研究空手道运动强国选手专项训练时,我在想空手道组手运动员兼顾型专项练习时如何处理了快速力量与静力力量共同练习对运动员带来的竞技能力干预与损耗。另外,在空手道组手项目竞技赛场上要求运动员具有激昂,高亢的竞赛意志,清晰的头脑以判断,处理灵活多变的竞赛情景。型要求运动员具备稳定,沉稳的竞赛意志,以平稳发挥个人竞技能力水平,排除外界环境对竞赛选手的外部干预。而过多的静力性力量训练会对组手运动员的动作爆发力产生负面影响,另一问题的困扰是,激昂的组手训练情绪过后是否在选手进行型练习时会造成心理浮动影响。或组手运动员在进行型专项练习后会难以进入快节奏、复杂条件刺激的格斗对抗状态。

3.4 组手与型共练习的兼容性

古代的中国武术以套路的形式存在,所有技术动作、招式均以攻防为核心思想进行练习。中国的传统武术套路的单人演练更像是型的原形。实际技艺比拼便像是组手的原形了。单个的动作,招式便可等同于空手道中的基本功练习了。那么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型是为了实战所进行的各种假设攻防场景的套路演练,以单个攻防动作为基本练习单位,即基本功,组手是“习武”之人对型的攻防意识及攻防动作运用的具体体现。

3.5 设想实验及验证

参与实验人数12人,同为本校非空手道专项学生,无专项训练经历,每组按四男两女进行分组,本文就研究意义将同水平受试者分为了意识干预組和对照组,训练内容相同,同为基本功练习,糸东流拔塞大、征远镇型的学习和组手拳、腿、摔4的技术学习,训练课时相同,每节90分钟,每周三次训练,总共9周。再将每组四男两女按两男一女进行二次分组,干预组和参照组中的各两小组分别对型与组手的训练内容顺序进行干预,分为先性后组手组和先组手后型组。即A为干预组,B为参照组。A1为干预组的先型后组手组,A2为干预组的先组手后型组,B1为参照组的先型后组手组,B2为参照组的先组手后型组。

型练习在前,组手练习在后。只讲解动作成形方法,不讲攻防含义。

技战术表现基本符合训练内容,型展示时动作顺畅,但动作节奏感不强,动作表现缺乏张力。组手打法保守,易受对手情绪影响,动作表现僵硬,被得分后情绪波动大,一类犯规出现次数较多。 3人

组手练习在前,型练习在后。只讲解动作成形方法,不讲攻防含义。

模拟比赛中组手表现主动,能主动得分,但防守意识差,三名选手的单局比赛有两名选手被对手施以有效摔法,分差败多,型的动作展现流畅,应注意动作与呼吸的配合及整体动作的表现力。

3.6 组手与型的相互影响作用

实验分析认为,训练除了需要运动员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好的运动成绩外还要凭借教练员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指导运动员的实践。双专项练习的组手运动员通过在训练中兼顾了型专项练习后对个人行为约束性有了很好的改善,A1、A2组队员间与队员、教练间技术讨论多,整体训练氛围融洽,课前课后队员自觉延时训练次数较多,模拟比赛中整体临场表现比参照组更为满意,接近最佳参赛状态。但A2组选手进行型展示时出现了动作遗忘,该组学生的组手参赛情绪一定程度影响了他们的型表现,在参赛心理素质上需要加强训练,可采用多模拟比赛,多条件实战调节紧张情绪。在组手运动员进行双专项练习时实验进行了不同练习次序的训练内容分组,分为了先型后组手专项练习组和先组手后型专项练习组,组手运动员练习时把型练习安排在后,可通过型的专项训练环境平复调节练习者的激昂情绪,同时在进行一定量的静力力量专项练习后可促进肌体耐力力量的发展,此种方法适宜出现在组手技战术运用熟练阶段。若把型放在组手专项训练之前我们发现,型专项练习中过多的静力负重令练习者肌组织处于疲劳膨胀状态,使随后组手运动成效降低,故组手初学时期组手不宜安排在型专项练习之后。组手的实战时间里以随机技击为主,型的必要练习能够让运动参与者更好的认识和体会技术动作在攻防关系中的合理运用,建立攻防动机的形成,巩固攻防意识下的实践成功率。

通过竞赛规则可以认识到,型团体比赛有五分钟的时间, 以分解动作来表演该型的意义。计时员从选手型表演结束后鞠躬开始计时,到型的意义表演的最后一个鞠躬结束。超过5分钟的团队将被取消资格.分解动作便是以组手对抗比赛中的攻防动作为基础进行的套路模式演练。组手项目的适当练习有助于型运动员理解对抗时的攻防意识及攻防意义。组手的进攻动作都是型运动中的基本动作的变异组合,通过各种组合形成组手随机应变的进攻、防守和防守反击。就空手道组手运动员兼顾型拳练习会不会对专项运动成绩产生影响,应首先意识到以基本功练习为先,基本功是型串联成组合的基本单位。在组手专项练习后进行型专项练习,以调节选手训练情绪,型动作的练习重现了组手运动员在实战动作中所需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融合点,令组手运动员的基本功能力得到进一步了延伸。“基本功”作为训练任务中重要的一项可对运动训练成果起到促进作用,规范了礼节,提升了技击能力,亦增强了组手运动员对抗中的攻防意识及减少犯规动作的使用。综上所述,组手同型的兼顾练习是可行的,实施中应注意根据练习者不同训练水平安排适宜选手自身发展需要的练习顺序。

4、结论和建议

4.1 结论

(1)空手道组手运动员可以兼顾型专项练习。

(2)正确练习顺序下组手运动员兼顾型专项练习后对人体素质的改造有积极影响,巩固身心合练的修行体系,从而获得运动成绩,运动能力及道德修养的提升。

(3)鼓励倡导空手道组手运动员在进行专项练习中加大型练习的比重,通过型练习规范组手技术动作,促进组手技术能力的提高,但应区分“基本功”与“型”,“组手”的关系,建立联系,用正确练习顺序安排、指导训练。

4.2 建议

(1)本文研究后认同组手运动员兼顾型专项练习是切实可行的,但选择双专项内容练习时采用正确专项练习顺序,避免单专项运动能力损耗与消极影响理清“基本功练习”和“型专项练习”“组手专项练习”的区别与联系。

(2)学习训练初期,我们可以建议使用型单专项练习,基础知识掌握后可过渡到双专项练习,组手运动员双专项练习时,应以组手练习应安排在前,型练习安排在后,基本功为最先的原则进行训练。

(3)待练习者熟练基本功动作,能够完成记忆型动作,对组手技战术知识有一定储备后,我们可以遵循基本功在前,型专项练习其次,组手练习最后的原则。以在组手训练前激活攻防意识储备,为后续实战服务。

(4)无论单专项内容练习或双专项内容练习,练习者都应在一定专项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开始空手道的训练,以避免训练的盲目性,教练员与学生间要多交流。技术、战术的疑问,心理状态的应激转变都可以是相互学习、沟通的内容,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指导训练,以更好的理解、体验空手道运动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运动训练学,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2]空手道,许生宏,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

[3]对国家空手道队重点队员的技术和战术跟踪分析与研究,沈萌芽,北京体育大学,2010.

[4]日本空手道的起源与发展演变,谷晨,体育文化导刊,2003.

[5空手道组手基础训练研究,喻俊莉,湖南师范大学,2012.

[6]空手道与武术的渊源探析,陈新富,第9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1.

作者简介:董金蕾(1986. 9—),女,北京人,讲师,硕士,北京林业大学体育教学部教师,研究方向:高校体育。

猜你喜欢

专项训练空手道
道中极真
迟到
菅义伟获授“空手道名誉九段”
劈火砖
空手道在苏联(上)
羽毛球专项训练对身体素质及相关因素影响探讨
如何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开展专项训练
现代高校篮球专项训练的优化创新模式研究
培智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发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