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扭转美声演唱听众少的现状

2018-08-22李牧聪

东方教育 2018年21期
关键词:美声唱法音色流行音乐

李牧聪

摘要:目前,通俗歌曲以贴近生活的演唱方式,深受大众喜爱,美声演唱则曲高和寡。本文重点从美声演唱的方法、曲目的选择、以及演唱的方式等各方面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从而提出一些良好的建议和方法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美声唱法;发声方法;流行音乐;服饰;歌剧;音色

美声唱法之于观众,犹如阳春白雪,高不可攀,作为一名从事美声演唱的学习者,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听众只局限于专业团队的圈子,老百姓对它却是非常的陌生?为什么流行音乐的歌迷会那么的疯狂?为什么不爱听流行音乐的中老年听众也都倾向于欣赏民族演唱或中国戏曲?

一、美声唱法的由来。

美声唱法是从西欧专业古典声乐的传统唱法发展起来的,从文艺复兴以后逐步形成美声唱法。当时的西方音乐更多是建立在多声部教堂音乐、复调音乐基础上,唱法本身脱离不了宗教音乐的影响。男女唱法一样,只是声部不一样,音色不一样。最初的歌剧以阉人代替女声来唱;由女中音代替男高音来唱。随着歌剧剧情的发展,一些情感激烈的戏剧性唱段,阉人的演唱满足不了这种剧情发展的需求。于是歌唱家们努力探索、钻研、改进自己的唱法,以适应剧情的需要,这样就产生了今天这样表现力丰富多彩的美声唱法。

二、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美声唱法是从国外蔓延过来的,没有中国历史赋予它的传奇色彩。因此在中国它的根基不稳是必然的。

早期中国人学习美声,基本是“鹦鹉学舌”,跟着国外歌唱家的唱片或者盒带学习。这种学习形式,塑造的是声乐教育家,歌唱家就屈指可数了。正因为能够达到歌唱家水准的人少,所以很多功夫不到家的演唱者给听众的第一印象是“美声难听”。有很多听众一提到美声,就会用压着嗓子的声音去学两句。这也是美声唱法里比较致命的错误之一。

在听众的印象中难听的声音无非两种:一是压着喉咙唱,并且咬字不清;二是声音向后倒着唱,同时也伴随着咬字不清。前面一种声音倾向于男声,后面一种声音倾向于女声。可以想象这两种声音能够好听到哪里去?

随着我国声乐教学的逐步发展,在声音的概念上有了很大的改进。有一些国内的歌唱演员有机会出国留学,学到了一些在唱片和盒带上学不到的东西。但是最主要的是国内陆续出现了一些大师级的声乐教育家,他们的付出使得我们国家的声乐水平在国际上也有了一定的影响。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有:沈湘,周小燕,郭淑珍等大师。他们培养的学生在国际声乐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声乐教学水平。

三、如何扭转美声听众少的现状

1.规范自己的演唱方法

虽然现在美声唱法听众少的现状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但是我们还是需从演唱者自身寻找问题。正如前面提到的演唱方法不规范的问题,给听众的第一印象已经不好了,如要解决根本性的问题,就必须从唱法上作必要的纠正。其中比较严重的一个问题,我个人认为还是咬字问题。为什么通俗歌手的歌迷阵容那么强大?我想除了那些帅哥美女的形象因素之外,其中应该有一个原因就是演唱者能与听众产生共鸣(清晰的语言使得演唱者有很强的亲和力)。

一首歌曲的产生是包含两个部分的,一个是旋律,另一个就是歌词,千万不要小看歌词的魅力,有时候它的魅力会超过歌曲的旋律。通过歌词,可以为听众呈现一幅美景,讲述一个故事,抒发一段心情,呼唤一种激情……

听众产生这些共鸣是因为先听到歌词,再加上旋律的一些渲染和烘托的作用。可见咬字不清所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

当然规范的演唱除了咬字以外,还涉及到一些发声的问题。这些问题不适合我在这里班门弄斧,因为前面所提到的三位大师级的人物都是我国声乐界的权威。再加上全国各地都有一些优秀声乐教师,所以只要是通过了正规的学习,这些问题是不难解决的。

2.演唱者的服饰要更新

只要是美声演唱者一上台,男声演唱者基本上就是深色燕尾服,女声演唱者基本上就是晚礼服(相比之下女演唱者的服装样式要多一些)。虽然这与美声唱法的由来和发展有关。但是我认为我们要以观众为中心,这种千篇一律的服饰给观众的是一种视觉疲劳。除非表演歌剧时不能随便改变服装,我觉得平时的晚会演唱艺术歌曲、中国歌曲时就应该改变一下服饰。

这个问题在比赛时最为明显,当比赛进行到美声组时出来的人基本都是一种颜色,一种样式的服饰。让人觉得就像是一大群多胞胎在进行展演。顿时欣赏性大大减弱,所以好多观众只能闭着眼睛听。这不能怪观众,因为他们的视觉疲劳后就该休息休息眼睛了。

3.演唱的歌曲范围要广,在适当时候应该学会用美声唱法演唱流行歌曲

(1)美声唱法演唱歌剧咏叹调的最多,其次有艺术歌曲,创作歌曲。作为美声演唱者基本每个人都能够演唱几首歌剧咏叹调作品。都以能够参演一部歌剧作为自己最高目标和梦想。如果每位演唱者演出時经常与这些咏叹调作品打交道,那么必将使得听众一听到美声就是这些听不懂的作品。在听不懂的情况下,看电视的朋友就只好换台了;听音乐会的朋友就只好睡觉或者离场了。

观众听不懂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语言的问题。在歌剧咏叹调里面以意大利语言为主,其次还有德语、法语、饿语等等。语言种类之多,听众听不懂是情理之中的事。另外就是不熟悉整个剧的剧情,也不知道这段咏叹调是在什么情况之下演唱的,所以歌曲的情绪很难琢磨到位。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旋律和表演者的肢体语言去感受情绪。

(2)建议美声演唱者在适当时候应该学会用美声演唱流行歌曲。这种形式有以下几个好处:

①大家对流行歌曲的歌词比较熟悉。不管是几年前流行的通俗歌曲还是当前最流行的通俗歌曲,只要一听到旋律就知道了歌词的大概内容。因为每首歌在此之前就已经在各个场所灌入过听众耳朵多遍。

②翻唱流行歌曲的各种演唱形式大家都比较乐于接受。比如现在出现的超女翻唱男声的歌曲,超男翻唱女声的歌曲。大家都很喜欢听,也都乐于听。还有一些发烧友收藏的一些把老歌重新配器,重新找新人录制的发烧碟,也是听众喜欢的一种形式。

由此可见用美声唱法演唱通俗歌曲是一种新型的形式,听众比较乐于接受。是扭转目前局面的一个突破口。

但要提醒大家的是注意流行歌曲的选择,不是所有的流行歌曲都适合用美声唱法来演唱。有的歌曲适合男高音演唱;有的适合男中低音演唱;有的适合女声唱。

4.演唱的形式要多样。

除了专业的音乐会以外,在平时的晚会和演出中较少有二重唱和四重唱的作品出现(我所说的重唱是指歌剧中的一些多角色的重唱)。而这些作品一般在对研究生的教学中才涉及到,所以市场仅限于专业一点的听众。当然演唱这些作品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平,才能够完成好作品。但是也因为这一点,使得演唱者觉得普通观众连独唱这样简单的形式都很难接受,更何况这么有难度的演唱形式普通观众能够接受吗?所以使得美声唱法展现在观众面前的基本上都让独唱所占领,而给观众的印象是美声演唱的形式单一。

我觉得这些优秀的重唱作品比独唱作品更能受到观众的青睐,原因有三。

①这种带有角色的重唱使得观众有一种欣赏歌剧的氛围,在这种氛围里观众比较容易进入剧情,对于角色有一个参照。比如说,观众分清了台上的演唱者一位是苏珊娜,一位是伯爵夫人。那么观众就会知道这里他们是在进行述说,知道那里他们是在进行对答。只要观众分清了角色,在欣赏的过程中他们就比较容易进入这个剧情。虽然还是听不懂语言,但是总比语言和剧情都不知道的要好的多。

②歌剧里面表现爱情主题居多,那么在演唱爱情主题的二重唱中,一男一女就会给观众有一个现场参照对象,再加上男女演唱者的肢体语言,会很容易使得现场的观众产生共鸣。

③作曲家在写重唱作品时,里面就已经隐藏着美妙的和声,只要演唱者的节奏和音准是正确的就会产生出这种美妙的和声效果。如果再加上二或多人的方法统一,音色统一,那么产生的效果又会上升到另一个境界。这种效果和境界不管什么观众,只要他听进去了。都能够感受到的,并且都会去享受这种美。

如果条件允许,个人认为采取一些普及歌剧行式的演出是有必要的。比如节选一部歌剧的精彩选段,设计一个旁白,边讲解边演出。这样的效果是比较好的,也是非常有利于美声演唱的普及。

四、尾声

要想扭转美声听众少的现状是一个艰辛而长远的过程。需要我们这些从事美声的演唱者多动脑筋,大家一起来出谋划策改变这种趋势。

不要一出现听众少的局面,就去找听众身上的原因,而应该从我们演唱者自身的问题出发去找原因,去改正,以崭新的面貌呈现给观众。这才是迈开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也是正确的一步。

讓我们大家一起去迈开这一步,为美声唱法美好的明天共同去努力!

猜你喜欢

美声唱法音色流行音乐
中国美声唱法的发展及对民族声乐的影响
计算机音乐编曲中音色的复合应用
理解流行音乐的变化
计算机音乐编曲中音色的复合应用
美声唱法与中国当代创作歌曲的演唱
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视域下的中国流行音乐思考
书评|《流行音乐与文化关键词》:为流行音乐研究树范本
浅谈美声唱法的民族化
浅谈小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