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探究性学习”

2018-08-22张玲

读写算 2018年7期
关键词:探究实验初中科学探究性学习

张玲

摘 要 “探究性学习”是当前中学教学中的一大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和热点。通过探究性学习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是时代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同时,探究性学习也充分体现了初中科学学科的特点。本文笔者就主要简析如何在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关键词 初中科学;探究实验;探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7-0043-01

科学本身就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重在对学生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探究性教学本就是与科学学科特点相适应的,为此,在科学实验中我们应该充分结合教材,挖掘能够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点,合理的设置科学实验教学内容,以提高科学实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意识和兴趣

要让学生提出一个有兴趣的问题,那教师必须创设一种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问题情境。如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做“筷子提米”实验和“拉不开的两书”(两本交错相叠的两本书或杂志很难拉开);探究“大气压强”时做“瓶吞鸡蛋”实验,问学生:“鸡蛋不是比瓶口大吗?为什么会掉进瓶中呢”等等。这些惊奇的实验,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大大的激发了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此时学生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真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选择设置探究内容,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创新

探究的目的是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探究性的主动求知,这是学习过程的一种质的突破与飞跃。其前提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其基础条件是构建有效探究内容。本文以教材“燃烧的条件”为例,设置如下探究活动:

首先,提出问题:燃烧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现象,那么应具备哪些条件才能燃烧呢?

其次是提出假设:由于学生对燃烧现象非常熟悉,联系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纷纷猜想问题的答案,主要有以下几种猜想:一是要有可以燃烧的物质(可燃物);二是要有氧气;三是要达到一定的温度。在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后,老师再引导学生在猜想的基础上进行如下合理的假设。

假设1:三个条件只需满足其一就能燃烧。

假设2:三个条件要同时满足才能燃烧。

假设3:满足三个条件中的其中两个就能燃烧。

紧接着制订计划,设计实验,准备实验器材,进行实验:让学生制订详细探究计划,就上述的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在实验中给予一定的指导。

实验一:将小木条和玻璃条同时放置点燃的酒精灯上,看木条和玻璃条是否能够燃烧;

实验二:将点燃的蜡烛放进没有氧气的玻璃罩中,观察蜡烛的燃烧现象;

实验三:将提前准备好的小煤炭和小木条同时放在点燃的酒精灯上,观察煤炭的和木条的反应。

现象总结:

实验一:玻璃棒不是可燃物,故不燃烧;

实验二:隔绝氧气,则不能继续燃烧,说明燃烧与氧气(或空气)有关;

实验三:不同的物质,着火点不同,注意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燃烧所需的着火点。

最后进行解释与结论总结:要求学生对所做的实验进行总结,从实验所得到的事实可以证明燃烧的条件是:(1)氧气(或空气);(2)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可燃物。这三个应同时满足,缺一不可,所以假设一显然是不成立的。

通过這样的活动设计,先导入问题,当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后,自然能够快速融合实验探究过程,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在自主探究或者合作探究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此过程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该在实验最后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及时的评价和总结。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知己知彼,了解自己的不足,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在不挫伤学生自信心的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三、精心设计探究性习题,提高学生探究思维能力

学习活动除了体现在课堂之外还应该存在于课后,因此,对于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还应该进行课外活动延伸,设置一些具有探究价值的课后习题,以巩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

如“辨别食盐水和纯净水的”实验作为课外探究练习,要求学生据所学的知识,寻找多种实验途径辨认。结果反馈出学生在一个实验设计中存在多种思路,比如:有的学生从物理测密度法,密度大的为食盐水;有的学生根据浮沉条件,设计鸡蛋的浮沉来判别;也有学生比较具有生活常识,用蔬菜、萝卜的细胞吸水、失水实验,会使蔬菜“瘪了”的为食盐水;还有学生就比较直观,用舌头品尝,咸味的为食盐水。不管学生选用了何种途径来进行实验探究,这些办法都体现了他们的个性化思维,也是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充分利用的体现,因为这些办法都有科学依据。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互相交流过,比较总结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寻找最佳方案。且这样的课后实验探究,既让学生感受到了科学的生活气息,同时也加强了学科的综合,能让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多向性得到充分发挥,综合能力不断提高。

四、结语

简言之,探究是一种多侧面,多形式的活动。初中科学的探究学习应不断地启发学生思考,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一个个问题,翻越一个个知识高峰,在探究学习中形成良好的科学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完善的人格。

参考文献:

[1]胡世月.如何利用身边资源开发趣味物理实验[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2(12).

[2]叶成标.初中科学课学习中的小组合作[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3).

猜你喜欢

探究实验初中科学探究性学习
在“探究实验”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情智能力
气泡的速度探究实验的改进研究
微课不微
加强实验,提高化学复习课的有效性
探究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常态化的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策略的培养
浅谈初中科学问题化教育模式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