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管理者过度自信对财务弹性的影响及建议

2018-08-22厚贵斌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19期
关键词:建议影响

厚贵斌

摘要:在企业中,财务弹性属于战略决策范畴,其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企业会否遭受财务困境,也影响着企业面临良好投资时的机遇,是能够从中获得资金的能力,因此企业维持良好的财务弹性对自身的长足发展至关重要。从其影响因素看,除了会被实际财务状况影响外,管理者的个人倾向也不容忽视,若管理者过度自信则会使企业陷入较低财务弹性,最终面临财务危机。因此找出管理者过度自信在财务弹性方面的不利影响,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规范管理者的行为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展开详细讨论。

关键词:管理者过度自信;财务弹性;影响;建议

财务弹性指的是在瞬息万变经济环境下,企业的适应能力,以及在投资机会面前,企业的利用能力。管理者过度自信指的是在进行各项财务决断时,管理者太过自负,过高的评估自身能力,盲目的预判决策成功的可能性,错误的认为自己有绝对的能力不会遭受失败。本文就这两者的相互关系展开讨论。

一、管理者过度自信对财务弹性的影响

(一)可能造成企业过度投资降低财务弹性

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的高度,直接影响着投资和现金流的敏感性,并且与之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因为当企业有足够的现金流时,由于过度自信,管理者会盲目的追求投资数量而过分投资;当企业现金流量不足时,出现投资不足甚至不投资现象。从近几年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看,各种控制变量的增加,使管理者过于自信的认为此时投资机会难求,从而投资率迅速攀升。显然,过于自信的管理者,相较于现金流敏感期的投资不足,更偏向于过度投资,这种行为会造成投资资金,引发投资过度问题。

(二)可能造成企业过度并购降低财务弹性

管理者若过于自信便会过分肯定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不仅能够给现有公司带来利润,而且还能通过并购,在自己所接管公司中创造利润。他们甚至会觉得外部投资者太过小看了现有公司的价值。在此种心理的影响下,他们很容易采取一系列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损失的并购决断。在不同的并购行为下,过度自信产生影响最高的当属那些拥有足够现金流量且未背负任何债务的企业。

(三)可能会造成企业负债水平过高降低财务弹性

投资的资金来源大部分都属于内部资金,在这类资金不足时,不得不借助外部融资来缓解资金不足问题。过于自信的管理者在对预期收益进行预判的时候,往往过于乐观,把收益预估极高,从而不愿和新股东共享今后的收益,此种心理作用下,他们偏向于选择发行债券。近几年的一系列案例也显示了,太过自信的管理者由于过高的预判投资项目净现值,而盲目开展投资行为,一旦面临着企业必须借助发行风险证券来投资的问题时,他们又会觉得外部融资需耗费大量成本,从而选择债务融资,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背负着巨大的负债压力,负债率极高,极易陷入财务困境。

(四)可能造成企业过多选择短期负债降低财务弹性

太过自信的管理者会错误的觉得今后企业的现金流量是充足的,从而选择长期债务融资方式。同时他们对自己的经营和盈利能力自信满满,虽然选择长期借款有助于缓解不同还贷期内的还款压力,但是,这类管理者仍然偏好短期负债,他们觉得此种方式融资成本低,投资回收快,认为凭借自己的能力不可能出现无法还贷的问题。

二、规范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建议

(一)规范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必要性

首先,管理者过度自信会使财务弹性下降而使企业处在过低财务弹性水平上,此时,若遇到经济环境突然恶化,就很容易陷入财务困境,因此,企业应该借助一系列管理措施在经营活动中强化自身应对风险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冲减财务安排方面的高风险问题,以防陷入整体风险失控局面。

其次,管理者过于自信直接决定着财务弹性,特别是受到市场影响较大的竞争性企业,若管理者太过自信,会使企业始终处在低财务弹性水平上,一旦此种行为过度的话,遇到不利环境,企业应对的风险极高,由此濒临破产危机,所以,企业的管理者一定要注意规范自己的过分自信行为。

(二)规范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建议

事实上,过度自信的行为在企业中普遍存在,由于过度自信而引发的财务危机问题层出不穷。这类管理者在进行决断的时候,太过自信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对所有的信息都了如指掌,必然不会有任何差错,他们有着极强的控制欲,希望用自己的一己之力来获得最高的利益,以此来满足自己的成就感。他们不愿意花费时间开展会议进行反复的修改与完善,认为那只是浪费时间的表现,从而错失了决策的最好机会。最终造成的结果是不但为给企业带来利益,反而使企业陷入危机。所以,必须制定各种对策来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行为,具体可从下列几方面进行:

1. 提升管理者对过度自信认知偏差的认识

提升管理者对过度自信认知偏差的认识,在肯定其能力的同时,也应该正确的引导其正视自己能力尚存的不足,找出自己能力的不足,并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判断力。另外,应该帮助其转变自己的归因方式,不能盲目的把一切成功都归因于自身,把一切失败都归因于外部因素。作为企业发展的引领者和决策者,在做任何决断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方案在企业内公开,并征求多方意见,做到集思广益,对好的意见应该采纳,并对所制定方案进行不断的充实和完善,做到理性决断,真正为企业带来利益。

2. 强化对管理者的约束与激励

通过制度的方式,对管理者的决断行为作出约束,这一过程,一定要把集权和分权的问题权衡好,一方面,权力控制的核心在于制度,无论是集权还是分权,都离不开规范、完整的制度保证,通过制度,使企业上下形成一种良性控制机制,所以,可以借助完善的运作体系及内控制制度,以保证权力得以有效落实。另一面,可采取优化资本结構的做法,对股权资本作出妥善处理,使管理者的角色由原来的经营者转变为所有者,此种做法,把他们的切身利益和企业利益关联,有助于督促其在做决断的时候更加仔细,考虑更加全面。

3. 规范企业财务决策流程

财务决断的最终生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在正式产生效力前,它应该是通过层层讨论,道道把关,重重审核而不断完善的,这一过程的最根本目的是要使决策最优化,使企业由于决策而遭遇风险的可能性降至最小。因此,审核者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定要切实的提高其综合能力与素质,定期对其进行培训。

三、结语

总之,企业的财务弹性作为战略决策,其水平的高低,体现的是管理者在应对预防危机以及维持财务弹性所需成本间展开的权衡,相比较于不过分自信的管理者,过分自信管理者决断下的财务弹性较低,由此引发财务困境后,其应对能力也会显得较低,一旦出现此种问题,严重时会造成资金断裂,其结果的严重性可想而知,也必然会使企业受创。本文的研究提出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会造成企业过度投资、过度并购、负债水平过高等问题,使企业始终处于低财务弹性水平上,所以,过度自信管理者一定要对企业的财务情况更加重视,做决断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一定要不断约束和规范自己,把自己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陈艳,樊星,程媛.CEO权力强度、过度自信与财务报告舞弊[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7(10).

[2]李盈璇.高管可观察特征、过度自信与财务危机[J].会计之友,2016(22).

[3]王玉春,刘亚兰.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会计稳健性影响的实证分析[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6(02).

[4]陈红兵,连玉君.财务弹性对企业投资水平和投资效率的影响[J].经济管理,2013(10).

[5]姚计华,王海芳.管理者过度自信、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J].财会通讯,2013(03).

[6]宁宇,刘飞飞.财务弹性视角下的企业价值与投资能力研究[J].北方经济,2011(09).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猜你喜欢

建议影响
我建议,你也想我一下
过剩的建议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三代人的建议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FOOD
小顽儿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