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患一体化护理对降低PICC导管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分析
2018-08-22阿孜古力吐尔逊王湘君
阿孜古力·吐尔逊,王湘君
(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新疆 喀什地区 844000)
0 引言
近年来,PICC导管在临床上的应用越发广泛,但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应用过程中也时常发生一些风险事件。基于此,笔者对护患一体化护理对降低PICC导管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进行分析,以提升PICC导管的护理质量。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使用PICC导管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满足PICC导管使用标准,且没有严重的精神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疾病等。将76例患者分为常规组与护患一体化护理组(护患一体组),每组3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显著差异,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使用同一生产厂家提供的型号相同、长度相同的PICC导管,置管工作都由同一组医护人员完成。之后,常规组采取常规的PICC导管护理措施,根据PICC考核标准,定期开展护士人员的PICC导管知识与技能培训,成功通过培训和考核的护理人员参加导管维护工作。护患一体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取护患一体化护理方式,其具体的护理措施有:首先,组建护患一体化干预团队,团队成员主要有科室主任、各责任医师、高级护士、护师等人,将38例患者分为3组,每组12-13名,每组患者均指派一名高级职称护士,同时配备2名以上护师。其次,建立专门的PICC导管维护质量控制方案,各小组结合PICC导管的维护标准以及患者的实际情况,掌握影响导管护理质量的因素,详细分析质量控制中的薄弱环节、顽固性问题,并对其进行总结,提出合理的规避措施。然后,具体实施干预措施:①护患共同监督,在进行PICC导管护理的质量控制时,护理人员严格按照质量控制标准进行操作,并由患者根据质控标准提出存在的质控问题,做好问题记录并上报;②向患者讲解PICC导管维护的相关知识,积极与患者交流,及时发现患者的不适感受,采取合适的措施,提升患者的舒适性。最后,总结PICC导管维护结果,由护士人员统计组内出现的导管维护问题,逐层上报,汇集各个小组的导管维护问题后,就其中的共性问题展开讨论,做出总结,提出具体的整改方案,将其作为下一次导管维护的重点注意事项。
表1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满意率比较[n(%)]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满意率。其中,不良反应观察指标主要有静脉炎、导管堵塞、感染、静脉血栓,具体的评价方法陈敏利等人的文献研究[1]。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静脉炎、堵管、感染、静脉血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都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89.47%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临床上对静脉置管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由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方式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成本效益好等优势,在临床的应用也十分广泛[2-4]。不过,PICC的使用过程中,由于仅根据PICC导管维护标准由护理人员定期实施PICC导管维护措施,缺乏日常护理人员的导管护理质量,再加上患者对PICC导管维护知识的了解较少,导管留置后经常出现感染、血栓、静脉炎、导管堵塞等不良事件,严重缩短了导管留置时间[5-7]。近年来,各医疗机构大力倡导护患一体化护理服务模式的应用,废除了传统的护患关系模式,并建立起一种全新的护患一体化工作模式,并由护士人员负责患者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在PICC导管维护中采取护患一体化护理服务模式,让患者清楚的了解护理人员也参与了他们的导管维护检查,化被动主动,促进患者自觉的按规范操作,并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进而提高患者的就医依从性[8-9]。
本次研究中,常规组采取常规的PICC导管护理措施,护患一体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取护患一体化护理方式。研究结果证实,观察组患者的静脉炎、堵管、感染、静脉血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都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89.47%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笔者认为:护患一体化护理能有效降低PICC导管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