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体外膜肺氧合成功救治儿童爆发性心肌炎的护理
2018-08-21席海玲
席海玲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6--01
1 前言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源自于心脏手术中的体外循环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整个运行系统由膜肺和血泵组成[1]。对循环系统衰竭的患者来说,它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辅助技术。ECMO能显著地提高心肺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存率[1]。ECMO运行时,引出患者身体内的静脉血,静脉血通过ECMO的膜肺吸收氧气以后,经气体交换作用能够把CO2从血液中排出,然后经血泵再回到静脉或动脉。儿童爆发性心肌炎是一种局限性或弥漫性的心肌损害性疾病,临床表现严重,常常因为上呼吸道感染引起。整个疾病过程十分凶险,病死率极高[2]。将ECMO技术运用在爆发性心肌炎中,可有效减轻患者的心脏负荷,提高其治愈率。2017年11月,我院收治了1例爆发性心肌炎儿童患者,因突发心源性休克入院,行ECMO治疗,经护理,患者的身体基本恢复正常。现报告如下。
2 病例资料
患者女,14岁,因“发热2天,伴胸闷一天”于2017-11-07 13:49入院。患者2天前出现发烧,体温约38°C,伴乏力,1天前出现胃肠道症状,但不存在腹泻,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上述症状较轻未见改善,并出现胸闷不适,伴低血压(70/50mmHg),由120转送入抢救室,当时心率为103次/分,体温38.8°C,血压86/52mmHg,指脉氧饱和度92%,呼吸18次/分,查心肌损害标志物:CK-MB为176.76ng/ml,肌红蛋白为692.6ng/ml, 肌钙蛋白为I>101ng/ml;血常规:WBC 5.85*10^9/L,N 71%,Hb 115g/L,PLT 159*10^9/L;BNP 326pg/ml;患者的血气分析:PH 7.42,氧分压194mmHg,二氧化碳分压31mmHg,BE 4.4mmol/L,Lac 1.6mmol/L;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宽QRS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可能,房室分离,ST-T段广泛改变;心脏彩超显示:左心室异常增大,静息状态下左心室壁收缩弥漫性减弱,左室EF值重度降低(<30%)。收入ICU后,患者持续心电监护,予抗病毒,提高免疫力,升高血压,营养心肌治疗,减轻心脏负担,做好补液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以防止并发症的出现。8日午时患者反复出现室速,心率150-160次/分,配合抢救,予电除颤三次,心率稍有下降,为130-140次/分,高流量ECMO(3.4L/min)支持,记录患者出入量,监测患者双侧瞳孔变化。10日血常规示FT3、FT4水平低,但TSH正常,且接近低限,但患者并非甲减,予以忌高碘饮食,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变化。11日发现ECMO管路连接处有渗血,且血常规示患者存在低磷、中度贫血、低血钙,予以输红细胞、补钙磷治疗,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输血反应,是否仍有渗血发生。12日血常规提示患者血小板进行性降低,遵医嘱予以输注血小板,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输血反应。13日ECMO流量下调至1L/min后患者血压可维持110/70mmHg,血气分析提示肺氧合良好,予以拔除ECMO导管,拔除后患者未有明显不适。
3 ECMO治疗前的准备
3.1 置管术前患者的Allen试验显示尺动脉5秒充盈快速(10秒内手掌颜色快速恢复正常为阳性),提示可行桡动脉穿刺,故患者行右桡动脉穿刺术置管术(监测有创动脉血压);患者在局麻下行右股动静脉穿刺置管术(行ECMO治疗)
3.2 途径股静脉-血泵-膜肺-股动脉
3.3 预冲整个装置系统用0.9%NaCl 1000ml预冲
3.4 血流量初始血流量为3.4L/min,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进行动态调整,拔管前,血流量为1L/min。
4 护理
4.1 循环系统 24小时专人护理。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心电图变化;持续观察并测量中心静脉压(维持CVP在5~12cmH2O)和有创动脉血压;使用输液泵保证药物持续输入,遵医嘱使用血管活性药物;ECMO机器的血氧饱和度和患者的心肺功能可分别由其左、右手的血氧饱和度反映[4]。本例患者ECMO是由股动脉建立的,分别监测其左、右手SaO2动态变化。记录患者24小时出入量,监测肾灌注量,全身灌注量是否良好可由肾的灌注反映。充足的尿量能够体现肾灌注良好[5];监测患者血常规各项指标的动态变化,根据提示及时纠正紊乱状态。监测患者的体温,体温过高时增加氧耗,过低则容易引起血流动力学紊乱[4],维持患者体温在35-360C。本例患者由于呼吸道感染以及病毒性心肌炎,体温升高常达380C,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以及进行物理降温,保持患者体温在370C以下。本例患者为爆发性心肌炎,入院时心功能衰竭,血压低,且处于经期,ECMO使用过程中,发生室颤多次,出现中度贫血,FT3、FT4下降,低血钙、低血磷,ECMO连接处有渗血,根据血常规及心电监护的变化进行输液治疗,遵医嘱使用大剂量VitC、果糖和辅酶10等营养心肌,利巴韦林、干扰素a等抗病毒治疗,丙球、肾上腺皮质激素冲击治疗,严密监测患者置管处皮肤有沒有渗血、出血等情况的发生,床旁除颤仪及抢救车备用。
4.2 基础护理 本例患者存在口腔插管,应加强口腔护理,防治口腔粘膜溃烂;急性发病期患者长期卧床且处于经期,每日擦身1次,保持患者的皮肤干燥而又清洁,预防其身体的压疮,但要注意减少患者的移动,避免加重其心脏负荷,影响血流动力学;会阴护理每日2次,本例患者处于经期,且抵抗力下降,为防止患者泌尿道感染,更加注意保持患者尿管的清洁,并观察尿量及颜色。保持患者大便通畅,本例患者曾出现3天未解大便的情况,且床旁B超示肠腔无扩张,肠蠕动差,为防止患者用力排便引起心力衰竭,予以开塞露灌肠通便。
4.3 并发症的护理 出血:出血是ECMO最严重的并发症,如何处理好出血影响着ECMO是否能成功应用[4]。本例患者11日时出现ECMO连接处渗血,血常规示中度贫血、血小板降低,护理上密切关注出血点情况,遵医嘱补充血及血小板。维持血小板大于5x109/L[6]。定时监测血常规,特别是有关凝血的指标,严密观察动静脉穿刺部位及全身出血情况。栓塞:ECMO使用过程中,由于患者体内血细胞被破坏,机体组织凝血因子的释放,四肢及脑部等血流缓慢的血管管腔内易堆积栓子,形成血栓[7],遵医嘱使用全身肝素化治疗,可有效抗凝,同时定时监测血常规。肢体缺血性损伤:Kasirajan等人认为防止肢体缺血性损伤是重点,其能体现ECMO使用过程中的外周血管插管技术[8]。护理上监测记录四肢动脉的搏动情况(尤其是足背动脉),每小时一次,同时注意皮温、颜色、有无水肿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上报。将患者的插管侧的情况与健侧的情况进行对比。溶血:定时监测血常规和尿常规,密切监测患者尿量多少和尿液颜色,是否有酱油色尿的出现。本例患者因贫血和血小板降低有输血,密切观察输血过程中患者有无溶血反应的出现。
4.4 消毒隔离
给予病人单间隔离,加强空气消毒,医护人员进入病室穿隔离衣,床旁备免洗手消毒液以便操作前后及时洗手;所有操作均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原则,特别是一些侵入性的操作,以防发生感染,导致患者病情的恶化;本例患者常高烧,体温的监测是重点,同时减少患者亲属的探视,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呼吸道内有分泌物难以清理时,应正确应用无菌技术进行吸痰,及时清理呼吸道的分泌物,防止发生肺部感染。
4.5 心理护理
本例患者为初中生,疾病对于其日常生活和学习有极大影响,预后好坏也对其以后的生活有直接影响,且患者独自在ICU中住院,为单间病室,加强对患者的关爱,以亲切温柔的语气与患者沟通交流,与其聊聊校园生活,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操作时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非必要时减少病室内人员的走动,使患者建立起与疾病做斗争的信心。
5 体会
爆发性心肌炎病程进展迅速,ECMO作为心脏的支持系统可以很好地发挥其作用,对于爆发性心肌炎的患者起到了极大的帮助。国内现在对于ECMO技术的应用还未普及,如何防止ECMO不良后果的发生,提高其对于心肺衰竭患者的辅助效果,需要ECMO工作者进一步探索研究。细致全面的护理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但由于ECMO技术较复杂,并发症多,一旦发生处理棘手,所以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改进、不断创新、不断积累总结经验,提升自身的素质,从而为心肺衰竭的患者的治疗恢复争取更大的可能。
参考文献
邢智辰,郝星,杨峰,邢家林,杨晓芳,杜中涛,江瑜,谢海秀,徐博,江春景,侯晓彤.体外膜肺氧合141例临床经验报道[J].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13,11(03):141-144+153.
陈小燕,陈芳,林娟.爆发性心肌炎伴心源性休克1例的急救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2,11(03):299-300.
吴海燕,陈薇,查婷.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治疗6例急性爆发性心肌炎患儿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5,14(03):231-233.
丁迎新.体外膜肺氧合技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10,24(27):2445-2447.
李云,张银英,庞群英,等.体外膜肺氧合治疗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7.22(17):18-19
黑飞龙,龙村,于坤.体外膜肺氧合并发症研究[J].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05.3(4):243-245
李丽嫦.体外膜肺氧合救治急性爆发性心肌炎病人的护理[J].臨床护理杂志.2009.8(3):21-23
Kasirajan V.Simmons I,King J.Technique to prevent limbischemia during peripheral cannulation for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J].Perfusion.2002.17(6):427-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