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8-08-21彭秋梦邓冬梅
彭秋梦 邓冬梅
【中图分类号】R47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6--02
脑梗塞是指脑部血管动脉硬化、斑块等病变后导致血流减慢、降低血压、血液黏稠等,使得血液的凝血因子形成血栓,将血管阻塞,中断了脑部血液的循环,导致脑组织处于缺血、缺氧、坏死等状态,引发疾病的发作[1]。以5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较为多见[2],为了帮助患者给予优质的护理工作,本次研究收治100例患者,分别给予不同的方式进行护理,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择至我院就诊的脑梗塞患者共有100例,时间段为2016.1.22-2017.1.22,所有患者的疾病均获得确诊。
分为两组患者(n=50,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常规组:29例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52岁为最小的年龄,85岁为最大的年龄,(68.36±2.54)岁为平均年龄;实验组:30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51岁为最小的年龄,86岁为最大的年龄,(68.97±2.36)岁为平均年龄。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无明显的差异,P>0.05。
1.2 方法
对常规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模式,严密观察其各项生命体征,告知术前术后的相关注意事项,给药指导等。对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主要内容为:
A:针对性的心理指导: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及全面评估其心理状态,由于患者发病突然,年龄较大,容易引发感觉器官障碍、肢体活动障碍等,导致对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而容易产生各种不良情绪。为此,护理人员应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沟通,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的想法,依据其实际心理状态进行心理指导。
B:术前护理:手术治疗前应同患者进行耐心的解释,告知其手术治疗的方法、目的、意义等,使得患者心中有数,将治疗信心增加,配合好医护人员的工作。同时应保证手术器械处于正常的使用范围,加强急救意识,若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应及时给予结膜实验、碘过敏实验等,以防术中出现不良情况。
C:术后护理:手术完成后应严密观察其临床症状与体征的变化情况,包括是否存在出血点,若存在需将药物停止,观察黏膜、皮肤、大便等是否为正常状态,在排便时切勿太大力,若患者体征减轻或者加重,意识逐渐转变为昏迷状态则表示病情恶化,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同时充分鼓励患者将其信心递增,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1.3 观察项目
选择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0-120分为评分范围,评分越高表示满意度越佳[3]。
1.4 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脑梗塞患者的基本资料记录至SPSS19.0的软件中进行处理,护理满意度用百(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分比、率表示,X2检验比较,若实验组、常规组之间的数据差异显著,可选择P<0.05表示。
2 结果
3 讨论
对于老年脑梗塞患者来说,选择优质护理模式便于将康复治疗的效果进一步提高,将由于临床上的不当护理模式引发的时间与金钱浪费减少[4]。选择优质护理模式,便于将整体的护理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5]。
随着近些年来社会的日新月异,健康医疗的需求正在不断的提高,优质护理模式将患者作为护理工作的中心,给予健康指导、心理指导、手术指导等,在将医护人员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提高的基础上,利于患者更加全面的了解到自身疾病的健康知识与治疗方案,便于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结果得知,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比常规组明显更高,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结论。
综上可知,对脑梗塞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便于将护理满意度提升,优化护理质量,将疾病治疗效果提高,值得采纳。
参考文献:
丁瑛瑛.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6):201-202.
刘雪莲,蒋茶英,陈闯宏等.社区综合康复护理路径在脑梗塞导致偏瘫老年患者中的效果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4,21(6):753-755.
李智,戴文君,孟盈等.早期运动护理对预防偏瘫脑梗塞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應用价值[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5,10(9):869-870.
李俊英.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6):237-238.
王冰冰.优质护理对脑梗塞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J].当代临床医刊,2017,30(6):3594-3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