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本科“理论—实践”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刍议
2018-08-21耿言虎
耿言虎
摘 要: 社会学作为一门具有鲜明实证色彩的学科,实践课程是其人才培养方式的重要环节。本文以安徽大学“城镇社区实践”为例,分析实践类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的经验与路径探索,通过“指导老师+实践小组”、“学生为主、老师辅助”、“R-I-W”全过程培养等方式探索“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社会学 实践课程 教学模式 理论自觉 一体化
一、社会学实践课程教学及其必要性
法国学者奥古斯特·孔德1839年提出“社会学”(sociology),标志着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正式诞生。从诞生伊始,社会学就被赋予鲜明的“实证”色彩,强调借鉴自然科学的观察法、实验法等方法对经验现实进行深入研究,走出以往对社会形而上学的抽象玄思。此后,实证主义一直是社会学重要的研究范式[1]。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等都是社会学重要的调查和资料收集方法。在社会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是重要培养内容。在日常教学课时分配中,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应当合理配置、有机结合,但国内社会学人才培养“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育”现象一定程度地存在,实践课程往往被认为是对课堂教学起辅助性和补充性作用的一个环节[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强调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注重教育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开发实践课程①。《纲要》为高校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实践导向的教学方法日渐受到重视。实践教学法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教学方法,是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将概念化、条理化、抽象化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理性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3]。近年来,一些高校社会学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中加大了实践类课程的比重,学分和课时都有所增加。但社会学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模式尚处于探索之中,社会学专业的实践课程的开展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有效开展?
二、社会学实践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深入现场,实地调查是社会学专业实践的鲜明特色,也是社会学的学科属性决定的。但往往会形成认识误区,认为只要到现场就完成了实践。学生的实践效果如何,怎样将理论与实践衔接,并没有形成有效且可操作的教学模式。笔者认为,成功的社会学实践课程应具备以下特性:①主动性。虽然可以通过学分要求学生参与,但效果难以保证,需要以丰富的实践内容、多样的实践形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②获益性。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将理论与现实衔接,锻炼多方面的能力;③操作性。实践的主题和内容在现有的条件下是可行且易操作的;④有效性。选择较为有效的实践开展形式,创新实践课程方法,最大限度地增强实践效果。纵观现有国内社会学实践课程,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中与理论与现实的分离
实践课程教学往往强调将学生带出课堂,带入现场,但理论被有意或无意忽视了。课程设计者假设学生在实践中会“自然而然”地将实践发现与课堂知识联系起来,但是这种联系往往不是自发的,需要有意识地建构。每一个实践活动都是一个有主题的专门研究领域,课堂学习的知识很难对这些具体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解答:在这一研究领域中,目前最为棘手的问题是什么?如何认识存在的问题?如何克服这些问题?没有对文献的阅读,没有带着问题或疑惑参与实践,很难发现真正的问题。理论和实践的分离,或者说“无理论实践”是当下社会学实践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
(二)实践教学缺乏完整的培养环节
实践课程的目的应该是综合的,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功的实践教学在实践前,学生所要实践的内容有一定的认识和思考,带着问题出发,在实践中有针对性地挖掘并有所发现,最后达到深化对原有问题认识的目的。从这些环节看,实践教学应包括的环节包括:实践前阅读、实践中发现、实践后总结,也就是阅读、调查和写作三个环节。理想的实践课程是一个完整的“三位一体”的过程,缺一不可,但现有的社会学实践课程往往很难兼顾。
(三)实践教学中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欠缺
大部分实践课程的实践内容、主题和形式要么是教师精心设计好的,要么是以班级为单位,征得大多数同学同意后确定的。受限于教师“人单力薄”及经费的限制,实践地点的可选择性、丰富性较小。但是,在“捆绑式”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实践活动中,学生多样化和差异化的兴趣与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由于被安排参加实践,一些学生对实践内容不感兴趣,老师又无法做到小组化实践,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没有调动起来,实践效果有限。
三、社会学“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探索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尽管在性质与功能上具有较大的差别,但是它们并不是两种对立教学体系[4]。肖伟才指出,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教学是一种相互加强与相互补充的关系,任何一方的衰微都会直接影响另一方教学效果。基于以上认知,他提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并将之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5]。肖伟才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模式”涵盖的范围是本科阶段整个培养方案和完整的教学体系的建构。笔者认为,就单门实践课程而言,通过合理设计和运作,可以实现“理论-实践”的一体化。课程内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克服实践课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丰富和完善理论。
“城镇社区实践”课程是安徽大学社会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的举措之一。通过两年的课程探索,该课程已形成了一套较为稳定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作为实践必修课程,共计5个学分,85个课时,在大三到大四之间暑假的安徽大学“小学期”完成。课程组建了以社会学专业中青年教师为主的教学团队。每年根據学生人数情况,指导教师数量有一定的增减。2016年指导教师为5位,2017年指导教师为7位。班级同学组合为若干小组,2013级共计36名学生,分成9个小组,2014级共计47人,分成12组。每组有一个研究课题,在老师指导下完成课题的全过程研究。
(一)“城镇社区实践”课程模式特点
为了实现较好的实践效果,课程形成了如下的模式特点:特点一:师生组合的有机性。为了提高师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研究小组课题确定有两种模式:其一,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研究方向和兴趣点出选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点认领选题和组建小组;其二,由指导老师和小组成员一起商量选题。部分师生组合是这种有意识相互选择的结果,师生组合兼顾了指导老师的擅长领域与同学的兴趣点。
特点二:调查实践的学术性。实践课程有明确的学术导向。调查的选题大多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是现实生活中的“真问题”与研究热点。每个小组在调查前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制定访谈提纲和调查问卷,最后在报告中尝试运用相关社会学理论展开分析与解释。课程的调查与研究遵从一般意义上的学术研究流程和规范。
特点三:教师指导的全程性。指导教师全程参与指导课题研究。指导教师的指导不仅体现在带领同学们开展实地调查,还体现在实地调查前指导小组同学阅读文献、制定访谈提纲和调查问卷及后期报告撰写的谋篇布局和格式规范的指导与修改上。
特点四:研究主题的多样性。2016年确定了网约车、回迁社区治理、垃圾分类、老街文化、流动人口融入、社区养老、社区治理居民参与、农民工购房意愿等题目。2017年确定了公共空间与社区治理、马路劳工、随迁老人、实体书店、空巢青年、公园代理相亲角、辅导员“职业倦怠”、大学师生关系、城市“宠物热”、农村宅基地权属变更、回迁社区精细化治理等主题。
(二)“城镇社区实践”课程效果
实践教学实现了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抽象概念与具体思维的结合,既是理论学习的继续、补充和深化,又是传授学习方法、技能与经验的重要方式[6]。2016-2017年,指导教师与组员前往几十个调查点,运用访谈法、问卷法、观察法等社会调查方法,收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完成了调查报告的撰写,调查报告汇编为《社会学专业本科生社会调研报告汇编》。学生的调研报告及后续的研究,用于参加“挑战杯”竞赛、毕业论文及期刊发表等,已取显著的效果。该课程对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演练研究方法,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对接,提升“三动”(动腿、动嘴、动笔)能力有很好的作用。
首先,有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的自主性是本课程的最大特点。由于学生对选题有兴趣,加之各小组之间会产生良性的竞争关系,大部分学生都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每组课题开展的全过程都是组员与指导老师“DIY”的结果。学生的创造性也体现在实践的全过程中,比如如何与访谈对象建立信任关系,如何通过访谈获取最大化的信息,如何鉴别访谈信息的真伪等。
其次,提升学生的调查与写作能力。学生的实地调查能力和技巧得到明显提升。社会学中有调查研究方法的课程。但是实践时实际情况千变万化,如何与调查对象互动,如何进行访谈,都需要研究者不断积累经验。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得到明显提升,如何确定报告的主题与逻辑架构、对调查材料的取舍、理论与材料结合等。该课程是“学术培基”[7]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深化对社会的认识与理论-现实的联系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社会现象仅仅从媒体或者感性认识上很难得到深刻认识。例如有一组研究主题是辅导员的职业倦怠,虽然学生经常跟辅导员打交道,但研究之后,才对辅导员在工作压力、家庭压力和晋升压力等多重压力下的工作状态有了更多的了解。通过调查研究,能够将课堂上“空洞”、“抽象”的社会学概念、理论放置于鲜活的社会现实中理解和掌握,进一步提高理论联系现实的能力。
四、社会学“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经验启示
创新社会学实践课程的教学模式是弥补课程缺陷,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从课程形式、课程形式、课程训练和考核机制四个层面分析“城镇社区实践”课程的开展对于社会学“理论-实践”一体化实践课程的启示意义:
第一,在课程组织上,采取“指导老师+实践小组”的小组化形式。实践小组成员规模较为适中,可以确保完成课题任务且每个人都可以得到锻炼。师生组合尽量结合兴趣、爱好、性别组成。实践小组成员在每一个环节明确分工,避免“搭便车”,保证实践的高效率。小组化实践形式机动灵活,有利于克服以班级为单位的“大组式”统一实践的弊端。
第二,在课程形式上,形成“学生为主、老师辅助”的模式。以往的课堂教学是“老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实践课程上,应实现角色转换,学生是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老师扮演辅助者。实践课程要刚性和弹性相结合,即任务具有刚性,时间进度、任務分工、主题聚焦等弹性处理,留给学生自主的空间。老师的作用是方法指导(文献阅读、调查、报告撰写等方法)、经验判断(选题能够进行,获益性多大)。可以建立师生小组工作微信群,学生随时沟通交流课题的进展与遇到的问题,老师及时给予解答。
第三,在课程训练上,注重“R-I-W”(Read,Investigate,Write,即读、调、写)的全过程式学术培养。文献阅读、文献综述撰写、实地调查与资料收集、调查资料整理、报告撰写等流程实际上是一体的。过程割裂的实践课程训练有严重的缺陷。在“实践自觉”被唤起后,社会学实践课程需要“理论自觉”[8]:有意识地将调查研究与既有的理论、他人的研究成果对接,有意识地把相关理论作为调查实践和研究的解释工具,有意识地在调查实践的基础上对现有理论进行反思。这是“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精华所在。
第四,在考核机制上,建立全过程量化考核体系。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不同,成绩标准往往难以制定,教师的打分随意性较强。课程制定《<城镇社区实践>课程考核标准》,确定了7项过程考核点,涉及实践时间、实践中遵规守纪、文献综述、研究设计、实地调查、资料整理、报告撰写,每项设定优秀、良好、中等、差和较差5个等级。课程教师依据每位同学的贡献度逐项赋分汇总,保证了分数的客观公正,考核机制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8/201008/93704.html,2010.
参考文献:
[1]郑震.论实证主义与解释学的方法论争论[J].天津社会科学,2016(01):78-84.
[2]喻淑兰.深化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3(04):87-89.
[3]王正文.运用实践教学法,提高社会学教学的实效性[J].教育探索,2007(02):40-41.
[4]陈刚,张娜.立足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1):28-29.
[5]肖伟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04):81-84.
[6]席丹丹.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以《社会学概论》为例[J].韶关学院学报,2014(03):181-184.
[7]陈俊峰.社会学本科专业“学术培基”式教学的思路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6,3(37):43-45.
[8]郑杭生.促进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中国社会学?[J].江苏社会科学,2009(05):1-7.
基金项目:安徽省2016年度高等学校省级教育质量工程项目“社会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2017年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教研项目“社会学本科实践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