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院校翻转课堂教学问题初探
2018-08-21邹俊杰
邹俊杰
摘 要: 公安院校的教学特征与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与路径有很多共融之处。通过在“中国法制史”教学实践中引入翻转教学模式,构建翻转教学的场景,得出样本进行教学效果的分析与评估,从而对翻转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以期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关键词: 公安院校 中国法制史 翻转课堂 教学效果
新世纪伊始,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在信息化视角的实践下,极大地促进了翻转课堂的创建与成长。翻转课堂相较于以往的课堂教学而言,创新了传统课堂的教学程序与教学模式,颠倒了传授知识与内化知识的过程。翻转课堂通过网络,依靠音频、视频等资料,将传授知识提前到课外进行,依靠学生在课外时间段完成;而在课堂上则注重将课外的知识加以内化,通过师生之间的学习交流讨论等面对面接触,使相关知识在交流与测试中完成内化的过程,达到掌握与巩固知识的目的。
研究小组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进行反馈和分析。研究小组对某警官学院法学专业开设“中国法制史”课程的学生发出问卷170份,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58份,调查问卷主要涉及“中国法制史”翻转课堂的课前准备、课中交流和课后效果三个阶段。研究小组首先重点关注学生对翻转课堂满意度的调查分析,再次进一步探讨翻转课堂理念和模式与公安院校教学实践的适应性、合理性与发展性的问题,最后通过分析可行性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1.学生对课程满意度的反馈与分析
关于学生对翻转课堂满意度的反馈与分析,研究小组在问卷调查中设计了学习态度、喜欢程度、学习成果、学习效率四个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学习态度方面,有68.52%的同学表示十分愿意在翻转课堂上学习,有29.63%的同学表示无所谓,余下则明确表示不愿意在翻转课堂上学习;65.74%的同学十分愿意参与其他课程开设翻转课堂的学习,32.41%的同学表示无所谓的态度,余下则表示不愿意;喜欢程度方面,29.63%的同学表示非常喜欢,比较喜欢的同学占49.07%,其余21.3%的同学则表示不喜欢或者很不喜欢;学习成效方面,有62.15%的同学表示能有效解决问题,明显提升了学习成效,有21.37%的同学表示说不清楚,有16.48%的同学则表示毫无效果;学习效率方面,有54.63%的同學表示效率有明显提升,其中有25.93%的同学表示效率提升非常明显。
2.相较于传统课堂的分析
有56.48%的同学表示在掌握基础知识的程度上翻转课堂优势比较明显,表示优势十分明显的占21.3%;有59.07%的同学表示在培养技能的提升上翻转课堂优势比较明显,表示优势十分明显的占28.7%;有54.63%的同学表示在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翻转课堂优势比较明显,表示优势十分明显的占25.43%;有48.15%的同学表示在提高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上翻转课堂优势比较明显,有29.63%的同学表示十分明显。
3.学生对课题建议的分析
有61.14%的同学表示教师课前提供的教学资源较为合适,有28.5%的同学表示比较少,有6.62%的同学表示太少;有79.74%的同学表示应该增加案例的数量,有77.23%的同学表示应该增加视频的数量,有35.21%的同学表示应该增加文档资料数量,有24.25%的同学表示应该增加PPT资料;有59.32%的同学表示课堂答疑解惑可以得到及时解决,有33.72%的同学表示部分得到解决,有6.96%的同学表示完全没有解决;有65.81%的同学表示会进行微信或者QQ师生互动交流,有63.96%的同学表示会选择面谈交流,电子邮件和短信交流则为19.83%和13.42%。
4.问题与反思
“中国法制史”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结果分析显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学习体验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所提高,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有所增强,该教学实践的效果较好。但不可否认,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对翻转教学在以下几个方面做进一步的思考。
(一)认知翻转教学改革与怎样翻转
翻转数学课程的尝试是翻转课程教学的缘起,中国法制史课程作为法学的传统专业课程,不仅涵盖了大量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还融合了复杂的交叉学科内容,课题组成员提出问题,公安院校法学专业课程是否适合翻转教学模式?这是需要时间与实践检验的。公安院校的法学学科是否适合翻转?“中国法制史”翻转教学存在有些章节的内容不容易翻转,翻转效果不理想等现实问题,是否所有教学内容都契合翻转教学,等等,研究小组成员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课程内容除了历史的沉淀外还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在全面掌握课程的内容与特点后,通过不断调整与课程体系中人才培养和时代发展需要不适应的内容推动翻转课堂的发展。翻转课堂并非对课程的否定,而是不断调整课程知识,优化课程结构,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创新教学方法,扬长避短,使课程教学效果不断强化。如果单纯按照“中国法制史”的教学大纲机械地进行翻转教学,则很难实现所有章节的翻转。我们需要对原有教学大纲和知识点进行系统的优化组合,归类不同的知识点实现翻转,保证和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顺利完成。总而言之,在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清楚翻转的目的,明晰翻转的内容,明白翻转的路径,做到目标明确,思路清晰,以利于强化翻转教学效果。
(二)翻转课程的内容与形式
翻转课堂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课堂上的翻转,与传统课堂相比,不仅教学形式与教学手段迥然不同,而且师生角色和教学方式发生较大的变化。要保证翻转教学成效,最关键的内容是课前的准备与课后的答疑解惑,不仅要求网络技术和信息手段的支撑,还需要师生的紧密配合,更需要大量师生课前的基础性工作奠定。有鉴于此,研究小组事前将课堂知识点划分为记忆型、技能提升型和拓展型三个类别。记忆型知识点主要要求学生利用课前时间自学,课堂教学知识点则主要对重难点知识进行系统翻转,技能提升型知识点的翻转则是关键,它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拓展型知识点的认知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便是翻转课堂中的核心问题。课后对学生思考问题的答疑解惑需要有网络教学平台的支撑,以保证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和教学进程的延续,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一问题的解决是翻转形式多样性的技术支撑。不可否认,翻转教学的顺利推进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诸如师生自学能力的高低、课程设计水平的优劣、课程内教学资源量的多少和质量的好坏、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素养的高低、对翻转教学理解程度的多少、课堂教学设备的契合度等因素,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翻转教学的成效。因此,对翻转教学存在逐渐熟练和完全把控的适应期,师生之间需要时间进行磨合与过渡,这些都是翻转教学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三)教师掌控翻转教学的实施
教师是翻转课堂中重要的角色,翻转课堂教学成效的提升需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调动参与教学改革的主观能动性。在翻转课堂中,虽然师和生、教与学相较于以往的课堂有极大的改变,但教师仍是教学的掌控者,只是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将学习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以期学生能更加积极地自主学习。因此,从理论上说,翻转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在较大程度上是由教师的教学技能、知识水平、综合素养等决定的。一方面,翻转课堂教学使得教师面临着诸多调整。比如搭建网络平台、调整教学计划、修改教学大纲与教学方案、补充教材内容、课前收集和更新补充大量教学资源、制作相关音频、视频资料、课后网络答疑解惑,等等,这无疑会成倍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使得教师的工作困难增加。另一方面,相较于以往的课题教学,教师在翻转课堂中担当了总导演的角色,需要事无巨细地面面俱到以掌控全局。教师不仅需要对教学内容精心准备、教学环节认真设计、教学结构科学优化、教学程序有效掌控,而且需要对课前教学资源认真准备,学生课堂问题全面答疑解惑,对学生参与教学全程进行引导与调整,这些都需要教师掌控,这对教师而言也是很大的挑战。因此,如果对翻转课堂不能从细节上着眼和全局性掌控,恐怕无法强化翻转课堂教学效果。总之,翻转教学课题的教学实践对老师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和挑战,只有不断强化教师能力的提高才能更好地把握翻转课堂教学。
(四)翻转课堂平台的技术性保障
翻转课堂教学的实施,网络平台的技术性保障是贯穿整个教学课程的基础性工作。这个技术性保障着眼于从师生的需求出发,涵盖了翻转教学的课前准备、课堂设计、课堂管理、课程评价、课后交流等方面,它是整個翻转课堂的网络应用平台。这个平台承载着学生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思维与兴趣的链接、师生的互动交流等内容。这个网络平台也实现了学生由线下到在线资源情景下的自助式、互动式学习,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实现大数据下对相关统计数据的自助式分析,使教师对翻转课堂的学习效果能有最直接的反馈,有利于优化与整合教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教学质量。教学网络平台能为学生提供大量丰富而优质的教学资源,进一步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在整个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作用。因此,进一步优化网络技术教学平台,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搭建通畅而高效的师生交流通道,也是翻转课堂必须解决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周德军.基于翻转课堂的高校法学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与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
[2]叶健安.中国公安法学实践教学模式选择与方法设计[J].机电教育创新,2018(1).
[3]郑瑞强,卢宇.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设计与实践反思[J].高校教育管理,2017(1).
[4]刘俊芳,方赓,潘小凤.翻转课堂在法律素养教育中的研究[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4).
[5]闫正坤,黄信瑜.高校法学学科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有效性研究——以法理学为例[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
基金项目:2015年湖北警官学院院级教研项目“翻转教学法的运用——基于“中国法制史”课堂教学实践的探索(2015A06)”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