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学本科中文系理论课程的课堂管理
2018-08-21唐芸芸
唐芸芸
摘 要: 大学本科中文系的理论课程是难度相当大且系统性较强的课程。授课教师如何将文化精神和反思的力量呈现并传承,需要有效的课堂管理进行辅助。讲座方式强调教师的个人内涵和激情,沙龙方式强调教师对学生参与的引导。二者结合将有效达成理论课程的授课要求。
关键词: 大学中文系要 理论课程 课堂管理
大学课堂与中学课堂不同,中学是知识灌输,所有的知识模型都是教师及其依赖的整个“课标”和考试系统所规定的,每个同学的知识模型趋同。大学课堂,特别是中文专业的理论课,由于学生知识积累不同,对新知识接受程度不同,对新旧知识交汇融合的处理时间和处理方式不同,以及兴趣点的区别,同样的课堂讲授和课堂管理,每个同学所建立或增强的知识模型是不一样的。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要进行的新课不是立足于教师要传授哪些知识,而在于怎样帮助学生在现有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即将学习的新内容。并结合学生熟悉或容易把握的文本进行实例分析。这就需要教师把握学生的基础知识,以此安排教学并进行课堂管理。
很多人认为,大学课堂,特别是中文系的课堂,不是自由的吗?为什么还需要课堂管理?大学中文系理论课的课堂管理,管理的不是纪律,而是呈现并散播一种情愫,是有效引导学生对本课程及本课程代表的文化和精神的向往和热衷。大学教师传承的不是死的知识,而是活的,可以和学生交流的文化精神和反思的力量。这并不影响“自由的灵魂”,相反正是为了众多自由灵魂之间进行有效交流。教师与学生也是一种人际关系。由于各种原因,双方的交流时间多是在有限的课堂里,场所被限制在教室。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地点,传递深邃广袤的文化精神,呈现深厚的反思的力量,则需要担负“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对规定的时间进行一些规划。
课堂管理在大学教学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必须在教师有效引导的前提下。大学课堂无须像中学时候以严明的纪律为保障,更多的是依靠教师的教学魅力、有效的教学安排、课堂管理及学生的自主能力、班级的学风等建构。下面我们谈谈中文系理论课的课堂管理。
理论课的特点是知识比较艰深,系统性较强。我们建议采取“讲座与沙龙”结合的方式。
一、讲座形式与教师的主体意识
在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中,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绝对是二元对立并以教师一元为核心的,即使是现在大家寻求“翻转课堂”,那也必须是在教师的指导和把控下进行的。正由于不变的核心地位,对课堂管理的思考,往往只关注学生一极,忽视教师一极。教师除了是课堂管理的实施者,对自己的管理也应是课堂管理的重要部分。
讲座是知识的讲授,与一般授课有所区别的是,学生在讲座中感到一种更自由的对知识的接受,更广阔地翱翔于知识海洋之中。一些细微的基础缺陷可以记下来,课后补上,最重要的是对知识本身从敬畏到亲近的过程。这个过程看似轻松,实则是教师备课“厚积薄发”的成果。这是教学安排的问题。作为课堂管理来说,教师的个人魅力在这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授课教师的个人魅力,其实是吸引学生坚持听课的很重要的因素。当然,这个需要在教学安排和教学设计上花心思。还有一个重要的就是教师的气场。有的教师以博学引得学生尊重,有的教师以其言赢得学生崇拜……这都是教师的个人魅力所在。教师的情绪会极大地影响学生,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教师的正面或负面情绪会从言辞及神态中表露出来,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中学教师特别是初中语文教师,需要饱满的热情,甚至是激情,调动学生,其中主要是为了考试顺利和管理上课纪律。大学与中学不同的是,激情并不是用来调动气氛--这在大学教育中显得不那么重要。大学课堂重要的是,让学生对知识本身产生并保持兴趣。激情的体现不在于如中学般手舞足蹈地带有表演性质,想方设法吸引学生注意力,而是教师要体现对所讲授课程本身无比的热爱和自信,体现文化的深邃带来的悠远情思,体现对生活的敏感和热情,体现思考的快乐,体现对人生的希望……这些都不是口述,而是需要教师真正具备以上情绪,自然带入课程讲授之中,让学生自己体会的。这样建立的关系,除了教师与学生之外,还有引导者、交流者等,学生由自己的能力体会到教师的热情,并由于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而相信教师的热情,对教师热爱的文化和自信的能力也心向往之。
活力是年轻教师的特点和优势,年轻教师完全可以将自己的激情融入课堂管理中,营造向上升腾的气场。这种气场不是居高临下,隔绝于讲台和课桌之间的威慑,而是既能笼罩全部,又能将学生的兴趣点抬升起来的助推力。它由学识组成,又亲切地告诉学生:跟着我的思路走,以大家的知识积累,理解这个问题是无障碍的。这样的信心,在枯燥艰深的理论课的讲授中,无疑给学生带来希望。
教师的自我管理还需要细节的辅助。如声音。大学课堂一般都使用话筒,音量的控制、音调的抑扬顿挫,都会对课堂管理起到作用。学生中流行的段子:一个老师劝几个讲话的学生:同学声音小点,不要吵到前面讲话的同学和后面睡觉的同学。这里体现了老师的无奈。除了学生的不自律、课程的枯燥等因素外,我们是否考虑过,教师本人的声音也是其中原因呢?长时间接受同一频率的声音,是很容易被催眠或者分神的。解决方法除了以上所谈的课堂管理及最重要的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外,还可以在音调上有所调整。音调起伏,抑扬顿挫,是最基本的。这样还可以体现出教师的情绪变化,甚至是课程的重点难点。当然,教师激情的表现,也有赖于此。
二、“沙龙”与学生的主动性调动
讲座是单方面的知识接受。理论课需要学生持续集中注意力,并保持思考的状态。那么,“说”,对于学有所得,思有所得的学生来说,既是让他们的思考所得得到评价,以显示其价值,具有鼓励性质,又是让持续思考导致的紧张神经,稍微得到转移和缓解。所以,“沙龙”的精神也是很重要的。沙龙的重要精神,就是参与。
在这个微信、朋友圈说说泛滥的时代,很多学生已经是资深“低头族”。他们看似习惯于表现自己,不时发表自己的处境,自己的心情,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实际上都是敷着面纱的告白。因为看不见眼神,交流的有效和真诚是打折的。课堂上的讨论,前提是学生付出了讀书查资料的努力,采取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才能够让学生真诚有效地表现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对于滔滔不绝的学生,可以锻炼其表达能力,强调思路的清晰和简单明确的表达;对于犹豫的,像算盘子一样需要拨动才回答的学生,其他学生的表达是一种激励,因为同样有想法,甚至更好的更深的想法,可以激起学生的胜负欲,激励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对于这样的学生,也可以在学生讨论期间不断地行走于学生中间,聆听其看法,对其进行赞赏,甚至可以在总结时点名其回答。有一些学生事不关己,或是因为没有准备,或是因为思考不得,这样就必须对其进行聆听,并引导。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思考成果,看到同龄人的思考能力并进行反思,是讨论课的精髓所在。
互动方式除了讨论之外,最常见的是回答问题。在互动方式的安排上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让所有同学都有参与感。最好的方式就是讨论。不需要专门抽出时间安排讨论课。我们在平时教学安排中抛出问题后,可以让同学与周边同学进行讨论,授课教师在学生间走动,随时听取或者参与讨论,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同时深入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如果发现大部分学生的讨论不得其法,就马上喊停,重新进行引导,这也是对教学方案的微调。这种不定分组的方式,能让回答问题的环节成为最大面积的覆盖。因为一个同学回答的成果,是他和周围同学讨论出来的。
第二,注意发现已经准备好的同学,让其充分展现自己的思考能力和成果。这是很好的鼓励方式。可以让学生自己举手回答。对于现在普遍的学生需要“推一把”的习惯,可以点名回答,这就需要在学生讨论问题时教师对学生程度的把握。
第三,要关注没有回答问题的大部分同学,并采取其他方式,尽可能让所有人都参与。比如对第一个回答问题的同学进行二次提问,使得其他同学仍然面临被提问;或者申明这个问题的解答不再重复,使得其他同学必须认真听取,等等。
第四,提问方式要多样,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新鲜感。分为一个问题和多个并列问题。一个问题的提问,若是基础知识问题,则可以单独提问,调动学生的紧张感,若是有难度的问题,则可以针对所有同学提问,这样能消除学生的紧张感。这两种提问可以结合起来,依问题的难易度及学生的反应而定。
多个并列问题的提问,可以采取一些较新鲜的方式,让学生同时具备适当的紧张感。如可以在课件上将问题全部展示,然后让学生自己回答,先回答的同学可以选择自己有把握的题目,如果剩下的题目无人举手,就随机抽点,这样学生为了不轮到较难的题目,一般会选择先回答;或者以座位的顺序,传话筒,依次回答,回答出来的,话筒往后传递,没有回答出来的,话筒往右传递;还可以让回答出来的学生,随机抽点学号,定下下一个回答的同学……在趣味中缓解学生的紧张感,同时保持精力集中。
在提问和回答过程中,更重要的是不要让学生觉得这是为难学生,而要让学生觉得这是在交流思考的成果。这样的结果,往往学生的记忆会比较深刻,并有成就感。
大学教师的固定值不在于某一个班或年级的学生,而是某一课程。在新学期伊始,教师和学生双方都要经历一个试探、磨合的过程。作为一般16周—18周的学期课程安排,这个过程会持续两三周,一般在第四周结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试探教师,内容包括教师的内涵、教师的性格、教师的情绪、教师的给分松紧……当然这些信息他们可以向学长打听,但是远不及切身体会来得真实可信。教师对学生的试探,一方面是学生的学风、知识的积累,这些会让教师在教案设计时进行微调。另一方面是配合学生的试探,将自己的特征展露给学生,尽快达成二者之间的契合。融入快的学生会很快明白教师的讲授中什么时候该做笔记,什么时候该屏住呼吸听讲,什么时候是开玩笑,什么样的眼神是严肃,教师停一分钟是什么情况,等等。前两周的讲课,对整个课程课堂管理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教师并不需要在第一次课就急于纠正或者规定学生,甚至对学生下定论,因为这其中的磨合需要双方努力。这本就是人际交流的常规。
参考文献:
[1]孟范成.大学生逃课现象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2(8):116.
[2]吴国军.浅析大学课堂提问中的“集体沉默”——基于责任分散效应的视角[J].山西師大学报,2011(11):148.
[3]徐虹.美国大学考试形式及其对我国考试评价改革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3(7):147-148.
[4]李红梅.课堂交流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07.
[5]秦向前.大学生学习态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