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评价体系构建探析
2018-08-21张凤英钟晓红
张凤英 钟晓红
摘 要: 科学、合理、系统的生态文明教育评价不仅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一部分,更能从宏观上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整个过程进行评价及反馈,从而引导生态文明教育目标的制定、方案的实施,提高科学性与规范性。本文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目标、对象、方法及主要内容等方面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 评价 构建意义
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第一次将“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写进了政治报告,随后的十九大又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目标、新要求及新举措。这一系列事项都充分体现了国家由生态文明意识培养到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实际要求更加具体,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们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校,同样担负着培养生态文明建設所需人才的重大责任。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包括生态文明教育目标的制定、实施等环节。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评价是指对照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对开展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及其成效做出的价值判断。构建科学、合理、系统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评价体系不仅仅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一部分,更是从宏观角度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整个过程进行评价,用来检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成果,对前面几个阶段的检测与综合反馈,进而发现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从而引导生态文明教育目标、方案的制定,提高其科学性与规范性。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将有助于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目标的把握,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提供保障。
1.适应我省省情
国家六部委于2014年11月正式批复《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标志着我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建设对江西来说,既是经济的迅猛发展,又是文化的全面提升。这不仅丰富了人文发展的内涵,还进一步对人文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在我省被评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必须紧跟时代脚步,不断创新与改革。因此,研究这一内容意义重大。
2.明确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
构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评价体系的目标之一是要让高校大学生运用科学发展观,掌握与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观念;二是要让高校大学生将生态文明理念外化于具体的生态实践行动中,做到理念与实践结合,这也是生态文明教育最重要的落脚点;三是要根据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制订符合高校实际及特点的生态文明教育的原则及标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3.推进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培养
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具备生态文明建设的高素质人才光靠学校教师的教育改革、专家学者的强力呼吁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从生态文明教育理论方面出发,结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实际,从社会、学生的需求出发,同时针对学校、教师、学生开展整体的、全过程、全方位、科学的评价,不断反馈与指导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整体设计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并推进其向纵深发展,促进高等教育发展,为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高素质人才。
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评价的目标、对象及方法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评价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对学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培养机制与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水平开展科学规范、公正客观的评价与鉴定,是生态文明教育进行的重要条件。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评价将从以下两个维度进行:一是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教育评价;二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评价。通过科学分析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评价与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评价,才能评价学校的生态文明教育是否符合高校学生自身发展需求,是否符合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1.评价目标
具备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知识、生态文明道德和生态文明审美能力是生态文明时代人才的必备素质和重要的人才衡量标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评价的目的是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素质和生态文明精神的高校学子,保证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系统性、科学性及规范性。
2.评价主体
合理的生态文明教育评价体系应改变以往评价主体的单一性,应包括学生、教师、学校、高校、社会各界等方面。此外,生态文明教育的评价还应综合多方面的意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校自评阶段,主体包括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专职教师等,他们在评价过程中占主导地位;二是校外评价阶段,即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估;三是社会各界的评价,重点考查的是学生就业单位的评价;四是第三方评价,进一步避免自评的主观性,体现客观、公正原则。
3.评价方法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评价坚持客观性、可行性及综合性原则,采用定量、定性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高校与学生进行综合评定,针对不同的评价主体对象与内容,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
学校生态文明教育评价方法可综合校内自评、同行测评、专家评估、社会评价等多种形式。生态文明教育评价体系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只有校校合作,以评促建,才能不断突显生态文明教育评价的成效。这是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趋势,社会评价有助于学校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教育目标。
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素质水平的评价方法可通过职业素养课程、生态文明知识测评、生态文明实践技能大赛等途径,全面评价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情况,最终形成对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综合评定。
三、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评价的内容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评价需打破以往只重视单纯的生态文明知识传授的局限,将生态文明素养与生态文明精神结合,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生态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提高生态文明技能的同时提高生态文明素养。
1.学校层面
对学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评价时需综合考虑学校的指导思想、办学思路、规章制度、学校的办学条件及课程的体系建设等综合因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整体规划的评价,包括学校定位、制度建设、办学思路;二是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教学建设的评价,包括环境建设、师资建设、课程建设与科研建设;三是对高校生态教育实践活动的评价,包括学术活动、文体活动及社会活动;四是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教育成效的评价,包括学生成果、学校成果及社会影响;五是对高校输出生态社会服务的评价,主要指社会服务。
2.学生层面
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是培育具有绿色理念、环保意识、民族责任、生态知识和掌握生态技能的生态建设所需人才。对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评价有利于加强教学管理,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促进学生的成长。对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素质的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知识、生态技能及生态文明道德等方面。
四、结语
高校大学生是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力量,他们的综合素质与精神境界更是未来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导向。要在2035年基本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的目标,更应该聚焦生态建设的时代需求、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素质,强化生态文明教育。然而,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评价的忽视及其自身的不完整性是导致生态文明教育工作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的原因之一。因此,从学校、学生两个维度出发,从大学生自身心理发展状态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出发,构建一个适合大学生发展需要与中国国情的生态文明教育评价体系是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洪世梅.建设生态大学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7(03).
[2]刘向辉.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评价体系试构[J].时代教育,2014(06).
[3]洪世梅.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建设研究[J].社科纵横,2015(02).
[4]杭国英等.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J].高等教育研究,2011(07).
基金项目:2015年度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教育研究专项课题“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评价体系构建”(项目编号:STWM-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