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对课本资源应用的思考
2018-08-21蒋婷婷赵方婷
蒋婷婷 赵方婷
摘 要: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写作资源,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回归课本,积累素材,学会仿写课文,掌握写作规律,逐渐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形成个性素材,并且对同一素材进行发散训练,对不同素材进行聚合训练,从而让学生在写作中做到融会贯通、运用自如。
关键词: 记叙文 写作教学 课本资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师实现新课标的重要载体之一,因此新课改下语文教师理应教会学生恰当利用教材资源,提高写作水平。翻阅2007年至今的高考优秀作文,发现大部分满分文章都是记叙文。但是,现在记叙文写作仍然存在選材、语言、写作手法等诸多问题,归根到底是素材积累的问题。因此,语文教师应当指导学生积极积累课本中的素材,并加以应用。
一、回归课本,积累素材
对于高考作文中的记叙文,江苏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对一类文的要求是“文章意蕴在材料的核心处,且写作有巧妙而机智的构思,有生动传神的细节,有浓郁而清新的文采,故事有真实感和亲近感”,关注点在“审题”、“选材”、“构思”及“语言”上,这些方面都可以通过课本素材的研究应用得到提高。
(一)“小”中见“真”的素材。
所谓选材之小,也就是选择能够表现、刻画人物的小事,以小见大,用小的方面道出事物的本质,更容易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在苏教版必修三课本当中有一篇杨绛先生的《老王》,就可以向我们表明以小见大也能产生感人至深、颇有深度的文章。文章通过对和老王的一些小事的瓶颈叙说,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但善良厚道的“老王”形象,并且有意无意间带出了一个时代的影子,向读者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社会是否应该以人道主义精神关心不幸者?这篇文章没有描写宏大的英雄形象,而是聚焦凡人小事,从一个普通平凡的“车夫”身上看到那个时代不幸者的命运,令人动容,发人深省。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多揣摩这些运用以小见大手法的佳作,并且呼吁学生平时认真观察体味生活,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感悟出事物的本质,将课本素材与生活素材相结合。
“真”就是要符合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的“故事有真实感和亲近感”,只有切身经历感受的材料,才能写出真情真知,才能写得具体生动、令人信服,否则就有编造之嫌。
(二)有细节描写的素材。
正如巴尔扎克所言:“唯有细节将组成作品的价值。”对于记叙文而言,细节的意义不可估量,考生应当抓住生活中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及场面片段等,并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细节描写在教材中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比如在孙犁的《荷花淀》里,当水生把参军的事情告诉正在院中编席的妻子时,“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手放在嘴里吮了一下”。“震动”这个细节表现出女人对丈夫突然的举动感到震惊,“吮”这个细节则活脱脱地写出了女人的坚强与坚忍。由此可见,倘若在考场作文中加入诸如此类的细节描写,可以使记叙文中的人物性格更加丰满,增强考场作文的形象性、真实性及生动性。
(三)蕴含多种写作手法的素材。
一篇文章不可能单一地运用某种表达方式,往往是以某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夹杂着其他表达方式,使文章显得灵活多变、摇曳生姿。记叙文也是如此,倘若里面有着精当的议论和抒情,犹如碧空蓝天中飘来一朵白云,使得文章增色不少,还能起到凸显文章主旨之效,能够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例如在萧乾的《枣核》一文中有着这样的结尾:“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在叙事的基础上,用一个递进式的议论,揭示文章的中心——中华民族是一个民族意识极强的民族,颇有画龙点睛之妙。
二、运用训练,融会贯通
(一)仿写课本,掌握规律。
素材的运用一定离不开动笔的训练。作为传统写作训练手段之一,仿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正如茅盾先生所言:“模仿其实不一定要不得……‘模仿也可说是创造的第一步。”教材中选的文章几乎都是著名作家的著名作品,极具代表性和借鉴性。仿写课本就是让学生对构思精妙、语言隽永的范文加以借鉴,从模仿入手,逐渐掌握文章的结构规律及语言特色,摸清写作文的路子,考场上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比如在必修一专题三“月是故乡明”中学完老舍的《想北平》,教师要求学生背诵2、3自然段,并让同学仿照老舍先生的手法描述自己的家乡,注意学习作者意象的选择、意境的创设及比喻、衬托、动静结合等多种手法的应用,想必认真揣摩并仿写到精髓,一篇考场佳作就应运而生了。
(二)吸收内化,形成个性素材。
素材的记忆固然重要,倘若在考场上学以致用,必须将课本中的素材内化为自我的语言,形成个性素材。正如《现代心理学》中提到的:“在儿童的记忆仓库中,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是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记忆必须将规范的书面语言‘植入记忆的仓库,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因此,语文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借鉴课本素材中的选材、构思和语言等方面内容,并且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形成个性的素材,才能在考场作文中脱颖而出。
(三)同类发散,异类聚合。
所谓同类发散就是对同一素材进行发散训练,对于同一个材料、同一件事要从不同角度审视,然后选取最佳角度着手。对于课本中的素材,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沿着不同角度和方向思考,从而从熟悉的事例中出新、出巧,转换思维,变换角度,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以免一写作文就是司马迁、霍金、文天祥这些“放之四海皆准”的素材,老套的角度,如同复制般,读来毫无新意。
异类聚合指的是对不同素材进行分类整理,使原先零碎的素材组成相互联系、脉络清楚的材料。这个过程对于素材的有效运用至关重要,因为课本中的素材可能会比较零碎杂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定期的素材归纳训练。就拿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来说,它以人文性话题为专题主线,教师可结合本专题内涵指导学生完成一个专题学习后进行归纳整理,同时安排相关写作训练,巩固提升。如此聚合训练之后,学生便会对素材有一种“敏感度”,便能自行聚合课内与课外、书本与生活、课本与读本等不同类型的素材,做到对同类型素材融会贯通。
三、实例展现,启发思考
例如2012年江苏高考作文“忧与爱”,作文导语中提供了三则材料,可以说是古今中外都包括了,既有家庭伦理方面的忧与爱,又有国家民族方面的忧与爱,启示我们既可以写个人方面的小忧小爱,又可写关乎国家民族的大忧大爱。总观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就有一些专题的内涵或素材与此有着紧密的联系,例如必修一“月是故乡明”这一专题,主要表现的主题就是“故乡情”,其中《想北平》、《我心归去》、《乡土情结》等名篇佳作,既包含了归家的欢乐,又抒发了离乡的愁苦,很贴合“忧与爱”这个主题。
在2012年江苏高考中有一篇满分作文中有这样一段:“你应该知道,我爱着北方的故乡,忧伤地爱着……你要晓得,曾经付出过精力、时间和心血的地方你很难忘记;毕竟,付出过‘爱的地方,才能‘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这段语言正是借鉴了韩少功的《我心归去》的第八自然段:“我当然知道,我会对故乡浮粪四溢的墟场失望……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这个考生巧妙地化用了课本的语言素材,使得考场作文韵味十足、文采飞扬。
语文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做好课本素材的积累与应用,坚持阅读与写作结合,坚持积累与训练结合,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文本的丰富意蕴,而且能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水平,从而提升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丁家永.现代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慧琴.阅卷组长历年高考满分作文[M].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7.
[3]钱晚睛,舒坦.如何挖掘课本中的写作资源[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9(9).
[4]张洪彩.挖掘课本资源 提升写作能力[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1(13).
项目名称:《2007年~2016年江苏高考作文研究》;编号:140;参加人:蒋婷婷,赵方婷;导师:李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