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前—后”的方位隐喻和时间参照
2018-08-21董婧
董婧
摘 要: 用空间范畴概念和规则隐喻时间是汉语表达时间的重要手段。本文认为,Lakoff的经典时间认知模式在汉语中会面临“朝向”的冲击。汉语认知时间时,既可以面向未来,又可以面向过去。此外,汉语中还存在一种时间与自我运动方向一致、速度不同的时动人动模式。时间运动模式中空间隐喻时间的过程不是通过方位隐喻完成的,而是通过事件轴上事件发生的先后次序向时轴的投射实现的。这种空间隐喻模式启动了方位词表次序的认知机制,用次序隐喻时间在认知上表现为时间由将来流向过去,在语言中用“前后”表达。自我运动和时动人动模式均是一维的方向隐喻,前为将来,后为过去,“前后”的指称对象与人的身体构造相符,是一种由空间向时间的直接隐喻。
关键词: 前 后 方位隐喻 时间参照
与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相比,表述客观世界的语言手段相对有限。有限的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是如何生成无限话语,隐喻在其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用空间概念隐喻时间概念是世界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当空间概念(源域)投射到时间范畴(目标域)中时,空间概念的内在逻辑与组配规则被保留下来。现代隐喻理论将隐喻视为人类认知生活的结果和工具。既然隐喻是概念建构和理解表达的手段,我们便可以透过隐喻把握目标域的生成路径,理解目标域的深层内涵。本文将以“前-后”为例,探寻这对方位词在汉语时间表达中的隐喻路径与分化条件。
一、空间隐喻时间的基本模式
Lakoff(1989)认为,空间隐喻时间有两种基本模式:时间运动(time-moving metaphor system)和自我运动(ego-moving metaphor)。时间运动模式将时间比作河流,时间向观察者走来,穿过观察者的即是“过去”,向观察者迎面走来的时间便是“未来”、“将来”。自我运动模式中,时间不动,人处在旅途中。观察者朝未来走去,过去是观察者身后的足迹。在汉语中,“前”既可以指过去(前天、前辈、前车之鉴),又可以表示未来(前程、前途、前景),“后”只能指未来,如“后天、后辈、后患无穷”。“前”“后”这种不对称现象可以分别用空间隐喻时间的两种基本模式解释:“前”指过去,“后”指未来对应的是时间运动模式,时间向观察者走来,先通过观察者的时间在前,晚些流经观察者的时间在后;“前”指未来则是自我运动模式运作的结果,观察者向未来时间走去,尚未经历的旅途在前,“前”与将来相对应。Lakoff的经典理论经周榕(2001)、史佩信(2004)引入汉语中,他们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汉语中确实存在Lakoff式的两种时间隐喻模式。
在用空间隐喻时间时,空间概念的组配规则和内在逻辑得以保留。我们可以通过“前-后”在空间域的使用规则验证时间认知模式的合理性。《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前”的第一个释义是“方位词。正面的部分;人或物正面朝向的方向(跟‘后相对)”。这是“前”的最基本含义,是其他引申义的出发点。从中我们可以得知,正面朝向方向为前。结合方位词“前”的基本义,我们认为会对Lakoff理论模型产生冲击的是下面例句所示的情况:
(1)昨天开会前,张三打扫了会议室。
例句(1)体现了时间运动的认知模式。较早流经观察者的事件时间“打扫”在参照时间“开会”前。但是,观察者才是认知的主体。倘若观察者“张三”站在参照时间“开会”,面向未来,那么“开会前”发生的“打掃会议室”应在张三身后,即背面朝向,为何此时的表达是“开会前”,而不是与空间隐喻关系更密切的“开会后”呢?唯一的解释是,此时观察者张三并不是像Lakoff所说的那样面向未来,而是面向过去。
自我运动模式面向未来。因为“展望”、“瞻望”只能与表示将来的时间词连用,“回顾、回首、回溯、回忆、回想”只能与表示过去的时间词连用。可见自我运动模式中,观察者向未来行进,“前”为未来,回顾过去仅需回头即可。但汉语中还有这样的表达:
(2)追念 追思 追忆
此时,仅回头已不够,还需要追逐。追类词体现出观察者强烈希望追上记忆的个人意愿和动态过程,即便观察者面向未来去追逐,时间由将来向过去流走,观察者与回忆之间的距离只能越来越远,怎么可能回忆成功呢?因此,汉语追类词形象地证明了汉语中有“面向过去”的表达,“追”所暗含的主观意愿和行动力已经表明观察者的朝向——过去。
汉语追类词不仅表明汉语中有“面向过去”的表达,还表明汉语中存在超出Lakoff经典模式之外的第三种时间认知模式——时动人动式。“追”的语素义可以彰显观察者自我运动的实现,而这一过程中,时间也是流逝的。时间流逝的方向与观察者自我运动的方向相同,均由过去流向未来。时间流动表明回忆的难度大,自我运动速度大于时间运动速度,追忆成功,自我运动速度小于时间运动速度,追忆失败。能够更好地论证汉语中存在时动人动的时间认知模式的是下面的例子:
(3)章亚若的双生子是早产,比预产期提前了大约两个月左右。
时动人动,人才有可能与时间赛跑。“提前”表明比预期花的时间少,在这一过程中,并不是时间静止不动,而是计划有自己的运行速度,计划的运行速度是人的主观行动力与时间流逝速度综合作用的产物,自我运动速度大于时间运动速度,则提前完成任务;自我运动速度小于时间运动速度,则落后于进度。时动人动式中,时间运动和自我运动的方向一致、速度不同。
综上所述,汉语中不仅存在Lakoff所论述的时间运动和自我运动两种时间认知模式,还存在观察者与时间运动方向一致、速度有别的时动人动模式。三种模式中,观察者均既能面向未来,又可面向过去。
二、时间运动模式的分析和图解
在对时间认知模式进行具体分析前,我们先对下面可能出现的概念加以定义。说话人进行言语表达和话语交际时所处的时间位置称为说话时间。观察者所处的时间位置称为参照时间,一般与方位词“前后”连用,含有方位词的时间短语在时轴上占据一定的距离,这段距离称为方位域,事件所发生的时间称为事件时间。如例(1),“昨天开会前,张三打扫了会议室”中,说话时间为现在,参照时间为昨天开会时,方位域是昨天开会前的一段时间,张三打扫会议室的时间是事件时间,事件时间在方位域内,说话时间在方位域外。下面,我们将从说话时间、参照时间与事件时间的互动关系中,观察“前后”是如何通过方位隐喻表达时间参照的。
我们认为,用汉语方位词“前后”隐喻时间时,并非是一维的时间运动模式,而是纵轴表次序的方位词投射到横向时轴的结果。也就是说,当“前”指示较早的时点或时段,“后”指示较晚的时点或时段时,用空间隐喻时间启动的机制并非方位隐喻而是次序隐喻,事件的先后顺序反映在时轴上,表现为时间由未来流向过去,在语言中用“前后”表达。如:
(4)明天会议前我们要先借教室,再打扫干净会议室,开完会后,我们还完钥匙就去吃饭。
图1 图2
图1是例(4)的隐喻图示。横轴是时轴,纵轴是事件轴。事件在纵轴上按发生时间的先后次序排列,观察者面向较早发生的事件,这样,较早发生的事件便位于参照时间所发生事件的前方,较晚发生的事件位于参照时间所发生事件的后方。“前”表示指涉事件在空间分布上位于参照事件之前,“后”表示指涉事件在空间分布上列于参照时间之后。事件在空间分布上的次序逆时针投射到横轴上,表现为事件时间。越早发生的事件靠近时轴的左端,越晚发生的事件越靠近时轴的右端。逆时针投射的结果是事件时间按发生次序由左向右排列,人们便将这种时间认知模式视为时间由将来流向过去。
这种二维投射不仅可以解决时间词指向未来的情况,还可以表示时间词指向过去。
(5)昨天会议前我们先借了教室,又打扫干净会议室,开(完)会后,我们还完钥匙就去吃饭了。
例(5)的隐喻图示如图2所示。对比图1和图2,我们发现,汉语对说话时间不敏感。时间词指向未来,则整个参照系位于说话时间的右侧;时间词指向过去,则整个参照系位于说话时间的左侧。这两种情况下,说话时间均不在方位域中。事实上,说话时间也是时间轴向时轴投射的结果。“说话”这一事件可以在时间轴上任意移动表现句子的时态。说话时间在方位域内,则句子为现在时;说话时间在方位域外,则句子为将来时或过去式。只是说话时间并不影响“前后”的次序隐喻与时间参照。
“前后”的空间次序性直接表现为事件的次序性,将事件的次序性投射到时轴上,表现为事件按发生时间的先后由左及右排列在时轴上,使人类产生了时间由未来流向过去的感知。换句话说,时间运动模式是由方位词“前后”的空间次序隐喻触发的。事件轴上事件的持续性投射到时轴上,表现为时段。持续时段与方位域的交叉会引起表达方式的交叠。
三、自我运动模式的识解
自我运动的时间认知模式认为时间静止,人在旅途中由过去走向未来。“前”指示未来。自我运动模式与人类的认知是一致的。“前”的基本义是人的正面朝向,使用方位词“前”时,人类面朝未来,正面朝向的未来正是前方的方向。因而,与时间运动模式不同,自我运动模式是真正的方位隐喻。自我运动模式是一维的,是“前后”的方位属性直接隐喻的结果。“后”虽可表过去,但是一种有标记用法,使用较少。这种前后的不对称性可能与人的身体构造有关。人的眼睛长在前面,当人在旅途中行进时,未曾体验的事物也在前方。
“前”通过方位隐喻指涉时间时,因指涉的时间不同,可细分为两类:
A 当前 目前 眼前
B 前途 前程 前景
方位词“前”通过方位隐喻时间时,虽然所指为将来发生的事,但都是以现在时表达,且这些词不与具体的时间名词连用。A类词揭示空间向时间的隐喻关系时,往往要借助身体名词,人本身目所能及的范围有限,因此这类词的方位域很有限。“当前、目前、眼前”并不指涉未来,而是指现在、当下。A类词中的“前”与“下”对应,如:
当前=当下; 眼前=眼下; 目前=目下;
“前”与“下”的对应是单向的,汉语中既没有“当后、眼后、目后”的说法,又没有“当上、眼上、目上”的表达。B类词以旅途为喻体,隐喻从空间到时间的投射关系,“前途、前景、前程”虽以生命为界,但相对于以身体名词为参照的A类词来说,方位域的延展要长得多,因此,“前途、前景、前程”指涉未来。B类词往往与“光明”、“远大”等积极、正面、没有阻拦的形容词连用,突出了行为主体对未来的信心和渴望探寻的强烈意愿。
自我运动模式以空间方位方向隐喻时间。透过自我运动模式形成的词语,我们可以证明汉语确实是通过空间隐喻的方式形成了时间的表达,并且可以概览空间隐喻的轨迹。
(6)a. 面前:他在生人面前都不习惯讲话
b. 眼前:我像突然不认识她似的,张着嘴望着眼前的刘丽娜。
只顾眼前利益,不考虑将来。
c. 目前:目前,我国各省开展爱鸟周活动,就是爱鸟护鸟的一项措施。
“面前”只能用于空间范畴,不能隐喻时间。“眼前”既可以实指,意义与“面前”相同,又可以指现在,应用到时间范畴,此时,“眼前”与“目前”的意义等值。“目前”已经不能表空间,只能指示现在。从“面前—眼前—目前”在现代汉语中由空间到时间的转变,和“目前”一词由空间向时间的虚化历程,我们可以证实,汉语中的时间概念确实是通过空间隐喻而来,这一过程不是突发的,而是渐进的。
“提前”和“落后”不能归入Lakoff的两种经典时间认知模式,而应划为时动人动模式。在这一模式中,行为主体与时间的运动方向相同,速度不一。行为主体的速度快于时间运动速度时,则提前完成任务;行为主体的速度慢于时间运动的速度时,则落后于进度。与自我运动的时间认知模式相同,时动人动式也是一维的,“前-后”指示方位,是方向隐喻。
四、结语
用空间范畴的概念和规则隐喻时间,是世界語言表达时间的重要手段。Lakoff根据运动的主体,将时间认知模式分为两种:时间运动式和自我运动式。本文认为,Lakoff的经典模式在汉语中会面临“朝向”的冲击。汉语认知时间时,既可以面向未来,又可以面向过去。此外,汉语中还存在一种时间与自我运动方向一致\速度不同的时动人动模式。
具体到方位词“前后”在汉语时间表达中的使用,本文认为,时间运动模式中空间隐喻时间的过程不是通过方位隐喻完成的,而是通过事件轴上事件发生的先后次序向时轴的投射实现的。这一空间隐喻模式中启动了方位词表次序的认知机制,用次序隐喻时间在认知上表现为时间由将来流向过去,在语言中用“前后”表达。这种二维投射模式统一了观察者的朝向,观察者都是朝向较早发生的事件的。自我运动和时动人动模式均是一维的方向隐喻,前为将来,后为过去,“前后”的指称对象与人的身体构造相符,是一种由空间向时间的直接隐喻。周榕(2001)发现,识别自我运动模式的时间比识别时间运动模式的时间短,对自我运动隐喻的判断优于对时间运动的判断。笔者认为,本文提出的模型可以解释这一现象。因为自我运动模式是一维的、直接的方向隐喻,而时间运动模式则是二维的次序隐喻,需要借助事件向时间的投射。
参考文献:
[1]Lakoff. G. & M. Turner. More Than Cool Reason: 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9.
[2]方经民.汉语空间方位参照的认知结构[J].世界汉语教学,1999(4):32-38.
[3]郭锐. 方位词“前、后、左、右”的参照策略[A].中国语言学论丛.第3辑[C].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4:1-10.
[4]李向农.现代汉语时间参照定位的语表形式——X前/后[J].语言研究,1997(1):42-49.
[5]史佩信.汉语时间表达中的“前后式”与“来去式”[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2):9-16.
[6]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7]周榕.隐喻认知基础的心理现实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8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