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中的学生管理

2018-08-21高阿兴

求知导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技工院校学生管理

高阿兴

摘 要:现阶段我国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为了顺应各个院校的特殊性及其发展需要,其中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而学生管理作为一体化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学校管理及学生自身的发展都有着较大帮助。文章对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条件以及技工院校学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对学生管理中的要点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碼:A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变化,切实提升人才技能水平,技工院校需以此作为工作目标进行不断地一体化教学改革。

一、技工院校学生的基本状况

1.集体观念差,组织纪律性较低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比较多,在如此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因为父母、长辈的溺爱,导致其缺乏集体意识,组织纪律性不强,而部分技工院校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以及对学校教学的反感,容易出现旷课、迟到、早退、不认真听讲甚至顶撞老师等问题。

2.自控能力差

由于学习压力以及性格未定性,如果这些孩子缺乏管束,那么他们就很容易将自身精力投入一些低级趣味之中,如手游、早恋等,导致心理承受能力差、自控能力差。

总之,管理上述学生单单依靠制度是不行的,而应该深入学生的内心,与其进行灵魂上的深度沟通,慢慢转变他们的生活态度、行为习惯,使其慢慢步入正轨。

二、一体化教学中学生管理要点

我们这里所说的学生管理,绝对不是对学生的硬性把控,而是一种以制度化为指导标准,以人性化为辅的新模式。在进行学生管理的过程中,相关老师、班主任不单单要对学生的在校行为进行限定,还应该从学生自身出发,实实在在地为学生考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其主动改变,顺应管理,而不是通过管理去强行控制。

1.提升授课质量

众所周知,学生大量的在校时间以及他们在校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上课,所以如果课程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受到学生的反感,那么想要确保学生的管理质量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不仅仅要从制度上对学生的各种行为进行规定,还应该切实提升学院老师自身的授课能力,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之中,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学生迟到、早退、上课玩手机、睡觉等问题的出现。

2.重视工匠精神的培养

工匠精神作为技工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应纳入教学计划之中,让学生充分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并通过各种大赛将工匠精神体现到实处。

3.提升学生专业水平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通过参与各种活动,让学生们逐步走进社会,参与到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去,这不仅能够确保学生技术水平的提升,更能锻炼学生的能力。教师应改善课外实践的内容,尊重各个专业不同的特殊性,改变原有社会实践活动过于形式的现状,提升教学质量,达到学校、社会与学生三赢的效果。

4.提升素质拓展项目设计的数量与质量

通过各类素质拓展活动的举办,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更能够让他们自行选择并体现其在书本知识学习过程中未能体现出的各项能力,这对学生自信力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学生通过参加各种素质拓展项目,在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的同时,更是对身心的一种培养,也是规范行为的一种有效手段。

5.提升思想教育质量

教师应根据技工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着实做好心理疏导与咨询工作,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及时消除学生心中的负面情绪,增强与学生之间的心里沟通,在拉近师生距离的同时,提升思想教育的时效性。

三、结语

学生管理是一个比较系统性的工程,需要相关老师、责任人结合学生、现实社会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和思想素养,让他们奔向更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王建明.培养技工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7(10).

[2]阴国恩,李洪玉,李幼穗.非智力因素及其培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3]张媛媛,杨娜丽.浅析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职业技术,2012(2).

猜你喜欢

一体化教学技工院校学生管理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机修钳工专业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探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渗透与实践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提高钳工实习教学质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