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和地区研究生培养模式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再构的启示
2018-08-21孙伟
孙伟
摘 要: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高层次人才,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具有战略地位,文章旨在总结并思考各个国家和地区研究生培养模式形式特点,分析影响我国研究生培养的限制因素,对我国当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再构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再构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研究生教育不仅能够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国家人才交流联动,还是实现国家持续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国家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体现。近百年来,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主要发达国家的研究生教育在相互借鉴与交流中,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一、国内外研究生培养模式
1.德国——“学徒式”培养模式
德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导师制”为核心,突出强调了科学研究在培养过程中的首要地位,并且注重把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与生产实践及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使得研究生教育模式呈现研究型、教学型和应用型并存交融的多样化趋势。德国高校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和适应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培养体制及教育理念,高校对研究生的培养更为注重教学实践,即通过实践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高校实施具有相对前沿的教育理念,即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这种教育理念和实践教学模式使得德国高校研究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互动能力。
2.英国——“宽进严出”
英国研究生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宽进严出”,学生获得入学资格的机会较大,但由于各大学设有不同比率的淘汰率,因而最后能毕业并拿到学位的研究生人数大大少于入学人数。英国硕士研究生分为课程硕士和研究性硕士,两者学制不同,课程硕士学制1年,更新快,能促进新兴学科知识的传授。英国研究生培养以“学院导师制”为基础,学生入学配备2~3名导师,分为总导师和学术导师,有些高校还配备了德育导师,这些导师在思考方式、学术精神和问题解决方面对研究生有很大的影响力。虽然英国高校配备导师,但强调第一手调查研究,并且重视研究方法的学习,尤其是重视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毕业出来的研究生大多都是具备各方面知识能力尤其是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学生。
3.美国——“学分制”与“淘汰制”相结合
美国大学研究生教育强调淘汰制,并体现在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包括招生录取、理论学习、论文写作等过程。美国导师安排更加灵活,研究生入学时指定导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背景“量身定制”選课咨询,进入论文准备阶段,学生可以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教授为自己的主要指导教师。美国高校实行学分制,课程类别繁多,学生可以自由挑选设置广泛的学分,学分可以积累、储存和转移,并可在各学习领域、各高等院校的若干年内进行自由流通。目前,美国研究生的培养还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并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形成了研究型博士和专家型博士培养并重的新模式。美国高校与社会也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使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和对未来工作的适应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4.日本——“三化”改革
日本研究生教育改革主要集中在规模的“扩大化”、制度的“弹性化”和研究生院的“重点化”。日本研究生招生规模逐步扩大,招生制度在入学资格、教育年限和教育形式上有较大的弹性。研究生院重点化体现在研究生院的实体化和内部层次化两个方面,导师归属于研究生院而不归属于各学部,导师项目及审核程序更加规范化,各高校将重点从本科教育转向研究生教育;国家将重点投资建设一批重点高校的研究生院,在高校研究生项目申报和拨发资金有所倾斜。目前,日本的研究生教育发展主要从研究生教育的实质化和国际化两个方面进行提升。
5.香港——灵活调整各项制度
香港地区研究生教育沿袭英国模式并根据地方特色自成一体,主要侧重于技术和精英人才的培养,以满足地区工商业发展的需求。学校招生机制较为灵活,不局限于单纯的入学考试,在入学一年后安排了严格的学生资格考试,目的在于考察通过一年的学习,学生从事研究的能力以及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深度,以审核学生是否适合继续攻读研究生学历。另外,香港研究生培养方式多样化,学位、学制设置结合社会需求,实行授课式学位和研究型学位相结合,同时研究生在毕业之后可以更好地规划安排,既可以在同层次修读另一学科硕士课程,也可以继续申请攻读博士学位,还可以再向下学习其他专业的本科课程。香港高校的教师多是从世界各地招聘而来,并且有便捷的图书资料联网系统、国际资讯网络、境内外生源互相流动的便利以及充足的经费,因此香港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水平较高。
二、我国现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及限制因素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研究生教育基本建成了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培养类型多样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使我国成为研究生教育的大国,也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提高。但在一些方面仍有所限制:
1.招生制度
“严进宽出”不仅集中体现在国内本科教育,而且在研究生培养模式中也一直沿用。目前,国内现行的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有四种形式,主要包括全国统考、联合考试、单独考试以及推荐免试。全国统一考试的招生制度缺乏一定的灵活性,由于全国统一划定分数线,并且强调全能型人才,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挑选出的是考试的专才而限制了一部分对某方面有特长的人才的准入。各学校复试内容不能反映研究生的素质和能力,笔试与复试比例失衡等因素也限制了研究生生源。
2.培养方式
(1)注重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国内的研究生培养上主要划分为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两个类别,这都属于研究生培养同一层次的两个重要方面。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是培养从事学术研究的人才,偏向理论和研究,侧重基础理论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创新工作的能力和素质。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强调理论与实践性的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但目前研究生培养重学术轻应用,各行业专业型人才培养重视不够,缺乏具体的培养过程规划,导致行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缺乏。
(2)课程设置与教学形式。研究生课程设置不合理,过于强调专业课程,忽视学科基础课程,选修课的限制性较大,缺少反映前沿、富有启迪思维的学术讲座课。而教学形式多采用单一、传统的“讲授法”教学,与本科教育区别不大,不能体现出研究生教学课堂的特色,很少能调动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
(3)国际化水平。虽然各大高校也积极倡导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但在具体的实践操作环节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国际化水平较低,不仅体现在国内高校研究生生源国际化程度,而且反映出高校教师国际化水平不高。高校留学生比例较低,教师更是以本土教师为主,外籍教师比例极低,而从国外学成归来的比例也不高。
3.管理制度
国内高校建立了校、院、系的三级管理体制,并且在每一级都设置了专门的职能部门来管理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学位论文评阅、答辩、学位授予等工作,以及一些研究生培養的强制性要求,每一级都对学生进行各层管理,形成了很强的控制力。但三级管理之间缺乏合适的调整空间,管理机构相对冗杂,管理层可能会相互干扰,效率低下。
三、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再构的启示
1.调整招生制度
日本高校的研究生录取也采取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但考生在通过初试之后需要针对学科的某一课题提交个人研究计划书,在面试上向各位导师进行阐述,更加具有自主性。当前,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形式比较单一,可以适当调整初试与复试的比例,复试考核形式可以更加多样化,选拔更多优秀的学生。
2.完善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形式
针对两种类别的学位培养,设置不同的专业课程,辅以学科基础课程,以巩固研究生的基础。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可采取“双导师”制度,不仅有校内导师参与培养过程,还有企业内导师在研究生实践应用方面进行指导,提高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培养质量。国外高校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上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只有少数基础课程是讲授式教学,其余课程基本是由任课教师发布参考书目,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课堂上主要是针对学生不明白的问题进行讲解。目前,我们应适当调整授课形式,多采用研究性教学和双语教学,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丰富课堂内容,启发学生思考。
3.注重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
研究生国际化水平,不局限于学生通过国家四六级考试,高校应采取各类机制鼓励学生参加更高层次的外语考试,以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高校应积极引进国外学成归来的教师和外籍教师,提高教师的国际化水平。
4.强化研究生培养监督机制
美国高校研究生培养对理论学习十分严格,2门以上课程没有通过就被要求退学,理论学习结束安排综合考试,2次考试机会,成绩低于B等级将被淘汰。这与香港高校研究生入学后一年进行资格考试有异曲同工之妙,可对研究生一年来的知识积累和研究能力进行考察,审核学生是否具备攻读研究生学历的资格。目前,我国高校研究生几乎没有淘汰率,其中部分研究生认为只要能够入学,那一定是可以毕业,不做研究而“混”到的毕业。要想改变“严进宽出”的研究生培养常态,则必须强化监督机制,资格考试、项目开题、中期审核、论文答辩这些关键环节需要研究生院进行更为严格的监督。
参考文献:
[1]刘爱真.德国研究生教育的项目管理模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5).
[2]李 霞,王玉海.国外研究生教育模式对我国研究生培养的启示[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8):17-19.
[3]刘曼玲,蔡释宇.英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视界,2014(33):175-176.
[4]史万兵,侯雪莲.英国研究生教育多样化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5(8).
[5]朱宏清,陈鸣曦.美国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模式[J].江苏高教,2009(3):143-146.
[6]王 颖.美国研究生教育的淘汰机制及启示——以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为例[J].当代教育科学,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