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流固耦合理论的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
2018-08-21徐建国于松聆刘成成
徐建国,于松聆,王 刚,刘成成
(郑州大学 水利与环境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2)
在地下水丰富地区,开挖隧道应充分考虑周围应力场与渗流场的耦合问题,以避免对围岩安全性及支护受力产生不利影响[1-5]。同时有必要基于流固耦合理论进行隧道开挖后围岩稳定性分析,所得分析结果也将更加符合工程实际。
1 隧道流固耦合计算
1.1 流固耦合计算中的基本方程
对于小变形问题,流体的平衡微分方程可表示为[6-7]
(1)
式中:ζ为孔隙介质体积变化量;qi为介质中的流度,m/s;qv为流体强度,1/s。
对充水介质,有
(2)
其中:M为比奥模量,N/m2;p为孔隙水压力,Pa;α为比奥系数;ε为体积应变;β为热膨胀系数,1/℃;T为温度,℃。
液体质量的平衡方程为
(3)
其中:ζ为液体容量的变分;qv为液体密度。
动量平衡方程的形式为
(4)
其中:ρ为体积密度,kg/m3,且ρ=(1-n)ρs+nρw,ρs和ρw分别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n为孔隙率,(1-n)ρs为基体的干密度ρd;gi(i=1,2,3)为重力加速度在局部坐标投影,m/s2;vi(i=1,2,3)为介质速度在局部坐标投影,m/s。
1.2 计算模型的建立
以某高速公路隧道工程为背景,隧道形式为分离式,车速100 km/h,隧道净宽11.5 m,隧道顶高5.0 m。隧道围岩为花岗岩,节理发育。最大100 m,围岩级别主要Ⅳ级。隧道采用上下台阶法施工,开挖宽度12 m,高度9 m。由于隧址区雨量充沛,地下水资源丰富,在隧道修建过程中渗漏水现象异常突出。
计算模型选择[8-10]在水平面内与隧道中心线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为坐标系的X轴,隧道的中心线方向为Y轴,且正方向指向隧道掘进方向,竖直向上方向为Z轴正方向,选取隧道中心为坐标原点。在进行流固耦合计算时隧道轴线方向取单步开挖步长为1 m,模型范围为160 m×140 m×1 m,图1为埋深80 m的隧道计算模型。
图1埋深80 m模型网络剖分图
1.3 计算参数的选取
数值计算中选取的隧道围岩级别分别为Ⅲ、Ⅳ级,不考虑初期支护结构的堵水作用[11-13]。由《公路隧道设计规范》[14](JTG D70—2004)来确定围岩力学指标特性,如表1所示。
表1 围岩物理力学参数
其中体积模量Kv、剪切模量G、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μ之间具有如下关系:
(5)
(6)
在FLAC3D中使用的渗透系数K的单位为m2/(Pa·s),在进行计算时要与渗透系数K(cm/s)做相应的变换。
1.4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的确定
边界条件设置说明:固定底部边界上下位移,约束左右两侧的横向移动,沿轴线的前后方向进行位移限制,将顶部边界设置为自由边界[15-17]。由于埋深较浅,初始地应力在垂直方向按岩体自重考虑。隧道开挖前按静水压力计算孔压,如图2所示。渗流边界条件为:除顶面及开挖面之外,隧道其余界面均为不透水边界。
2 计算结果分析
在计算过程中,对沿拱顶、拱底垂直方向及拱腰水平方向20 m范围内的计算过程进行记录,3条数据记录线的布置如图3所示。
图2 初始水压分布图
图3数据记录线布置示意图
2.1 孔隙水压力分布规律
在未施作高聚物预注浆防渗加固圈的情况下,隧道开挖后考虑流固耦合作用下孔隙水压力分布如图4、图5所示,由图4、图5中可以看出,在不同埋深条件及围岩级别的情况下,隧道开挖后水压力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18]。由于隧道的开挖,开挖面形成为自由透水面,隧洞开挖面周围孔隙水压力下降,且随开挖面距离的增大,水压力所受的扰动逐渐减小,一定范围外的水压力基本上不再受隧道开挖的影响。最终达到平衡状态时,开挖扰动区的水压力大致为以隧道开挖区为中心的漏斗状分布。随着埋深的增加,孔隙水压力变化范围增大,变化幅度增大[19]。
图4 Ⅲ级围岩隧道开挖后孔隙水等值线图(单位:Pa)
图6~图7为不同埋深下隧道开挖后Ⅲ、Ⅳ级围岩地下水流动矢量分布图,可以看出,隧道开挖后由于没有进行注浆防渗堵水,远场孔隙水在水头差的作用下,向隧道开挖临空面内产生渗流,整个开挖面成为渗流通道。渗流速度随离开挖临空面距离的减小而增大,在开挖临空面处达到最大,远离开挖临空面处渗流速度降低[20-21]。其中渗水主要集中在两拱脚及拱底处,因此在施工中应特别注意这一部位的防排水措施。
图8~图13为所选定的不同监测线上孔隙水压力变化曲线。开挖面外侧的水压力,随所处位置离开挖临空面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并在达到一定范围后,水压力接近开挖前的水压值。正如地下水流动矢量图所描述的隧道开挖后,赋存于围岩中的地下水朝着隧道开挖临空面流动,且渗流速度随着离开挖面距离的减小而增大,并于开挖临空面处达到最大,渗流速度越大,所引起的卸压作用就越明显。对于不同围岩级别及不同埋深的情况下,由于隧道开挖作用所引起的水压变化范围,沿隧道拱顶最大,沿隧道拱底最小。
图5 Ⅳ级围岩隧道开挖后孔隙水等值线图(单位:Pa)
图6 Ⅲ级围岩未注浆条件下隧道开挖后地下水流动矢量分布图
图7 Ⅳ级围岩未注浆条件下隧道开挖后地下水流动矢量分布图
图8 隧道埋深60 m沿拱顶垂直方向水压分布
图9 隧道埋深80 m沿拱顶垂直方向水压分布
图10 隧道埋深60 m沿拱腰水平方向水压分布
图11 隧道埋深80 m沿拱腰水平方向水压分布
图12 隧道埋深60 m沿拱底垂直方向水压分布
图13隧道埋深80 m沿拱底垂直方向水压分布
2.2 围岩应力场分布
在未进行高聚物预注浆防渗的情况下,对于不同围岩等级及隧道埋深进行开挖后应力计算结果如图14~图17所示。在FLAC3D中规定压应力为负值,拉应力为正值。由于隧道的开挖,破坏岩体的初始平衡状态,围岩应力将产生二次重分布,且应力重分布主要集中在隧道开挖区附近一定范围内。由于针对不同围岩等级采取了不同的隧道方式进行模拟,不同围岩等级下隧道洞周应力分布因此会有所不同。
对于Ⅲ、Ⅳ级围岩,拱顶附近结构及围岩的最大主应力与最小主应力均为压应力,在一定范围内产生最大主应力集中、最小主应力松弛区,并且在相同埋深情况下,Ⅳ级围岩所产生的最大主应力集中与Ⅲ级围岩相比更为明显,应力集中区的范围也相对较大。
拱腰附近结构及围岩的最大主应力与最小主应力同样均为压应力,最大主应力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应力集中区主要分布在沿径向距隧道侧壁3 m的范围内。最小主应力出现应力松弛现象,应力松弛区小于最大主应力集中区。Ⅲ级围岩应力集中区沿隧道两侧壁延伸至拱顶及拱底附近部位,Ⅳ级围岩应力集中区主要分布在进行上端面开挖后的两侧壁拱腰附近。同一级别的围岩,最大主应力随隧道埋深的增加而增大。当隧道埋深由60 m增加至80 m时,Ⅲ级围岩最大主应力增加2.612 MPa,Ⅳ级围岩增加2.914 MPa。
拱底附近一定范围内的结构及围岩的最小主应力出现拉应力,产生拉应力的范围较小,主要集中在初期支护结构中。Ⅲ级围岩拱底附近的最大主应力为压应力,而对于Ⅳ级围岩,最大主应力则出现拉应力,且最大拉应力随埋深的增加而增大了0.007 MPa,但拉应力的产生范围更小,仅仅存在于初期支护结构的内侧。
图14 Ⅲ级围岩埋深60 m洞周主应力分布(单位:MPa)
图15 Ⅲ级围岩埋深80 m洞周主应力分布(单位:MPa)
图16 Ⅳ级围岩埋深60 m洞周主应力分布(单位:MPa)
图17 Ⅳ级围岩埋深80 m洞周主应力分布(单位:MPa)
2.3 围岩位移场特征
隧道开挖施工后,洞周变形整体表现为向隧洞内部的收敛,其中图18为Ⅲ级围岩埋深60 m未注浆、Ⅳ级围岩埋深80 m时围岩变形矢量图。从图18中可以看出,隧道开挖后洞周变形以竖向位移为主,上半断面的沉降最为明显,位移最大值出现在隧洞顶部中心线处,沿拱顶中线向隧道两侧位移值逐渐减小。拱底面附近产生向开挖面抬升的竖向位移,但抬升位移的范围及数值较小。
图18隧道开挖后的围岩变形矢量图
从计算结果中可以看出,在围岩级别相同的情况下,拱顶最大竖向位移随着隧道埋深的增加而增大,当考虑耦合作用时,对于Ⅲ级围岩,当隧道埋深由60 m增大到80 m后,竖向位移增大了4.29%,对于Ⅳ级围岩,位移值则增大了14.39%;相同埋深情况下,最大竖向位移随围岩级别的增大而增大,对于隧道埋深60 m,当围岩级别由Ⅲ级增大到Ⅳ后,竖向位移增大了110.35%;对于80 m埋深,位移则增大了130.71%。随埋深增大,围岩级别升高,围岩将产生较大的变形。对于同一级别的围岩,埋深相同时,拱顶最大竖向位移与未考虑耦合作用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22]。
3 结 语
通过介绍渗流基本理论,充分考虑了岩体中的流固耦合相互作用,建立了渗流场与应力场的耦合模型,可以看出,岩体中渗流场与应力场不是彼此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这种耦合作用是不能忽略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渗流场与应力场相互作用的耦合模型,进行问题的求解。并且基于流固耦合理论,进行了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可以看出隧道开挖后渗流场受到扰动,孔隙水在水头差的作用下向隧道掘进面流动,形成以倒锥形孔隙水压分布,扰动范围随埋深增加而逐渐扩大;隧道开挖后洞周最大主应力集中,最小主应力松弛;隧道开挖后围岩整体变形竖向最大,竖向位移随埋深增大,且最大竖向位移值出现在拱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