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桓仁山参培育立地条件的研究

2018-08-21严春光

中国林副特产 2018年4期
关键词:桓仁郁闭度坡度

严春光

(桓仁满族自治县林业技术推广站,辽宁 桓仁 117200)

人参(PanaxginsengC.A.Mey),别名棒槌,属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叶、花及种子亦可药用。其根含有丰富的人参皂甙、生物碱类、多肽类、氨基酸类、低聚糖、多糖、多种维生素及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等等。人参能调节神经、心血管及内分泌系统,促进机体物质代谢及蛋白质和RNA、DNA的合成,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抗应激、抗疲劳、抗肿瘤、抗衰老、抗辐射、利尿及抗炎症作用。

桓仁地处辽宁东部山区,地貌“八山一水一分田”,有林地面积417.2万亩,森林覆被率78.39 %,属于中温带大陆性湿润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全年无霜期120~160天,年平均气温6.5℃,年平均降水量870mm,年平均日照时数2372.2h,年平均活动积温3014.7℃,由于雨热同季,桓仁的气候特别适合人参生长。

2000年天然林禁伐后,县域经济受到极大冲击,如何为林农找到新的致富途径,成为我县林业部门的首要课题。桓仁山参培育项目大东沟参茸场在1982年8月,在全国率先进行了小面积的试验,1989年采挖8年生的鲜参售后实现产值40余万元,取得了小试成功。由于林农缺乏山参培育技术,单位面积培育成功率还达不到10%,浪费了资源,给林农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提高山参培育成功率,充分利用林地资源,让广大林农获得更大的效益,本人所在单位2002年开始对桓仁山参培育立地条件进行研究。经过10余年的研究及示范,现已掌握了桓仁山参培育立地条件选择技术,为桓仁山参培育提供了技术保障,为广大林农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贫困户脱贫提供了好项目,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桓仁县古城子镇大荒沟村和桓仁镇大东沟参茸场。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试验地自然概况

1.2 内容与方法

1.2.1 试验内容。调查不同土壤、坡向、坡度、林分郁闭度对山参存苗量、生长情况的影响。

1.2.2 试验方法

1.2.2.1 不同土壤对山参存苗量的影响:在大东沟参茸场山参园内以8年生林下山参为试验材料,选择坡向、坡度、坡位、林分郁闭度基本相同的林地,选取存苗较多、较少和不存苗的样地各100m2,在每个样地里随机选取5个1m2调查山参存苗量,同时挖取土壤装入土壤盒、利用pH试纸、蒸馏水、天平、土壤干燥机调查土壤容重,进行对比分析。

1.2.2.2 坡向对山参存苗量、生长情况影响:在大东沟参茸场山参园随机选择土壤、坡度、林分郁闭度等条件基本一致的东坡、西坡、北坡,参龄8年生的地块100m2为样地,在每块样地内随机抽取5个1m2样地进行存苗量等数据调查,同时每平方米地块挖取1株标准参,调查标准参各项指标,以东坡8年生山参为对照,进行对比分析。

1.2.2.3 坡度对山参存苗量、生长情况影响:在大荒沟山参园随机选择坡向东、土壤、林分郁闭度等条件基本一致,坡度分别为13°~15°、16°~18°、23°~25°的8年生地块100m2为样地,在每块样地内随机抽取5个1m2样地进行存苗量等数据调查,同时每平方米地块挖取1株标准参,调查标准参各项指标,以坡度16°~18°为对照,进行对比分析。

1.2.2.4 郁闭度对山参存苗量、生长情况影响

在大荒沟山参园随机选择坡向、坡度、土壤等条件基本一致,郁闭度为0.4~0.5、0.6~0.7、0.8~0.9的8年生地块100m2为样地,在每块样地内随机抽取5个1m2样地进行存苗量等数据调查,同时每平方米地块挖取1株标准参,调查标准参各项指标,以郁闭度0.6~0.7对照,进行对比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对山参存苗量、生长情况的影响

通过土壤测定得出,存苗量较多的地块pH值6.3,土壤容重在0.73g/cm3,平均存苗量18株/m2;存苗量较少的地块pH值6.2,土壤容重在0.79g/cm3,平均存苗量9株/m2;不存苗的地块pH值6.2,土壤容重在1.25g/cm3,平均存苗量0株/m2。分析得pH值6.2~6.3土壤容重超过1.25g/cm3,不适宜培育山参。见表2、表3、表4。

表2 存苗多的地块土壤情况测定表

表3 存苗少的地块土壤情况测定表

表4 不存苗的地块土壤情况测定表

2.2 坡向对山参存苗量、生长情况的影响

通过调查8年生山参东坡平均单株重3.9g,平均存苗20株/m2;西坡平均单株重3.6g,平均存苗17株/m2;北坡平均单株重3g,平均存苗16株/m2。对比得出东坡平均单株参重高于西坡8.3%、高于北坡30%,东坡每平方米平均存苗高于西坡17.6%、高于北坡25%。分析得出东坡培育山参最为适宜,西坡、北坡较为适宜。见表5、表6、表7。

表5 8年生东坡山参存苗量、生长情况调查表

表6 8年生西坡山参存苗量、生长情况调查表

表7 8年生北坡山参存苗量、生长情况调查表

2.3 坡度对山参存苗量、生长情况的影响

通过调查8年生山参在坡度13°~15°平均单株参重4g,存苗21株/m2;坡度16°~18°平均单株参重3.6g,存苗20株/m2;坡度23°~25°平均单株参重3.2g,存苗15株/m2。对比得出坡度13°~15°平均单株参重比坡度16°~18°高11.1%、比坡度23°~25°高25%;坡度13°~15°每平方米存苗比坡度16°~18°高5%、比坡度23°~25°高40%。分析得出坡度13°~15°、16°~18°最适宜培育山参,坡度23°~25°较适宜培育山参,见表8、表9、表10。

表8 坡度13°~15°山参存苗量、生长情况调查表

表9 坡度16°~18°山参存苗量、生长情况调查表

表10 坡度23°~25°山参存苗量、生长情况调查表

2.4 林分郁闭度对山参存苗量、生长情况的影响

通过调查8年生山参在郁闭度0.6~0.7情况下平均单株参重3.6g,存苗18株/m2;郁闭度0.4~0.5情况下平均单株参重3g,存苗8株/m2;郁闭度0.8~0.9情况下平均单株参重3.2g,存苗13株/m2。对比得出郁闭度0.6~0.7平均单株参重比郁闭度0.4~0.5、0.8~0.9分别高20%和12.5%;郁闭度0.6~0.7每平方米存苗比郁闭度0.4~0.5、0.8~0.9分别高125%和38.4%,分析得出培育山参林分郁闭度0.6~0.7最佳,0.8~0.9次之,0.4~0.5不适宜。见表11、表12、表13。

表11 郁闭度0.4~0.5山参存苗量、生长情况调查表

表12 郁闭度0.6~0.7山参存苗量、生长情况调查表

表13 郁闭度0.8~0.9山参存苗量、生长情况调查表

3 结论

3.1 培育山参林地土壤pH值在6.3左右,土壤容重在0.73g/cm3,土质疏松、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块最为适宜;土壤容重在1.25g/cm3,土质粘重、瘠薄的地块不适宜培育山参。

3.2 培育山参坡向东坡最为适宜。

3.3 培育山参坡度13°~18°最为适宜。

3.4 培育山参林分郁闭度0.6~0.7最为适宜。

猜你喜欢

桓仁郁闭度坡度
孙喻奇
好山好水出好米
桓仁县水稻栽培农耕文化简述
Aqueducts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不同郁闭度马尾松林下种植射干的生长效果分析
和龙林业局管理区域乔木林地郁闭度分布现状及特点
大坡度滑索牵引索失效分析及解决措施研究
郁闭度与七指毛桃生长的相关性分析
浅谈郁闭度在森林经营中的科学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