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越冬大鸨资源调查
2018-08-21赵文珍王恒瑞赵宗英刘冰许郭凌张建华李进萍马小峰郝志香
赵文珍王恒瑞赵宗英刘冰许郭凌张建华李进萍马小峰郝志香
(1.郑州市城区河道管理处,郑州,450002;2.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郑州,450000;3.郑州市动物园,郑州,450000;4.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洛阳管理处,洛阳,471000;5.栾川县林业局,洛阳,471500;6.安阳市人民公园,安阳,455000;7.宜阳县林业技术指导站,洛阳,471600;8.新乡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新乡,453003)
大鸨(Otistarda)是鹤形目(Gruiformes),鸨科(Otidae)的大型地栖鸟类,栗棕色的背部体羽上布满黑色的粗细横斑,腹部呈灰白色,分为指名亚种(O.t.tarda)和东方亚种(O.t.dybowskii)。最近几十年由于草原的过度开发利用,人类活动的干扰和偷猎活动日趋严重,使大鸨数量日趋减少,被IUCN列入稀有种,属CITES附录Ⅱ,在我国被列入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2]。大鸨栖息于广阔草原、半荒漠地带及农田草地,集群活动。大鸨食性宽泛,是以植物性饲料为主的杂食性鸟类,主食植物和无脊椎动物,偶尔也吃小型脊椎动物[3]。食物资源是大鸨栖息地选择的重要限制因子[4]。大鸨觅食区域主要在食物丰富的农田,包括弃耕地及地势开阔又有枯草的滩区。
大鸨广布于欧亚大陆,从欧洲的伊比利亚半岛向东到亚洲的土耳其、蒙古、俄罗斯、中国和朝鲜半岛均有分布[5],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及新疆等地。目前中国大鸨数量还缺乏全面的调查,已知在新疆北部估计不少于2000~3000只[5];在内蒙古兴安盟、哲里木盟、锡林郭勒盟、吉林镇赉和通榆在繁殖期推测有500~800只[6]。河南省生态环境复杂多样,是大鸨的重要迁徙地和越冬栖息地[7]。大鸨的东方亚种除少部分会留在繁殖地越冬外,大多数种群南迁越冬,越冬地主要在我国华东平原,黄河及长江流域的中下游地区[8]。
黄河流经河南省,在省内形成了大片的湿地,包括焦作市、新乡市、郑州市、洛阳市、三门峡市等地的黄河湿地或者黄河故道湿地,这些湿地每年都有大鸨分布及救助的记录[9]。部分大鸨集群会在黄河湿地越冬,部分集群在黄河湿地停靠后继续南迁至长江流域。查阅大鸨在河南分布的资料显示,2007~2008年冬季,观察到8群次309只;2008~2009年冬季,观察到10群次243只;2009~2010年冬季,观察到51群次999只;2010~2011年冬季,观察到50群次1027只[9]。本次调查旨在河南省大鸨的种群数量、分布情况、栖息地状况等信息,并结合近几年的数据对河南省大鸨的资源变动和栖息地变化情况做动态分析。通过以上的统计分析以对河南省内大鸨资源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并为大鸨的保护和研究提供主要的基础数据。
1 调查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取样地调查、走访调查、文献查询、网络实时监控等研究方法。研究时间主要为冬天大鸨迁徙来河南省的时间,主要在当年11月到翌年3月。其他时间主要采取历史资料查询以及访问大鸨保护区农民的方式进行数据采集。对于大鸨重点分布地区,结合专家、野生动物保护部门、民间志愿者、鸟友等多方的信息,采取定点走访调查,观测统计的方法搜集大鸨出现点的数据。对于大鸨分布有记录的非重点地区,采取历史数据调阅和网络实时监控等方法来调查统计该地区的大鸨数量和分布。
2 调查结果
黄河湿地是亚洲候鸟迁徙的中线,为大鸨在我国北方的主要越冬地和中途停歇地,也是大鸨在河南省内的主要分布区域。近年陆续在郑州黄河湿地发现大鸨,且都为大型集群,主要集中在长垣县及三门峡地区的黄河滩区(图1)。于2015年11月29日在长垣县观测到47只。来源于省内各保护站观测到的大鸨集群数据显示,2010年11月29日在封丘县黄河滩区农田发现130只;2011年1月21日,河南三门峡黄河湿地保护区发现约300只;2013年及2014年在黄河滩区均发现200只左右的大鸨集群;2015年12月2日,三门峡黄河湿地保护区观测到29只。尽管缺少2012年大鸨在黄河滩区域的观测数据,我们也可以结合文献中大鸨的集群资料及从2013~2016年的观测数量对大鸨在省内的分布做预测(图2)。大鸨在河南省越冬数量最高有上千只,总体数量平稳。其中长垣县大鸨分布数量较大,每年约有400只,且数量相对稳定(图3)。郑州市黄河滩区由于开发较多,大鸨分布数量不稳定且有下降趋势(图4)。
图1 大鸨近年在河南省内的分布图Fig.1 The distribution map of great bustard in Henan Province in recent years
图2 近10年来在河南省内观测到的大鸨数量Fig.2 The number of great bustard observed in Henan Province in the past decade
图3 2013~2016年黄河滩区—长垣段大鸨数量变化Fig.3 The population variation of great bustard observed in Yellow River basin-Changyuan area during the year 2013-2016
图4 2011~2017年黄河滩区—郑州段大鸨数量变化Fig.4 The population variation of great bustard observed in Yellow River basin-Zhengzhou area during the year 2011-2017
3 大鸨面临的威胁
3.1 过度开垦
2008年,黄河惠金段出现“淘沙”船、“吸铁”船的活动,大功率工程船发出的强大噪声严重影响候鸟的停留与栖息。非法烧制黏土砖、淘沙活动不仅破坏黄河湿地,还严重危害黄河堤坝的安全。另外,由于农业化和城市化压力,黄河湿地被大量开垦成农田和鱼塘,造成原生植被丧失、湿地生境破坏,造成农民与鸟类争利的情况[10]。观光娱乐区的开发,导致黄河湿地被分割成斑块状,阻断了除鸟类外其他动物的活动路线,干扰了其生存和繁衍。
3.2 农田作物不合理的种植
黄河滩区的麦田地为大鸨越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然而近年来,由于大鸨在麦田地的采食对麦田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导致附近大面积的麦田改为种植其他经济作物,减少了大鸨的食物来源。
3.3 盗猎、投毒事件频发
投毒现象在考察活动中多次发现,雁鸭类为主要盗猎物种。在2009年11月至翌年3月期间,时常发现个别不法分子在河心沙洲上投放毒饵。2010年1月22日,森林公安查获黄河岸边一家渔家乐毒杀43只豆雁(Anserfabalis)、2只野鸭及其他冷冻野生鸟类。投毒既杀死鸟类,造成物种毁灭性破坏,又导致水资源污染,危害水生生物,还威胁饮用水源安全。
3.4 缺乏合理救护
在野外巡护过程有时会发现受伤的大鸨,周围群众也会向保护区送来受伤的大鸨,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的鸟类野外救护团队及救护不及时等原因,限制了受伤大鸨的治愈放归。
3.5 观鸟人士及鸟类摄影爱好者带来的干扰
有些缺乏动物保护意识的摄影爱好者会过度接近或者用鞭炮惊扰大鸨,对大鸨在此地栖息造成影响。
4 保护管理建议
面临这些威胁因素,如何有效地保护这一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有效开展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任务与挑战。
4.1 建立大鸨保护的省级联动机制,加强对大鸨的统一集中管理,规范民间自发的大鸨保护行为,提高大鸨保护工作的效率。
4.2 在大鸨越冬区,划设大鸨越冬保护区,对保护区的农民提供一定的补助,减少农民冬季去田间劳动的次数,劝阻农民减少化肥及农药施用强度。在大鸨分布区,鼓励农民多种植小麦等大鸨取食的农作物,给农民一定的农作物伤害补助。政府应该采取农业补助的形式,雇佣大鸨保护地农民组成大鸨保护队伍,坚持巡查、检查、监测大鸨的越冬行为。
4.3 规范民间观鸟人士的行为,加强农村大鸨保护队伍的建立,建立村级大鸨保护联防队。为大鸨保护构筑防火墙。
河南省是大鸨越冬的主要分布区,加强对大鸨保护的政策扶持刻不容缓,各级政府尽快把大鸨保护放到重要工作日程,提高省级政府的统一协调能力,在大鸨保护政策、保护细则、保护技术手段和保护资金等方面给予保证。开展并提高保护工作一线人员科普知识的普及宣传,尽快制定出河南省大鸨保护的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