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原子弹”瓦解绝望之敌
2018-08-20罗小柔
罗小柔
1948年12月,解放军将国民党军杜聿明部压缩在以陈官庄为中心的狭小区域内,华东野战军用政治攻势瓦解敌人,一颗颗“心理原子弹”投向国民党军阵地。
第一颗“心理原子弹”是毛泽东主席“亲笔”制作的,12月17日,陈官庄周围竖起无数喇叭,大声广播毛泽东撰写的《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播音员劈头一句:“你们现在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接着讲道:“你们想突围吗?四面八方都是解放军,怎么突得出去呢?”同时警告杜聿明,“你们只有那么一点地方,横直不过十几华里,这样多人挤在一起,我们一颗炮弹,就能打死你们一堆人”,最后发出通牒:“如果你们还想打一下,那就再打一下,总归你们是要被解决的。”
广播在敌人内部产生奇妙的心理反应,每个人都开始考虑出路,国民党第8军第42师参谋长盛钟泰是其中之一。该师仅伤员就有上千人,军心涣散,无力再战,他提出投降,众人都赞成。于是,盛钟泰挥舞白旗,来到阵地前沿。
第42师对面是华野第34团,盛钟泰与团长秦镜一番接洽后,宣布接受解放军的条件,以求保全官兵性命。就这样,第34团接受了一个整师的投降。
除了《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上至华野首长,下至基层连队,纷纷动笔写劝降书、劝降信。杜聿明曾回忆,自己看过华野司令员陈毅写的劝降信后有些心动,盘算着如果解放军能保全自己的部队,可以考虑投降条件。他还拿信去试探第2兵团司令邱清泉,邱清泉只看了一半,就把信扔进火盆,见此情景,杜聿明只好默默离开。此时,对突围不抱希望的种子已在杜聿明心里发芽,主官尚且如此,下面的官兵更没心思打仗了。
让国民党军无法坚强起来的,还有现实问题。被围后,几十万人马粮草断绝,蒋介石强令空军高强度空投物资,可总是杯水车薪。杜聿明的参谋长舒适存说:“骑兵变成步兵,因为马被吃了。陈官庄能烧的都烧了,木桥和棺材也烧光了。陈官庄有两个投物场,空投时,部队、家属都抢,有的被物品压死,有的在争夺物品时相互对打,有的开冷枪射击。”
而在他们对面,我军不仅生活有滋有味,还变着花样送去各种温暖,投下第二颗“心理原子弹”。我军有喊话的、广播的、唱歌的,有给国民党军前沿送馒头的,有用风筝送宣传单的,有在前沿插标语牌和贴漫画的,可谓方式多样。
我军的喊话里充满“干货”:“蒋军弟兄们,你们被围得像铁桶一样,再也逃不脱了”“愿当解放军的,我们欢迎,想回家的,发给路费……”开饭时,战士们敲着瓷碗,向敌人阵地高喊“开饭了”。看着香喷喷的饭菜,战士们宁愿少吃点,也要把饭菜送到离敌人几十米的前沿阵地,饿极了的国民党士兵不顾生命危险前来抢食饭菜,有的甚至一鼓作气跑到我军阵地,加入解放军行列。我军甚至为此在包围圈上开了个小口子,上插标语牌:“这是生路!”
与形同散沙的国民党军相比,我军的士气却是满满的。投诚参加我军的国民党士兵心甘情愿跟着共产党打天下,有这样的转变,与我军的第三颗“心理原子弹”分不开,这就是“团结友爱,身先士卒”。
有的国民党士兵在我军阵地上住了几天后,又回到包围圈里,他们立即被同伴围起来问这问那:“那边不打人?”“有没有吃的?”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天一黑,就有更多的国民党官兵跑过来。那些被俘的国民党兵,只要放下武器并报出苦出身,就立刻被好几双手握住,我军热诚地对他们说:“兄弟,你解放了!”然后,这个递过来一个热馒头,那个递过来一根纸烟,感觉好像不是当俘虏,而是迷路掉队好容易才回来一样。于是,大批俘虏兵,成了共产党队伍里的解放战士,焕发无畏的斗志。
在华野一纵三师攻击夏庄至夏砦间的地堡群时,负责爆破的是特务连二排副排长庄德桂率领的四班,班里的八名战士中,只有两名老同志,其余的都是刚补充的解放战士。庄德桂向两名战士发出爆破命令,但两人有些犹豫,庄德桂抱起一只炸药包便冲了上去,随着猛烈的爆炸声响,前方被炸开了大缺口。当四班向二线地堡攻击时,一颗子弹打中庄德桂的右眼。有人要把他抬下去,庄德桂说:“干部少,新兵多,我不能下去!”他用纱布抹了抹脸上的血,托着十几斤重的大炸药包向一个大暗堡爬去,敌人发动反冲击,庄德桂把大炸药包往前一推,拉响了导火索,与敌同归于尽。这下子,解放战士几乎都站了起来,边冲锋边呼喊:“兄弟们!咱们豁出去了!上呀!”
在用政治攻势削弱敌人之际,我军也注重从各方面增强自己的实力,这是他们投下的第四颗“心理原子弹”。
我军要求各部利用工作间隙开展政治教育工作,鼓励战士开展杀敌立功运动,同时在战斗中发展党员,通过火线入党,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1949年元旦,毛泽东发表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文章开篇说:“中国人民将要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获得最后胜利。”毛泽东坚定地认为,1949年会比1948年取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更加伟大的成就”。在新年献词鼓舞下,每个战士都对未来充满信心。
这样的信心也鼓舞着他们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一次战斗中,国民党一个师与华野八纵一个团在刘集村激战一夜,该团二营伤亡殆尽,只剩下预备队五连六班的七名战士,班长名叫王道恩。王道恩带领战士,向敌人发动攻击,尽管敌人多出自己两百倍。
大家分两路摸进村子,发现敌人炮兵阵地。王道恩大喊:“蒋军兄弟们!你们被包围了!缴枪不杀!”敌人开了枪,子弹擦着王道恩耳边飞去,王道恩一个点射,射倒了几名试图抵抗的敌人。“谁反抗就打死谁!”国民党军弄不清来了多少解放军,纷纷举手投降。后来,王道恩等人又发动反击,最终毙敌270人,俘敌600多人。
在我军一颗颗“心理原子弹”的“轰炸”下,从1948年12月16日起的20天里,国民党军投诚多达1.4万人,平均每天700多人。隨后,我军发起总攻,至1949年初冬,全歼敌第2、13兵团,杜聿明被俘,淮海战役胜利结束。
(摘自《知识博览报》 图/陈明贵)
猜你喜欢
——从“七月分兵”到沙土集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