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生课堂合作展示交流能力的培养

2018-08-20舒情

当代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汇报交流课堂

舒情

我们息烽县第一小学自从参与了贵阳市乐湾国际小学“基于学科素养的小学单元教学协同创新实践探索”的这个课题以来,开展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检测反馈四个环节的学习活动,其中展示交流是高效课堂学习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精彩的高效展示交流是学生学习持续的、强大的驱动力,而学生展示交流效果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着课堂的高标准质量,而且还决定学生的自信心、表现欲的培养,可以说课堂合作展示交流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下面就以本次本学期我校三年级单元研究来谈谈小学生课堂合作展示交流能力的培养。

一、课前准备充分是精彩课堂合作展示交流的前提

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课前预习没有好好地落实下去,所以当到课堂展示交流时,学生却支支吾吾,因而没有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针对这一情况,我校核心组成员在研究中倡导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要求学生首先应明确学习目标,因为学习目标是学习一篇课文的引航灯,让学生明确要达到怎样的目标。

比如,在本单元的第一课时为准备课,课题核心团队将学习目标设定为:默读单元导语和四篇课文,然后想一想:

(1)作家笔下的美景有哪些?

(2)你比较喜欢课文中的哪些地方?这些地方分别给你留下的初步印象是什么?

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预习就有了目的和方向,到进行汇报时就不至于无话可说了。

其次,还应让学生明确预习的步骤,把所有需要掌握的问题呈现在学习指南上,让学生按步骤去做,也就是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任务,学生自主学习,自学所要完成的内容。

例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的“学习指南”中将学生的预习具体化:

(1)读一读。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画一画。通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并标记出来;

(3)小组交流。小组合作学习,正确书写这些生字;

(4)测一测。在小组长处领取检测卡,认真完成;

(5)评一评。填写评价表。

这样条理清晰地列出问题,并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给“对学”(生生结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小组合作学习是高效课堂展示交流的保障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课堂上,组内“对学”和小组合作讨论探究是高效课堂展示交流的保障。在本次单元研究中,将小组合作学习自然融入课堂教学设计之中。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实验教师有意识地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了便于小组交流的语境或情境,引导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发散性地、创造性地思维。

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实验教师还特别注意要发挥小组组长的带头作用。例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的设计中,核心团队将学习目标设计为:

(1)读一读。思考作者按怎样的行文结构进行描写的?作者从哪些方面具体介绍了西沙群岛的风景和物产?

(2)画一画。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中心句并分述部分每个自然段是围绕什么描写的?

(3)小组交流。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完成检测卡。

在这当中,学生根据学习指南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其间实验老师既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又要了解小组合作学习对每个学生的实际帮助,并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指导各小组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我们观察到实验老师要时时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充分讨论的时间。教师要在小组内参与讨论,并引导群学的内容:①文章的行文结构是什么?(老师进行了举例说明)②“中心句”就是这篇文章围绕这句话来写的;③检测卡如何完成?④小组内比一比谁的检测卡完成得最好、书写得最漂亮。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表达能力、书写能力和交际能力都得以锻炼,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课堂合作展示交流是能力培养的关键方法

1.明确展示交流的形式,小组派代表发言讲话

在这个环节中,为了让学生很好地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核心团队在每个课时的设计都有汇报和倾听者的要求及温馨提示,如汇报人做到声音洪亮、举止大方得体,汇报有开场白结束语等。倾听人做到认真听、仔细想,听完后举手提问或补充,或建议,要善于发现汇报人的优点,并及时进行表扬,做一个文明的听众。

在汇报中,两位实验老师还消除了学生的恐惧心理,让学生不要担心自己会说错,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在检测卡上要求所要完成的内容;要求发言的学生上讲台要自然大方地面向全体学生,声音洪亮,规范汇报问题前后的语言:“现在由我们第三小组来汇报,我是1号汇报员……”结束时学生引导学生说:“谢谢同学们的倾听,如有汇报不好的地方希望得到其他小组的指正。”长期这样规范学生汇报问题的语言,久而久之,学生也就乐学了,并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来,语文素养不知不觉地得以提升。

2.形成组间合作展示的竞争机制

通过小组合作评比激励学生大胆参与,要关注全体学生,回报问题时能自然大方面向大家;正确流利汇报的小组,可为自己挣得一颗小星星,这一点实验老师做得比较到位。每一个小组都有自己的小组牌,如果小组内的某一学生汇报好,得到了大家的表扬,就可将自己得到的小星星贴到小组牌上,为自己和小组都增添了荣誉。老师這种及时评价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动力,鼓励学生不断向前迈进。

3.注重平时对学生的锻炼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教学的总目标: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从这次课题研究活动中,我们看到了实验老师平常对学生的训练很重要:平时经常训练的班级,学生合作能力强,有成效;如果没有经常训练的班级,可以看出学生小组学习无头绪,小组长没有起到带头作用,各成员之间各自做自己的,汇报时声音小,流于形式,没有达到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

这一轮课题研究虽然结束了,但研究的脚步并没有停止,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仍很重要。在本轮研究中不同班级的同一教学呈现出了不同的表现形式,总觉得以小组合作学习展开的研究还是没有落到实处,小组学习成效不高,平时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培养还须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重视。

(1)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区别于以往教学形式之最根本的在于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它注重学生的自学、自主讨论、自由发表见解并得到及时反馈。如果学生没有掌握一定的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就算教师给予很多时间,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作用还是无从发挥。因此,为了不使小组教学成为徒有其表的形式,教师就应当教给学生多种合作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教会学生从各方面搜集资料。一般来说,合作学习的课题有一定难度,有时需要搜集一些资料。教师可指导学生学会从书籍、网上等搜集合适的资料。

(3)教会学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要指导学生不仅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还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想法和意见,并能对小组其他成员的不同观点给出委婉恰当的反馈。平时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说想象画面中的语言。小学生的想象空间非常宽广,经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例如,在富有童话趣味的课文中,就可让学生进行想象说话,各抒己见,将自己想象到的在小组里练说,通过合作学习,练编出精美的想象话语来。又如,开展讲故事比赛活动。每周安排一節课让学生轮流讲故事比赛,每人限时3分钟。先在小组练讲,通过小组成员的互帮互助,再上台讲故事,这样既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又通过上台交流,口语表达能力和胆量都得到了锻炼,长而久之的训练,学生的核心素养就会得了提升。

(4)培养学生倾听后并复述的习惯。不管是学生汇报问题,还是老师在讲述知识内容时,都必须指导学生学会倾听,要让学生知道倾听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后若有质疑的问题要及时提出并解决;当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倾听时,可以给学生适当的批评,并让他抄写已讲述过的知识内容。

总之,小学生课堂合作展示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不管在任何领域,都需要有较强表达能力的人才,这就需要从小培养。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面向的是全体学生,目的是通过小组学习这一形式,改进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注和尊重学生,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开发和激励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效,并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提供帮助。小组合作学习使每个学生平等地参与学习,并有充分的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通过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学生的进取意识、创造意识和竞争意识都能较好地得到强化。

猜你喜欢

汇报交流课堂
如此交流,太暖!
欢乐的课堂
阅读汇报课的构建与效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领导难找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