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日运动必读

2018-08-20季益军梁丹丹

益寿宝典 2018年2期
关键词:脉搏运动量户外运动

文/季益军 梁丹丹

冬季运动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体温、增强御寒能力。另外冬季阳光减弱,幼儿和老年人日晒不足,容易导致缺钙,经常户外活动可促使身体对钙和磷的吸收利用,有助于骨骼的生长发育和预防骨质疏松。

但是,冬季运动的注意事项比较多,如果不认真按照运动程序和注意事项来运动的话,很容易受凉感冒、冻伤,或发生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等运动损伤。因此掌握“冬季运动必读”,对您的冬季运动必有益处。

注意防寒保暖

根据室内或户外运动选择不同的衣物。室内运动尽量选择有暖气或空调的场所,穿着不要太厚,以便于活动。若是户外运动的话,要根据气温的变化来增减衣服。对暴露在外的手、脸、鼻和耳朵等部位,除了经常搓、擦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外,还应做相应的保护措施,如戴手套、耳罩等。同时应注意穿着透气的衣物,否则运动出汗后不能排汗,湿的衣物贴附在身上会降低体温,很容易着凉。建议冬季户外运动时内穿透气的长袖上衣和长裤,外穿保暖运动厚外套即可。

多做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一定要充分。在寒冷的冬天,人体体温较低,使肌肉、韧带的弹性和伸展性明显降低,全身关节的灵活性也差得多。没有热身就直接开始运动容易造成肌肉拉伤、韧带撕裂甚至骨折。首先准备活动时间可以稍长一些,10~15分钟,四肢、胸、背、腹、腰、踝等部位充分活动开,方法主要以做操或小步慢跑为主,待全身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准备运动就使人体各部位、各系统,从静止、抑制状态逐步过渡到兴奋、紧张状态,从而为身体锻炼时的最大负荷做好准备。不但剧烈活动前应该如此,即使走路、慢跑也是一样。

运动结束后也不要立即休息,适当做放松运动,有利于酸性代谢产物进入血液循环,第二天才不会有肌肉酸痛的情况。

选择合适运动时机

冬季不宜清晨锻炼,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清晨除了血糖偏低外,人体血液黏滞,加上气温低、血管收缩等因素,空腹运动容易导致低血糖及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故早晨起床应适当进餐、饮水后运动。第二,冬季清晨气温偏低,有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等患者更不宜在清晨运动,以免冷空气刺激气道痉挛诱发疾病。运动前应了解当日天气情况,遇有雾或雾霾不建议外出运动,以室内运动为宜。气温过低时同样不建议外出,地面结冰容易滑倒造成意外发生。

安排适宜运动强度

运动量要适中。在室外锻炼时运动量不宜太大,不能出现大汗淋漓的现象,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应及时调整运动量。在运动的过程中及运动后及时进行自我医务监督,根据观察、体验自身各器官的反应来掌握运动量,也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其指标有两个:第一是自我感觉,第二是脉搏。①自我感觉:经过锻炼后,全身舒畅、精神愉快、体力充沛、睡眠良好、食欲增加、四肢有力,说明运动量掌握得比较适当。如果锻炼后感到十分疲劳,甚至在休息一夜后仍有疲劳感,并有头晕、心慌、恶心、食欲不振、四肢无力、睡眠不佳等症状,就说明运动量过大。②测脉搏。在锻炼后立即测脉搏,以每分钟120~140次为宜。如果低于此数,运动量还可适当加大;如果超过了就证明运动量过大了,就要及时调整运动量。如果出现了异常情况,要及时进行全面身体检查,并注意休息调整。中老年人、体弱者的脉搏数可降低一些,可用(170~180-年龄)简单计算相应心率。患有慢性疾病的中老年人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确定运动后的心率。

基础疾病患者应特别注意

哮喘患者冬季适宜运动的时间一般为下午,清晨空气寒冷且粉尘颗粒多,不宜外出锻炼。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同样不应过早起床锻炼,早上起床动作宜慢不宜快,养成良好的饮食和饮水习惯,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以避免严重的便秘,适当运动也能有效改善便秘。

慢性骨关节炎的患者冬季运动一定要加强保暖,否则关节受凉后会加重症状。膝关节炎患者可加穿护膝;颈椎腰椎疾病的患者同理,应戴围巾或腰围为颈椎和腰椎保暖。

冬季运动好处虽多,但刺激强度也较大,必须量力而行。因此掌握自身的情况,量力而为,恰当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猜你喜欢

脉搏运动量户外运动
大树的日常
运动量
冬季户外运动
每天基本运动量:走4000步
用心感受狗狗的脉搏
《今日评说》评今日浙江 说时代脉搏
光电式脉搏波检测系统的研究
户外运动自然资源分布及其区域开发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高校户外运动课风险管理探究及应对策略
紧扣时代脉搏 致力宣传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