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酱油选得好,还要用得好

2018-08-20张玉萍

益寿宝典 2018年2期
关键词:态氮老抽麸皮

文/张玉萍

酱油鲜不鲜,看氨基酸态氮

超市里,酱油的种类品牌繁多,如何挑选到一瓶好酱油?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谷传玲分享了自己的方法。

第一步,看标签,辨别酿造酱油和勾兑酱油。勾兑酱油的标签上会列出多种化学添加剂,如谷氨酸钠、肌苷酸二钠、鸟苷酸二钠、琥珀酸二钠、苯甲酸钠、山梨酸等,这种酱油对人体毫无益处。

第二步,看泡沫,判断酱油的质量。轻轻晃动酱油瓶,酿造酱油的泡沫较均匀,且不易散去。勾兑酱油产生的泡沫大小不一,当停止晃动瓶子,泡沫会快速散去。

第三步,看瓶壁,是否加了增稠剂等。将酱油瓶倾斜或倒立再放正,如果粘在瓶壁上,留下一片黑色污垢,半天都流不干净,这样的酱油别买。

如果想选到更健康的酱油,瓶子上的这几个字要看清。

一看配料,“小麦”比“麸皮”的香气浓。酿造酱油,大豆和豆粕(脱脂大豆)是常用的蛋白质原料,小麦和麸皮(小麦外皮)是常用的淀粉原料。无论是用大豆还是豆粕,对酱油的品质影响不是很大(大豆略好于豆粕)。但和麸皮相比,小麦中糖类物质更丰富,因此在后期发酵中香气更浓郁,味道也更醇厚。

二看工艺,“高盐稀态”发酵的酱油营养好。在食品标签上“产品标准号”一栏可找到酱油的发酵方式。

三看氨基酸态氮。一瓶酱油鲜不鲜,根本上取决于氨基酸态氮的含量。合格酱油的氨基酸态氮最低不得低于0.4克/100毫升,目前国内特级酱油的含量是1.2克/100毫升。

老年人选低盐的,贫血买加铁的

如今,各色各样的酱油都有,海鲜酱油、凉拌酱油、含铁酱油、儿童酱油……不同人群更适合吃哪种酱油?辽宁省营养学会副会长王兴国从健康角度作了分析。

低盐酱油适合老年人。高血压、冠心病、全身浮肿等患者以及老年人群最好选择低盐酱油。其含盐量比普通酱油低20%以上,其他鲜味成分和普通酱油差别不大。

孕妇、贫血吃加铁酱油。加铁酱油是按国家标准和相关部门要求加入了“EDTA铁钠”的优质酱油,铁含量丰富,有助于防治缺铁性贫血,尤其适合孕妇、贫血患者或有贫血倾向的人。购买时一定要看有没有“强化食品专用标志”。

婴幼儿酱油适合3岁以下。婴幼儿酱油选用的是有机原料,不含任何防腐剂、色素、增鲜剂,采用的是减盐配方,比一般酱油含盐量低25%左右,更适合3岁以下的宝宝。

有机酱油性价比稍低。这种酱油选用的是有机大豆、有机小麦等有机原料,不添加任何人工添加剂,对工艺和生产条件要求较高,售价自然就高,品质也更好。但动辄一瓶三四十元,性价比还是低了点。

一顿别超一瓶盖,根据菜品放酱油

如果家中调味料配备充足,会有生抽、老抽等,这些酱油的用法都一样么?王兴国说,一般注意4个原则就行了。

1.一顿别超5毫升,相当于一矿泉水瓶盖的量。一个健康人每天吃10毫升左右为佳。患高血压、肾病、妊娠水肿、肝硬化腹水、心功能衰竭的人平时应吃得更少。

2.红烧肉用老抽。老抽和生抽最大的区别是老抽颜色深,生抽颜色浅。因此,老抽用来上色,比如烹调红烧肉。对于红烧需要加老抽的菜,煸炒时不要把老抽炒焦炒糊,以免破坏氨基酸,或蛋白质经高温产生致癌物杂环胺。

3.生抽出锅前放。生抽多用来调味,一般炒菜时出锅前放生抽,氨基酸保留好,可更好地保留鲜味儿。

4.放冰箱冷藏。对于酱油的储存,应当存放于避免阳光直射、高温、潮湿、不洁净的地方。为延长保质期,建议冷藏。比较简单的一个防霉方法是往酱油中滴几滴食用油、放几瓣去皮大蒜或滴几滴白酒等。

有伤口不能吃酱油?大错特错

传言:有伤口不能吃酱油,吃酱油会留黑疤。

王兴国:这个说法没任何道理。酱油的“涉黑嫌疑”主要来自于它的氨基酸和酪氨酸酶。氨基酸成分不会促进黑色素的形成。此外,酱油中也不含有促进合成黑色素的催化剂,酪氨酸酶不能耐受强酸,无论酱油里是否含有酪氨酸酶,都会在进入胃的时候被胃酸灭活。

猜你喜欢

态氮老抽麸皮
复合酶制备珍珠粉水解液
氨基酸态氮对油茶幼苗生长和吸收氮素的影响
生抽老抽的“抽”,指的是啥意思?
麸皮掺假咋识别
蚕豆酱醅天然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变化的分析研究
海鲜菇氨基酸态氮负压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生抽、老抽原来有这些区别
麸皮价格后期涨幅不大
黑米麸皮中花青素的提取工艺及抑菌活性研究
老抽露馅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