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及其重要性
2018-08-18刘心洋
刘心洋
摘 要: 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当中,对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是当前历史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需求和方向。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证据意识,可以让学生的历史素养得到更好的提升,促进学生历史分析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辨品质和意识,这对学生科学素养和态度的形成来说尤为关键。本文结合证据意识的培养分析当前初中历史教学活动开展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 初中历史 证据意识 教学培养
1.引言
以往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更关注学生人文知识的培养,而对于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则存在一定的缺失。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历史分析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同时事实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和发展。《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要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在具体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重视对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实际历史学科学习过程中得到能力和素质的全方面发展。
2.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重要性
在当前新的发展时期下,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如果教师仅掌握表面知识,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那么学生在历史学科学习过程中就很难形成良好的个性,这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可以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地位,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让学生具备更强的责任意识。可以说,在当前新时期下,证据意识的培养是符合历史教学活动开展需求的,也是有利于实现历史教学活动开展目标的。学生如果形成良好的证据意识,就会产生主动探究意识,结合不同历史知识点进行分析和探索,通过自主探究证明观点。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所学内容对历史资料进行收集和鉴别,并自行概括和整理,让学生更好地突破限制。另外,证据意识的培养是符合当前历史教学改革需求的。学生在证据意识得到提升的前提下,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新的教学需求,对学生整体学习效果的增强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思路
第一,教师进行证据意识的教学和渗透。在初中阶段历史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证据意识,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渗透和引导,让学生更好地获取和探索历史知识,并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和小心求证,尽可能创造分析的空间环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求证,逐步形成重视证据的看法,让学生明白历史是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不能重演和实验的,证据是唯一的证明基础。在具体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这方面的引导,可以更好地影响和感染学生,让教师真正意识到历史材料对于历史解释的必要性。例如,在对《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相关内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思考过程,提出“1840年以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和“列强侵略中国的阶段性特点及对中国造成的影响”等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和分析,探索出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原因。学生在问题探究过程中可以寻找一些历史材料和证据对自身的思考过程进行证明,自然就能形成良好的证据意识。
第二,利用直觀的资料作为历史学科教学素材。在当前历史学科教学活动中,一些历史相关的影视节目和资料为历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非常重要且生动直观的帮助。在具体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可以利用这些直观的资料展开教学,这样学生能够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形成一定的证据意识,帮助学生更好地对历史知识进行理解和认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结合教材内容进一步筛选和引导,对一些不真实和过度改编的内容仔细辨别。让学生能够从客观的角度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具备严谨的态度,这是培养学生证据意识时一个重要的思辨引导过程。例如在对《辉煌灿烂的文学》一课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我们在证据的选择上,就可以考虑著名的《三国演义》等经典作品。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关于《三国演义》的影视剧片段让学生观看,之后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在实际分析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同时从明清小说角度进行分析,让学生对这一阶段优秀的历史文学作品进行相应的了解。
第三,利用数据化的材料对学生的证据意识进行培养。数据化的资料本身是一种重要的证据内容,对于历史知识的展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性”且“标准”的证据来源。在实际教学应用过程当中,我们应该对这些数据和证据资源进行合理导入,对于教材资源进行充分挖掘与利用,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得到更好的调动,从直观角度展开证据教学,增强整体学习效果。例如,在对《“蒸汽”的力量》一课进行教学讲解的过程中,为了增强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效果,我们可以利用不同数据描述图形展现,对其中农业发展、工业发展及服务业发展下人数比例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工业化发展下的内涵。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农业人口出现了进一步的流动,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建设,从而对后续人口职业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我国历史发展中较为著名的下岗就业、农民工群体等问题思考和分析。通过这样一个有效的导入,证据本身的价值可以得到更好的体现,同时这些引入的问题可以成为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的关键内容,给予学生历史知识学习更加快捷、高效的指引。
第四,让学生在合理的拓展中得到证据意识的培养。在初中阶段历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应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探究空间,让他们基于课堂学习的知识内容不断拓展,通过对文献史料接触和收集,更好地激发他们思辨、质疑、求真的精神。在具体教学中,可以将历史小论文的撰写作为拓展学生学习过程的必要举措和途径。在历史小论文撰写过程中,学生需要利用史实作为依据,不能脱离史实,让学生在撰写中体会“史由证来”。例如,在学习《秦王扫六合》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写一篇《我眼中的秦始皇》,让学生在论文中表达自己对于秦始皇的看法。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从课本、网上、博物馆和一些历史著作中找到论证自己观点的材料。教师可提醒学生:收集材料贵“博”,选择材料应贵“精”贵“实”,就是要去伪存真。只有选择真实可信的材料作为沦据,才能对历史事件的是非曲直进行客观和公允的分析和评价。如何组织这些“证据”材料,写出自己满意的小论文呢?个别学生犯了难,于是笔者又进行了写作方法的指导。就这样,几天后一篇篇论点“鲜明”、论据“充分”的历史小论文呈现在我的面前。当然,在论文撰写过程中,由于初中生知识面狄窄,对历史材料和论题的分析解决能力欠缺,因此评判时教师不能用专业论文的标准要求他们。只要他们的小论文以历史事实为依据,言之成理,持之有据,论述清楚即可。
4.结语
在初中阶段历史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们应该重点分析如何对学生的证据意识进行培养,让学生在参与历史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全方位素质的提升和发展。结合初中历史学科的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引入科学的教学渗透思路,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和素质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姚实彦.以“证据意识”提升“史料实证”素养[J].新课程(中学),2018(02).
[2]许献新.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证据意识的策略[J].广西教育,2017(45).
[3]高通.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J].西部素质教育,2017(22).
[4]崔文超.关于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培养的探讨[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3(08).
[5]练翠婷.强化学生证据意识的学史态度[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14).
[6]闫利云,王爱平.学生历史素养培育的目标、内容与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