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家思想对日本律令中的身份等级制的影响

2018-08-18姚惠鑫

文教资料 2018年11期
关键词:儒家思想

姚惠鑫

摘 要: 共处于东亚地区的中国与日本从公元一世纪起便开始进行文化间的互通往来。从十七条宪法、冠位十二阶、《大宝律令》《养老律令》等可以看出,其所参照的思想原型几乎都是儒家倡导的核心理念——“礼乐”、“仁和”,恰恰证明当时东亚文化相互融合的大环境下日本受到中国政治制度的影响之深。探究律令的思想源头——儒家礼乐思想,不仅可以正确审视古代日本的对外交流重心与特征,而且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对周边国家的辐射传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儒家思想 日本律令 身份等级制

一、儒家思想对君民关系的重要性概述

儒家思想当中有两个重要概念:一是“礼乐”,二是“和”,如果说礼和乐代表其外在形式的话,那么“和”则代表整体的儒家思想内涵。荀子在《乐论》中说道:“凡奸声感人而逆气应之,逆气成象而乱生焉;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治生焉。……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形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由此可见,古代圣王的政治原则中,礼制和音乐是其中的大事,音乐中正平和,那么民众就和睦协调,音乐严肃庄重,那么民众就同心同德而不混乱,久而久之,国家太平,天下治矣。

同处于东亚的古代日本,其文化自然会受到来自中国和朝鲜的影响。在公元前三世纪,以儒家学说为中心,儒释道融合而成的华夏文明开始传入朝鲜半岛,而后又流传到日本列岛和越南等地。513年,五经博士段杨尔从百济来日,儒教的五种经典得以传授,关于儒教的知识可能开始已经普及。圣德太子制定冠位十二阶,为大德,小德,大仁,小仁,大礼,小礼,大义,小义,大信,小信,大智,小智,均以德,仁,义,礼,智,信大小二阶设置,不仅仅是为了区分上下尊卑的官级颜色,更多的是采取礼治规范和制约其应遵守的特定礼仪。其根据或许先依道家所说的道德,把作为“体”的道配以天皇,作为“用”的德配以人臣之最高位,以下则依儒家“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分配各级臣子。次年,其颁布的十七条宪法,开篇便是“以和为贵,无忤为宗”,短短八个字将儒家倡导的“和”及“孝”巧妙地运用到了治国理政之中。“群卿百僚,以礼为本……是以,君臣有礼,位次不乱。百姓有礼,国家自治”,君臣做到了有礼,那么上行下效,百姓亦有了礼,由此社会风气便会一片清明了。其实,十七条宪法当中亦杂糅了与道教、佛教、阴阳家、法家相关的思想,而中国历代王朝所奉行的政治思想同样为众多学派集合而成,所以十七条宪法只是受其影响而已。在宪法中圣德太子强调“使民以时,用之良典”,而在《春秋左氏传》中则大篇幅地谈论了君民的关系。

二、日本律令制度对儒家思想的吸收

中国历代法令有维护等级制度的功能,唐代的刑书有律、令、格、式四种,其中的“令”就是“尊卑贵贱之等数,国家之制度”。纵观推古朝,模仿中国古代建立了以“礼”为主线的政治制度,据学者研究,《大宝律令》以唐代的律令为范本,根据日本的具体情况而制定,其中详细列出了类似唐朝的官制,譬如公元710年,日本进入奈良时代,在治政理念上,同样受中国儒学影响甚深。各代天皇以“礼”“仁”思想治国,提出“夫礼者,天地经义人伦镕范也。道德仁义,因礼乃弘,教训正俗,待礼而成”“凡为政之道,以礼为先,无礼眼乱,言乱失旨”等皆体现了日本统治者对中国礼制的继承与发展。譬如对官员的培养,“凡学生,通二经以上,求出仕者,听举送。其应举者,试问大义十条,得八以上,送太政官。若国学生虽通二经,犹情愿学者,申送式部,考练得第者,进补大学生”①。由此可见,官员的选拔制度与中国的选拔制度大体相同,都是任用熟读儒家典籍之人才②。但是,儒家身份等级制度同样被运用到律法当中,除律令制度当中的官职/身份等制度,在裁判刑罚制度当中同样强调身份等级,譬如“减罪”(亦称六议)中记载道:“一曰议亲。谓皇亲及皇帝五等以上亲,及太黄太后,皇太后四等以上亲,皇后三等以上亲……二曰议故,谓故旧……三曰议贤……四曰议能……五曰议功……六曰议贵……”皇族或姻亲犯罪可以议请特别审议和实施减刑,这直接体现了贵族和平民之间的身份等级差异,儒家在提倡“尊尊”“亲亲”的同时,规定了一套等级森严的身份制度,但是笔者认为儒家的等级思想是基于“礼治”之上的一系列道德规范,其根本含义为“异”,即使贵贱、尊卑、长幼,均各有特殊的行为规范和道德秩序,这种等级制度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不平等,有其特殊的运用场合。正如《荀子》所說:“君子既得其养,又好其别。曷为别?曰: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可见,荀子承认礼治中的身份制度,他认为这种所谓的“不平等”恰恰就是真正的平等,有了礼,人们就有了地位上的差别,进而产生了财富上的差别,由此,个人才能克制自己的欲望,社会才能安定,百姓才能和谐。

纵观十七条宪法通篇所讲,可以看作对儒家“仁和”“礼乐”思想全面继承的产物,这种思想贯穿整个古代东亚圈(日本,朝鲜,越南)的文化交流当中,成为本国制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个方面的重要参考依据。日本通过学习中国政治制度,皇权得以加强,各方贵族聚集在天皇家族周围,使之权威树立起来,成为所谓的“万世一系”的君主。尽管后来幕府掌握实权,仍不能推翻其名义上的统治。明治维新后,“忠君”被提升到了价值观的最高点,“君”即天皇,证明其权威地位的不可撼动,追根溯源,古代天皇制的建立在意识形态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以日本为例,儒家思想在古代东亚圈中产生的影响可见一斑。

三、结语

通过这种源远流长的文化交流,使得东亚诸国的人文价值理念和道德标准在儒家思想下整合统一起来,构成一个东亚“文化共同体”。例如,作为儒家最高价值原则的“中庸”,“和谐”,不仅是中国,还是日本、朝鲜等国文化思想的普遍性原理之一。古代日本政治制度主要由以律令制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制和以摄关政治为基础的武士政权制度构成。前一种制度在推古时代出现萌芽,于奈良至平安时代逐步完善,这一时代正值中国唐朝的鼎盛时期,各国纷纷前来朝贡,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对外交流盛况,日本借鉴了唐朝的政治制度,吸取了作为其指导思想的儒家文明,完成了由原始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迈进,确立了中央集权制。缘何儒学能够成为引导其促进社会转型的引导思想,这与儒家思想的本质息息相关。孔孟时期的儒学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没有过多地强调儒学在政治中的地位,但随着朝代更迭,儒学渐渐被思想家们根据其所处的时代加以改造,使得儒学在理论性和抽象性的领域中有所突破,这种状况在董仲舒的儒学体系中可见一斑。以道(核心价值)、学(学术传统)、政(经世致用)为基本概念的儒学能够满足统治者的自身利益,同时通过教育传播价值观,维持社会秩序,规范人类行为,可以说儒学是一门实学,既可以在理论上教化人民,又可以在实践当中引导人们的价值观选择。中国向来以“礼仪之邦”著称,说明礼乐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中拥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五千年文明史中,“礼崩乐坏”的现象时有发生,但礼治传统却始终没有中断……近代西学东渐以后,随着传统文化构架的全面解体,礼治的影响才逐渐式微或消隐。同汉文化圈内的日本、韩国等将传统礼义生机勃勃地融入现代社会生活相较,正好形成了足以发人深省的强烈对照。由此可见,儒学不是建立在乌托邦基础之上的学问,具有强大转化能力与传播影响,从古代受到儒学洗礼的日本韩国时至今日仍保留着儒家文化的传统,可知中国文化的强大的包容力和可创造力。在当今中国社会,更需致力于现代性“礼乐社会”的重建,积极适应时代变化,恢复礼仪之邦的美誉,并且同时应在未来的文化系统建构中,将其视作实现理想社会的重要思想依托。

注释:

①《令义解》卷3《学令》,第132页。注:“二经”,指《周易》《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毛诗》《春秋左氏传》,各为一经。此外,《论语》《孝经》兼习。

②此制度称为“贡举制”,类似于唐朝时期的科举制,为日本奈良时代至平安时代所采用,后废除。而后江户时代出现另一种学问制度即“学问吟味”,此制度内容近似科举的人才考核制度,与贡举制及其他地区科举制最大的差异在于其考试结果并非与“叙位任官”有直接关系,较接近一种褒奖名誉的方式。

参考文献:

[1]藤原继绳,菅野真道,秋篠安人.续日本纪一·卷3[M].797:102.

[2]藤原继绳,菅野真道,秋篠安人.续日本纪一·卷4[M].797:124.

[3]清原夏野,小野篁.令义解·卷3·学令[M].833:132.

[4]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56·刑法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5:1407.

[5]蔡毅.中国传统文化在日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2:41.

[6]张新民,儒家礼治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重建[A].任重,刘明.儒学复兴 继绝与再生[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147.

[7]胡令远,徐静波,庞志春.东亚文明:共振与重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32.

[8]荀况.荀子[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13:193.

猜你喜欢

儒家思想
从淫祀观念看儒家思想与民间信仰的互动
刘元堂:颜鲁公是一位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论儒家思想的宗教特质
在变与不变中理解历史问题*——《儒家思想的选择与传承》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从俗语看儒家思想下韩国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歧视
“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
儒家思想与书法
先秦儒家思想中的老学因素
从“三吏”“三别”看儒家思想在杜诗中的渗透
论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法律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