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项目融资方式思考
2018-08-18朱睿肖大强王会
朱睿 肖大强 王会
摘 要: 从2014年PPP项目的提出并进一步发展成为当前较为火热的项目,随着PPP项目的不断增多,PPP项目融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在2018年4月,媒体报道出一家省级PPP项目融资平台出现违约现象。由此本文将对PPP项目融资的方式进行简要分析,提出降低PPP项目融资风险的建议,减少违约情况的出现。
关键词: PPP项目;项目融资;资产证券化
一、引言
在2016年12月21日,国家发展改委和证监会联合提出《推进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证券资产化相关工作》,这意味着PPP项目资产证券化是未来PPP项目融资新的发展方向。随后财政部办公厅于2017年11月10日发布92号文件,要求加强管理和规范PPP项目,及时并有效地纠正PPP项目泛化滥用的现象。
从以上国家各个部门提出的要求看来,目前有为数不少的PPP项目存在融资和实施方式等方面的问题[1]。这些问题将对PPP项目的推广和发展带来不少的负面影响,更严重的将会影响到社会的金融秩序。为了更好的运用PPP项目建设政策,为祖国的发展添砖加瓦,我们在PPP项目的建设和实施过程中必须解决其融资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使得PPP项目融资变的更加合理规范,并具有更强的防金融风险能力。
二、PPP项目融资的现有方式
项目融资可以分为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两大类[2]。在PPP项目融资过程中常见的有股权融资有政府引导基金,社会化股权投资基金,信托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以及保险公司的股权计划。PPP债权融资通常有银行贷款[3],信托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和保险公司的债权计划,债券发行和融资租赁等方式。
三、现有融资模式的成本
从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的成本上来说。债权利息可以在企业缴税前进行支付,以抵消部分税额。同时债权融资由于利息固定,投资者承受的风险低,从而支付给投资者的利息低,因此债权融资的成本相对低于股权融资的成本[4-5]。
四、现有融资方式的风险
站在融资者的角度,对于股权融資与债权融资的风险高低来说。股权融资的风险相对低于债权融资的风险[6-7]。因为公司盈利水平直接决定了投资者的股息收入,公司盈利多股息多,盈利少,股息支付的少,甚至可以不支付,这样大大地降低了融资公司的风险[8]。而债权融资则是一定时间内支付固定的利息,无关公司盈利水平,到期必须偿付固定利息,否则违约。因此PPP项目公司采用债权融资将会带来较高的风险。
五、当前主要融资模式面对的问题
当前参与PPP项目的债权投资主要表现为回报低,时间长,对社会资金的吸引力十分有限等不足。除了大型基金在国家相关政策的鼓励下才会进入PPP项目债权投资以外,参与PPP项目股权融资的社会资金往往也会因为项目融资设计的不合理出现了投资时间长,资金退出渠道单一,风险防范能力较弱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PPP项目融资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同时一旦发生违约现象,将会打击以后社会资本投入PPP项目的积极性并进一步影响社会金融秩序。
从目前来看,国内PPP项目主要通过银行贷款和PPP产业基金进行融资。仅通过银行贷款对PPP项目进行融资,这种融资方式的渠道较为单一,会集中项目融资风险。PPP产业基金融资的难点主要在于PPP产业基金属于私募基金,它不同于一般证券投资基金,依照《证券投资基金法》规定,私募基金只能非公开地向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由于只能非公开募集,因此这样不利于PPP产业基金对资金的募集。其次,无论银行贷款还是PPP产业基金这两种融资方式最终以约定回购的方式退出。由此不仅降低了社会资本的流动性同时加大了社会资本的投资风险。
六、采用PPP项目资产证券化解决相关问题
PPP项目资产证券化是在2016年12月由国家发展改改革委员会和证监会联合提出的。紧接着2017年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布了《关于推进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资产证券化业务的通知》文件,随后2017年3月,首创股份污水处理PPP项目收费收益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华夏幸福固安工业园区新型城镇化PPP项目供热收费收益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等四个PPP资产证券化项目获准发行。这象征着PPP项目融资开启了新的模式。
PPP项目资产证券化为PPP项目融资的新模式,它为发起企业提供了一个低成本、低风险、高效率的融资方式。首先从融资成本来说,发起企业通过结构化交易,将基础资产转让给特殊目的载体,这样可将PPP项目分离出来,由于特殊目的载体与发起企业整体分离。其信用基础由特殊目的载体来体现,这样企业就能够发行比自身信用等级更高的证券化产品以降低融资成本。再从风险角度来说,由于发起企业和PPP项目通过特殊目的载体可以实现风险隔离,发起企业主体出现信用风险时不会影响到PPP项目特殊目的载体的信用等级。同时固定资产转化为流通证券并不会像债权融资一样计入资产负债表,低资产负债能有效降低特殊目的载体和发起企业的融资风险。最后从资金高效率来讲,PPP项目资产证券化是将缺乏流动性但又能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现金流的固定资产转换为可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有价证券,通过将资产转化为流动有价证券的方式可以化解PPP项目资产体量过大的问题,减少企业和政府的资金压力。同时有价证券可以在国家指定的平台上进行交易,进而增加了一个高效率而且便捷的退出渠道,加速了PPP项目资金流转的速度,有助PPP项目主体以有限的资金,来建设更多的项目。
七、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展望
为了便于已建成的PPP项目的融资资金的退出和提高未来PPP项目的融资能力可以采用资产证券化。通过资产证券化能够降低PPP项目的融资成本,盘活PPP项目资金,用有限的资金驱动更多的项目,解决PPP项目资产体量大给政府和企业带来的资金压力,降低项目发起主体的金融风险,同时还拓宽了PPP项目的融资渠道和PPP项目融资资金的退出方式。可以说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融资方式在很多方面补足了以前PPP项目融资的短板,使得PPP项目融资变得更加完善和标准化。预计在以后的PPP项目中,政府和企业会大量采用资产证券化这种融资模式为祖国基础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杨翠云. 中国PPP项目风险的案例分析[J]. 现代商业, 2013(15):89-89.
[2] 王欣媛. 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实证分析--以房地产行业为例[J]. 时代经贸, 2013(16):80-80.
[3] 孟宪超. BOT与PPP项目融资模式的实证分析[J]. 水电与新能源, 2012(1):70-73.
[4] 杨明, 高洁. 火电类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分析与效率测度[J]. 财会通讯, 2013(26):17-18.
[5] 张智猛. 浅析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原因及改进[J]. 时代经贸, 2013(22):115-115.
[6] 岳惠玲. 不同债权形式融资会计核算方式研究[J]. 财会通讯, 2012(10):55-56.
[7] 田云谷. 基于债权融资视角的公司治理效应探讨[J]. 全国流通经济, 2013(21):34-34.
[8] 雷莉萍. 论我国企业集团的融资管理[J]. 商情, 2014(19):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