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社会角色理论的视角浅析公共决策的角色体验

2018-08-18郭少慧邹凤娇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2期
关键词:角色体验角色冲突

郭少慧 邹凤娇

摘 要: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公共决策失误现象时有发生,给国家和社会造成巨大浪费,也给政府形象带来负面影响。决策者主导公共决策,影响公共决策的质量。就决策本身而言,公共决策为什么会出现失误?如何才能提升公共决策质量?这是现阶段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社会角色理论可以很好的回答这个问题。社会角色理论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决策者在公共决策过程中增强角色认识,厘清角色边界,强化角色体验,能够获取真实的决策信息,进而有助于提高公共决策质量。所以本文将社会角色理论和公共决策相结合,进行研究。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社会角色理论中的结构主义和过程论策略,二是公共决策失误的原因,三是分析两个相关案例,四是关于实施角色体验的建议。

关键词:公共决策;角色体验;角色冲突;角色调适

一、社会角色理论主要思想流派

(一)结构主义观点

在结构角色理论看来,“社会是一个由各种各样的相互联系的位置或地位组成的网络,其中个体在这个系统中扮演各自的角色。对于每一种、每一群、每一类地位,都能区分出各种不同的有关如何承担义务的期望。因此,社会组织最终是由各种不同地位和期望的网络组成的” 。

(二)过程主义观点

G.米德是过程角色学派的代表。此学派批评结构主义,他们认为角色是通过互动创造的,而互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只有从角色互动的动态视角分析角色,才能建立合理的角色理论。G.米德认为,“所有各种自我都是由社会过程建构的,或者说都是根据社会过程建构而成的,它们都是各种个体对这个社会过程———或者毋宁说,对这一社会过程所展示的、这些个体通过各自的结构来把握的这种有组织的行为模式的反映” 。

(三)结构主义与过程主义观点的关系

结构角色理论与过程角色理论看上去观点分歧,但是两者优势互补,促进了社会角色理论。总而言之,社会角色理论认为,个人是多种角色的统一体或复合体,角色是与其他角色相互联系存在的,不能单独存在,社会是多种角色互动的场所。角色自身也是一个系统,也有自己的内在结构,角色的构造不同,角色的内在本质也不同。

二、社会角色理论对公共决策的作用

(一)从本质上讲公共决策是一个社会行为,是多个角色的互动过程,而决策者和政策利益相关者在社会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因此,我们认为可以从社会角色角度来分析公共决策。不难发现,公共决策其实是各种社会角色相互博弈与协商的过程,是在权衡各种角色利益的基础之上进行选择的结果。

(二)从社会角色理论的视角下造成公共决策失误的原因

1、角色偏差

角色偏差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和心理长时间偏离社会期望,形成与自己社会身份不相适应的行为和心态结构 。角色认知出现问题,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形:一是对自己的认知偏低,即角色承担者的实际表现没有达到所承担角色的要求;二是对自己的认知过高,即角色承担者的表现明显超过所承担角色的规范。在公共决策中,角色認知偏差会经常出现来干扰决策的效果。决策者对自己和他人承担的角色认知不清,都可能在掌握、理解和运用决策信息方面出现错误,以至于决策者不能做出完美的决策、影响决策质量。

2、角色错位

角色错位是指角色承担者的实际表现与社会、群体、他人对该角色的期望不相符合而变成其他角色的行为状态。角色错位有的是主观主观原因造成的,有的则是客观因素导致的,但是不管哪种原因的角色错位都会影响公共决策。在公共决策中,角色错位可能是由角色期望不适、政策不健全或者政策执行力薄弱等原因导致的。由于在现实中,决策者往往会有很多个角色。决策者对这些角色不能把控到位,不能及时转换角色,就有可能在决策中出现角色错位现象,影响公共决策的质量。角色错位发生以后,决策者思考问题的立足点、视角会改变,信息的筛选和取得也会不同,这很可能导致决策失误。

3、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是指个体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发生在角色内部、角色之间的所有的矛盾和冲突。如果“在特定的情景中,我们所体验到的特定角色的价值观是不相容的,或者是相互排斥的” ,就可能发生角色冲突。角色冲突有以下三个方面:角色内冲突、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外冲突。在公共决策活动中,决策者本身的角色之间会发生冲突,决策者与非决策者的角色之间也会出现冲突。角色冲突影响角色评价的准确性,决策信息的不真实性,决策内容的正确性。

三、公共决策案例分析

(一)某市重复修建汽车站案例。

某市,于2011年在该市火车站(附近原本有一座旧客运站)六七公里外斥资2亿元建了一个新汽车站。由于此处地理位置较偏远,也缺乏公交线路等配套设施,导致旅客和车辆均不愿前往,目前仅有几趟省外车辆仍在运行,新汽车站功能设施几乎被闲置。2015年,某市计划投资3亿元在火车站附近重新建一座汽车站,就汽车站将被改建为商业建筑。

第一个案例显示,决策者在两次决策中都欠缺慎重考虑。该市决策者主观臆断,没有准确定位自己的决策角色,没有认识到公共政策的公益性,忽视了政策利益最相关角色———旅客、乘客、客运司机和周围市民的利益。从乘客角色来看,方便快捷是最主要的,而其他角色的利益是围绕着乘客形成的。但是,由于乘客是流动的角色,所以决策者没有很好地与他们交流沟通,更没有亲身体会乘客乘车的感受,所以造成了决策信息不对称,造成决策失误。如果决策者在决策之前充分定位角色,认清角色,体验角色,再结合该市实际条件,就能避免失误。

(二)某市禁放烟花爆竹案例。

2015年12月10日,某市政府宣布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新版《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持续十多年的烟花爆竹放与不放的争论终于落下帷幕。早在2000年,这个市开始在城里禁放鞭炮,期间也根据民意进行了多次政策调整。此次修订新规进行了更为周详的前期调研准备。决策者在全市范围进行了入户问卷调查,包括普通居民、烟花爆竹经营户,走访调查,了解民意,宣传政策,取得了公众的理解配合。最后,该市相关部门还利用电视、电台和网络等新闻媒体,不断针对禁放政策与民众进行互动,倾听民声。细致入微的前期工作,使得该市禁放政策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支持。

相比较而言,在第二个案例中,决策者及时沟通,体察民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全面禁放烟花爆竹政策主要涉及两个角色———市民和经营者的利益,而市民又分为支持者和反对者。该市决策者与市民充分接触,体验他们的感受,体验经营商户的利益,所以该市对于经营商户的经济损失给予补偿。在经过充分详细的调研之后,该市决策者根据城市现代化发展需要,整合各个角色的利益诉求,通过法定程序进行了科学决策,全面禁放政策得到绝大多数市民的支持,决策取得了成功。

三、决策者成功进行角色体验,需要注意三个环节

(一)定位角色

角色定位是决策者认准决策时自己应该承担的角色。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是在多层次的关系网里生活,担当着各种角色 ”。决策者不仅要认清决策角色与其他角色的区别,还要清楚了解决策角色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并要承担决策失误后的角色惩罚。另一方面,决策者还要认清、辩别与决策的公共政策相关的角色,这是进行角色体验的重要环节。决策者要分清每个角色的内涵和边界,既不能把自己所承担的角色与这些角色混同,也不能将它们这些角色混淆。在厘清与政策相关角色的同时,决策者也要排除与政策无关的角色。

(二)厘清角色

厘清角色可以提高公共决策的有效性。为了避免政策执行后的失误,决策者必须理清与决策政策相关的角色。决策者可以把政策信息向大众公开,征询大众意见,随之找出与决策相关的角色。确定角色后,决策者要测算出决策与各种角色的利益相关度,然后对这些角色辨识,防止出现角色混淆等问题。可以说,厘清角色是角色体验的基础,只有认清所要体验的角色,角色体验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三)体验角色

决策者既要准确的进行角色扮演,充分进入角色状态,体验角色的权力与义务;又要在角色体验时,注意角色转换,避免角色混淆,防止角色扮演失败。决策者既要能走进角色,又要能走出角色,具有灵活的自我调控能力。

参考文献:

[1][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邱泽.杭州:浙江人民出社,1987。

猜你喜欢

角色体验角色冲突
声音
引入戏剧元素的音乐教学实践
高校教师角色冲突的社会学思考
创新情境构建体验性语文新课堂
从社会学角度辨析史量才的角色扮演及冲突
话剧演员表演与角色体验探究
大学教师的角色冲突及化解策略
体验式的英语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