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小学美术课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2018-08-18吴志洪

考试周刊 2018年75期
关键词:基础教育小学教学美术教学

摘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学习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学生一旦对学习没有了兴趣,就如同干枯的河流,没有了流淌不息的生命力。没有兴趣的教学,即便教师推着学生向前走,那也只能是做“无用功”,毫无效率而言。新课改后,各学科都在讲究教学效率,讲究如何优化教学,小学美术作为小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学科,自然也不能例外。本文,笔者就从兴趣出发,谈谈如何来提高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以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来优化小学美术教学。

关键词:小学教学;基础教育;美术教学;优化;兴趣

一、 前言

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是推动美术课堂向有效方向发展的动力,也是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的强烈欲望的表现。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不仅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实践欲望,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思维和创新思维,从而改变学生对美术的认识和态度,潜移默化地培养小学生的美术素养。可以说:兴趣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态度,而态度则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成效。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提高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二、 构建轻松愉悦的课堂,给兴趣一个“着陆点”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场地。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总是把课堂当作自己一个人的舞台,忽略了学生个体的需要,更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学要求我们要将课堂的主体地位還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自由地在课堂上快乐学习。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卡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鼓励。”因此,新课改后,我们美术教师在课堂上要做的就不仅仅再只是传授知识和解惑了,更多地需要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创作作品的欲望,这才是美术教学的根本。而要激发学生这一系列欲望的前提就是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比如,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避免传统的“干讲”模式,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丰富学生的视觉感官,以有声有色的形式唤醒学生的听觉,从听觉和视觉的完美结合,让学生更能够直接地感受美术的本身的乐趣,从而能够主动学习美术,增强了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当然,教师还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氛围,可以一问一答,和学生进行有效沟通,沟通拉近师生举例,让学生亲近我们,也就是让学生亲近美术。通过这些有效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方式,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兴趣。

三、 挖掘教材中的趣味性材料,使学生兴趣得以发展

小学美术本身就是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出来的。因此,小学美术教材中自然也是蕴含了许多有趣的材料,文本中的很多图画也是充满趣味性的。俗话说:“生活本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正如同生活并不缺乏兴趣,只是缺乏感悟兴趣的心而已。对于小学美术教材中本身有的兴趣,是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去发现,去挖掘的。除了会挖掘教材中本身的趣味性材料之外,美术教师还应该懂得如何寻找学生与教材的契合,如何以教材中的趣味去引导学生对美术学习的趣味,也就是要做到以趣激趣,使学生与材料产生共鸣,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训练学生绘画装饰“鱼”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收集与鱼相关的资料,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再仔细观察鱼的不同形态,鱼处于静止状态和畅游有什么不同;各种不同外形的鱼嘴、鱼眼、鱼鳃、鱼尾等。接着引导学生表演鱼的不同动作。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开动脑筋,展开想象,并急于表现、尝试。经过一番指导,学生创作出了自己独特的作品。所以,学生对自己来动手做一个有趣的事是很感兴趣的,这样也就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 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带动点

小学生教师本身应该是对学生最为负责的教师,因为,小学生本身对待生活和学习没有一个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理解观和审美观。小学生这些能力和认知很大一部分都是取决于教师。因此,要让学生对学习美术感兴趣,教师是关键点。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当教师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学生也会觉得学习是快乐的,反之,教师板着面孔走进教室,学生也会觉得课堂是胆战心惊的。因此,带着微笑走进教室是必须的。其次教师要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来打动学生,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当然,教师的语言还要优美。爱迪生说过:“最能直接打动心灵的还是美。”自然美、人文美能打动学生心灵,教师优美的语言更能直接打动学生的心灵。美的表述动人心弦,学生不仅兴趣盎然,而且容易入耳入心。

五、 积极鼓励性的评价,是学生兴趣持续发酵的过程

评价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用言行一般重要,都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态度和信心。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总是将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能力的唯一标准。而新课改后,小学美术要求教师要将学生的创造能力、思维灵活性和知识运用能力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同时也要求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带着鼓励和赏识,以积极的评语去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从而让学生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尤其是对于绘画基础不好的学生。比如,在上文提到的在学习画鱼的知识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鱼的理解自由创造。当然学生个体的差异就会创造出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鱼,有被煮熟的鱼;有美人鱼;有流眼泪的鱼;有在跳舞的鱼。对于学生的这些表现,我们不能因学生画得不好而批评学生,因为,这本就没有统一的标准而言,更不可因自己的主观臆想来挫败学生的创造热情和信心。

当然,除了以上方式之外,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接轨也是不错的选择,更是必然的选择。我们在教学期间,可以带学生从课堂上走出来,走进生活,去感受生活中的美,比如春天来了就欣赏关于春的景象,再让学生自己创造关于春天的画。这样不仅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原来一直都在我们身边,也让学生真正从生活中体会到美。这就是美术教学的本身价值。

六、 结语

总之,一切学习都关乎兴趣,小学美术亦不例外,美,皆关乎认识美的能力,感受美的心情,看到美的眼睛。也正是基于此,我们要重视小学美术教学,重视学生对美术兴趣的培养,以兴趣来优化美术教学。

参考文献:

[1]王玲.浅谈小学美术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上),2013(9).

作者简介:吴志洪,福建省龙岩市,龙岩市永定区高陂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基础教育小学教学美术教学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细读的运用探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