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旅游对村庄结构的影响

2018-08-18王懿凡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老村空壳家村

王懿凡

近年来,乡村旅游因其经营方式的多元化与参与主体的多样化而受到普遍关注。它既融合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又构筑了城市与农村的桥梁,既保留了农村的风土人情又发展特色旅游业,也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三十多年以来,乡村旅游业在我国逐步发展,形成了相应的发展特色与发展模式,同时也对本村落的发展带来了一些影响。

袁家村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由村委会牵头发展乡村旅游业,后发展为著名的乡村旅游景点。党家村位于陕西省韩城市,历经自治发展到政府主导,发展起步较早,以古建筑而驰名。两村因发展的不同特点、原因对村庄结构产生了不同影响,本文对此进行对比分析,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分析。

一、现状描述

党家村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造成了人去楼空——即空心化、空壳化的景象。空心化与空壳化集中出现在党家村老村景区内,青壮年流向两处:一是旅游局新修建的新村;另一处则是可以吸纳更多劳动力的城市。青壮年的流失导致留守老村的人口年龄结构向老年偏移。老年人口在村中的生活简单,娱乐活动较少,极易造成以消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由于老村的家庭数量较少,在青壮年外出后,村落人口急剧下降,在老村景区中就形成了“空壳化”的景象。景区中的空壳化造成景区经营店铺稀疏、旅游产品稀少,主观上导致游客购买能力低下。另外,游客观赏时因人少产生索然无味之感,造成“一次性旅游”。年纪较大的长者在景区中是一部分经营活动的主体,商业经营的经营产品与方式等都尤为重要,而老年人思想因循守旧,难以创新,很难为景区的繁荣出力,使得景区发展停滞不前。

袁家村的发展则可以用“门庭若市”进行概括。大多数村民驻守于景区内部从事经营活动,以家庭为经营的基本单位,自负盈亏。同时,村庄还吸纳了众多周边村庄劳动力,为其提供了就业机会。村庄旅游业发展的“领头羊”也都正值壮年,思想上勇于突破并且锐意进取,与全村村民协作配合开创了袁家村旅游发展的蒸蒸日上之景。

二、造成差异的原因

(一)获取利益对比显著

从获取利润方面来看,首先,党家村位于韩城市,知名度较小。其次,党家村缺乏专门的旅游专线,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无车一族”的来访。第三,党家村的旅游以传统古建筑而闻名,但大部分古建筑大门紧锁,只开放了少数类似祠堂的与众不同的房屋。况且,党家村内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公共服务场所修建急需改善、路标指示牌等方向指引寥寥无几,游客游览时多走“回头路”,从而产生无趣感。与此同时,党家村旅游景区内缺乏旅游产品的销售,景区内现存的经营活动以农家乐、小卖铺为主,经营产品形式单一。以上几点直接导致景区的接待能力不足、来访游客数量有限、利润空间较小,村民无法从中获取足够的利益,以维持自己生活的正常开支,大量村民只得进入城市务工,造成党家村老村景区内的空心化、空壳化与老龄化。

袁家村位于咸阳市,拥有巨大的客源市场,村委会还组织了专线旅游大巴,在交通条件上保障了旅客的顺利通行。袁家村至今已经修建了一系列特色景点,受到了普遍欢迎,多样化的产品刺激着游客的购买力,为景区带来了更加丰厚的经济效益。在景区繁荣发展的带动作用下,周边村庄的劳动力纷纷赴此寻找就业机会,共同推进袁家村更进一步的繁荣。袁家村是“青年的村庄”,其生命力旺盛,与党家村的中青年缺失对比显著。

(二)政府主导与自治发展

自2001年中国旅游业进入发展时期以来,党家村与韩城市旅游局协商议定日后党家村旅游的发展交付于旅游局进行管理,旅游局为景区规定门票票价,并以此作为主要的盈利方式。一部分村民依旧生活在老村景区中,但政府管理人员在进行事务决策执行的过程中,留守村民没能参与到发展中。政府主导下的景区管理极易带来科层制的弊端,员工工作的表现与其工资并无直接关系,导致景区导游敷衍了事、匆匆讲解;景区查票人员得过且过造成的逃票现象严重等问题大大阻碍了党家村旅游业的发展。政府主导的发展使村民对村庄旅游发展大大丧失了主体性,村庄凝聚力下降,大量人口外流,造成党家村老村的结构极不合理。

袁家村的发展是一条响应国家号召,村委会牵头引领,村民积极配合的自主发展的道路。村委会带领村民们修建小吃街,并着手于打造“袁家村”食品的品牌。随着旅游客流量的增大,村民們意识到了乡村旅游的发展的前景,纷纷投入到景区的建设中。袁家村自治发展即意味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首先,袁家村村民对村落怀有浓厚的感情,在无人引领的情况下自发组织建设,为集体谋福利、为村民谋幸福。其次,袁家村村委会的自治发展可以有效地避免科层制中的行政手段与各项审批,节省了行动中的交易成本,保证了村民努力的有效性与针对性。袁家村旅游的自治发展带来了村民们喜闻乐见的效益,加强了村庄的凝聚力,使得全体村民更加团结。

(三)历史遗留与后天修筑

党家村景区内的古建筑属于历史遗留,传承的是训告与规劝、是文化与精神。年纪较大的老人们不舍离开自己的庭院,而儿孙们则对此的情感较为淡薄,大多选择离开去往更好的住所。年代久远的古建筑历经风雨侵蚀,逐渐演变为不能居住的危房,村民们不得不选择搬迁至新村中。政府接管景区后,古建筑的修缮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同时也带来了众多问题。政府工作的执行需要一系列完整而规范的手续,村民申请——政府评估——政府招标——施工修缮,每一环节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评估过程中,出于便捷的心理,政府形成了“只挑好的修”,将那些亟待缮治的房屋置之不理。而施工队在执行工程任务时也往往偷梁换柱造成工程质量下降。历史遗留的修筑问题令村民不厌其烦、产生逃离情绪,纷纷迁移居住地或外出务工,导致党家村景区的空壳化。

三、结语

袁家村景区在缺少自然与人文历史资源的不利条件下,发动全体村民的力量修建了仿古式的建筑。这些新修筑的特色景观已经满足了游客的观赏性需求。新的建筑也为袁家村旅游的发展减少了不必要的阻碍。村民作为工程主体,有效地预防施工过程中的偷工减料,保证了建筑的高质量。因时间较短,袁家村村委会不必对其进行维护与修复,与党家村景区相比节省了大笔的开支,将节省的金钱用以投资袁家村旅游业的发展,长此以往,村民在本村既享受了视觉观感,又从从中获得收益,原本的青壮年外流人口重新向村庄聚拢。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猜你喜欢

老村空壳家村
老村 “老班庄”
城郊经济“围城”——申家村“弃工务农”现象解析
幸福像花一样开放——蒲城县闫家村的金银花海
作家变成画家
破解空壳村,党建如何引领——以汉滨区壮大集体经济为例
196个村集体不再“空壳”
一块牌子、一张桌子、一个章子 合作社如何破“空壳”
袁家村,休闲农业的2.0时代
《老村老树老乡亲》中国画
“空壳村”如何“脱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