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性绩效评价取向与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研究

2018-08-18李冬倩李宝明朱兴国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12期
关键词:乡村教师

李冬倩?李宝明?朱兴国

〔摘要〕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及问卷调查法,论述了发展性绩效评价取向与乡村教师专业认同感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乡村教师的专业认同感属于正向状态但尚有提升空间;价值取向、发展取向与乡村教师的专业认同感均显著正相关,其中发展取向相关系数高于价值取向;绩效评价取向与专业认同感的各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发展取向与“专业期望、效能、意志”相关系数高于价值取向,但“专业价值”这一因子与价值取向的相关系数高于发展取向;发展取向对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有显著预测作用。

〔关键词〕乡村教师 ;发展性绩效评价;专业认同感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12-0004-07

一、引言

隨着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不断推进,国家对乡村教育的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的力度将越来越大,更多的优秀人才将被引入乡村教师队伍。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需要更多的好教师加入,但更为重要的是能留住他们。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3~2014)》显示,农村教师队伍中有51.2%的人被初次配置到乡村学校,但在二次配置中有56.9%的教师调进了县城,有36.7%的农村教师“想要离开”现在的岗位。在县域教师流动中,有67.3%的人认为“向上流动”,28.2%的人认为“平行流动”,只有4.5%的人认为“向下流动”。有77%的城镇教师不愿意交流到边远艰苦农村学校任教。有80.2%的师范生“愿意当教师”,但“愿意去农村当教师”的仅有38%[1]。而认同感是乡村教师专业坚守的内部动力,如何激发乡村教师的认同感、留住优秀人才、稳定教师队伍,已成为当前迫在眉睫任务。对乡村教育的重视,除了物质条件的改善,最关键的还应从绩效改革方面对教师进行激励,激发其专业认同感。如果在支持计划大量投入后却没有一个更明确和完善的关于绩效的激励机制,则乡村支持计划就难以达到最终效果,甚至难以继续推进。而要解决这些冲突与困难,促进乡村教师绩效评价工作合理有效地开展,就需要确立有效的评价取向。

乡村教师绩效评价取向是指一定时期对乡村教师工作效果进行评价时参考的价值判断标准和核心要素,即学校主要参考哪些因素,以什么样的判断依据来考量教师在教学中的表现。而目前价值取向是绩效考核的指导思想,在教师考核体系中起到主导作用,并直接影响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心及其侧重点,但对发展取向的认识和应用在国内还很欠缺。考核取向的不同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考核改进的依据和重点,包括考核指标、考核周期、考核方式和考核兑现等诸多因素,因而对教师的专业认同感与教学行为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目前,国内学者对其研究仅仅停留在企业人员及其他人群,对乡村教师的相关研究甚少。因此,本研究在对国内评价取向研究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乡村教师评价取向与认同感的关系,试图为当前乡村教师绩效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二、问卷编制

(一)问卷结构的确定

尽管目前国内学者编写的有关特岗教师及乡村学科教师的测量问卷很多,但是在范围方面往往缺乏整体把握,无法全面应用和推广到所有乡村教师这个群体专业认同感的测量中。为此,在参考已有量表的基础上,我们根据王鑫强等人[2]于2010年发表的《师范生专业认同感量表的初步编制》提出的维度——师范生专业认同感由专业意愿与期望感、专业意志感、专业价值感和专业效能感四个具体因子组成,并结合其他关于教师专业认同感的量表编制思路作为相互印证。本研究编制教师专业认同调查分问卷,最终确定由专业意愿与期望感、专业意志感、专业价值感和专业效能感四个因子及相关项目组成。

在绩效评价取向上,在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之后,我们发现更多学者引用了Meyer等人[3]的绩效评价取向的理论研究成果。在众多的绩效实证研究中也都体现了其理论分类的科学合理性。因而我们在问卷制作过程中参考了其理论提供的两种维度。该理论将评价取向分为绩效价值取向和绩效发展取向。价值取向的绩效评价带有明显的强制性,将重点放在对教师过去绩效的评价和判断上;而发展取向绩效评价则强调评价对员工的绩效改进提供帮助。本研究编制教师绩效考核取向调查分问卷最终确定由绩效价值取向和绩效发展取向两个因子及相关项目组成。

(二)初始问卷的编制

问卷项目的形成过程包括参考已有问卷、访谈和文献分析。其中参考现成的与乡村教师群体相关的问卷,如小学新教师专业认同影响因素调查问卷[4]和师范生专业认同感量表、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认同感调查问卷 [5]、绩效考核目标取向问卷[6]等。教师访谈,首先对 20名乡村在职教师进行了访谈,了解乡村教师群体真实教学现状及绩效考核的实施情况。通过对访谈内容的综合提炼,了解所设想的两个分问卷的理论构想与实际是否相吻合。参考研究乡村教师现状的文献。被试是来自11所学校的教师,共169名。初步编制的问卷包括相关个人信息、4种乡村教师专业认同感因子、2种绩效评价取向因子三大部分,且每个因子由3~10个项目构成,共计60个项目,采用5点量表计分。

(三) 问卷测试与分析

1.测试对象

本研究对问卷进行了预测以考察问卷结构及项目的合理性。预测被试分别来自上海、江苏、重庆、海南、陕西、山东等8省市,经剔除填写不符规范者后,回收有效问卷169份,其中小学、初中分别为98人、71人;男52人,女117人。

2.项目分析

问卷共60个题项,使用 SPSS17.0 进行数据分析,对被试在每项的得分平均数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剔除sig<0.05的项目。计算每个项目与总分之间的相关,剔除相关为负和小于0.3的项目。项目分析后共保留35个。

3.因素分析

对测验数据进行Bartlett球形检验和KMO检验。KMO值为0.868,Bartlett 球形检验结果为3.141E3,p<0.001,结果显著,说明数据适合进行因素分析(见表1)。进行因素抽取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方差最大法的因子旋转,按特征值大于1的标准提取因素,综合分析碎石图、累积方差贡献率和负荷矩阵,根据“旋转的负荷矩阵”剔除不适合的题项,再做因素分析。反复筛选至分析结果符合统计学要求。最终问卷留下6个因子26个题项,特征根都大于1,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8.984%(见表2)。

(四)信效度分析

为了检验问卷是否可靠,我们对绩效评价与乡村教师专业认同感问卷及其内部因子进行了信度分析。从表3中可以看出,此问卷的α系数较高,为0.887。同时,各因子的α系数均大于 0.43,表明各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可以接受。

我们邀请数位教师对题项进行评定,均认为该问卷反映了乡村教师专业认同感的真实状况,题项代表性较强,能有效地测定教师专业认同感,具有较理想的内容效度。前面提到绩效评价测量时用的是该领域研究的权威量表,过去研究均验证量表具有非常高的效度,故不再验证。

(五)正式问卷的生成

最终确定的问卷由两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绩效评价与乡村教师专业认同感的26个题项;第二部分是有关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性别、所教科目等)。

三、现状调查

(一)调查取样

电子问卷与纸质问卷同时发放,共计发放问卷300份,回收151份,其中包含2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共计149份。男乡村教师为48名,女乡村教师101名。

(二)乡村教师专业认同感的总体状况

调查发现,被调查乡村教师专业认同感平均分为3.90,标准差为0.42 ;各个维度的平均分在3.40~4.25之间(见表4,表内为平均数与标准差)。

(三)绩效评价与乡村教师专业认同感的相关分析

探讨价值取向和发展取向与乡村教师专业认同感的相关关系,进行了pe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价值取向和发展取向与乡村教师专业认同感均呈显著正相关。需要注意的是,两种不同的绩效评价中,发展取向与乡村教师专业认同感的相关程度更高。相关分析结果如表 5 所示。

(四)绩效评价与乡村教师专业认同感各因子的相关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讨绩效评价与乡村教师专业认同感的关系,本研究进一步对两种不同的绩效评价取向与乡村教师专业认同感各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价值取向与乡村教师专业认同感各因子“专业意志、专业期望、专业效能、专业价值”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发展取向与乡村教师专业认同感因子“专业意志、专业期望、专业效能、专业价值”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专业价值”这一因子与价值取向相关程度高于发展取向外,发展取向与其他各因子的相关程度均高于价值取向。相关分析结果如表 6 所示。

(五)绩效评价与乡村教师专业认同感的回归分析

通過回归分析,探讨两种不同的绩效评价取向是否对乡村教师专业认同感有预测作用。结果显示,整体回归模型可解释变异性(R2)为 62.0%,绩效评价对乡村教师专业认同感具有显著的解释能力(F=121.883,p<0.001)。当价值取向每增加一个单位,乡村教师专业认同感增加 0.194 个单位(B 系数=0.194),而当发展取向每增加一个单位,乡村教师专业认同感增加 0.430 个单位(B 系数=0.430)。结果显示,发展取向与乡村教师专业认同感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对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回归分析结果如表 7 所示。

四、 讨论

(一)乡村教师专业认同感属于正向状态

本研究发现,乡村教师专业认同感得分为3.90分,专业意志、专业期望、专业效能、专业价值、发展取向、评价取向等6个因子的得分平均数在3.40~4.25之间,处于积极的正向状态。这表明我国乡村教师的专业认同感总体处于中上水平。其中专业期望得分最高,均为4.25分。专业价值得分最低,为3.40分,这表明乡村教师的专业认同感尚有提高的空间。

(二)绩效评价取向与乡村教师专业认同感显著正相关关系

本研究发现,价值取向、发展取向与乡村教师专业认同感均呈显著正相关。两种不同的绩效评价取向中,发展取向与乡村教师专业认同感的相关程度更高。导致这个结果的主要原因可以总结为三点。

首先,乡村教师教学效果识别的周期长,工作业绩很难即时评定,都需要很长时间的实践检验。周期过长导致不宜将目标效率导向的评价体系作为发展的动力,应该以发展性评价取向为主导目标,在教师不断发现自身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不足以及不断改进的过程中,对教学改善的付出能够显示在绩效评价中,有利于激发教师继续改进。而在一段长时间的改进后,教学效果的提升也是自然而然的。这时候反馈给教师的就是教学本身带来的成就感和对专业的认同感。

其次,目前乡村教育的方式方法还未成熟,需要乡村教师循序渐进,在摸索中不断领悟。学生的思想需要通过老师不断相处而把握,而价值取向并未给予一个比较清晰的发展方向,这样会导致乡村教师失去继续坚持的意志。而发展性评价取向能够在思想上起到导向作用,指导教师如何跟进和完善教学。

最后,美国心理学家、管理学家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的核心观念里就提出一个激励理论的观念。满意的对立面不是不满意,而是不感到不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不是满意,而是没感到不满意,所以个体可以同时感到满意和不满意。一般我们认为不满意的反义词就是满意。只要一件事情解决了我就非常感到满意。而赫兹伯格认为我们的思维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就好比有一所学校给教师发薪水的时候如果都会拖欠两周,那么教师会感到不满。但是隔壁学校如果是准时发薪水,那隔壁学校的教师应该也不会因此感到满意。因为准时发薪水在我们的观念里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别的学校准时发薪水,只会让教师没有感到不满意而已。这就是所谓的不满意的对立面不是满意,而是没感到不满意[7]。再好比,一所学校的教师的工作得到了领导的赞赏,那么教师就会感到满意。那其他的教师其实也不会因此感到不满意,毕竟受表扬的人是少数,所以其他教师只是不感到满意而已。赫兹伯格发现有些因素只能防止消极的员工不感到不满意,却不能直接给员工带来积极的激励作用。因此,如果按原来的激励模型都是以结果为导向的激励只能让教师对专业不感到不满意,即以保健因素为激励依据。而有些因素却能主动提升教师对专业的满意度,这就是激励因素,即以激励因素为激励依据。在赫兹伯格的激励因素中,有成长、进步、责任、工作内容、认可、成就等因素。其中成就因素和认可因素最高。因此,如果想要有效激发教师的潜能,着实提高乡村教师的专业认同感,应当把绩效评价取向的中心偏向发展取向。

(三)绩效评价取向与乡村教师专业认同感各因子间均呈显著正相关

本研究发现,价值取向、发展取向与乡村教师专业认同感因子“专业意志、专业期望、专业效能、专业价值”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专业价值”这一因子与价值取向相关程度高于发展取向。这可能是因为价值取向是对教师过去的付出的评定与认可,而专业价值是对专业的意义、社会经济地位、受社会尊重程度等方面的主观体验。而这些观念更多被束缚于过去及现在外界对乡村教师的偏见。在发展取向中教师对未来的发展的期望并不能起到明显改善作用,其外界压力带来的不确定性才是决定乡村教师专业价值的主要方面,而这些外界因素的改变更多涉及对过去工作表现的评价。因而在这一因子上,价值取向与专业认同感相关程度更高。与之相反,在其他因子上,发展取向与各个因子的相关程度都高于价值取向。这可能是不管对于专业的意志、对于专业的期望以及专业的效能,其考虑的因素没有太多受限于外界的压力。三者更多取决于发展性评价取向所侧重的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教学经验的积累和自身素养的发展。乡村教师积极致力于乡村教学事业,可能刚到乡村學校,一些方面做得不好,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与培训后,可能对自己的职业有高认同感。而过去的工作评价是不好的,可能会动摇他们对于自己专业的意志、期望、效能而失去这份专业认同感。

(四)发展性评价取向对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有显著预测作用

本研究发现,发展取向与乡村教师专业认同感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对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有显著预测作用。专业价值因子与价值取向相关更高,这启示我们在实际应用时不能完全摒弃价值取向的作用。对过去成就的激励能一定程度上弥补外界压力给乡村教师带来的怀疑感,但培养乡村教师专业认同感仍然应该注重发展取向。发展取向对乡村教师的预测作用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发展取向的目的就是为了给教师提供发展的方向。一个教师的专业发展取决于能不能发现自己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发展资源和平台有限的乡村环境。如果绩效考核能提供乡村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不足,这就能给教师专业发展一个明确的指向。其次,在学校方面则会更重视教师自身的发展,为教师培养教学能力寻找平台,而不是仅仅通过评价教师过去的成就来决定他们的薪酬和晋升。这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一个良性的循环。最后,乡村教师绩效也是从根本上决定了乡村教师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如果以教师是否主动去发展其教学能力,挖掘新的教学方法为衡量标准,就能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根本的动力。专业发展的方向,外界条件和根本动力都具备就能预测和决定其发展的趋势。

五、结论

在理论推演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本研究编制了信效度较高的“绩效与乡村教师专业认同感发展问卷”,共由6个维度、35个项目构成;研究结果表明:乡村教师的专业认同感属于正向状态但尚有提升空间;价值取向、发展取向与乡村教师的专业认同感均显著正相关,其中发展取向相关系数高于价值取向;绩效评价取向与专业认同感的各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发展取向与“专业期望、效能、意志”相关系数高于价值取向,但“专业价值”这一因子与价值取向的相关系数高于发展取向;发展取向对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有显著预测作用。

注:本文系江苏省大学生创新项目“绩效评价取向与对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201605);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绩效评价对乡村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研究:基于心理授权的作用”(批准文号2016SJB88009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3-2014》显示超六成农村教师希望到城市任教[N].中国教育报,2015:47.

[2]王鑫强,曾丽红,张大均,李森.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量表的初步编制[J].西南大学学报,2010,36(5):152-157.

[3]Meyer H.H.,Kay E.,French J.P.Jr.Split Roles in Performance Appraisal[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65,43(1):123-129.

[4]邹乐.小学新教师专业认同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2013.

[5]张晓芳.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认同感调查分析——以南乐县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信息与新闻传播学院,2013.

[6]张琨.绩效考核目标取向对个人学习能力及创新行为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2.

[7]杨帆.双因素理论对我国高校教师管理工作的借鉴[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9,39(2):110-112.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通,226019)

编辑/卫 虹 终校/于 洪

猜你喜欢

乡村教师
新形势下乡村教师职业定位和专业成长
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策略
逃离或回归:乡村教师的出路究竟何在
浅谈义务教育乡村教师流失的原因
关于加强乡村学校美术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试论引领乡村教师走向自觉阅读的方略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服务体系建构与实践研究
20世纪乡村教师在文化历史沿革中与乡村生活疏离
乡村教师的生存境遇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