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吃人参,不必再“躲着”萝卜

2018-08-18吴欢

益寿宝典 2018年12期
关键词:皇子太子参消食

文/吴欢

最早提出“人参萝卜相忌”的观点,其实源于民间流传的一则小故事。

传说在清朝年间,有一位皇子得了病,御医们都没治好。于是,有官员专门策马至江南请来一位民间的名医为皇子诊病。名医发现,皇子得的病不能用人参来治,但宫里一味用人参来给皇子进补,反而越补病越重。对于名医的说法,太后不信,觉得皇宫的人参乃大补元气的圣品,皇子病得体弱身虚,肯定得用人参好好补一补,于是就命令这位名医一定要用人参为皇子治病。名医不敢违逆太后,就在处方时动了手脚,在解病的秘方里以“太子参”代替人参。因为他知道,太子参中不含人参的一种补气成分(人参皂甙),并不会对皇子的病情产生不良影响,而且又能以假乱真,看似并不违背太后的命令。

同时,考虑到病重的皇子痰多喘逆,这位名医又在秘方中加入了萝卜粉,起化痰作用。果然,皇子在服用几帖药方之后,病情就大为好转。后来,这个有趣的小故事和这则秘方流传入民间,却因为口耳相传走了样。老百姓也因此误以为名医当时不用人参而用太子参,是因为人参与萝卜相忌,不能同时食用,所以,“服人参忌食萝卜”的说法也就因此传开了……

两者不能同食无科学依据

《神农本草经》中提到“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没说不能吃萝卜。《本草纲目》也没这一说。李中梓的《本草通玄》提到“萝卜下气消食,和中化痰,服地黄、何首乌,忌食萝卜”,“凡用(人参)必去芦(参芦)净”,也没说两者不可以同时服用。另外,包括《本草经集注》、《本经》、《日华子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等医书只提到“(人参)不能与藜芦、五灵脂同用”,均未提到和萝卜的关系,只字未提。

只有在凌一揆主编的《中药学》(上海科技出版社1984年6月)中,有提到“服人参不宜喝茶和吃萝卜,以免影响药力”这样的说法。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其中用的是“不宜”而不是不可以。据此可见,中医从古至今没有说吃人参不能同时吃萝卜,我们听到的只是人们口口相传夸大了的说法而已,连有些医务人员也混淆了。

补“元气”,破“胀气”

相比“人参萝卜不同食”这样的谬论,从中医食疗的角度而言,服用人参的同时如果生食萝卜,反而是有益的,这是因为,生吃萝卜可降胃气,熟吃可以促进消化肠道蠕动,对服用人参产生的胀气感起到缓解作用。

根据中药相关理论,人参有大补元气的功效,而人参吃多了,就有可能会产生胀气这种副作用,这时就可以用萝卜来通气。但其实,用白豆蔻、霍香正气散也行,而人参与霍香正气散、白豆蔻是没有禁忌的,古代医书中记载用这些通气的药物、方剂也是为了解决人参的副反应,但却并不抵消它的功效。所以,食用萝卜其实也并不会抵消人参的功效,相反只是避免了它有可能产生的药物副作用。

概括说来,人参所补的其实是人体中的“元气”,元气是维持人体生理活动和基本功能;而萝卜消气,消的其实是胃肠消化不良所产生的“胀气”,两者并非同一种气,自然并不相抵。此“气”非彼“气”,根本就是两回事,民间是把两气混为一谈才有了这种误解。更重要的是,现代营养学研究也已经证实,萝卜含有丰富的淀粉酶,具有助力消化和消除胃肠胀气的功能。白萝卜的主要功效在于消积滞化痰热,下气(指促进肠道蠕动排气)宽中,并不是使人的元气卸除,而是使肺中浊气肠中湿气排出。

萝卜平价益身

萝卜为十字花科草本植物,各地均有栽培。萝卜在中药里属性平、微寒,具有清热解毒、健胃消食、化痰止咳、顺气利便、生津止渴和补中安脏等功效。而现代营养学发现,萝卜中维生素C的含量甚至比一般水果还高,它所含的维生素A、B以及钙、磷、铁等尤为丰富。萝卜中还含有很多能帮助消化的糖化酶;促进胃肠蠕动,增进食欲的芥子油;能提高巨噬细胞活力、吞噬癌细胞,并可把致癌的亚硝酸分解掉的木质素。

总的说来,吃萝卜时没必要老惦记着人参,没有谁会在吃人参时天天吃萝卜,也不会因为天天吃萝卜气虚乏力干不了活走不了路,人参等补药和烧熟的萝卜同食也并无大碍。而对于脾胃虚弱,虚不受补,服用补益药物出现腹胀、胸闷、食不下时,则建议多食用萝卜以起到消食行气,易于吸收的作用。

猜你喜欢

皇子太子参消食
闽产太子参主产区连续式清洗机的设计及应用效果
消食药膳方
太子参品种栽培特性及其高产配套技术研究
太子参愈伤组织与植株再生培养基和外植体的筛选
皇子是怎样炼成的
我家秘方
康熙:幼年读书曾累到咳血
食欲不振喝点山楂茶
柘荣县太子参品牌营销策略
消食8式缩水小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