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考古材料分析新疆地区的骨镞
2018-08-18阿热阿依托列根
阿热阿依·托列根
(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
一、前 言
镞,又称“箭”、“矢”、“镝”等。在我国,古人对箭镞的认识,最早可追溯至“后羿射日”的神化传说。《释名·释兵》载:“矢,指也,言其有所指向迅疾也”。①《史记》、《晋书》等诸多不朽之作中均记载有北方游牧民族以带响声的铜制或骨制的“鸣镝”作为军事信号工具或指代战乱的历史故事。箭镞作为弓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箭杆和弓弦而言,其材料质地更易保存下来,故考古出土的实物常见石制、骨制、贝制、金属制的箭镞,且多发现于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其可能反映的是历史上活动于该地区的先民们游牧狩猎的工具,或是昔日战争留下的武器。
目前,我国考古学界公认的出土时间最早的箭镞是1963年山西省朔县峙峪村附近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的石镞,距今约2.8万年。中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亦发现有多种形制的石镞、骨镞、蚌镞等。青铜冶炼等技术的应用,进一步丰富了箭镞的制造工艺与形制特征。战国晚期至秦代开始流行三棱铜镞,并在中原地区逐渐普遍。制造工艺方面,从战国后期开始,箭镞底端多装铁铤。汉代以后铜镞则逐渐向铁镞演变。②随着历史发展,箭镞日渐发展成为丧葬风俗与文化交融的印证物。
图一 镞的称谓图
箭镞一般由镞身和铤(或銎)两部分组成。据石岩在《中国北方先秦时期青铜镞研究》③一文中所梳理的箭镞的称谓,镞的前锋与关之间的部分统称为镞身,镞身正中凸起的部分称为中脊或脊,左右两边称为翼,翼的外缘称为刃,两刃向前聚成前锋,翼最下端为后锋,后锋与中脊相连接处称作本,本与后锋之间的部分称倒刺,其内侧部分称为翼底,中脊最下端与铤相交处称为关,关下部分即为铤(图一)。相对特殊的是有銎箭镞,其区别之处在于有銎部分,其长短不一,可分为管銎和銎孔。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之要冲,是东西文明交汇的重要通道,其特殊的地理、气候和人文环境,使得该地区成为地下文物古迹保存最好的地区之一。自20世纪初探险热潮兴起,新疆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考古发现日益增多,材料丰富,而骨镞是其中较少引起关注的一类器物。据已公布材料,截止到2017年,骨镞数量已达174枚,因部分数据不详,实际数量必定更多。本文拟对新疆各文化分区中7处遗址和35处墓地所发现的骨镞进行整理与类型划分,并简要分析骨镞与墓葬形制之间的关系,探讨其文化内涵,以加强对新疆地区骨镞的认识。
二、骨镞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现状
1.考古发现
根据新疆境内骨镞的考古发现,并结合自然区划,采取韩建业教授对新疆地区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分区,将新疆地区分成了10个小区,即塔里木盆地北缘、吐鲁番盆地-中部天山北麓、哈密盆地-巴里坤草原、伊犁河流域、塔里木盆地南缘、石河子-乌苏、帕米尔、阿勒泰、罗布泊、塔城地区等(图二)④④。截止2017年,上述地区除塔里木盆地南缘之外,均有数量不等的骨镞出土。
表一 新疆各文化分区出土骨镞情况一览表
?
目前新疆地区可统计的骨镞数量已达174枚,实际数量必定更多。其中塔里木盆地北缘地区出土骨镞30枚;吐鲁番盆地-中部天山北麓地区出土骨镞47枚;哈密盆地-巴里坤草原地区可统计的骨镞有3枚;伊犁河流域地区出土骨镞73枚;石河子-乌苏地区出土骨镞5枚;帕米尔地区出土骨镞2枚;阿勒泰地区出土骨镞12枚;罗布泊地区可统计的骨镞有1枚;塔城地区出土骨镞1枚。具体统计情况如下(表一)。
2.研究现状
图二 新疆各文化分区
中国学者对不同质地的镞的研究相对较多。赵辉先生在《中国北方的史前石镞》㊼一文中探讨了集中于东北和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的石镞的分类、谱系及其演变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各型石镞分布情况及相互关系,并推测北方地区石镞的起源问题。贾伟明先生在《东北地区的石镞》㊽一文中较为全面的研究了东北地区考古出土的石镞。张宏彦先生在《东亚地区的史前石镞的初步研究》㊾一文中试图对包括我国东北地区在内的东亚地区的石镞进行分类,探讨各类型石镞的分布、特征、分期及其编年等。李济先生在《殷墟铜器五种及其相关问题》㊿中,将殷墟铜鏃与西方铜鏃进行比较,对铜鏃的起源问题做了分析探讨,认为殷墟的铜鏃与当地的骨、石镞在发展过程中有自然的联系。在《记小屯出土之青铜器中篇·锋刃器》(51)一文中,李济先生对兵器做了分类,对镞的称谓和形制演变作了探讨。此外,周维(52)、郭宝均(53)、石璋如(54)、杨泓(55)、刘一曼(56)、郭鹏(57)、陈志达(58)等先生在研究中国兵器时均对镞的历史、称谓、形制演变等做了详细论证。何宏在《从秦俑坑出土箭镞看镞的发展演变》(59)一文中梳理了箭镞在各个时期的发现与发展,并通过对秦俑坑出土的大型铜鏃和小型铜鏃的型制与青铜配比分析,来研究秦代箭镞的特点和镞的发展演变。张洪安在《战国铁铤铜镞制作工艺及其流变》(60)一文中深入分析铁铤铜镞的制作工艺。额尔德木图(61)则将镞与内蒙古的文化联系起来,并指出在蒙古族文化中,镞与其它文化特质构成一组文化要素集,共同享有神圣文化属性,保留并延续了其文化意义与功能。孟林盛在《晋北射箭文化溯源》(62)一文中以晋北地区为例,运用考古学和历史文献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梳理了镞矢的材料、形制和功用的演进过程,并将射箭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放入晋北特定的生态环境中进行考察,从自然条件、民族融合、战争及民风民俗等角度阐释了其发源、演变与兴盛的深层根源。杨青(63)从秦陵铜镞的形状出发,分析其主面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几何形状。石岩在《中国北方先秦时期青铜镞研究》(64)、《中原地区先秦时期青铜镞研究》(65)和《先秦时期青铜镞的形制与功能探讨》(66)等文中系统全面的对中国先秦时期中原和北方地区的青铜镞进行了大量的考证,主要是对其类型、分期编年、文化内涵和功能进行探讨;又在《青铜三棱镞和三翼镞出现年代考》(67)一文中考证出在商代二里岗文化时期就出现了青铜三棱镞和三翼镞,纠正了过去对二者出现年代在春秋或战国时期的说法。田广金、郭素新在《鄂尔多斯青铜器的渊源》(68)一文中收集了大量的北方式青铜镞。部分学者对各时期不同地区出土的镞亦作了相关专门性研究,如袁艳玲(69)对东周时期楚地出土的平头镞的形制、年代和用途进行了初步探讨;陕西地区,巨万仓(70)对周原元岐山出土的铜镞作简单介绍;张俭等(71)总结了周原姚西居址鹿角镞的制作工艺;罗西章(72)则对扶风出土的先秦时期铜镞做了资料性解释。河北地区,唐晓燕(73)对商代铜镞进行介绍,齐心(74)对北京地区出土的西周铜镞作型式分析。山东地区,王青(75)收集了该地区两周时期的镞,并对其特征作了相关分析。王清刚(76)探讨了龙山时期中原和汉江地区盛行的三棱镞的分布态势和扩散趋向。黄晓蕾等人(77)探讨骨镞作为随葬品的特殊意义,认为其墓主可能与军事有关。王鹏(78)初步搜集我国各时期遗址中的偏翼镞,并根据埋藏现象,探讨其用途。亦有学者从文字的角度分析镞的不同功能,如岳洪彬和岳占伟在《殷墟的镞与甲骨金文中的“矢”和“射”字》(79)一文中提出殷商时代已存在弋射活动。此外,还有一些相关研究中涉及对箭镞的探讨。
图三 新疆地区骨镞 (部分)
关于新疆出土骨镞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研究伊犁河流域文化等考古学文化内涵时提及,将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器物来分析文化属性。二是与匈奴文化建立联系,主要对匈奴墓葬出土的骨镞进行文化分期探讨,例如《从黑沟梁墓地、东黑沟遗址看西汉前期东天山地区匈奴文化》(80)、《从墓葬看汉代黄河上游地区匈奴的汉化过程及原因》(81)等。三是研究社会经济类型,从骨镞等随葬器物的埋藏环境出发,探究其经济文化类型,主要是以畜牧文化为主,也有如东黑沟遗址和黑沟梁墓地等遗址所代表的半农半牧的定居农业类型。四是探讨弓矢文化,随葬弓矢在新疆地区墓葬中十分普遍,与中原地区的“礼射”文化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骨镞作为重要的印证文物,体现出了当时的丧葬习俗和文化交融。其他与骨镞相关的研究,主要是与新疆地区考古发现的动物随葬品研究有关。综上可知,目前学界缺少对新疆地区骨镞的系统研究,亦缺乏专题性的文章。因此,本文拟对新疆地区考古材料中的骨镞进行初步探讨,以加强对骨镞的认识。
三、新疆地区骨镞的类型
依据镞铤和銎的有无,新疆地区的骨镞可以分为三大类,分别用甲、乙、丙表示,即甲—无铤类骨镞,乙—有铤类骨镞,丙—有銎类骨镞。又可根据具体的形制特征变化分为不同的型与亚型(表二,图三)。由于部分骨镞信息不充分以及形制的特殊性,故目前尚未纳入型式划分表,如罗布泊地区小河墓地中出土的骨镞,其表面比较光滑,刻划有七道弦纹。
四、从墓葬形制看骨镞的文化内涵
由表一可知,埋藏骨镞的墓葬形制主要有竖穴土坑墓、竖穴偏室墓、竖穴石棺墓、竖穴双室木椁墓、竖穴石室木椁墓、竖穴二层台墓及石围墓等大类。石棺墓和木椁墓一般流行于青铜时代,而竖穴土坑墓和竖穴偏室墓则多流行于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甚至到汉唐时期,可见墓葬类型与时代存在着直接的联系。本文所涉及的7处遗址和35处墓地的墓葬类型主要是竖穴土坑墓,其他几种类型零星可数。因此,本文重点分析竖穴土坑墓所能反映的相关信息。
竖穴土坑墓的封堆皆为土石堆,多流行仰身直肢葬,可识别的墓主人都是成年男性,且随葬器物多为铜器、金器、角器和骨器等,也出现少量铁器;此外多处发现殉马坑,随葬马匹和马衔等马具,也有箭杆、砺石等具有少数民族游牧文化遗存特征的随葬品。据考查,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伊犁河流域发现最多的墓葬形制之一,同时,文化属性很多表现出与塞—乌孙文化的一致性。大量北方草原文化因素的出现,显然是受到了欧亚草原文化的影响,因此,可以结合墓地出土器物以及所处环境可推测当时的经济方式是以畜牧业为主的,这批墓葬是当时古代游牧文化聚落遗存。那么,骨镞体现出的文化内涵即主要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文化,很可能是活动在这片区域的“土著”游牧民族在不同时期迁徙中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这对于研究古代游牧文化的考古学研究以及族群迁徙等问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表二 新疆地区骨镞型式划分表
五、结 语
综上所述,新疆境内考古发现的骨镞反映出以下几点特征:
1.分布范围广泛,几乎涵盖了整个新疆文化分区。
2.数量丰富且相对集中,以伊犁河流域地区和吐鲁番盆地-中部天山北麓地区居多,其次为塔里木盆地北缘地区,再次为阿勒泰地区,其他地区出土数量则相对较少。
3.形制变幻多样,尤以有铤类骨镞和有銎类骨镞的型式居多,其中前者以三棱形单翼和三棱形双翼最为常见,几乎新疆境内的各个文化分区中均出土大量的这两种形式的骨镞;后者则是以子弹头状和橄榄形居多。其他类型的数量较少且单一。该文化现象可能与当时的人群迁徙与文化交流相关联。
4.文化内涵相对单一,依据墓葬形制并结合出土器物特征来看,骨镞多见于竖穴土坑墓,此类墓葬多流行于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甚至到汉唐时期,并且是主要流行于伊犁河流域的墓葬形制之一。同时,墓中多随葬具有古代游牧文化特征的遗存。因此,骨镞具有浓厚的古代北方游牧文化特色,反映了该地区在当时主要以畜牧经济为主,与周边地区尤其是欧亚草原文化有着较强的文化关联。
本文是对新疆地区考古材料中骨镞的初步探讨,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一是笔者在型式划分上仍需系统了解相关知识并加强训练;二是很多相关材料尚未发表;三是部分简报对骨镞的相关介绍不太全面。这些对分析新疆出土骨镞的相关问题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仅是笔者现阶段浅显的一些认识,日后有机会将进一步对骨镞类型与所对应的分布区域、年代、分期等诸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如有不当之处,还望批判指正!
注 释
①何宏:《从秦俑坑出土箭镞看镞的发展演变》,《文博》2010年5期。
②于游:《箭镞形制与古人智慧》,《中国民族报》,2017年5月4日。
③石岩:《中国北方先秦时期青铜镞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4日。
④韩建业:《新疆的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文物出版社,2007年。
⑤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和静县莫呼查汗墓地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4年5期。
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静县阿尔夏一号墓地发掘报告》,《新疆文物》2013年2期。
⑦⑧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察吾乎大型氏族墓地发掘报告》,东方出版社,1999年。
⑨从德新、陈戈:《新疆轮台县群巴克墓葬第二、三次发掘简报》,《考古》1991年8期。
⑩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吐鲁番地区博物馆:《新疆鄯善县苏贝希遗址及墓地》,《考古》2002年6期。
⑪新疆吐鲁番学研究院、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鄯善县洋海墓地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11年1期。
⑫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鄯善县二塘沟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12年2期。
⑬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昌吉努尔加墓地2012年发掘简报》,《文物》2013年12期。
⑭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呼图壁石门子墓地发掘简报》,《文物》2014年12期。
⑮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木垒干沟遗址发掘简报》,《文物》2013年12期。
⑯木垒县公众信息网:《新疆”半坡”四道沟原始村落遗址》,2014年。
⑰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乌鲁木齐文物保护管理所:《乌鲁木齐市柴窝堡林场Ⅱ号地点墓葬的发掘》,《考古》2003年3期。
⑱阮秋荣:《新疆乌鲁木齐萨恩萨依墓地发掘简报》,《文物》2012年5期。
⑲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学研究中心、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哈密地区文物局:《2009年新疆伊吾县托背梁墓地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4年4期。
⑳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新疆巴里坤县东黑沟遗址2006-2007年发掘简报》,《考古》2009年1期。
㉑任萌:《从黑沟梁墓地、东黑沟遗址看西汉前期东天山地区匈奴文化》,《西部考古》第5辑,三秦出版社,2011年。
㉒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哈密地区文物所:《新疆哈密市寒气沟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97年9期。
㉓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特克斯县阔克苏西2号墓群的发掘》,《考古》2012年9期。
㉔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新疆特克斯恰甫其海A区墓地发掘简报》,《文物》2006年9期。
㉕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新源铁木里克古墓群》,《文物》1988年8期。
㉖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新源县别斯托别墓地2010年的发掘》,《考古》2012年9期。
㉗新疆博物馆文物队:《新源县七十一团——连渔塘遗址》,《新疆文物》1987年3期。
㉘张玉忠:《新源巩乃斯种羊场发现石棺墓》,《新疆文物》1988年2期。
㉙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源县阿尤赛沟口墓地》,《新疆文物》2013年2期。
㉚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尼勒克县一级水电站墓地发掘报告》,《新疆文物》2012年2期。
㉛刘学堂、阮秋荣:《尼勒克县穷科克一号墓地考古发掘报告》,《新疆文物》2002年3-4期。
㉜阮秋荣、于建军、关巴:《伊犁州尼勒克县奇仁托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4年3期。
㉝钱耀鹏、于建军、李溯源、李成:《尼勒克县加勒克斯卡茵特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7年3期。
㉞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石河子军垦博物馆:《石河子市文物普查简报》,《新疆文物》1998年4期。
㉟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2015年乌苏市四棵树墓群考古发掘报告》,《新疆文物》2016年1期。
㊱王博:《新疆乌帕尔细石器遗址调查报告》,《新疆文物》1987年3期。
㊲喀什政府信息网:http://www.kashi.gov.cn/Item/18359
㊳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阿勒泰市克孜加尔墓地发掘简报》,《新疆阿勒泰地区考古与历史文集》,文物出版社,2015年。
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阿勒泰市巴勒哈纳水库墓地考古发掘报告》,《新疆阿勒泰地区考古与历史文集》,文物出版社,2015年。
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布尔津喀纳斯下湖口图瓦新村墓地发掘简报》,《文物》2014年7期。
㊶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哈巴河东塔德勒墓地发掘简报》,《文物》2013年3期。
㊷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阿勒泰乌拉斯特墓地发掘报告》,《新疆文物》2015年2期。
㊸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克尔木齐古墓群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81年1期。
㊹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罗布泊小河墓地2003年发掘简报》,《文物》2007年10期。
㊺楼兰文物普查队:《罗布泊地区文物普查简报》,《新疆文物》1988年3期。
㊻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塔城地区白杨河墓地发掘简报》,《考古》2012年9期。
㊼赵辉:《中国北方的史前石镞》,《国学研究》第四卷,485~52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72年。
㊽贾伟明:《东北地区的石镞》,《北方文物》1985年2期。
㊾张宏彦:《东亚地区史前石镞的初步研究》,《考古》1998年3期。
㊿(51)李济:《李济考古学论文选集》,524~529页,文物出版社,1990年。
(52)周纬:《中国兵器史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
(53)郭宝钧:《殷周的青铜武器》,《考古》1961年2期。
(54)石璋如:《小屯殷代的成套兵器》,《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2本,1950年。
(55)杨泓:《中国古兵器论丛(增订本)》,文物出版社,1980年。《商代的兵器与战车》,《中国商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56)刘一曼:《论安阳殷墟墓葬青铜武器的组合》,《考古》2002年3期。
(57)郭鹏:《殷墟青铜兵器研究》,《考古学集刊(15)》,文物出版社,2004年。
(58)陈志达:《殷墟武器概述》,《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
(59)何宏:《从秦俑坑出土箭镞看镞的发展演变》,《文博》2010年5期。
(60)张洪安:《战国铁铤铜镞制作工艺及其流变》,《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5期。
(61)额尔德木图:《镞与蒙古文化——试析一种灵物文化特质的建构模式》,《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2期。
(62)孟林盛:《晋北射箭文化溯源》,《体育与科学》2015年2期。
(63)杨青:《秦陵铜鏃主面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几何形状分析》,《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1年3期。
(64)同③。
(65)石岩:《中原地区先秦时期青铜镞研究》,《中原文物》2014年3期。
(66)石岩:《先秦时期青铜镞的形制与功能探讨》,《中原文物》2008年4期。
(67)石岩:《青铜三棱镞与三翼镞出现年代考》,《北方文物》2005年1期。
(68)田广金,郭素新:《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渊源》,《考古学报》1988年3期。
(69)袁艳玲:《楚地出土平头镞初探》,《江汉考古》2008年3期。
(70)巨万仓:《周原岐山出土的青铜兵器》,《文博》1988年5期。
(71)张俭、种建荣、陈钢:《论周原姚西居址鹿角镞的制作工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7年1期。
(72)罗西章:《扶风出土西周兵器浅识》,《考古与文物》1985年1期。
(73)唐晓燕:《河北商代青铜兵器初探》,《文物春秋》2003年5期。
(74)齐心:《北京出土西周兵器研究》,《北京文博》1998年4期。
(75)王青:《海岱地区周代墓葬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
(76)王清刚:《试论龙山时期的三棱镞》,《江汉考古》2017年5期。
(77)黄晓蕾、金熙茗:《大甸子墓地随葬骨器分析》,《辽宁省博物馆馆刊》,2015年。
(78)王鹏:《试论偏翼镞的用途——史前人类是否知光的折射?》,《人类学学报》2012年3期。
(79)岳洪彬、岳占伟:《殷墟的镞与甲骨金文中的“矢”和“射”字》,《文物》2009年8期。
(80) 同 (21)。
(81)邱黎捷:《从墓葬看汉代黄河上游地区匈奴的汉化过程及原因》,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