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楼建制渊源考

2018-08-18范星盛

草原文物 2018年1期
关键词:宫城帝陵陵园

范星盛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明楼是明清帝王陵墓中的重要建筑。明太祖孝陵之后,明清帝陵形成了碑亭、陵门、享殿(祾恩殿)、明楼、陵冢(宝顶)等沿中轴线纵向排列的陵宫建筑群。明楼位于各陵核心—宝顶(封土)前,坐落于宝城城台之上,在空间上占据了陵园建筑的高点,顾炎武《再谒孝陵》诗中就有“突兀明楼峙,呀庨御殿开”①之语。北京明十三陵和清东西陵的明楼建筑内设置陵号碑,在上下檐间悬挂陵名匾,使明楼成为明清帝陵的象征性建筑物。

前辈学者对明楼的起源和影响等问题有所阐发。陈仲篪先生在《宋永思陵平面及石藏子之初步研究》一文中,认为:“南宋攒宫,则皆暂厝于上宫正殿之后,为龟头屋覆之,虽云一时之权益,然实创我国陵寝未有之局也。意者,明清两代宝顶之前建方城明楼,即自此式演绎改进者欤”②,刘敦桢先生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中表达了相同的观点,认为明清帝陵中的明楼建筑由南宋陵覆于石藏之上的龟头屋发展而来③。刘毅先生在《明代帝王陵墓制度研究》一书中,将宋代文献记载的两宋帝陵制度与明陵建制进行对比,认为明陵的明楼是宝城的入口,其建筑为城堡式,并未叠压在墓穴之上,显然不等同于南宋皇陵上宫中的攒殿,在建筑形制上也找不出龟头石藏到方城明楼的演变轨迹,因此南宋攒宫与明代宝城明楼之间没有直接关系④。在同书中,刘毅先生还注意到明《中都志》明皇陵图中所绘的明楼建筑,并引清代文献之记载,认为明楼或为有防御功能的城楼,其名可能源自土语⑤。胡汉生先生在《论明代帝陵宝城明楼制度的形成及其在清代的嬗变情况》一文中也注意到明《中都志》对皇陵布局的记载,认为明孝陵的宝城明楼制度由凤阳明皇陵直接发展而来,明孝陵和后代明陵的明楼因为地理环境等原因有局部变化,后来兼有了城楼和碑亭的双重作用⑥。郑嘉励先生在《明代皇陵制度的历史渊源刍议》中,关注到浙江宋墓墓葬封土前常有仿木构门楼的贴面装饰,认为类似构造可能是明楼建筑的滥觞⑦。

这些研究都对我们探讨明楼建制的缘起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近年来,汉唐两宋及明清帝陵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有关陵墓建筑和陵寝规划的新材料和新研究成果不断刊布,为我们在前辈学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考古学研究和建筑史材料,从长时段思考明楼建制之渊源和形制变化的原因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一、明楼的功能

明以前的文献中难寻“明楼”一词的渊源。现北京昌平明十三陵和辽宁清关外三陵、河北遵化清东陵、易县清西陵中所见的明楼建筑模式均大体相似。如:北京昌平明成祖朱棣长陵明楼,下部为方形城台,高10.95米,城台底部为石须弥座,中部开券洞,其上砌砖。城楼高20米,平面呈正方形,重檐歇山顶,两檐间悬“长陵”匾,楼四面开券门,内立陵号碑,碑身正面刻“成祖文皇帝之陵”⑧。

明初建造的第一座帝王陵寝是明太祖父母之皇陵,位于明初中都凤阳城西南,从明建元前的至正二十六年就开始营建。明隆庆三年《中都志》卷首附有万历四十一年增补的《皇陵总图》,同书卷四“陵寝”条中,详述了明皇陵建筑布局,“内皇城一座,周七十五丈五尺。正殿九间,金门五间,东西庑各十一间,左右角门二座。后红门三座,左右角门二座,燎炉一座。碑亭二座。御桥正三座、左右桥二座,金水河一道;砖城一座,周六里一百一十八步。四门楼四座,各五间。红门、东西角门二座……外土城一座,周二十八里。正红门三座……四门下马牌各二座,周围巡铺十三所。”⑨再结合前人的调查、研究材料,可见明皇陵坐南面北,三城相套,由外向内有土城、砖城、内皇城三重城垣。在皇陵图中,砖城四门均被标示为“明楼”(图一),卷四对应的文字描述为“砖城一座,周六里一百一十八步。四门楼四座,各五间”,则此时之明楼是对皇陵砖城四门门楼的称呼。

从陵园平面布局上看,明皇陵仍主要沿用内外城相套的唐宋陵建制,其各重城垣的功用也可与之类比。刘毅先生在《明代皇陵制度研究》中认为:“凤阳皇陵最外围的土城实际相当于唐宋皇陵的封域,也就是陵园的最外界限。中间的砖城亦即“皇陵城”包纳了封土和献殿,平面呈正方形,四面正中辟门,应相当于唐宋诸陵的陵宫城或名神城”⑩,此说当是。因此,凤阳明皇陵中,作为砖城四门门楼的明楼应相当于唐宋帝陵内陵院的陵门。

图一 明皇陵建筑布局

唐宋时期的帝王陵墓,继承了汉代以来帝王陵墓的基本布局并有所创新,陵墓外围有一般封域,内建方形内陵院,围护封土和献殿。陵院墙四面正中开门,南门为正陵门,门外设神道列石。唐代沿袭汉代称谓,称此内陵园为司马院,司马院四门为司马门⑪,如《旧唐书》载贞观十三年唐太宗谒高祖献陵“皇帝出自寢宮,步过司马门北,泥行二百余步”⑫。北宋则统称内陵院为上宫,内陵院墙为神墙,四面陵门为神门或仍称司马门,如《宋会要辑稿》载向太后陵:“神墙高一丈三尺……神门四座,每座三间四椽四铺作事”⑬,《续资治通鉴长编》载景德四年宋真宗谒永安陵:“至安陵外,次易素服,步入司马门行奠献之礼。”⑭

由于唐宋帝陵多为南向,于是内陵院南门就成为陵园正门,是通往封土前的一个重要节点,往往以建阙、门前列戟等方式予以增壮,突显其地位,使之成为陵墓的标志性建筑,这一点下文将详述。在《皇陵总图》中,砖城南明楼之北紧连皇陵封土。明楼高据于城台之上,城楼高耸,是整个陵园建筑中的高点,实际上就是凤阳皇陵陵园的司马门或神门。

明皇陵之后修建的太祖孝陵,“有大金门三道,门西为王门,又西为西红门。大金门内为神功圣德碑,有碑亭。碑北为神道,有大石桥......桥以北有石兽六种……石望柱二……石人凡八,高可四五丈……神道尽,为棂星门三道。又北有石桥五,并五空桥。......越百步,有文武方门五,三大而二小。东西二井。又北,大殿中门,左、右方门亦五。门内神帛炉,左右各一。左、右庑三十。门外御厨亦二。其左为宰牲亭,右曰具服殿,皇帝所驻以具服者。中为孝陵享殿,有金榜,曰孝陵殿,凡十一楹..……殿北门三道,缭以周垣。又北,大石桥一,五空。逾桥为宝城,中为甬道,拾级而登,分左右折,历阶上,南折为明楼,据宝城城闉上。北折为崇丘,周遭完固,梓宫实葬其中,封之,崇三四丈。”⑮

孝陵在陵园布局上变唐宋陵的“重垣相套”为前后串联的纵向轴线建筑布局⑯,陵墓封土由方变圆,围护封土部分的陵院墙也随之作圆形,封土位置移至陵园中轴线尾端,并将享殿地位提升,单划一个独立建筑院落,不再与封土同处于围护封土的院墙内,原先内陵院中的重要建制仅剩封土。在这次陵园规划的重大变化中,明楼之称延续下来,保留封土正南一座,仍是围护封土之内陵院墙的高大门楼,经由孝陵明楼下城台的券门可进入宝顶前的小陵院。

从建筑形制也仍可看出孝陵明楼对凤阳皇陵明楼的继承,据《皇陵总图》图像及同书文字叙述可知,明皇陵明楼下为方形开券洞城台,城台上建五开间重檐歇山顶城楼。根据孝陵明楼修缮前对其进行的测量、调查资料,太祖孝陵明楼为券洞城台,其上同样建面阔五间的殿堂式城楼建筑(顶部已毁),建筑内部未发现曾有立碑的迹象⑰。

图二

其后的成祖长陵,是北京地区营建的第一座明代帝王陵,长陵明楼将原城台上的五间城楼建筑替换为四面各辟一券洞的重檐方形建筑,中立陵名碑,屋檐间悬陵名匾。这种城楼建筑与《皇陵总图》中所见的皇陵碑亭和长陵神道前现存的大碑楼形制类似(图二),这样四面辟门的碑亭在北京房山金代皇陵遗址中也有发现⑱。陵名的标示强化了明楼作为陵墓象征建筑的作用。此时明楼作为帝陵内陵院陵门的性质并没有发生变化,《明史》载:“凡山陵规制,有宝城,长陵最大,径一百一丈八尺。次永陵,径八十一丈。各陵深广丈尺有差。正前为明楼,楼中立帝庙谥石碑,下为灵寝门。惟永陵中为券门,左右墙门各一楼。明楼前为石几筵”⑲,仍明示其为“灵寝门”。自长陵此,明楼的整体形制基本定型,直到清末崇陵仍袭其制。

由上可知,明清帝陵中的明楼建制最早见于明皇陵,功用相当于唐宋陵内陵院的陵门,其形制为:下建长方形开券门城台,上承重檐城楼建筑。明孝陵之后,随着陵园结构的调整,明楼仅在封土南设置一座,形象延续凤阳明皇陵做高大城楼状,保留了其作为封土门户和陵园标志建筑的作用。明长陵在此基础上,变原城楼建筑为碑亭样式,在楼中设陵名碑,这一做法被后世明清帝陵继承。

二、明楼建制的来源:汉唐帝陵陵门

帝王陵墓的规划和具体建筑形制往往受到前代皇陵制度的影响。追溯明初凤阳皇陵明楼形制的来源,有必要对前代帝陵内陵院的陵门建筑情况予以梳理。

与明陵明楼券洞城楼式的建筑形制不同,汉唐以来帝陵陵门建筑多以陵门、阙楼结合的形式为主。

汉代帝陵陵园平面一般作方形,陵墓封土居中,四面有夯土墙围绕,夯墙中部各辟一门,筑有门阙,四门遗址形制基本相同。已经发掘的汉景帝阳陵南门为帝陵陵园正门,南门门道位于遗址的正中,平面呈长方形,地面有方砖铺地,发掘者推测其上有门屋建筑(图三)。门道东西两侧紧连一对夯土台建筑,从陵园围墙向中央门道有三次从小到大递增的凸出,即三出阙,阙台上发现础石、碎砖瓦等,原应有建筑物。遗址东西两侧与陵园南墙相连,在同一条直线上。即其陵门为门屋两侧连三出阙形制⑳。

图三 汉景帝阳陵平面图

唐代帝陵,环绕陵山一圈筑夯土城垣为内陵园,陵垣四面分别开门。

唐玄宗泰陵山四门均由门址、石狮、双阙构成,其结构与形制基本相同。根据对泰陵内陵院东、南门遗址的发掘,陵门门址主体建筑修建于夯土台基上,为三门道,保存较好的东门门址在北侧门道中存留有一块门砧石,其余均剩础坑。东门、南门门道两旁的柱础残损,原应有三排六列共 18 块柱础石。两门址两端分别与城垣相接,据发掘者推测,泰陵门址原状应为面阔五间、进深两间,中间三间设门,两侧房间中间有隔墙隔断门址内外。陵门门阙独立在门址外,不与门址和陵垣墙相连。泰陵南门西阙保存较好,经发掘,阙体底部有夯土基槽,阙台东端宽西端窄,由东向西形成三段内收,为三出阙形制㉑。

南宋帝后权殡绍兴,各陵宫称“攒宫”。根据周必大《思陵录》对高宗永思陵上宫布局的记载:永思陵上宫外环外篱寨、里篱,最内一重为红灰墙。红灰墙内有龟头殿,殿下为埋藏梓宫的皇堂石藏子。内陵墙红灰墙“周回长六十三丈五尺,止用杚笆椽,铺钉竹笆,板瓦结瓦片行垅。矾红刷造杚笆椽,红灰泥饰。围墙下脚用银铤砖垒砌隔减,并中城砖垒砌鹊台三堵”㉒即红灰墙正南门用砖砌筑成鹊台阙门形式,也是将环绕皇堂的陵墙门做成阙门结合的样式(图四)㉓。

由上,唐宋帝陵陵园陵门建筑均采用了门侧立阙或门前立阙的门与阙结合形式,门阙形制均为三出阙。陵门门道两侧多列柱,上起门屋或作过梁式城门。

图四 南宋高宗永思陵上宫布局

汉唐两宋时期帝王陵墓的总体规划多有模拟、象征帝王生前居住的都城之意,内陵院多被认为是象征都城中之宫城㉔。《汉书》卷三十一载“章邯恐,使长史欣请事。至咸阳,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颜师古注曰“凡言司马门者,宫垣之内,兵卫所在,四面皆有司马,司马主武事,故谓宫之外门为司马门。”㉕则内陵门的“司马门”之名本就源自都城中宫城城门的称谓。

图五 元大都崇天门复原图

考察唐宋都城中宫城城门的形制:已经考古发掘的应天门是隋唐东都洛阳城宫城的正南门,元《河南志》载应天门“门有双重观,上曰紫薇观,左右连阙”㉖。1980年、2001年对应天门遗址的发掘,证明应天门是一组以城门楼为主体,两侧辅以垛楼,向外伸出阙楼,其间以廊庑相连的建筑群体㉗。

辽宁博物馆藏北宋铜钟上所绘的北宋东京宫城正门宣德门,和洛阳应天门一样,也是中为城楼,左右连垛楼,向南以廊连三出阙式东西阙楼的形式㉘。

傅熹年先生在《元大都大内宫殿的复原研究》一文中,结合《南村辍耕录》《故宫遗录》中的记载,对元大都宫城正南门崇天门建筑进行了复原:崇天门中部城楼为重檐庑殿顶、中有腰檐平座的二层楼阁,门楼东西有斜廊各五间,下行到左右垛楼,南连五间廊庑,通突到南边一对三出阙㉙(图五)。

则唐宋以降的宫城正门建筑平面多呈倒凹字形,城门楼作过梁式,与前述同时期帝陵陵门在建筑组合上相似,均采用门旁建三出阙楼的建筑形式。

阙在唐宋时期是标识身份的礼制性建筑,“有门阙然后壮朝廷,有两观然后重侯国”。㉚各种形制的阙楼中,内陵院陵门、宫城门中所见的三出阙是最高等级的阙楼建筑,相关问题已多有研究,此处不再具论㉛㉜。故这一时期帝陵陵门形制或许受到了同时期都城宫门建筑的影响,是彰显帝王陵寝等级的礼仪象征。

三、明皇陵明楼形制的成因

凤阳明皇陵以来的帝陵明楼建筑均为券洞城楼式,门前、门侧不建阙楼,异于唐宋帝陵内陵院陵门的门阙结合样式。根据上文所述都城宫城门建制与帝王陵墓陵门的联系,可以通过明初都城宫城城门的形制变化探讨皇陵明楼建筑的变化原因。

明代建造了中都、南京与北京三座都城。元至正二十六年,与明皇陵的创修同时,朱元璋“命刘基等卜地定作新宫于钟山之阳㉝”,开始营建南京城吴王新宫,据其旧照和现存遗迹,可知明初南京宫城午门及内外城其他城门均为券洞式城门;明皇陵所属的明中都城位于今安徽凤阳县凤凰山南,洪武二年,以凤阳之地为中都,中都城从外而内由外郭城、禁垣、宫城(皇城)三部分构成㉞。中都宫城正南门名午门,三券门,两侧有左右掖门,三券门之间全部砖砌,其余的包砖之间有夯土芯。城门整体亦为其前翼以两观的倒凹字形建筑,但券门底部两侧没有排叉柱,已经为券洞城门形式,不再是前代宫门的过梁式结构,其中正门为双心拱券,五券五伏,门外前伸的两观楼不再做三出阙式㉟(图六)。

这一建筑形制被存留至今的明清北京紫禁城午门沿用。始建于永乐十八年的故宫午门,城台正中为面阔九间、进深五间的重檐庑殿顶城楼,前出的两观亦不作三出阙楼式,为单一座长方形城台,其上建重檐攒尖顶方亭㊱(图七)。

从过梁式到券洞式,门侧建三出阙到无三出阙,明初皇陵陵门(明楼)与宫城城门的变化趋势是相同的。

考察南京、中都宫城城门、陵门(明楼)的营建过程,明皇陵始建于至正二十六年,南京吴王宫城创建于同年,此时新修之宫城:“城之门南曰午门,东曰东华,西曰西华,北曰玄武,制皆朴素不为雕饰”;㊲洪武二年,始建中都,《中都志》载:“洪武三年,建宫殿,立宗庙、大设于城内,并置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于午门东西㊳”。值得注意的是,据明初实录记载,中都城的建造可能模仿了元大都建制。洪武元年,徐达攻克元大都,《明太祖实录》载洪武二年议新都营建事宜时,曾有臣僚建议“北平元之宫室完备,就之可省民力者”,可见元大都宫殿此时仍存留可用,太祖称:“若就北平要之宫室,不能无更作,亦未易也……临濠则前江后淮,以险可恃,以水可漕。朕欲以为中都,何如?群臣皆称善。至是,始命有司建置城池宫阙,如京师之制焉”㊴。洪武二年十二月,“奏进工部尚书张允所取《北平宫室图》,上览之”㊵;洪武八年,中都建设中止,在至正末年所修南京吴王宫城的基础上,改建南京城宫室,“洪武十年,改作大内午门,添两观”㊶。

又据前述皇陵明楼、中都宫城的遗迹状况,则至正二十六年建造的南京吴王宫城午门、凤阳皇陵明楼均为不附建三出阙的券洞式城门建筑。洪武元年克大都城后,在了解北京宫室建筑规制的基础上,洪武二年后新建的中都宫城午门及改建后的南京宫城午门虽也未附建三出阙,但象征性的补建了前伸的两观楼。

图六 安徽凤凰山明中都午门形制

图七 故宫午门建筑形制

由是,明建元前营造宫城门、皇陵陵门(明楼)时,虽然有意按照先代旧例营建都城、帝陵,但或许对具体礼制建筑的营造规制、意涵(譬如三出阙的建筑与标示意义)还不甚了解,而其所处的江南地区,前代的南宋皇城、陵寝在元初已被严重破坏,也难以作为营造时的参考。或许是出于这些原因,在建造这两座重要建筑时,未如唐宋旧例旁出三出阙楼,仅作上承城楼的券洞城门。

承上所言,明楼作为凤阳明皇陵以来的新样式陵寝建筑,是在明初对新朝都城和帝陵规划进行的探索中逐步形成并变化的。作为围护封土的内陵园陵门,这一建制来自汉唐,但城楼式的建筑形制则和明初都城规划及建筑技术的变化直接相关。这或许提醒我们,在探讨帝王陵墓建制的发展变化时,不仅应纵向的考虑其与前代帝陵的承继关系,也应当横向的与同时代都城设计思想以及更大地域范围的新建城市规划理念和技术变化联系起来,这在开展大规模新城建设运动和筑城方式显著变化的明初可能显得更为重要。

注 释

①(清)顾炎武:《顾亭林文集》,中华书局,2008年。

②陈仲篪:《宋永思陵平面及石藏子之初步研究》,《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六卷,1936年第3期。

③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第238页。

④刘毅:《明代帝王陵墓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26页。

⑤刘毅:《明代帝王陵墓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5页。

⑥胡汉生:《论明代帝陵宝城明楼制度的形成及其在清代的嬗变情况》,《明清皇家陵寝保护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

⑦郑嘉励:《明代皇陵制度的历史渊源刍议》,《浙江宋墓》,科学出版社,2009年。

⑧刘毅:《明代帝王陵墓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87页。

⑨(明)柳瑛等:《中都志》卷四《陵寝》,《中国地方志》丛书影印明隆庆三年刻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⑩刘毅:《明代帝王陵墓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9页。

⑪沈睿文:《唐陵的布局:空间与秩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51-152页。

⑫(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二十五《礼仪五》,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第973页。

⑬(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卷七三六八,中华书局,1975年,第1250页。

⑭(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十五,中华书局点校本,2004年,第1443页。

⑮王焕镳撰:《明孝陵志》卷二《规制第二》,南京出版社点校本,2006年,第10-15页。

⑯刘毅:《辽西夏金陵制度的新因素及其影响》,《南方文物》2015年第3期。

⑰郭华瑜:《南京明孝陵明楼建筑形制研究》,《建筑史》2009年第2期。

⑱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金代皇陵》,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41-45页。

⑲(清)张廷玉等:《明史》卷六十《礼十四》,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476页。

⑳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汉阳陵帝陵陵园南门遗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1年第5期。

㉑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蒲城县文物局:《唐玄宗泰陵陵园遗址考古勘探、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1年第3期。

㉒(宋)周必大:《思陵录》,《文忠集》卷一七三,《四库全书》本。

㉓图四采自 孟凡人:《南宋帝陵攅宫的形制布局》,《故宫博物院院刊》2009年。

㉔沈睿文:《唐陵的布局:空间与秩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94-297页。

㉕(汉)班固:《汉书》卷三十一《陈涉项藉传第一》,中华书局点校本,1962年,第1806页。

㉖(清)徐松辑、高敏点校:《河南志》,中华书局,1994年。

㉗a、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工作队:《河南洛阳市东都应天门遗址2001-2002年发掘简报》,《考古》2007年第5期。b、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唐城工作队:《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考古又获重大成果—宫城应天门东阙遗址重见天日》,《中国文物报》,1991年1月20日第1版。

㉘傅伯星:《宋画中的南宋建筑》,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年,第23页。

㉙傅熹年:《元大都大内宫殿的复原研究》,《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331-353页,图五引自此文。

㉚(宋)林表民:《赤城集》卷一,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1983年。

㉛韩建华:《中国古代城阙的考古学观察》,《中原文物》2005年1期。

㉜段清波:《古代阙制研究—以秦始皇陵三出阙为基础》,《西部考古》2006年1期。

㉝(明)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卷二一,台湾中研院史语所影印本。

㉞王剑英:《明中都研究》,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

㉟孟凡人:《明代宫廷建筑史》,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第81-82页。

㊱单士元:《故宫营造》,中华书局,2015年,第97页。

㊲(明)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五,台湾中研院史语所影印本。

㊳(明)柳瑛等:《中都志》卷三,台北成文出版社《中国地方志》丛书影印明隆庆三年刻本,1970年。

㊴(明)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卷四十五,台湾中研院史语所影印本。

㊵(明)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卷四十七,台湾中研院史语所影印本。

㊶《明内廷规制考》卷一《宫阙》,借月山房汇抄本。

猜你喜欢

宫城帝陵陵园
维权解难题,英烈归陵园
电影中的帝陵
帝陵宝藏
《宫城·红色印象》
《宫城·红色印象》
山西考古发现最早宫城
走进陵园(外一首)
秦始皇帝陵青铜水禽坑
辽上京宫城遗址
西夏帝陵建筑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