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妥昔单抗辅助CHOP方案治疗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可行性分析
2018-08-18唐玫琴涂传清田发青李举亨蒋剑成小慧
唐玫琴 涂传清 田发青 李举亨 蒋剑 成小慧
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 绝大多数发生于B淋巴细胞。CHOP方案是治疗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基本方案, 但临床疗效并不理想, 且不良反应较多。研究表明利妥昔单抗是治疗B细胞现非霍奇金淋巴瘤较理想的靶点药物[1]。本文旨在探讨利妥昔单抗辅助CHOP方案治疗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和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于2013年1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60例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30例。对照组中男20例, 女10例;年龄30~75岁, 平均年龄(44.47±10.18)岁;Ann Arbor临床分期:Ⅰ期6例, Ⅱ期12例,Ⅲ期8例, Ⅳ期4例。研究组中男19例, 女11例;年龄31~74岁, 平均年龄(43.69±10.11)岁;Ann Arbor临床分期:Ⅰ期7例, Ⅱ期11例, Ⅲ期7例, Ⅳ期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且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CHOP方案治疗。第1天静脉注射750 mg/m2环磷酰胺(海南锦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13420, 规格:1.0 g)、90 mg/m2表柔比星[辉瑞制药(无锡)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00497, 规格:50 mg]、1.4 mg/m2长春新碱(广东岭南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65857, 规格:1 mg)。第1~5天口服100 mg/d的泼尼松(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44020682, 规格:5 mg×100片), 间歇期3周。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利妥昔单抗辅助治疗。化疗前1 d加以375 mg/m2利妥昔单抗(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 注册证号BS20020058, 规格:100 mg/10 ml)治疗, 将利妥昔单抗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 mg/ml, 维持50 mg/h速度静脉滴注, 如果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则每30 分钟增加50 mg/h, 直至速度为400 mg/h。用药前30 min肌内注射40 mg苯海拉明(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7020713, 规格:1 ml∶20 mg), 静脉注射5 mg地塞米松(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51020723, 规格:1 ml∶5 mg), 预防过敏反应。两组患者均治疗6~8个周期。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疗效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统一评价标准进行判断:无可触及的淋巴结或活检穿刺阴性为完全缓解;病灶两径乘积缩小≥50%为部分缓解;病灶两径乘积缩小<50%, 增大<25%为稳定;病灶两径乘积增大≥50%为进展[2];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并作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非霍奇金淋巴瘤绝大多数起源于B淋巴细胞, 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中超过95%表达CD20抗原。CHOP方案是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典型方案, 但临床研究表明其临床有效率低, 不良反应多[3]。
利妥昔单抗是一种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 可特异性与CD20抗原结合, 从而杀死B淋巴细胞, 达到抗肿瘤目的[4]。
本次研究中, 给予研究组利妥昔单抗辅助CHOP方案治疗, 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主要原因:利妥昔单抗可①特异性与CD20抗原结合, 诱导肿瘤细胞死亡;②增加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③抑制B细胞增殖;④抑制淋巴瘤细胞Bcl-2的过度表达;⑤诱导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性效应;⑥诱导抗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5]。因此利妥昔单抗辅助治疗疗效更好。通过分析两组不良反应情况, 发现联合治疗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具有一定安全性。
综上所述, 利妥昔单抗辅助CHOP方案治疗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确切, 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