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双手配合旋转胎头处理头位难产的效果
2018-08-18郑许嫦
郑许嫦
头位难产是产科常见疾病, 主要表现为临产后胎头衔接较晚及俯屈不良, 胎先露部不易紧贴子宫下段及宫颈内口,常导致协调性宫缩乏力及宫口扩张缓慢、前唇水肿和产妇疲劳, 影响产程进展。导致该疾病的原因较多, 最常见的影响因素为持续性枕后位或枕横位[1]。头位难产患者在分娩过程中会发生产程异常状况, 如果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可能引发更多的母婴并发症, 对母婴健康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对异常胎儿的胎儿进行体位纠正, 在适当时机通过手法进行抬头旋转, 提升患者阴道分娩率, 降低母婴损伤[2]。为此本院开展了双手与旋转胎头配合处理头位难产的临床效果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74例头位难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0~36岁, 平均年龄(28.5±4.2)岁;孕周35~42周, 平均孕周(38.4±2.3)周;持续性枕后位24例, 枕横位13例;观察组患者年龄19~37岁,平均年龄(28.8±4.4)岁;孕周35~41周, 平均孕周(38.1±2.2)周;持续性枕后位20例, 枕横位17例。两组患者年龄、孕周、生产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胎头吸引器旋转胎头方位, 若吸引2次后仍无法纠正胎方位, 胎儿无法娩出应行剖宫产帮助患者尽快完成分娩。观察组行双手与旋转胎头配合处理, 首先需要患者将膀胱排空, 大腿屈曲, 配合常规吸氧, 建立静脉通路。医务人员通过右手对患者阴道进行检查, 以明确患者先露、宫颈状态及胎儿方位, 在患者子宫收缩的间歇期朝上轻推胎头, 使其松动一些以便于后续旋转。再将食指、中指指端放置在患者小囟门以及矢状缝位置, 指尖均匀使力最小幅度转动胎头至枕前位。患者为枕横位, 在转动时的方向为同侧, 向前约45~90°;若患者为枕右后位, 在转动时的方向为顺时针, 向前90~130°;若患者为枕左后位, 在转动时的方向应为逆时针, 向前90~130°。此外医务人员的左手应与右手相互配合, 在患者耻骨联合上方对胎儿的肩部和背部进行推送至枕前位, 也可选择按压其颏部, 帮助胎儿固定及旋转。对患者产力进行调节, 患者子宫发生4次左右强力收缩, 且胎儿头位下降也无旋转可能时, 移开双手。使用布巾包压患者宫底, 增加产力, 避免胎头回缩。此外还可对其进行扩张, 并将宫颈上推以促进产程。在旋转胎头的全过程中都必须保证医务人员保持柔和动作, 避免用力过猛对母婴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应给予母婴胎心监护, 发生异常情况及时转为剖宫产分娩。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分娩方式(包括阴道分娩及剖宫产)、产妇产程情况(包括第二产程时间以及患者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在胎儿分娩后,根据肤色、心率、呼吸、肌张力及运动、反射五项体征进行评分。正常新生儿为10分, 4~7分胎儿考虑轻度窒息, <4分胎儿考虑重度窒息 )[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分娩方式比较 观察组患者阴道分娩率为67.57%,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8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分娩方式比较[n(%)]
2.2 两组患者产程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 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产程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产程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bP>0.05
组别 患者 第二产程时间(min) 产后出血量(ml) 新生儿Apgar评分(分)对照组 37 126.38±20.79 324.15±16.48 8.36±1.48观察组 37 68.47±15.67a 216.43±10.32a 8.42±1.53b t 13.5305 33.6975 0.1715 P<0.05 <0.05 >0.05
3 讨论
头位难产是妊娠期女性常见疾病之一, 具体是指胎头分娩时发生异常导致分娩难度增加, 该疾病在妊娠期早期和临产早期均难以被发现, 只能在产程中受到子宫收缩乏力、产程曲线异常、患者疲劳过度等情况时才会被察觉, 因此该疾病对母婴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4]。当前阶段, 针对头位难产可采取的方式较多, 包括胎头吸引术等, 但是效果并未达到预期。有研究表明, 通过徒手旋转方法可调整患者的异常胎位, 进而促进产程。以往也有单手旋转胎头的治疗方式,但是该种方式固定难度大、旋转难度系数高[5-8], 因此在本次研究中本院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了双手联合旋转胎头的方式进行头位难产的治疗, 双手与俯屈配合, 将胎儿异常体位进行调整至脊前位, 进而为胎头旋转以及固定提供了便利,大大提升了单手旋转法的速度, 降低了单手旋转法的难度[9,10]。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阴道分娩率为67.57%,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8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 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双手配合胎头旋转对头位难产具有良好的疗效。但是在此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胎头旋转时机,避免影响患者正常分娩, 增加产后感染、脐带脱垂等并发症风险。
综上所述, 针对头位难产患者采取双手与胎头旋转法配合应用的效果显著, 可有效提升患者的阴道分娩率, 促进产程, 减少产后出血量, 有利于患者产后恢复及胎儿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