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压力系统中钻井安全作业密度的确定和应用
——以四川盆地五探1井Ø333.38 mm井眼钻井为例
2018-08-17郑述权罗良仪陈正云巫道富付华才钟广荣黄春华罗玉宏
郑述权 罗良仪 陈正云 巫道富 付华才 钟广荣 黄春华 罗玉宏
1.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川东钻探公司 2.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事业部
0 引言
随着普光、龙岗和元坝等深层海相气田的被发现[1-3],特别是川中古隆起下寒武统龙王庙组特大型整装气藏的被发现,大型古隆起成为四川盆地重要的勘探目标和方向[4-5]。
川东地区达州—开江古隆起区具备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在该区部署了1口勘探新领域的风险探井——五探1井,该井设计井深7 570 m,实钻井深8 060 m,采用非标六开钻头尺寸(Ø660.4 mm×Ø444.5 mm×Ø333.38 mm×Ø241.3 mm×Ø190.7 m×Ø135.5 m),其中三开用Ø333.38 mm钻头从三叠系嘉二3层中部井深3 550 m钻至韩家店上部井深5 331 m,进尺约1 800 m,笔者依据对四川盆地东部石炭系气藏已有的钻井资料分析,以预测压力剖面为依据,通过确定和调控穿越三叠系、二叠系、石炭系和志留系多压力系统地层安全作业密度与性能,顺利钻过该井眼段,为四开乃至全井的安全钻进创造条件。
1 工程技术难点分析及处理技术手段
1.1 工程技术难点分析
五探1井三开用Ø333.38 mm钻头从嘉二3亚段中部井深3 550 m钻至韩家店上部井深5 331 m,穿越三叠系、二叠系、石炭系和志留系多压力系统地层。分析邻井资料发现有如下突出问题:①多层段有气显示,压力系数差异大。邻井七里50井嘉二3亚段1.33 g/cm3井涌,茅二段1.73 g/cm3井涌,黄龙组1.21 g/cm3后效气侵。五科1井飞仙关组、茅二段、栖一段均有程度不同的气显示。②多层段井漏,漏失性质各异。邻井七里50井,在龙潭组1.73 g/cm3发生井漏,茅二段1.81 g/cm3井漏失返,栖一段1.85 g/cm3井漏。③存在多个垮塌、缩径层段。嘉二段的石膏易蠕变缩径;龙潭组、梁山组的页岩、铝土质泥岩易缩径和垮塌;韩家店泥岩地层易井塌和缩径;原川东地区开发石炭系的井,都是用Ø215.9 mm钻头从嘉二3亚段钻至石炭系顶部,本井使用Ø333.38 mm钻头穿过石炭系并进入志留系120 m,井眼加长、增大,井壁稳定性更差[6-7]。④井眼容积大,加大了处理复杂的难度和风险。
1.2 处理技术手段
本井段压力系统复杂,喷、漏、塌、缩径的地层共存,为确保钻井施工的正常进行,首先要保证井控安全;其次要保持井眼畅通,包括不垮塌、不缩径。满足该两项要求的密度就是笔者提出的安全作业密度,这是井眼钻成的最基本保证。井漏、厚泥饼可采取其他工程措施解决。
1.2.1 井漏处理
在漏速可接受条件下,继续钻进并加入随钻堵漏剂。漏速不可接受时进行专门堵漏,直到恢复钻进作业[8-9]。本井石炭系黄龙组压力系数最低,最可能井漏。
1.2.2 厚泥饼处理
优化钻井液泥饼质量;使用好固控设备,降低钻井液中的有害固含;简化钻具组合,减少钻具与井壁的接触面积;强化操作,减少钻具在危险井段的静止时间。本井嘉陵江组、飞仙关组和黄龙组段可能出现。
1.2.3 井塌处理
控制钻井液滤失量,降低吸水和渗透作用;优化泥饼质量,巩固井壁;发现垮塌立即停钻循环划眼,破除掉入井筒的岩石并携带到地面。本井龙潭组和韩家店可能出现。
1.2.4 缩径处理
控制钻井液滤失量,减少吸水膨胀量;勤划眼,及时清除形变。本井嘉二段和韩家店组可能出现。
采取上述措施后,仍然不能有效克服,则考虑改变井身结构。
2 安全作业密度的确定方法与效果
安全作业密度是井控安全密度、缩径抑制密度和垮塌抑制密度三者中的最高值。安全作业密度高于漏失密度则会井漏,必须堵漏提高承压能力,以满足继续作业的需求。安全作业密度高于厚泥饼临界密度会产生厚泥饼,须采取其他工程技术措施来解决。而对于井眼垮塌、缩径,安全作业密度不能只考虑压力因素,还要从钻井液性能调整进行控制,所以,在安全作业密度下,井漏、厚泥饼难以避免,井塌、缩径仍有可能出现。
2.1 安全作业密度确定方法
2.1.1 井控安全密度
井控安全密度是全裸眼段施工中保证井控安全的最低密度。通常采用短起下钻测气窜速度的方法或者静止一段时间来实际验证[10]。
对一般油气层,发生溢流后,根据求得的地层压力和需要的安全附加密度确定,并进行短起下钻验证。
对窄压力窗口的敏感性压力地层,目前普遍采用精细控压钻井[11-14],用略低于地层压力的钻井液密度来控压钻进和起钻至套管鞋,然后打加重钻井液盖帽、在漏失状态下起下钻[15-18]。这种情况的井控安全密度按敞井安全起下钻的当量密度确定。
对高压低产层,虽然压力高,但单位时间内侵入量小,发生溢流后关井,短时间内无法求取到准确的地层压力,压井中通过多个循环周上提密度仍然不能消除气侵[19]。以停泵不外溢、开井循环不溢流为“压稳”的直观判断。有的井停泵一段时间后线流外溢,流量不增大,持续或断续几十小时外溢总量很少。通过短起下钻或静止一个起下钻周期测气窜速度来检验是否安全。被验证为可以实现安全作业的密度即为井控安全密度。
高压低产层还有个显著特点,随着打开时间的增长,近井壁地层能量的释放,气侵程度逐渐减弱,井控安全密度也随之下降。
在同一裸眼段有多个不同压力系数油气层的井,井控安全密度按最高值确定。
2.1.2 垮塌抑制密度
因为井筒液柱压力低,使得井壁围岩的应力超过岩石本身的强度而造成井塌,阻碍正常钻井的进行。地层所需的液柱支撑力通常是未知,只有在钻井过程中加强监控,发现垮塌即提密度抑制,直到垮塌现象消失,此密度即为该层段的垮塌抑制密度。若同一裸眼段有多个层位的垮塌抑制密度,则取最高值。
2.1.3 缩径抑制密度
塑性地层因为井筒支撑力不能阻止岩石形变而发生缩径。阻止岩石形变需要的支撑力通常也是未知的,需要在钻井过程中随时监视,发现有缩径,立即提密度抑制,直到井眼畅通。这个井眼畅通的最低密度就是该层段的缩径抑制密度。若同一裸眼段有多个层位的缩径抑制密度,则取最高值。
2.1.4 漏失密度
井漏后,根据探得的静液面,计算漏失压力,折算当量密度即为漏失密度。当出现两个或多个油气水层,高压层井控安全密度高于低压层的漏失密度时,低压层按漏层考虑。
2.1.5 厚泥饼临界密度
厚泥饼产生的前提是井筒有压差,适度控制井筒压差,有利于厚泥饼的消除[20]。不产生厚泥饼的最大压差为厚泥饼临界压差,对应的密度为厚泥饼临界密度。若同一裸眼段有多个层位的厚泥饼临界密度,则取最小值。
2.2 安全作业密度的应用情况
五探1井三开井段安全作业密度的探索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茅口组井漏前,第二阶段为茅口组井漏后。为便于分析,先列出五探1井三开实钻地质分层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实钻地层分层数据表
2.2.1 第一阶段安全作业密度的确定
嘉二段缩径抑制密度:用密度1.50 g/cm3钻井液钻至嘉二段井深3 643 m短起下钻,在井段3 572.79~3 641.62 m不畅通。判断为石膏层缩径。通过划眼、加重钻井液到1.65 g/cm3恢复正常。确定嘉二段的缩径抑制密度为1.65 g/cm3。
飞仙关组井控安全密度:用密度1.65 g/cm3钻井液钻进至井深4 058.51 m发现气测异常,继续钻进148分钟至井深4 066.72 m,发现液面上涨0.8 m3,全烃3.6↑92.7%。关井30 min套压0.1↑0.68 MPa,立压0 MPa。通过三个循环周压井,逐渐提密度至1.81 g/cm3恢复钻进,并经短程起下钻验证为井控安全密度。
从显示层位、岩性、钻时、发生溢流及压井过程分析,飞仙关组为典型高压低产层。后续钻进中逐渐降密度至1.78 g/cm3并被验证为井控安全密度,直至茅口组发生井漏。
嘉一段至飞仙关组层段厚泥饼临界密度:用密度1.65 g/cm3钻井液在嘉一段钻进无异常。飞仙关组用密度1.81 g/cm3压井后起下钻,在3 602~4 542 m井段(嘉一段至飞仙关组)内13个小段发生阻卡。判断为厚泥饼。后续钻进中降密度至1.78 g/cm3,井眼畅通。确定嘉一段至飞仙关组的厚泥饼临界密度为1.78 g/cm3。
采用1.78 g/cm3的密度既满足井控安全的需要,也能抑制缩径,更没有发生垮塌,被确认为这个阶段的安全作业密度,同时该密度还能抑制厚泥饼。
用密度1.78 g/cm3的钻井液安全钻完飞仙关组、长兴组、龙潭组。
2.2.2 第一阶段安全作业密度下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用密度1.78 g/cm3的钻井液钻进茅口组5 m至井深4 829.17 m发现井漏,漏速18 m3/h。原钻具5次堵漏无效,逐次增加堵漏浆浓度和数量,堵漏中漏速变为失返,同时有天然气侵入井筒。判断为较大裂缝产层;进入井筒的气以茅口组为主;探得静液面井深800 m。
按静液面计算,茅口组的漏失密度为1.49 g/cm3,此时作用于飞仙关组的当量密度为1.43 g/cm3。与之前的安全作业密度1.78 g/cm3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必须简化钻具组合进一步堵漏,求取新的安全作业密度。
下Ø139.7 mm光钻杆至井深4 602.79 m后发现溢流。在堵漏压井准备期间,进行间断反推、置换及正循环堵漏压井共5次,最后套压12.76 MPa,立压0 MPa。准备充分后,全井筒反推压井一次成功。分别在井深3 901 m和3 511 m各打水泥100 t,堵漏成功。
2.2.3 第二阶段安全作业密度的确定
从塞面井深3 607 m钻塞至4 743 m,钻井液密度从1.78 g/cm3降至1.65 g/cm3,经短起下钻验证,符合安全起下钻条件,获得飞仙关组井控安全密度一个参考值。
继续下调密度至1.60 g/cm3钻塞至井底完,井不漏,有气侵。
用1.60 g/cm3密度钻进,在井段4 829.17~4 845.68 m井漏,堵漏成功,井眼畅通,经短起下钻验证符合安全起下钻条件。探明了飞仙关组井控安全密度又一个参考值。该密度比原探明的嘉二段缩径抑制密度低0.05,没有发生阻卡,可认为该密度为第二阶段的缩径抑制密度。
用密度1.55 g/cm3钻井液钻进10 h至井深4 855.05 m,井下不漏,发现龙潭组垮塌,逐渐提密度至1.65 g/cm3,井下恢复正常。龙潭组的垮塌抑制密度被证实为1.65 g/cm3。
茅口组井漏时作用于飞仙关组的当量密度为1.43 g/cm3,用1.55 g/cm3的密度钻进10 h没发生溢流,但是未被验证为飞仙关组的井控安全密度,也没有证实嘉二段是否缩径。
至此,飞仙关组的最低井控安全密度被验证为1.60 g/cm3,龙潭组的垮塌抑制密度为1.65 g/cm3,嘉二段的缩径抑制密度为1.60 g/cm3,所以第二阶段安全作业密度即取1.65 g/cm3。该密度小于嘉一段至飞仙关组的厚泥饼临界密度1.78 g/cm3,不会产生厚泥饼;该密度高于茅口组漏失密度,茅口组以下地层漏失密度未知,有发生井漏的可能。
2.2.4 二阶段安全作业密度下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茅口组至石炭系黄龙组地层间断性井漏。用1.65 g/cm3密度钻井液钻茅口组、栖霞组、黄龙组3个层位,6个井段发生井漏,根据不同的漏速,用不同的配方堵漏,安全穿越3个层位,进入韩家店组。
韩家店组垮塌及缩径。用1.65 g/cm3密度钻达固井井深5 331 m,已进韩家店组120 m,无异常。静止观察3 d后,下钻通井至井深5 263 m遇阻,正、倒划眼都困难,返出的岩屑中有泥岩掉块,通过处理钻井液和16 h划眼通井至井底,之后井眼通畅,电测、下套管都顺利。经测井证实为垮塌和缩径并存,如图1、2所示。
2.3 其他配套措施
简化钻具组合。在茅二段发生井漏后,去掉螺杆钻具和扶正器,使用塔式钻具+Ø139.7 mm钻杆组合。
优化钻井液性能。根据井下情况的需要,及时调整处理钻井液性能,确保井下安全。
井漏液面不在井口时,坚持吊灌,确保液面在一定高度,防止溢流和井塌。
2.4 实施效果
应用安全作业密度的方法,及时分析研究各层段实际情况,获取了各层段的相关密度并及时确定了安全作业密度,同时配套其他工程技术措施,顺利完成了该井眼段钻探。经电测,最大井斜2.22°/4 500 m,在井深4 800 m处最大井径422 mm,平均井径349 mm,井眼扩大率5%,井身质量全优,下到位。
图1 韩家店组划眼扭矩曲线图
图2 韩家店测井井径曲线图(1 in = 25.4 mm, 1 ft = 0.304 8 m)
3 结论与建议
1)安全作业密度系统考虑了多压力系统共存的井眼安全问题,提出了5个相关密度的概念,阐明了各密度与安全作业密度的关系。
2)五探1井实施了在气显示活跃、缩径井段,选择井控安全密度、缩径抑制密度二者中高者为安全作业密度;在井漏、垮塌为主的井段,选择井控安全密度、垮塌抑制密度二者中高者为安全作业密度,再辅以堵漏和其他工程技术措施提高地层承压能力等技术措施,有力地保障了Ø333.38 mm井眼段的顺利完成。
3)把多压力系统设计为共存同一裸眼段,建议采用安全作业密度法进行论证,充分考虑井眼内各层压力关系,确定可能风险预防措施,合理设计井身结构,并预留一层备用套管。同时,施工中注意拾取各层位的相应密度,为下步技术决策和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4)复杂井段作业要简化钻具组合,钻井液性能要优化,处理复杂要合理选择钻具的下入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