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2018-08-17陈景娜
陈景娜
(长春市妇产医院,吉林 长春 130042)
黄疸是由于机体胆红素聚集引起的巩膜以及皮肤黏膜黄染。新生儿机体发育还不成熟,其体内胆红素代谢与成人具有一定的差异,因此,胆红素在机体内更加容易聚集,进而发生新生儿黄疸[1]。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与病理性两种,生理性黄疸体内胆红素聚集较少、黄疸持续时间较短、可自愈。病理性黄疸体内胆红素水平较高,持续时间较长,如不及时治疗会引起胆红素脑病,损害患儿的中枢神经,致残率与致死率均较高[2]。本研究对117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的病因进行分析,以期为病理性黄疸的防治提供依据,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我院共收治的117例新生儿黄疸患者,男63例,女54例,日龄1~28 d,平均日龄(15.2±5.1)d,早产儿65例,过期产儿3例,足月儿49例,自然分娩64例,剖宫产43例。
1.2 病例入选标准[3]:本研究病理性黄疸的诊断以《实用新生儿学》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标准进行诊断:①新生儿出生后的24 h内即出现黄疸;②足月新生儿≥14 d、早产新生儿>28 d黄疸不消退或是复发;③血清结合胆红素>4 μmol/L。满足以上任何一点既可以诊断为病理性黄疸。
1.3 研究方法:对我院在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收治的117例新生儿黄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病理性黄疸患儿病例中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对比患儿不同时期的血常规、外周静脉血总胆红素、白蛋白、直接胆红素等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研究所得到的数据采用统计学数据分析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剂量资料应用方差检验,结果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反之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病因:本研究中回顾分析的117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例中,新生儿出现病理性黄疸的原因主要由3种,即围生因素、母乳性黄疸、感染造成,其中围生因素导致的病理性黄疸的患儿共有32例,占总数的27.35%;母乳性黄疸患儿11例,占总数的9.4%;感染因素导致黄疸患儿共有51例,占总数的43.59%;溶血因素3例,占总数的2.56%;先天因素14例,占总数的11.97%;其他因素6例,占总数的5.13%,详见表1。117例患儿中有99例治愈出院,17例转诊,1例合并先心病,家属放弃治疗。
表1 117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的病因分析
3 讨 论
3.1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原因
3.1.1 围生因素:围生因素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诱因中出现的概率较高,围生因素主要是在围生期母婴出现的异常情况,如早产、颅内出血、产钳助产等,这些会导致产程延长,甚至是新生儿缺氧的情况,对新生儿机体内的代谢系统产生严重的影响,新生儿对体内胆红素的代谢功能出现障碍,导致皮肤、巩膜黄染,继而导致新生儿黄疸[4]。
3.1.2 感染因素:感染性因素是新生儿黄疸出现的最常见因素,产程时间长、侵入性诊疗、羊水误吸等均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出现不同部位的感染。新生儿机体免疫力较低,入侵体内的细菌或病毒会对机体内的细胞进行破坏,并一直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使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下降,进而导致机体内的胆红素代谢障碍、聚集过多,出现黄疸[5]。此外,重症感染还会导致新生儿溶血,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
3.1.3 先天因素:先天因素包括母亲糖尿病、低体质量儿、早产等。母亲糖尿病导致新生儿在胎儿时期机体内长时间处于高血糖的水平,出生之后,母体高血糖对其的干扰因素消失,新生儿易发生低血糖的现象,导致肝酶活力降低,对胆红素的代谢能力也有所下降[6]。早产儿以及低体质量儿机体出生时机体多数组织与器官发育还不够完善,机体内的代谢也会受此影响,肝酶活力降低,消化系统的功能也不完善,肝肠循环升高,导致机体内血红素水平较高,进而导致黄疸。
3.1.4 母乳因素:母乳因素可分为早发型与迟发型两种类型,这主要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肝肠循环升高,母乳喂养不足所致的。新生儿机体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肠蠕动较慢,经肠道的胆红素在肠道中停留的时间较长,致使胆红素的吸收增高,机体内的胆红素水平升高,出现新生儿黄疸。
3.1.5 溶血因素:溶血主要是由母婴血型不同造成的,最常见的新生儿溶血发生于母亲血型O型,婴儿血型A型或B型,新生儿溶血后,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与胆红素进入到血液中,新生儿机体内的胆红素急剧升高,进而出现新生儿黄疸。
3.2 其他: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疾病的诊治能力逐渐增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也逐渐清晰,但是,在临床上仍有部分不明原因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出现,在临床上表现出典型的黄疸症状,且出现早、血胆红素水平高、持续时间长、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不明原因的病理性黄疸应排除一些遗传疾病的可能。
3.3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防治:在临床实践中,预防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可以从其病因着手。要加强围生期保健以、提高产科质量,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有效的处理围生期母婴出现的异常情况,同时,医护人员需要熟练的掌握新生儿的急救技术,特别是新生儿心肺复苏技术,以减少新生儿窒息对红细胞的破坏,进而减少胆红素入血[7]。此外,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病因素中最容易干预的就是感染因素,在临床工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保持室内环境清洁,经常进行病房内通风、减少病房内探视人员的数量以及频率等均可有效降低新生儿感染的概率,进而降低由感染因素所致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病率。
新生儿出生后应密切观察新生儿皮肤、二便颜色、巩膜颜色、精神状态等,出现黄疸的新生儿可监测新生儿血胆红素水平,注意病理性黄疸与生理性黄疸的区别,对于已经出现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可以采用光照法治疗,同时应用酶诱导剂双歧杆菌改善消化道环境,并给予白蛋白,以利于白蛋白与胆红素结合,降低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率,必要时应用换血疗法,感染的患儿给予抗感染治疗了。
总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原因较多,在的临床工作中要积极寻找病因进行对因治疗,同时注意观察新生儿的病情,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病理性黄疸并发症的发病率,以促进患儿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