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疗剂量131ISPECT/CT在评价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局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

2018-08-17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河南郑州450052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8期
关键词:放射性甲状腺癌断层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河南 郑州 450052)

常 伟 韩星敏 王瑞华 刘保平 牛广君 张晶晶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类型是分化型甲状腺癌。目前,我国分化型甲状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触诊检出率仅为5%[1];高分辨超声检出率为28%[2],其中甲状腺癌的检出率5%[3]。目前手术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主要措施,放射性131碘治疗及TSH抑制治疗为其辅助措施。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是预后较为乐观的恶性肿瘤之一。DTC占全部甲状腺癌的85%,近些年来呈上升趋势,其中单侧甲状腺癌最为常见,双侧甲状腺癌次之,多病灶癌灶最少。黄劲雄等[3]研究认为,多病灶癌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所占比例较高,微小癌具有极强的隐匿性,术前诊断双侧微小癌的难度极大。分化型甲状腺癌临床症状不典型,约有81%的患者以颈部肿块或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为主要临床表现。甲状腺结节容易合并甲状腺癌、结节性甲状腺肿,加之该病病理复杂,导致术前确诊率较低。颈部CT是检查甲状腺癌的常用方法,该检查方法能准确显示病变位置、结节大小及数量[4]、淋巴结肿大及血供情况。随着近年来影像学迅猛发展,核医学功能影像与解剖影像的不断融合,SPECT/CT断层成像能综合显示肿瘤位置,判断肿瘤转移路径,对于评价疗效及预后提供了可靠的评价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DTC患者,应用SPECT/CT检查诊断,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0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中男性146例,女性154例,年龄48~69岁,平均年龄(54.59±1.47)岁。纳入标准:1.病理检验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患者;2.接受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3.知情同意的患者;4.接受随访的患者。排除标准:1.未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2.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有131I治疗禁忌症者;3.不接受随访的患者;4.中途退出研究的患者;5.妊娠期、哺乳期患者。

1.2 方法患者均接受同一手术医生手术治疗:患者全身麻醉,助手摆正体位。操作医生术中在解剖及游游甲状腺过程中要尽可能保护及复位原有甲状旁腺。辨别及解剖甲状腺被膜,保护周边动静脉血供。术前询问患者意愿,获得同意后在术后应用纳米碳混悬注射液。对疑似误切组织取小部分组织送实验室确诊。术后接受常规治疗状腺腺叶切除术后1d~2d采取静脉补钙的方式,每天2g。术后3d~15d口服钙剂每天2.4g(维生素D250单位/d,骨化三醇0.5μg/d)。放射性131-I碘治疗:口服放射性131-I前需给予常规泼尼松治疗10mg,每日3次,口服1周。患者接受131-I治疗:治疗当日空腹,口服131-I剂量为30-150mCi,合并淋巴结或其他器官远处转移患者酌情加量 。

检查方法:患者在接受131-I治疗后3-7行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患者选取仰卧位,应用SPECT/CT检测仪器采集患者颈胸部SPECT断层,宽度为40cm,矩阵128×128,双探头各旋转180°,步进6°。多层螺旋CT扫描,层厚5mm。矩阵512×512,电压130kv,能量300mAs。

1.3 评价指标(1)判断方法:由两名经验丰富的核医学学医生采用盲选方法进行阅片。首先分析131I-WBI图像,然后再审阅断层融合图像。意见不一致时,需共同讨论直至得出一致意见。(2)判断标准:131I-WBS阳性标准:放射性浓度高于本底水平。肺部转移:肺部出现异常摄碘灶火双肺弥漫性放射性浓聚。SPECT/CT判断标准:①放射性污染:体表或体外放射性浓聚。②阳性病灶:放射性浓度高于本底水平。③不摄131I病灶:SPECT显示无放射性摄病灶。(3)B超诊断标准:①甲状腺残留:B超回声不均匀,边缘不齐。②淋巴结转移:回声增强或不均匀,伴有小沙粒样钙化、液化,局部血供丰富,可见多支小动脉由各个方向深入淋巴结。(4)CT诊断标准:①放射性131碘残留:甲状腺呈软组织密度影,可见钙化影。②淋巴结转移:密度不均,被膜完整性中断,界限不清。(5)综合判断:131I-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阳性者,CT、B超随访>6个月判断为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调查结果由经培训的专业工作人员筛选、收集并整理,数据由双人双机独立录入Epidata3.1软件,数据分析采用SPSS20.00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样本构成比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s)形式表示,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算Z值,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标准为α=0.05。

2 结 果

2.1 131I-WBS结果经诊断发现,300例患者中有110例患者为单纯甲状腺残留,转移95例,完全去除20例。阳性病灶共680枚,残留病灶330枚,转移病灶350枚,其中颈部或纵隔淋巴结转移140枚,远处转移210枚。

2.2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结果300例患者经SPECT/CT诊断后发现,单纯甲状腺残留有120例患者,转移病例有104例,共有712枚阳性病灶,甲状腺残留病灶378枚,转移病灶410枚,其中颈部或纵隔淋巴结转移160枚,远处转移250枚。

2.3 手术结果手术后131I治疗后提示甲状腺残留者,6个月后复查,基本上都能去除完全,所以随访需要病理结果的,都是颈部淋巴结转移者。

110例患者为单纯甲状腺残留,转移104例,残留病灶398枚,转移病灶413枚,其中颈部或纵隔淋巴结转移152枚,远处转移261枚。

2.4 131I-WBS与SPECT/CT诊断DTC转移病灶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比较SPECT/CT诊断DTC转移病灶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显著高于131I-WBS(P<0.05),见表1。

2.5 转移部位诊断价值比较SPECT/CT淋巴结数、远处转移、淋巴结检出率、远处转移检出率显著高于131I-WBI(P<0.05),见表2。

3 讨 论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类型是分化型甲状腺癌。目前,我国分化型甲状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外科手术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主要方式[5],术后辅以放射性131碘治疗。放射性131碘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是提高综合治疗效果的关键[8]。放射性131碘治疗后的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放射性131碘能被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特异性摄取从而在131I-WBS影像中得以显示。甲状腺CT检查图像出现以下图像,很可能是甲状腺恶性肿瘤:(1)出现实性不均质低回声结节,边界模糊,形态各异,包膜缺失。(2)有伪足或毛刺状突起。(3)结节中发现砂砾样钙化或粗大钙化图像。(4)血流丰富,考虑为瘤体自身已形成完整的输血系统。(5)颈部淋巴结异常肿大。甲状腺结节中砂砾样钙化CT对甲状腺癌的诊断特异性为88%[9]。131I-WBS检查方法结合甲状腺内血流丰富程度可明显提高甲状腺癌诊断正确性[10]。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检查甲状腺癌的另一种方法,对体检时触及不到的小结节可选择B超引导细针穿刺。现阶段细针穿刺是判断甲状腺癌最精确[11]、特异性最高的检查方法[12]。131I-WBS是检查DTC转移的常用方法。131I-WBS呈像为平面呈像[13-15],平面成像组织重叠,缺少详细的组织解剖信息,所以假阳性及假阴性率较高。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能将病灶功能信息与解剖信息相结合,从而精确提供摄取灶位置,排除假阳性及假阴性。

表1 131I-WBS与SPECT/CT诊断DTC转移病灶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比较(n=300)

表2 转移部位诊断价值比较(n=300)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SPECT/CT诊断DTC转移病灶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较高。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能分别获取CT与SPECT图像,在充分融合横断、冠状面等图像特征后,能更好的显示假阴性病灶,提高诊断正确性。SPECT/CT淋巴结数、远处转移、淋巴结检出率、远处转移检出率较高;提示,SPECT/CT能有效获取甲状腺残留、复发、转移病灶,有利于临床诊治。

综上所述,SPECT/CT能提高了放射性131I治疗DTC患者后SPECT全身显像转移性病灶准确率,同时对判断病灶大小、部位、转移路径,有利于排除假阳性及假阴性,对DTC患者治疗后疗效评价和预后随访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放射性甲状腺癌断层
页岩断层滑移量计算模型及影响因素研究*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
如何跨越假分数的思维断层
甲状腺癌“低位领”式与“L”型切口淋巴结清扫术的比较
嘛甸油田喇北西块一区断层修正研究
X油田断裂系统演化及低序级断层刻画研究
中医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研究进展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护理干预在降低甲状腺癌患者焦虑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