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的三个结合点
2018-08-16张正祥
张正祥
【摘 要】文章从把握教学预期目标与学生“原有基础”、课堂评价与家庭评价以及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等多元评价的结合点三个方面阐述了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三个结合点
开展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研究,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一位品德学科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对课程评价也越来越予以关注。作为该学科的一线教师,对如何理解和落实《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让评价积极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我以为应把握好三个结合点。
一、把握教学预期目标与学生“原有基础”的结合点
《课程标准》指出:“面向全体学生,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由于先天遗传和后天生活环境的不同,学生的道德认知、行为习惯、兴趣爱好、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等方面差异很大。如果在同一时间用统一的预期目标去度量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势必在起点上就挫伤了孩子的积极性。为了让学生在不同的“原有基础”得到发展,教师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原有基础”,以便制定教学目标时对每个学生来说,不是统一的,而是相对应各自的最近发展区的。
衡量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看有没有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测量一个学生学习成效,往往就是看有没有达成学习目标。如果教学预设与学习目标不够科学或合理,即使实现了,也达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这其实就是我们原先所倡导的备课要备“两头”,既要钻研教材,也要熟悉学生。即使名师上公开课,课前都有个“预热”,也就是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对学生课前做些了解,以便上课时能配合默契,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每天上的是常态课,就更应该对学生的一言一行知根知底。在设定教学目标时要有一定的弹性,留有有一定的空间,在引导学生评价时要做到既有的放矢、心中有数,又可以根据评价实际随时调整教学目标。每次评价都有所收获,不偏离目标或放任自流。让学生觉得老师每节课或每一次活动都是为自己量身定制的,自己都能摘到所要的“桃子”。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和促进学生发展,所以应恰当地把握教学预期目标与学生“原有基础”的结合点。
二、把握课堂评价与家庭评价的结合点
课堂评价能够与学生形成正面的互动,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和道德操行起到积极的引领效应。可是,如果课堂评价与家庭评价没有很好地结合,老师一周的辛苦,有时可能不及一个周末或一个晚上对孩子的影响。虽然说,学校的教育目标与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本质上是相通的,但由于教育方法不同,特别是评价标准和把握的尺度不同,使之得到的效果大相径庭。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建立家校评价平台,能够把老师的课堂评价与家庭评价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家校评价平台可以是纸质的“家校评价联系卡”,也可以是通过网络实现互通评价信息。现在是信息社会,学生课堂内外的表现和学校的要求可以随时通过电话、手机短信、QQ、微信等媒体和平台反馈给家长;家长也可以通过以上方式方法把孩子的家庭表现和期望反馈给学校和老师。老师和家长可以根据对方实时反馈的评价信息,及时对学生进行再教育。只有保持课堂评价与家庭评价的一致性、延续性、交融性,也就是实现了家校对孩子教育“指挥棒”的高度统一,品德与社会课才能从课堂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学生生活的许多空间,实现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学习的有机结合。
三、把握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等多元评价的结合点
《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倡导采用多主体、开放性的评价,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或综合运用评价方式。”也就是说,评价主体应是多元的,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是教师自导自演,唱独角戏,而应与学生自评、互评等多元评价有机结合。评价者可以是老师,可以是学生个人或学生小组,也可以是家长或其他人员,改变老师单一评价的现状。
课标进一步指出:“教师引导与帮助学生对自己和同伴在学习中的表现及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鼓励学生自我反思,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在教学中加强自评、互评、小组评,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学生自评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我教育动机和培养其自我教育能力,促进学生发展;学生自评有助于学生积极、认真地参加评价,不把自己放在被动的地位,从而负责任地总结个人和集体的经验教训;有助于学生在没有外在压力的情况下独立思考和自我反思,实事求是地得出结论。从教师评价到学生自我评价是一个质的飞跃。还可以将学生自评与学生集体互评结合起来。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还能够对已进行的学习活动及其效果的认识更加充分,有利于改进他们的后续学习。这种个体自评与集体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能大幅度地提高学生自主評价的效果。如教学完一个单元后,教师可以组织一个讨论会,依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先让学生在小组交流、讨论、评价,然后全班交流、讨论、评价,进而使学生形成共识。这样,就使得评价主体互动化,强调了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并促使个体自觉地内省和反思,认真总结自己前期的行为,思考今后行为发展,同时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反思与总结的习惯,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不断地改变旧自我,接受新我,完善自我。
把握教学预期目标与学生“原有基础”课堂评价与家庭评价以及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等多元评价的结合点,使品德与社会评价积极促进学生发展,是提高品教学实效性的有效办法。
【参考文献】
[1] 赵亚夫.《品德与社会——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2]陈萍.《把握多元评价尺度,提升教师评价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