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足球教学优化措施探讨
2018-08-16曾延平
曾延平
【摘 要】现阶段的教育模式是要求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小学生素质方面的教育越来越关注,认为健康的身体才能做好一切事情,这也是小学体育课程受到关注的一个原因。足球教学身为体育课程里的核心,其教学方案的制定就变得非常的重要,因为小学阶段学生对于足球的认知都很陌生,所以在学习时的水平都是一致的,但在教学中还是存在非常多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足球教学的现状,随后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足球教学;教学策略
前言
从古至今,足球都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体育运动,在古代,人们把踢足球称为蹴鞠,并且也得到了众人的喜爱,而现阶段人们对于足球的热爱并没有减少。足球是属于一个团体运动,其需要多人同时参与才能实现,这也是考验团队之间配合、默契等方面的运动,尽管如此,但足球运动在小学课程教学中并没有那么受欢迎。所以,要让足球教学得到发展,其就需要让学生感受到足球的魅力,从而让学生喜欢上足球。
1.小学体育课堂足球教学的现状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足球体育也开始进入到了小学的体育课程中。足球运动是受广大师生喜爱的一项运动,尽管足球能让人产生快乐,但人们对于足球的认识并不到位。在教育范围里,从事体育教学的老师自身对足球专业知识的了解也非常少,所以在展开足球教学时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换句话说,即教师对于足球运动的认识不到位,并且也不是很重视。另外,因为每一所小学的规模和师资团队都是不同的,例如:农村和城市的学校相比,其校园的建设、师资力量等方面自然会弱一些,而且很多学校的规模并不大,甚至连足球教学的场地都非常有限,导致教学效果非常不明显。
2.小学体育课堂足球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当前足球教学已经被纳入了小学体育教学的重点,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其教学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并且存在非常多的问题和不足,具体有以下几点:第一,即学生和教师对于足球的认识不够。由于受到了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或教师都把足球当做是一种锻炼身体的运动或游戏,所以在展开教学时,教师的课程内容也都是教学生怎么踢足球罢了,并没有讲授一些专业的知识,导致学生并没有学到什么。第二,即教学的方法和模式非常单一。因为没有针对年龄阶段去制定教学方案,所以一年级和六年级学生的心理差距非常大,如果使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去展开教学,其效果一定不会明显。另外,枯燥乏味的课程安排也会让学生逐渐失去信心,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第三,即硬件设施的投入不到位。因为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学校仍然重视应试教育而无视素质教育,所以在教学上也都是重视文化学习,对学生体育方面的培养则少之又少,对于运动场地的建设更是不放在心上,对设备的投入非常少,导致足球教学的发展受到了约束。
3.小学体育课堂足球教学的策略
第一,即提高认识。这里所说的认识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要提升学生对于足球教学的认识,因为不管开展什么科目的教学,制定教学目标和内容都是不能缺少的部分,而身为小学体育教师,其教学的目标自己一定要清楚,因为小学阶段的教学其实就是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巧,因此教师一定要认真的备课,并把内容运用到课堂上即可。二是要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很多教师自身对足球的了解都非常的片面,所以只有自己的专业知识够牢固,才能很好的传授给学生们。
第二,要秉着学生文本的教育理念。新课改的出现让教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其提倡的是让学生在一种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因为只有学生感觉到快乐,他们才会认真学习。所以,在足球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他们的兴趣爱好来展开教学,这样不但能激发起学生的学習兴趣,还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第三,即利用多样式的教学方法。小学足球教学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首先要做就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课程变得灵活、趣味,尽量从多方面入手去考虑,这样才能制定出完善、科学的教学方案。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里评选足球新星、足球小裁判等称号;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等设备来呈现出足球的特点,让学生能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习足球知识和技巧。
4.结论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群众对于自身的生活环境、 身体健康等方面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小学阶段的学习不但要学习知识,还应该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这样才能响应社会的号召,让学生能朝着正确的方向成长。身为祖国未来的希望,针对小学阶段的教育工作一定要非常的科学和完善,但是在学习的压力下也应该要适当的放松,这样才能劳逸结合。足球教学不但能缓解学生学习的压力,还能让他们保持愉悦的心情,从而实现全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斌.小学足球教学质量提升的策略分析[J].学子:理论版,2016.1(28):156-159
[2]唐俊伟.浅谈小学体育足球教学中学生的多向培养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5.19(06):181-185
[3]吕永俊.素质教育下如何提高小学足球教学质量[J].新课程学习,2015.8(11):245-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