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议题教学法在“政治生活”模块教学中的适用性分析

2018-08-16朱昊

文教资料 2018年9期
关键词:政治生活思想政治课

朱昊

摘 要: 政治生活模块教学以公民教育为根本目标,期待学生有能力有序地参与或介入社会生活,期待学生有能力合理面对并处理矛盾与争论,期待学生成为合格的现代公民。源起于美国中学社会科的议题教学法,围绕争议性议题进行教学,其内容、方法和目的都指向政治生活模块的教学培养目标,它是近年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课标修订组专家所倡导的教学方法。这一教学法高度契合政治生活模块的培养目标,是政治生活模块教学中值得探索与研究的方法。

关键词: 议题教学 思想政治课 政治生活 公民素养

一、议题教学法的概念界定

议题教学法产生于美国进步主义运动掀起的教育思潮。20世纪初,美国兴起进步主义运动,这场运动带来的思潮冲击了当时美国整个教育体系。进步主义教育观认为:教育需要对更广泛的社会做出回应,真实社会的经验可以通过一定原则加以组织,成为学习的材料与资源①。这就要求教育寻找一个媒介,让学生与社会产生关联。学者们很快找到这样的媒介,即社会公共议题,认为它正是可以作为学生与社会之间产生关联的桥梁。在此背景下,美国社会科相关的学校科目应运而生。1916年,美国成立国家教育协会社会科委员会,积极推进议题教学在社会科相关课程中的运用研究,此时的议题教学法被称为是问题教学法或公共议题教学法。

到了20世纪中期,美国学术界掀起对本国社会科教育进行高调反省的思潮,涌现出一批富有革命精神的教育学者。以恩格尔为代表的学者认为:美国的学校教育仅强调对概念与史实的机械记忆,而没有引导学生理解历史、评价历史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当今社会出现的新的变化,这样教条刻板的教育无益于学生的发展。鼓励学生对社会现象进行批判思考、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社会问题的议题中心教育得到重视。美国相关学会于1996年出版《社会议题教学手册》,将之前的问题教学法、公共议题教学法等相关概念进行整合,统一命名为议题中心教学法或议题教学法。在本文中统称为议题教学法。

我国台湾地区对议题教学的研究较早,代表学者有刘美慧、黄志豪等,大陆在此方面的研究相较而言并不多。多数研究所认可的议题教学法的概念是来自台湾学者刘美慧的界定:“議题教学法,亦称议题为本方法或议题导向方法,是指以争论性议题为课程核心,教师综合相关学科知识,运用多样教学法,将议题的正反不同观点呈现给学生的一种教学方式。”②对这一概念界定,笔者基本赞同,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概念来源于针对美国本国社会科教育的《社会议题教学手册》,美国的社会科教育与我国的公民教育大相径庭。近年来,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课标开始新一轮修订,课标修订组专家倡导此教学方法。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在以公民素养奠基为目标的政治生活教学中,如何立足本国教育特色,有选择地借鉴美国议题教学的相关理论,是本文尝试解决的核心问题。

议题教学法使用的教学议题一般有两类:实证性议题和争议性议题。专家们对思想政治课教学“议题”的界定是:“所谓议题,既包含课程的具体内容,又展示价值判断的基本观点;既具有开放性、引领性,又体现教学重点、针对学习难点。”③结合台湾学者的相关研究,可以概括政治教学议题的四个特点:整合性、开放性、思辨性、引领性。

整合性表现在议题涉及的范围广泛,需要不同领域知识进行探讨,从而要求学生了解不同学科理论之间的联系,对知识进行整合;开放性体现在两方面:议题的选择能使学生的观点得到自由充分的表达及最终无所谓标准答案的限制;思辨性表现在议题自身需要有相当程度的思考,所有的答案难以从直接经验或已有的知识里获得;引领性主要是指对学生思想的正确引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成为学生内在的价值趋向。

二、议题中心教学模式与传统学科基础模式的比较

比起传统的思想政治课运用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议题教学有自身的特点。

(一)议题教学法对教学要素的界定

议题教学法的理论体系对社会与人的关系、知识应有的作用、教师与学生的定位等诸多元素有新的观点:(1)社会元素方面:社会中的公共政策、公共议题会带来矛盾与争议,从而对公民生活产生影响,这应成为教学的内容。(2)知识元素方面:知识可被检验和质疑,而不是所谓绝对真理;知识用来作为学生认知议题的工具,而不是学生学习追求的目标。(3)教师元素方面:教师不仅提供知识,更要扮演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的引导者。(4)学生元素方面:学生一方面作为社会公民,代入公民角色进行带有反省性质的思考学习,另一方面在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中保持独立思考,以批判性的眼光对待社会现象。

(二)议题中心教学与学科基础教学之比较

刘美慧老师从理论基础、教学目标、课程组织、教学活动、评价方式等各方面将议题中心模式和学科基础模式两种教学模式进行了全面的比较。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

【转引自黄志豪《议题教学法之结构性争论模式应用于国小环境教育之研究》】

三、议题中心教学在政治生活模块的适用性

政治生活模块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融入社会认识、理论学习,以公民教育为根本教学目标,其中社会认识与理论学习是基础,以培养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所需的政治素质为目的的公民教育是最终价值追求。议题教学法从学生面对的社会生活选择合适议题,促使学生对现实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教材知识与生活经验能和谐融合,更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社会政治生活的认识,以期形成正确认知,继而进行合理评判,最终推进良好公民素质的培育。

(一)议题教学的内容适合政治生活模块

奥诺斯科提出议题的选用需遵循六种原则:(1)选择不同类型的议题;(2)选择具有可辩论性的议题;(3)选择重要的议题;(4)选择有趣的议题;(5)选择可研究的议题;(6)选择与日常生活有关的议题。谢弗尔则强调议题应该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历史和社会科学或社会舆论广泛关注的问题④。

从这些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到,议题选择既要考虑议题自身的争议性及涉及的多种知识领域,又要考虑议题与学生生活的关联,从而激发学生产生探究议题的热情。思政课所选择的教学议题应是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陈静老师提出:在“政治生活”教学中,选择议题应有这样“三个坚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坚持鲜明的学科主题;坚持有效的学习过程。这样选出的合适议题在政治生活模块教学中有重要作用:如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中的公共政策议题,在凸显思想政治课程的基本观点的同时,其开放性与思辨性有利于教师落实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由于这些议题为学生所关注,围绕这些议题进行合理活动设计,使不同层次学生积极主动、设身处地地思考和行动。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既掌握本课程的基本观点、形成正确的政治认同,又在共识的基础上建立有关合作的“游戏规则”,从而生成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的学科核心素养⑤。

(二)议题教学的方法适合政治生活模块

谢树平老师在专著中提及:“我国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应把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公民思想政治和道德法律素质作为根本目标。”⑥在政治生活模块的教学应将公民教育作为根本目标。政治生活模块融汇了理论学习、社会认识和公民教育,其中理论学习和社会文化认识属于通识教育,利用这些理论和社会认识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培养学生作为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所需的政治素才是最终目的。

在具体教学中,政治生活模块不仅期待学生正确政治意识的养成、对党和国家制度、政策、方针产生认同,更要让政治生活模块的学习回归学生生活世界,而非一味灌输。“各种议题的存在共同组成了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⑦。议题教学法有多种具体的教学模式,其中有三种教学实施模式颇受认可和关注:决策制定模式、法理探究模式及结构性争论模式。其中最受认可的结构性争论模式,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中选择学生关注的社会问题,学生在议题创设的情境中建构知识框架;在深入议题、互相辩论的过程中运用知识尝试解决现实社会问题;在角色模拟、立场互换的体验中体会辩证理性、批判思考,最终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政治素养、政治意识及参与社会、经济和政治事务的能力。可见议题教学方法最终都指向学生的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众参与这四个政治生活所期待的学科素养的培育。

(三)议题教学的目的契合政治生活模块

21世纪以来,全球化进程逐步加快,多元文化竞相争鸣,冲突和争议日益剧增,愈发尖锐。这些冲突与争议的解决需要社会全体成員理性面对、共同参与,更需要用合理的方法和过程。在此背景下,争议性议题的存在,使各个社会群体能够就议题发声,进行利益的争取与妥协,社会的民主性得以加强。另外,随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逐步完善,各式各样的平台使大众更容易更真实地表达自己的需求,争议性议题已然成为公民生活的一部分,也自然变成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政治生活模块的教学以公民教育为根本目标,期待学生有能力有序参与或介入社会生活,期待学生有能力合理面对并处理矛盾与争论,期待学生成为合格的现代公民。而议题教学法以争议性议题为核心进行教学,正是为了促进学生“形成多元认知,更深刻地认识争议本质;学会理性思考,更合理地表达自身观点;培养决策行动能力,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因此,议题教学法契合政治生活模块的培养目标,是政治生活模块中值得探索与研究的教学方法。

当然,议题教学法作为美国社会科的教学法,将其引入思想政治课教学会有诸多困难,如议题教学新理念与学校教师信念的冲突;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与议题探究涉及的多知识领域不相适应;学生素养和学习动机与议题教学实施中的思辨性、开放性、整合性难以适应等。但无论有多少阻碍,笔者相信,议题教学法在帮助学生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身处的社会现象、制度、文化、价值观及困境,以及传递核心社会价值、培养学生公民素养等方面具有的价值,会对它的研究旷日持久。

注释:

①②徐慧璇.议题中心教学法在美国社会科中的应用[J].外国教育研究,2013(5).

③朱明光.关于活动型思想政治课程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4).

④李茜.美国社会科中议题中心教学研究的发展与启示[J].现代教学,2008(10).

⑤陈静.教学议题的发现、选择和运用[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9).

⑥谢树平.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及案例研究[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14:5.

⑦孙军.议程设置理论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初探[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参考文献:

[1]谢树平.思想政治课程及其资源开发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1.

[2]谢树平.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及案例研究[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14.

[3]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4]思想政治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5]李茜.美国社会科中议题中心教学研究的发展与启示[J].现代教学,2008(10).

[6]徐慧璇.议题教学法在美国社会科中的应用[J].外国教育研究,2013(5).

[7]韩震.核心素养与活动型课程[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3).

[8]朱明光.关于活动型思想政治课程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4).

[9]朱志平.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5).

[10]陈静.教学议题的发现、选择和运用[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9).

猜你喜欢

政治生活思想政治课
PBL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课中加强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路径探究
高中与高校思政课衔接的问题所在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政治生活》中几个难点问题的破解
巧抓主语归类设问5招玩转《政治生活》主观题
关于思想政治教材必修2《政治生活》的修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