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实践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的思考

2018-08-16谭江天

文教资料 2018年9期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高职英语教学设计

谭江天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高职院校英语信息化教学现状,阐述信息化教学现存的问题,提出作者对实践高职英语教学信息化教学的思考和建议,旨在优化信息化教学设计,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加快教学改革步伐。

关键词: 高职英语 信息化教学 教学设计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智能电子产品的普及,用多媒体及信息网络辅助教学成为新时期教育的发展趋势。网络以全新的文化环境、语言环境和信息环境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模式体验。加上高职院校教学不同于一般本科院校,有更加针对企业需要的实用性特点,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捕捉这类信息,精选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备课,优化教学设计,突出高职英语教学的服务性特征,实现岗位对接,为社会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但是我国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实践现状不佳,信息化英语教学还有很多问题和不足,亟待探讨解决。

一、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

1.信息资源匮乏。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信息化软硬件建设缓慢,没有实现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英语作为一门基础公共课,相对专业课而言地位不受重视。有时因资金等原因造成语音设备简陋、网络资源缺乏。有些学校如广东轻工职院等建立了自己的网络学习平台及教学资源库。我校也开设有“大学英语”“职业英语”等精品网络课程。但实施效果并不理想,普遍存在教学内容不全、内容更新慢,师生交流少或无交流,在线互动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几乎没有开发利用。有些学校教材几经变更,在线课程内容却一直停留在老版教材,一年下来也没有几个学生的访问量。还有些院校的在线学习平台甚至只有一个框架结构,长年处于“建设中”状态。在线教学平台的存在是学院参与考核评比的硬性指标,但空洞的内容和“年久失修”的形式使绝大部分院校的英语教学还停留在一块屏幕、一块黑板的简单多媒体教学阶段。

2.信息化教学能力偏低。

信息化教学能力要求一方面对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实际情况是大部分出身于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计算机技术水平薄弱,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应接不暇,更不用说灵活掌握了。另一方面,信息化教学能力要求对教师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备课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整合现实和网络两种教学资源,并精选最佳表现手段。一些教师宁可墨守成规使用普通的、传统的多媒体教学。《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基本要求》只是对英语教学提出了信息技术要求,没有对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情况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导致信息化技术手段可用可不用,大大降低了其实效性。再者,旨在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训常常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专业性,专门针对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的培训就更少。部分培训流于形式,参加者最多要求写份总结汇报交差即可,没有真正应用于教学实践,无法实现“走出去,引进来”的培训目标,造成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平台不足。

3.信息化教学设计不合理。

起步于2012年的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作为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平台,在促进高职信息化教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加快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2018年的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正火热开展。我校每年举行信息化教学大赛和说课大赛,作为初赛為省赛、国赛选拔选手。从初赛的英语教学设计方案来看,部分教师认为信息化教学就是用大屏幕代替黑板,用课件代替板书,信息化手段运用极少。就近年来的参赛教学设计方案来看,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重表演轻实用。观赏性、可视性强,学习性、操作性弱。参赛选取的教学内容常常是有利于开展多种信息化手段的,模仿照搬一些优秀作品。有时候看到表现流畅的教学作品,专家和评委会提问:“你积累了多少这类素材?平时的课就是这样上的吗?”选手多表示这只是团队多次修改完善的个案作品,与平时实际教学是有出入的。可见信息化教学并未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常态化、普及化,教师的实际能力未得到真正的提升。一件作品的展示效应毕竟是有限的,再加上以“表演”为展示目的,大赛观摩教师即使惊叹于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若要应用到实际常规教学中还是有难度的。以表演为目的的教学易出现信息化技术应用过多过滥的现象。学生整个沉浸在PPT、flash的图片、动画、声音中,教学活动纷繁缭乱,收获甚少。第二,重课堂轻课后。信息化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但不少教学世界对课堂教学设计精巧细致,却对以学生自学为主的课后学习要求很抽象,甚至一笔带过,对学生完成任务检查、评价手段等阐述非常模糊。其他问题还包括,例如对多媒体选用、软件支持等信息技术和数字资源的教学性研究不充分;用什么样的媒体表现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最有效,普遍缺乏深入研究等。

4.信息化教学学生参与意识薄弱。

高职生源参差不齐,尤其是理工科专业学生,有些英语高考成绩低至三四十分,普遍英语基础薄弱。有些学生因为词汇量非常小,语法基础几乎没有,更不用说开口对话或辩论等,因此对英语学习几乎采取放弃的态度。从我校使用e学堂教育平台的老师提供的数据看来,对于平台布置的预习单的浏览和课后在线练习完成情况,只有不到一半的学生能自主完成,基本达到预期目的。教师在课堂播放的视频、短片等,学生能消化理解的也较少。甚至有部分学生抱怨预习工作太累、在线作业浪费流量等。学生对信息化学习平台的兴趣和支持率不高。

二、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实践的改进建议

1.加快落实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

为切实深化信息化教学,需要提高高职院校对信息化教学的认识和重视,从资金、设备上给予支持。开发和强化图书馆数据库等方面信息化建设,切实完善英语在线学习平台,如在线英语课堂、在线作业、学习答疑、在线测试的互动式教育资源平台。依托校园网的共享性,实现师生多渠道、跨地域、跨时间地学习。

2.建设高职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团队。

上文提出高职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意识薄弱、技术理论匮乏、信息化教学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可见英语信息化教学实践与改革绝非一蹴而就的事。因此,高职院校打造和建设信息化教学团队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得到教育界的广泛认可。教学团队有利于资源整合,保证优质的教学资源;合作备课,提高课堂质量;分享经验,实现教学课件、教学音频视频、教学文本共享;技术帮带,保障信息化教学的稳定性、持续性和科学性。在此基础上,更理想的结果是继而实现院校之间、教师之间甚至校企之间的资源共享。信息化教学团队利用信息化资源开放的特征,借力企业教育培训资源,可开辟更广阔的英语教学资源平台,推进企业服务型人才培养,加强对外交流。

3.增强英语信息化教学培训的系统性和针对性。

对高职英语教师开展系统且专业针对性强的信息化教学培训极其紧迫。培训内容可考虑针对以下方面:第一,基础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包括主要办公软件,尤其是PPT、FLASH等实用技术和其他视频、音频编辑软件。PPT课件展示是信息化教学最重要最基础的手段。第二,其他移动设备使用技术。例如现在广泛应用的智能手机里的QQ、微信等,可作为学生讨论答疑、教学总结、教务讨论实时交流工具。第三,在线教学平台建和精选英语助学APP资源操作技能。目前英语教师试验使用的有e学堂平台,例如“英语流利说”“BBC六分钟英语”“英语魔方秀”等APP,以及微视频制作等。教师可利用此类平台和资源设计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如电子点名、课堂抢答、线上线下师生互动,进行文字、语音、视频或设定答疑、讨论版块、多人同时答疑等。面對层出不穷的大量信息化助学资源如何去伪存真、因材施教,需要培训交流示范课之类的提升平台给教师启示和帮助。培训返校后,校内培养人才梯队还要注意辐射效应的发挥,以示范课、教学交流等形式保证培训效果。

4.完善考评体系,激励学生参与。

学生对信息化教学热情度、参与度不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学形式发生了改变,但考评方式仍然是期末考试“一纸定成绩”,配套考核机制不完善。因此,学生认为只需在考前突击复习即可,对平时教学态度不够重视。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以学校网络为依托,建设英语网络考课资源库。教师可以随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也可以进行在线自我检测。信息化教学要求教师打破传统模式,采取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的全方位的考评体系。激励学生参与到职场环境下每一个具体交际任务的工作流程,从听、说、读、写、译全方位考核学生的语言知识掌握程度、语言综合技能的进步程度。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化教学实践将是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坚定方向和不懈追求。但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将是任重而道远的。在这一长期而艰巨的改革过程中,不仅需要各级部门和高职院校的重视和正确引导,更需要教师自身不断学习、提高和师生共同参与。

参考文献:

[1]莫兼学.高职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途径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6(03):122-124.

[2]顾冠男.高职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团队建设思路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1):20-22.

[3]胡利娟.信息化教学大赛视角下的高职英语课堂信息化教学研究[J].英语广场,2017(5):97-98.

猜你喜欢

信息化教学高职英语教学设计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高职英语多元化综合评价模式的效度与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