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四部曲”
2018-08-16傅纪丹
傅纪丹
摘 要: 核心素养是当今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风向标、主基调。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本文认为高中历史课堂中可通过情境导入、问题引领、史料研习、开展论证四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回归历史时空,激活学生历史思维,培养学生历史方法,提高学生历史能力,进而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 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 教学模式
1997年,經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核心素养概念,21世纪初,OECD最早提出了核心素养的结构模型。由此核心素养成了当今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风向标、主基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经济论坛等国际组织及美、英、法、日等国都公布了自己的核心素养,并依此倡导课程改革。2018年1月16日,教育部正式颁布了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上突出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规定:“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1]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课堂的重新定位
1.回归学习本质——以解决问题为主旨。
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任何政治变革、经济进步,还是思想演进、科技革新,都沿着“发现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路径循环螺旋上升。对于每一个人而言,他们都是在不断的自我质疑中寻找自己、完善自我的。因此,学习主旨是解决问题,学习要回归对问题的探求,并在这个过程中增长智慧。
2.改变学习方式——以问题学习为纽带。
从“讲授中心”转变为“学习中心”的课堂,中间的纽带是“问题化学习”。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要以真实的问题形成问题链,以引导学生在对问题的追寻中逐渐形成知识结构,并让学生以认知建构的方式重组问题、重组内容,在问题与问题的对话中构建知识之间的联系,实现思想的碰撞。
3.变革课堂模式——以活动探究为载体。
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单向的“知识灌输”,而是学习者基于体验的“知识建构”,每一个学生都应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2]。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是在相应的学科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学科活动,引导学生开展学科内的探究性学习,把学习者的亲身经历与学科知识建立联系,进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落实好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不仅要科学、合理选择课堂教学内容,还要对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进行变革。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四部曲”
1.情境导入,回归历史时空。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第一要素。我们要认识历史,需要了解、感受、体会历史的真实境况和当时人们面临的实际情况,然而历史的“过去性”特征决定了我们无法重新回到真实的历史现场。因此,在教学预设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史料尽可能还原历史,让学生在“历史现场”氛围中认识历史,体验历史事件,进而对历史进行探究。
【教学片断一】人民版必修一《辛亥革命》
师:列宁认为:统治者不能按照原来的方式统治下去,被统治者不能按原来的方式生存下去,这就爆发革命。请看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PPT展示材料)
1894,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成立;
1895,《马关条约》签订;广州起义;
1898,戊戌变法;
1900,义和团运动高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惠州起义;
1901,《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推行“新政”;
1904,华兴会、光复会成立;
1905,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提出三民主义,成为指导思想;
1906,萍浏醴起义;日知会成立;
1907,潮州起义、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安庆(浙皖)起义;
1908,钦康上思起义、河口起义;
1910,广州新军起义;
1911,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
1912,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临时约法》颁布;
问题:根据上述历史事件分析,为什么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会发生辛亥革命?
2.问题引领,激活历史思维。
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引导学习者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习历史的意义不在于学习者记住既有的历史结论,而是面对并解决历史学习中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要以问题导向作为教学切入点,运用问题激活、调动学生的历史思维。
【教学片断二】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一《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邦联条例》规定:各州保留它们的主权、自由和独立;邦联无权向各州征税和管理各州的贸易;邦联只设国会作为中央权力机构。邦联未设行政首脑和司法长官,也没有对违抗邦联权力的行为实行制裁的任何规定。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邦联政府有何特点?
(2)美国人为什么要建立这样的中央政府?
(3)邦联政府使新生的美国陷入怎样的窘境?
(4)造成这些问题的核心是什么?
(5)如果你是当时美国的决策者们,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问题串,从特点、原因、影响等方面剖析新生美国建立的“奇怪”政府前因后果,引导学生思考:美国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3.史料研习,培养历史方法。
“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史料实证”素养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3]探究历史问题靠的是对有价值的史料进行分析,用实证的方式,以可靠的史料作为证据说明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教师要建构基于史料研习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搜集、整理、辨析史料,运用史料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
【教学片断三】人民版选修一《王安石变法》
材料一:从熙宁二年(1069)七月六路均输法开始,到熙宁六年(1073)六月的短短四年间,共颁布了大小十一项新的立法,其中像青苗法、保甲法、免役法、市易法等,在宋王统治区全面推开。——摘自姚治勋《排斥异己是王安石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
材料二:朱熹尝论安石“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被遇神宗,致位宰相,世方仰其有为,庶几复见二帝三王之盛。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摘自李华瑞《王安石变法研究史》
材料三:王安石奉“富民”为变法宗旨,但在神宗“富国强兵”愿望的压迫下,其抱负难以充分施展。至元丰亲政后,神宗利用新法中固有的“富国”因子,大肆聚敛,扩大国家专利,使变法轨迹发生逆转。——摘自葛金芳《近二十年来王安石变法研究述评》
问题:根据上述三则材料,概括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说明为什么有不同的阐述。
为什么不同的人对同一个历史事件会有不一样的认识?从历史认识论角度来看,历史事实是客观的,但历史的认识、记录、叙述和解释带有主观性。不同的人由于立场不同或观察历史问题的角度不同,搜集的史料也可能会有不同,从而得出不同的历史解释[4]。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对不同材料、用不同的视角进行解读,引导学生对某一历史事件进行多元的、全面的认识。从不同角度解读史料,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史学方法,进而强化学生的史证意识,加深学生对历史事物本质的认识。
4.开展论证,提升历史能力。
为了解释历史问题,我们不仅要利用历史资料区分各种解释,而且要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和综述解释思想与观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注重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自我探究,使学生能够解决问题。
【教学片断四】人民版必修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学生阅读教科书内容,概括民国初期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
师生共同概括:
(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2)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的经济侵略;
(3)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4)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相关历史结论在教科书的表述中均可找到,如果课堂教学仅仅停留在让学生从教科书中找出一些结论,无非是让学生充当“知识的搬运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就无从提升。我们不妨在学生概括历史结论的基础上深化提问检测学生对历史概念的掌握和理解情况。如:“请用这一历史时期有关史实说明这些影响因素的合理性,你认为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还有没有其他因素?”
历史结论的背后需要大量史实作为支撑,我们可以适当提供一些原始史料,例如,“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政策”、“一战期间中国面粉与棉纺织品对外出口的状况”、“张謇、荣氏兄弟等实业家实业救国的具体措施”等。通过对补充史料的阅读,让学生利用史料论证教科书中民族资本出现“短暂的春天”因素解释的合理性,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解释习惯,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歷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
[2]钟启泉.求应变求平衡,高中接轨新课标[N].中国教育报,2018-3-28(05).
[4]蔡权.在与史料的对话中实现对历史的多元理解[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6):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