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 创”与高校礼仪教育
2018-08-16陈鸿雁
陈鸿雁
摘 要: 随着各级政府对高校“双创”教育工作方案的施行,高校“双创”教育工作在摸索与尝试中蹒跚而行。礼仪教育可以推动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提高大学生在创业中的核心竞争力。作者以数年的礼仪教育实践经验为立足点,通过对“双创”背景下大学生的礼仪教育进行探究,认为当前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加大对大学生形象礼仪教育的力度,与大学生“双创”教育工作直接联系起来,把规范大学生形象礼仪作为大学生“双创”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
关键词: 大学生礼仪教育 “双创” 教育实践
自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4年9月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全国各地的城市与企、事业等单位开始着手“双创”建设工作。针对高校的“双创”教育工作,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5月13日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1]。同时,强调高校重点抓好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改进学生创业指导服务等9方面任务措施。相关扶持大学生的创业内容于2015年4月21日和6月10日两次被列为国务院常务会议议题。2015年11月16日,中国政府网新媒体推出国务院支持“双创”系列百科,针对大学生创业问题进行了梳理。为此,各省、市相继出台了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相关实施试行方案,如加大创新创业基金、专项资金对贫困地区大学生的支持力度,明确要求各高校建立、健全大学生创新创业学分管理、积累与转换制度等措施,甚至某些省和市提出了落户不受限制的政策,各种利好、优惠政策的实施都为大学生的“双创”保驾护航。
随后,作为立德树人为第一要务的高校,不仅成立了“双创”学院,而且以“双创”学院为龙头,设立“双创”基地、选拔“双创”指导教师,定期举办各类“双创”竞赛、讲座等活动。然而,真正落实到“双创”教育改革、教学实践具体环节,在目前学分大力压缩、学时大力缩减、现有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相对完善的现实中,很难具体开设专门的“双创”课程,达到有效普及“双创”教育的目的。因此,只有发挥高校的学科优势,切合教师所长,将“双创”教育融于各课程体系教学中,方能突破。
一、大学生礼仪教育在“双创”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大学生礼仪教育现状
1.高校
据笔者调查,目前在笔者所在省份的各大高校中,礼仪教育大都是一片空白,即使有,也徘徊在德育边缘,且大都是入学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大四时招生就业处临时抽调教师,对毕业生进行突击礼仪讲座。这样的礼仪教育现状不仅无法满足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对礼仪知识的需求,更无法提高大学生的礼仪能力。长此以往,大学生在礼仪规范的训练与人文素养的获得之间缺乏有效的平衡。
2.教师
笔者所在省份的各大高校并没有专业教师进行礼仪教育课程。笔者在长期与学生接触中发现大学生各类礼仪缺失现状与各种需求后,自费到专门形象设计、礼仪培训机构学习,并与自己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嫁接,率先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公共选修课程《大学生形象设计与礼仪》,该课程融适用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于一体,开设5年来,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常常出现选不上的情况。
3.学生
对于长期与学生接触,奔波于教学第一线的高校教师来讲以下情景一定不会陌生:大学生早上第一节课前总是提着豆浆,或拿着牛奶、面包、韭菜盒子等食品飞速奔往教室,老师无奈在五味杂陈的气味中讲课;或者,大学生在上课或休息结束后,对自己制造的大堆垃圾不管不顾;一些曾经上过课的学生见了老师装作不认识擦肩而过,这些现象损害了高校和大学生的形象,不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一次,笔者与一位同学在校园相见,这位同学在众人面前除了高声喊“老师好”之外,还对老师深深鞠了一躬。实践证明礼仪教育可以提升大学生的伦理修养。
(二)大学生礼仪教育在“双创”教育中的重要性
礼仪是衡量一个国家公民素质的重要指标,综合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人民的精神风貌。处于人生关键期的大学生,礼仪不仅能反映其道德水平、文明程度、文化底蕴,还是其融入周围环境、谋求更大发展空间,进而走向社会必须具备的一种素养。在对素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的现代社会,大学生除了学习专业及通识知识外,特别需要礼仪规范的学习与训练,以提高对现实社会的适应能力及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礼仪修养是大学生必备的素质,将礼仪教育有效融入双创教育中,增强礼仪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仅可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为大学生的“双创”成功助力。
1.大学生礼仪教育是“双创”教育的基础
礼仪教育从根本上讲是健全人格的教育,高校在礼仪教育中应紧密结合“双创”教育,主动适应学生的需求,增强礼仪教育的针对性,引导学生塑造良好的形象,自觉养成文明礼仪的习惯。教学《大学生形象设计与现代礼仪》课程经验证明,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能够陶冶情操,提升审美品位,提高大学生的伦理修养,使大学生成为懂科学、有文化、形象得体、气质高雅的高素质人才,并在日常学习、生活,乃至于以后工作中成为知礼、懂礼、守礼的典范。
2.大学生礼仪教育助力“双创”工作
礼仪教育是一门集美学、心理学、艺术设计、服装设计、造型设计乃至形体礼仪、个人气质、文化修养等多门学科于一体的综合课程。当今社会处于价值转型期,在商品化和传媒化的社会里,高校作为一个典型的亚文化圈,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全面提升自己,是他们急待修习的课程。笔者所在高校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学生普遍表现出人文知识储备不足、缺乏自信等情况。《大学生形象设计与礼仪》是学校唯一涉及大学生个人形象与现代礼仪的课程,是结合学校大学生形象礼仪缺失的实际情况和职业发展前景而开设的一门普及型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教授大学生有关整体形象提升的途径和方法,在教学中以项目教学法、情景模拟法为核心方法,旨在使大学生掌握形象设计和礼仪基本知识,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思想修养,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大学生追求自我的心灵美和行为美,使大学生无论是在校園生活学习,还是走上工作岗位后都能运用礼仪,拥有成功的人生轨迹。不仅是大学生的需要、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更是“双创”成功的需要。
二、禮仪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
尽管形象礼仪教育在国内已亦步亦趋有所发展,特别是职业与礼仪的结合已是大势所趋,可形象礼仪教育尚未引起高校的足够重视,大多数高校还未开设形象礼仪课程。各级政府部门对高校“双创”教育工作高度重视,高校自身责无旁贷。因此,对于基础的礼仪教育无论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上都必须加以优化。
(一)教学内容体系优化
笔者在几年的《大学生形象设计与礼仪》教学摸索中总结出最好在内容上分为上、下编,上编侧重讲解个人外在形象的提升途径与技巧,为大学生整体形象的提升提供一些有效的指导和切实的帮助。下编立足大学生实际,侧重讲解现代礼仪,紧密结合当前高等学校中礼仪教育现状,深入、全面地介绍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社交中的礼仪知识,使学生在理论上掌握社会交往中的各种礼仪规范,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在实践中将学到的礼仪知识变为自觉的行动。在未来工作中掌握各种活动的礼仪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整体内容不仅涉及美育、中国服饰文化,还应融合中、外礼仪等人文社科知识,使学生在提升形象的同时,加大知识容量,完善知识结构。因此,在教法上既有对理论的深入阐述,又有切合大学生特点的能力训练和操作方法。旨在通过对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形势下指导、引导当代大学生自身整体形象的塑造和整体素养的提升,强化其对中华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美德的承继意识,使之成为校园内和新型职业岗位工作需要的知礼、懂礼、守礼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教学方法的优化
作为一门人文通识教育与美育并重的教程,首先让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后才能提升自己。因此,礼仪课程内容关乎整体形象设计的相关知识链接,包含色彩基础知识、彩妆、发型设计、仪态、礼仪等内容。在教学方法上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1.在每一章,甚至每一节前都以古代或现代典籍中的名言警句为始,知识链接部分穿插相关传统礼仪文化知识作为阅读或学习拓展,又以具体的案例分析、情景模拟,或任务实施为课堂训练为内容,既有知识性,又彻底改变传统课堂老师一讲到底的教学模式。
如:第三章 大学生的仪容礼仪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注:这首诗中写出思女美丽、娇好的仪容:洁白的体肤,纤纤的十指,艳丽照人的装扮和轻盈美绝的仪态。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汉乐府·陌上桑
注:此诗勾勒出罗敷的仪容美。罗敷提着用青色丝绳编织、用桂枝充当钩子的桑笼。头上梳着美丽流行的发式,耳边挂着夺目的珍珠。穿着线黄色花纹绸缎的裙子和紫色花纹绸缎的上衣。最后几句写旁观者的失态,更渲染了罗敷容貌之美。
2.在形象塑造章节首次加入了色彩基础知识,并通过校园大学生形象塑造中的色彩配色方案的成败等实训环节,提高大学生对色彩的感知与欣赏能力;加入了脸型与发型的分析、设计内容,素材都来源于同学身边;在服饰搭配中不仅融入了中国服饰文化的变迁等厚重的内容,而且加入了大学生体型分析的内容,不仅让学生了解服饰的演变史,更让学生懂得流行的不一定美,也不一定适合自己,要“量体裁衣”。
3.在礼仪章节详细讲解了中国古礼仪的演变和经典的古礼仪知识,尤其丰富了中国人生礼俗、中国传统节日礼俗的知识,有效地补充了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类课程认识、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不足。
4.教学中所有图片、视频等声像资料、案例均来自笔者真实课堂,或课外收集,或同学作业,杜绝了其他教学内容中千篇一律的做法。
5.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互动性强的项目教学法和情景模拟法,教学效果良好。如项目教学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学生分组,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完成的任务列项交给学生,学生课后进行信息收集、项目实施、成果展示(可以海报、PPT等),老师进行评估总结。其设计理念主要从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出发,充分体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其次,情景模拟法相对于传统的“演示+讲解”的教学方法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热情与兴趣,同时在课堂上有效完成教学任务方面的互动,以便让老师及时看到学习效果,并及时做出修正。
创业不该是少数人的特权,而应该是多数人的梦想与选择,对于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大学生更是如此。在2015年10月21日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李克强总理曾批示:“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礼仪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交际能力,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还可以促进大学生由学校向社会角色的过渡转换,推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提高大学生在创业中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当前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加大对大学生形象礼仪教育的力度,与大学生“双创”教育工作直接联系起来,把规范大学生形象礼仪作为大学生“双创”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3/content_9740.htm,201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