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日幼儿绘本发展现状试窥

2018-08-16李箐毕亚莉

文教资料 2018年9期
关键词:中国日本

李箐 毕亚莉

摘 要: 幼儿绘本刺激了中国儿童读物市场的迅速扩张,但国内原创绘本较为贫乏,以外国绘本引入为主。中国和日本在绘本发展方面却有着较大差异。本文通过调查中国与日本绘本发展现状,分析国内绘本阅读存在的问题,明确国内儿童绘本发展方向,必将拥有自己的春天。

关键词: 幼儿绘本 中国 日本

一、中日绘本的溯源及发展现状

1.中日绘本渊源

追溯到很久以前,“绘本”这个词的传播途径是日本—中国台湾地区—中国,与此同时,存在于我国古代佛教美术中的唐绘经卷是日本绘本的鼻祖,这样看来,中日绘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正是吸引我研究中日绘本异同的地方。

佛教文化是中日绘本的纽带。中日两国之间不断加强文化交流,必然离不开佛教在此之间所起的连接作用。据《法王帝说》和其他相关资料表明,公元384年和公元538年佛教先后传入朝鲜百济传和日本,日本本土文化在公元538年后一段时间有一个大的发展,原因在于其首次接纳并融合了外来的佛教文化[1]。根据这条线索,经过相关人员反复论证之后,初创期的日本绘本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国唐绘经卷的影响,由此形成了相对新颖的大和绘。所以,传统意义上认为绘本溯源于中国。其中一个原因大概是日本早期绘本中描绘的内容基本来自于中国佛经,这样的绘本在日本被广泛传阅、推广后,大概在10年前便开始由台湾向中国甚至全球传播,得到了世界各地众多读者的喜爱。

2.国内幼儿绘本的发展

中国绘本市场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一种面向广大儿童出版的读物——儿童绘本,它的产生加速了我国童书形式的变革,选择出版童书的出版社不断增加,创造了一副繁荣兴旺的景象。大量国外优秀儿童绘本在全国知名书店上架,出版社则负责不断引进。绘本已然是新时代的潮流读物,促使大家从专注于文字理解到接受图片理解这种阅读方式。绘本逐渐发展进化为独立的叙事结构,重新定位了儿童绘本的价值和在儿童教育中的领域地位,绘本开拓了儿童教育的新领域,将学龄前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审美感知能力发展与阅读绘本联系起来,既有趣又有效。国内绘本出版除传统出版社外,涌现出了很多民营童书馆,如蒲蒲兰、蒲公英、耕林童书馆等。2016年3月29日,国内首家绘本教育实验室在广州正式成立,同时绘本教育示范馆授牌填补了国内绘本行业教育的空白。

3.日本绘本的发展

亚洲各地区儿童绘本发展历程并不完全一致。日本是起步较早的国家,在我国,儿童繪本始于20世纪60年代,以港台地区为例,最初只是印刷国外产物供众人阅读,但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兴了许多本土儿童绘手,刺激了我国儿童绘本的发展,大概20年后开始崛起,并出现了适用于各年龄阶层的儿童绘本。

翻阅史料可知,日本儿童绘本产生的大背景是明治维新后,天皇引入外来文化并普及基础教育,使人们有了阅读绘本的条件。与此同时,有一位叫作铃木三重的儿童文学作家大力宣扬儿童文学创造中反映纯真、怜爱之情的必要性,批判向儿童传递冷酷无情的武士精神,这种积极向上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日本绘本质量、内容和形式等的提升。另一方面,日本在各个图书馆中设立了一个专供儿童阅读的阅览室,可见对儿童阅读的重视。此外,还与一些民间团体合作设立了讲谈社绘本新人奖、小学馆绘等奖项,鼓励热爱儿童绘木创作的作家们。近年来,日本吸收了西欧的美术,原创绘本作品较多。日本绘本在美术多样性、突变性的专业背景之下,逐渐走向成熟。

二、幼儿绘本发展存在的问题

1.幼儿园教学问题

绘本教学占据了幼儿园教学的重要地位,对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然而实际上存在一系列问题。

过度强调语句结构训练。由于儿童认知结构的特殊性,幼儿教师往往倾向于让幼儿表达重复的话,本意当然是为了锻炼幼儿的说话能力与认知能力,但这种方式实际上扭曲了绘本存在的意义。成人法则认为每一个故事背后都有相应的道理,我们必须理解并学会运用这个道理,他们把这个要求附加在孩子身上。老师在讲完故事后总要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这个故事表达了一个什么道理”,然而孩子的大脑内部尚未开发完全,他们难以理解道理这一词的含义,更不用说总结出一个道理。显而易见,在教育孩子面前怀着简单朴素的心是最重要的,不要想通过几个故事塑造幼儿的价值观,对幼儿而言,故事本身才是最迷人的地方。

2.教育机构教学问题

当早期阅读这件事成为潮流,依靠绘本发展的早教机构崭露头角。实际情况是,绘本教学情况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完美。

绘本的选择不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不同年龄的人群应当阅读不同的绘本,在很多私营的阅读机构中,由于未受过专业知识的训练,教师对教学绘本并不加以筛选。注重识字学习,受利润驱使,如今很多阅读机构忽视绘本阅读的整体性,老师在课堂上并不对整个故事加以讲述,只是从中选取一两个核心汉字让孩子们识记,以此在家长面前获得夸赞的资本,实际上这种做法已然不符合阅读的要求。

3.绘本市场存在的问题

第一,引进外版占主导。我国本土儿童绘本只占整个出版儿童绘本市场的10%,其余皆为引进版,而引进版中又以日本版本为主。外来绘本的引进对我国绘本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拉动了经济增长,深化了我国童书与外界的交流,有利于走出去。另一方面由于外来作品的成熟性,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绘手创造新作品的动力。

第二,国内读物创新少、克隆多。如今克隆现象已经在绘本产业泛滥成灾,拥有原创才华的人越来越少,更多的人选择旧壶装新酒,往往是同一个题材被几个作者翻来覆去地写。创新才是发展孜孜不倦的动力,没有创新,这个产业终究会走向黄昏。现在大多数绘本对儿童的吸引力不如当初,在内容和绘画水平方面并没有体现出大的进步。从市场比值来看,我国的原创绘本只占据很小的一部分,而且多达不到幼儿阅读要求,很明显质量不过关。

第三,出版市场发育不完善。我国出版社众多但缺乏引领性组织,各出版社之间联系薄弱。资源共享机制不健全,不利于绘本产业发展。

三、启示与借鉴

1.绘本发展现状研究的启示

绘本没有地域性,只有共性,好的儿童绘本都会受到儿童的喜爱。好的绘本不仅有优美的辞藻还有丰富的故事情节,还要贴切生活,尤其是儿童的天真特性,从而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所以不管你描绘得多奇怪,故事交代得不完整,都会让儿童引起共鸣。绘本的用词如同图画那样具有画面感,不论是人物的塑造,还是故事情节的安排,都要具有一定的美感。毕竟受众是儿童,儿童能体会到故事的画面感,感受到故事的奇妙,在儿童的心底留下深刻的印象[3]。绘本要符合儿童的现实生活经验,如同前面说的要有共鸣,要以儿童为主,儿童的专注力是有限的,这要求我们在绘本篇章上做文章,篇章大概控制在20页—50页,多了儿童看不完,或者不想看,少了觉得看得不过瘾,其中图画比重比文字要大得多,而且图画要有趣丰富,画面也要有连续性,图画和文字能够很好地叙述故事情节,让儿童喜欢阅读。

根据日本相关部门调查得出,绘本的成功与否和插画的好坏有必然的联系,在日本的儿童绘本中,每个地方都有美感的插画,插画附属于绘本,同文字一起叙述故事,绘本是一个整体,好的文字和插画是好的绘本必不可少的,绘本表达故事的不同,篇幅有所不同,创作手法也不同。诗歌限于篇幅短小,可通篇选取但有些故事情节较长的故事[4]。前面提到过,儿童的专注力时间很短,为了让兒童更好地阅读长篇故事,可以自主地对故事进行概括。去掉一些旁枝末节,对故事主线详细叙述,着重描写主要人物,对其他稍重要的情节可以配上插画补充,从而减少儿童的阅读量。日本儿童绘本创作的优点,针对中日儿童原创绘本较少的情况,正是需要借鉴的。

2.国内儿童绘本市场的开发与培育

首先,为防止文化之间的碰撞,应该对国外儿童绘本做好中国化准备。前期的筛选尤为,对于符合中国文化价值观的优秀作品可以重点引进。在得到授权的情况下,可以对一些小的方面进行适当修改,如封面的设计、少量部分文字的修改和具体的定价,从而更适宜中国的消费市场,满足中国儿童的阅读需要。其次,原创绘本难能可贵,所以在政策上还望得到有力的扶持。最后,中国儿童绘本市场广大,但是缺少相对应的运营机制和体系,应与相关绘本馆加强合作,一起研发出优秀的符合中国价值观的儿童绘本。同时,国内儿童绘本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扶持与引导。

四、结语

绘本逐渐发展进化为独立的叙事结构,重新定位了儿童绘本的价值和在儿童教育中的领域地位,绘本开拓了儿童教育的新领域,即通过绘本欣赏阅读提高学前儿童的审美感知与创造能力及全面均衡发展。绘本阅读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本文主要利用文献研究法对中日绘本现状进行比较,剖析中国儿童绘本教育现状,为国内绘本市场更快更好地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赵寒琪.中国儿童绘本设计的现状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

[2]康长运.想象力与幼儿图画故事书的阅读[J].学前教育研究,2012(3).

[3]福禄贝尔,著.孙祖复,译.人的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4]Anet Evans.Creative and aesthetic responses to picture books and fine art [M]. Liverpool: Liverpool Hope University, 2009.

猜你喜欢

中国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黄金时代》日本版
美哭了的日本点心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日本访学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