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中人物话语分析视角初探
2018-08-16蔺建昌
蔺建昌
摘 要: 小说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主要体裁之一,是高考试题中阅读能力考察的重要文体之一。小说阅读离不开分析人物形象及塑造方法,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直接描写有肖像、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其中人物话语描写是塑造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分析小说中的人物话语是把握人物形象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小说 话语分析 语文教育
一、分析话语的话题
人物之间对话总涉及一定的话题,即谈话的主题和题目、谈话的中心。话题是判断人物之间在交换什么样的信息,对同一话题的不同认知水平和态度反映了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特征,因此,分辨人物之间对话的话题是分析人物对话首先要解决的。
比如鲁迅的小说《祝福》中,“我”与祥林嫂的对话,话题是“死后灵魂的有无”。小说中的“我”是一位受新文化影响的小知识分子,对死后灵魂有无持无所谓的态度;鲁镇人“照例相信鬼”,祥林嫂在临死前却对此产生了疑问,既希望有,又害怕有,体现了祥林嫂受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之深。孙犁的《荷花淀》中水生与水生嫂月夜谈话一节,围绕的话题是水生离家去大部队参加抗日一事,在这个谈话过程中表现了夫妻二人的家国情怀。
有效交流对话双方应围绕同一话题进行,但在小说中经常出现答非所问、话题转换的情况,这些地方往往应重点分析,挖掘话题转换的原因。
孙犁的《荷花淀》中,水生嫂和水生夫妻二人月下话别一节,水生嫂问水生:“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水生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转换了话题,从被问方而转到寻问方,连问水生嫂“爹哩”?“小华哩”?水生有意转换话题,明知故问,意图延迟正面回答妻子的问题,反映了水生内心的斗争,怕妻子担心,不知道如何将自己将要去大部队这样重大的消息告诉妻子。
人物对话展开过程,如果对话持续较长,话题肯定就会不断转换,所以分析人物对话就要注意话题的区分。话题转换既是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的发展,又是情节的不断展开。
二、分析话语的语言形式
人物话语有表层意义与深层意义,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深层含义指言外之意,分析人物话语要善于透过表层含义揣摩深层含义、言外之意。分析人物話语的深层含义可以从词意、语气、句式、省略、标点等话语的语言形式和说话时伴随的动作、神态、心理及谈话的语境等方面综合考虑。
从词意和语气方面探究,词意即字面意义,语气是语句的声音形式。在《荷花淀》中,水生告诉妻子自己第一个报名参加大部队后,水生嫂低着头对丈夫说了一句:“你总是很积极的。”从低头的动作、“总是”表现的语气、“积极”这个表示正面肯定的用词及下文水生对自己第一个报名原因的解释及对妻子开明的表扬综合考虑,这句话表现了水生嫂丰富的心理活动,既有对丈夫第一个报名的理解赞扬,又有对丈夫去大部队而离开家自己的担心与不满情绪,表现了水生嫂是一位识大体顾大局又不乏女性儿女情长的农村女性形象。水生对妻子的回应反映他准确理解了妻子话语包含的对自己去大部队的不满态度,表现了夫妻二人互相理解与非常默契和谐的关系。
有时可以在语言的省略处捉摸,探究人物话语本后的真实意图。《祝福》中有这样精彩的描写。在祥林嫂的婆婆未经鲁四老爷同意而抓走祥林嫂之后,鲁四老爷讲了几句话:“可恶!然而……”“可恶”,“然而……”这里“可恶”的对象和“然而”后省略的内容都耐人寻味,一方面鲁四老爷对祥林嫂未经自己同意而被劫走伤了自己的面子而感到生气,另一方面他承认祥林嫂婆婆有抓走祥林嫂的权力,又可惜失去祥林嫂这样一个安分耐劳的好女工。鲁迅以极简省的语言勾勒出了鲁车四老爷既礼教思想深厚又非常注重实利的形象。
理解人物话语本后的深层意义往往就是通过人物话语探究人物心理,作家在人物话语描写时常常伴随着人物心理活动描写,阅读时可将两者结合起来。《祝福》中“我”在回答祥林嫂死后灵魂有无的问题时,语言断断续续、吞吞吐吐、模棱两可,同时伴随着对“我”大量的心理活动描写,“我”话语的特点正印证了“我”心理的矛盾:既对祥林嫂深表同情,替祥林嫂考虑,不想增添末路人的苦恼,又无法解决祥林嫂既希望死后有灵魂又希望无灵魂的困境,表现了“我”无力承担责任的小知识分子软弱的一面。
人物话语作为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经常有丰富的含义,对于人物话语,还可以从这几方面挖掘它的深层意义:事实信息,即讲出了什么事实;情感信息,即表现了说话者什么心情情绪;态度信息,即表现了说话者对某人某事的什么态度;思想观念,即反映了说话者什么样的思想性格、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
在《祝福》中,鲁四老爷知道祥林嫂死后,说了这样一句话:“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个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鲁四老爷这句话传达的事实信息是祥林嫂死亡的时间,正是“祝福”的时候;表现了鲁四老爷对祥林嫂死在这个时候很生气;“谬种”表现了鲁四老爷对祥林嫂死亡持坚决否定的态度;鲁四老爷认为祥林嫂死在“祝福”时刻,死的不是时候,不吉利,是“谬种”,表现了鲁四老爷迷信思想严重的礼教维护者的形象。
人物话语既传达某种事实信息,又传达人物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些都是我们分析人物话语时要揣摩的地方。
三、分析话语的行为规则
人物对话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小说中的人物对话也不例外,作为一种言语交际行为,就要遵守交际的一些规则,20世纪的西方言语行为理论为我们分析人物话语提供了新的视角。
20世纪50年代英国语言学家奥斯汀首先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他的主张可以概括为“说话即做事”,说话是表意,也是某种行动,也会引起他人的行为。奥斯汀把言语行为分为言内、言外、言后三种行为,分别指表达意义、产生行为、发生影响。奥斯汀的三分法从某个侧面说明了人物话语总是包含非常丰富的含义。人物说话一方面是表达自己的意欲意图,另一方面希望得到对方的回应或行动或者指自己要采取某种行动,所以话语在小说中有推动情节向前不断发展的叙事功能作用。
人物之间的对话总是出于交际的需要,1967年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提出对话交际应遵守“合作原则”,包括:①量的原则,提供的信息量要充足合适;②质的原则,信息要真实;③相关原则,信息要相关;④方式准则,表达要清楚明白。假如遵守这些规则,对话就能合理有效。在小说人物对话中,有的遵守这些原则,有的则故意违反,这些地方都是值得探讨的地方。
在合作原则的基础上,1983年英国语言学家利奇又提出了“礼貌原则”,作为合作原则的补充。礼貌原则包括六个原则:①策略准则,尽量让别人多得益,减少对别人不利信息;②慷慨准则,减少对自己有利信息,让自己少得益;③贊誉准则,尽量多赞美别人;④谦逊准则,多指责自己少赞美自己;⑤赞同准则,多赞同别人,少产生分歧;⑥同情准则,多同情别人。
在《林黛玉进贾府》中,曹雪芹对王熙凤话语有非常精彩的描写,她见林黛玉第一句话是:“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用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分析,我们看王熙凤的话语既违反了量的原则,又违反了质的原则,但它很符合礼貌原则。
从量的原则来看,王熙凤这段并不长的话信息量非常大,信息严重“超载”:第一句赞美林黛玉,第二句子中提到老祖宗、林黛玉及探春等姐妹,一句话同时恭维了三方面的人,又讨贾母的欢欣。第三句又由喜转悲,既同情林黛玉之命苦又悲痛姑妈之去逝。在短短不到一百字的一段话语中,王熙凤照顾到了方方面面的人的感受,特别是贾母的感受,这样过度的信息量正好表现了王熙凤能言善辩、无比聪慧又八面玲珑的性格特点。另外,这段话符合礼貌原则中的策略准则、慷慨准则和赞誉准则,核心就是赞美林黛玉、贾母及外孙女。王熙凤的话主要是对贾母讲的,为了讨贾母欢心,对林黛玉恐怕没有多少真心实意,表现了王熙凤虚情假意和善于巴结逢迎的性格特点,同时表现了贾府中人物之间彼此的地位与关系。
小说中人物话语描写——独白与对话——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分析人物思想、性格、情感、心理、身份、地位、年纪等的重要切入点,是探究作者创作意图和风格、小说主题和艺术特色的重要手段,人物话语在小说中还担当重要的叙事功能。本文探讨分析人物话语的三个视角:话题、语言形式及语境,以及言语交际行为理论。从不同视角探究小说的人物话语可以揭示人物话语的表层含义与深层含义,揭示人物话语在小说叙事中的地位和作用。小说人物话语解读视角可以给语文教师解读小说提供有效的理论框架,增强小说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和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光晖.会话含义理论视角下的小说人物话语分析——以《永别了,武器》为例[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01):64-68.
[2]吴颖.福尔摩斯系列侦探小说人物话语分析及反思[J].学园,2018(01):135-136.
[3]马玉.《尼罗河上的惨案》人物对话的语用话语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8(11):13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