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小息肉中腺瘤性息肉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2018-08-16俞媛洁袁静萍谭诗云

胃肠病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腺瘤息肉直径

蔡 欧 俞媛洁 袁静萍 谭诗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1(430060) 病理科2

背景:胃息肉发病率高,但目前尚缺乏统一的管理指南。目的:探讨胃小息肉(直径<10 mm)中腺瘤性息肉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发现的1 739例胃小息肉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腺瘤性息肉和非腺瘤性息肉的临床病理特征,并采用二元回归分析评估腺瘤性息肉的危险因素。结果:在1 739例患者中,腺瘤性息肉26例,非腺瘤性息肉1 713例。腺瘤性息肉组与非腺瘤性息肉组的年龄、息肉直径和息肉部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和息肉个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息肉直径、息肉部位为腺瘤性息肉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大、息肉直径大和息肉位于胃中下1/3是胃小息肉中腺瘤性息肉的独立危险因素。

胃癌是目前全球发病率第五、死亡率第三的恶性肿瘤[1],早期识别和处理癌前变化有助于减少胃癌的发生,减轻胃癌的疾病负担。胃息肉是一种癌前状态,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其检出率明显增高,但目前国内尚缺乏统一的胃息肉管理指南。一般大息肉(直径≥10 mm)建议直接切除[2],小息肉(直径<10 mm)的管理多依靠医师经验和患者意愿,无统一依据。胃息肉的病理类型包括增生性息肉、胃底腺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一般认为腺瘤性息肉的恶变率高达40%~70%,胃底腺息肉、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的恶变率较低[3]。临床上如不考虑息肉直径、病理类型等因素而直接给予全部息肉患者内镜下治疗,则会降低成本效用,增加患者心理负担。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胃小息肉的临床病理特征,旨在探讨腺瘤性息肉的危险因素,从而为胃小息肉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内镜中心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发现的胃小息肉患者1 739例,通过胃镜下形态学拟诊。排除标准:①确诊为胃癌或已行胃部分切除术者;②缺乏息肉直径、部位、病理类型等相关资料者;③息肉直径≥10 mm者;④胃息肉内镜治疗术后活组织病理学检查为非息肉者,如异位胰腺、胃癌等。本研究方案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原因、息肉部位[胃上1/3(贲门、胃底),胃中1/3(胃体)和胃下1/3(胃窦、胃角、幽门)]、息肉直径(考虑内镜下肉眼判断息肉直径存在较大误差,将直径分为≥5 mm和<5 mm)、息肉个数、病理类型等。根据病理学结果,将患者分为腺瘤性息肉组和非腺瘤性息肉组(包括增生性息肉、胃底腺息肉和炎性息肉)。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腺瘤性息肉的危险因素。

三、统计学分析

结 果

一、一般情况

1 739例胃小息肉患者中,男性532例,女性1 207例;平均年龄(53.06± 11.26)岁;腺瘤性息肉26例,非腺瘤性息肉1 713 例;338例息肉直径≥5 mm,1 401 例<5 mm;1 030例患者为单发息肉,709例为多发息肉;710例息肉位于胃上1/3,653例位于胃中1/3,376位于胃下1/3。

二、腺瘤性息肉和非腺瘤性息肉的比较

腺瘤性息肉组和非腺瘤性息肉组的性别构成、息肉个数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80,P=0.872),而两组年龄、息肉直径、息肉部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P=0.000,P=0.001)(表1)。

三、腺瘤性息肉的危险因素

表1 腺瘤性息肉组和非腺瘤性息肉组临床病理特征的比较

二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息肉直径和息肉部位是腺瘤性息肉的独立危险因素(表2)。

表2 腺瘤性息肉危险因素的二元回归分析

讨 论

胃息肉是指起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并突出于胃腔的宽基底或带蒂的良性隆起性病变[4]。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息肉被发现,总体检出率约为4.7%[5]。有研究发现有胃息肉病史的患者发生胃癌癌前病变的风险较非萎缩性胃炎者高出7倍[6],且腺瘤性息肉的癌变率高于非腺瘤性息肉[2],然而目前我国尚缺乏统一的胃息肉管理指南。一旦发现息肉,予以切除可避免其发展为肿瘤,但部分病理类型息肉的癌变风险很低,建议随访观察,盲目处理不但浪费医疗资源,降低成本效用,并且可导致过度诊疗,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7]。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1 739例胃小息肉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显示年龄大、息肉直径大和息肉位于胃中下1/3是胃小息肉中腺瘤性息肉的危险因素。这一结果可为胃小息肉管理策略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即年龄偏大的患者在胃体、胃窦、胃角等部位发现直径≥5 mm的息肉时应予以重视,尽量行内镜下治疗。

在临床实践中,可借助放大内镜、放大窄带成像技术、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等特殊方法显示息肉黏膜表面的超微结构,指导内镜医师对病变性质进行判断并靶向取活检。王颖等[8]的研究通过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放大内镜观察胃息肉腺管开口分型,发现腺瘤性息肉多为Ⅳ型(腺管开口呈分支或脑回状),而腺管开口为圆形、乳突状或星芒状的Ⅰ型、Ⅱ型则多见于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类圆形或管状的ⅢL型多见于胃底腺息肉。Omori等[9]通过放大窄带成像技术观察息肉微血管形态,发现腺瘤性息肉血管形态多为网格状、核心血管、未定型,而蜂窝状和血管密集多见于非腺瘤性息肉。

本研究发现腺瘤性息肉发病率仅1.5%,与朱海珍等[10]的研究结果接近。与增生性息肉、胃底腺息肉、炎性息肉等非腺瘤性息肉相比,腺瘤性息肉相更易发生于胃下1/3和胃中1/3,与胃癌的好发部位一致,可能与胃窦G细胞分泌促胃液素有关,高胃泌素血症可促进腺瘤的发生。本研究亦发现胃息肉多见于女性,与目前相关研究结论相似[10],但我国胃癌的男性患者患病率约为女性的2倍[11]。两者分布差异的原因可能为从胃息肉到胃癌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吸烟、饮食因素、遗传背景、药物干预等均可能对癌变进程产生影响,而这些不利因素多与男性相关,但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选取直径<10 mm的胃小息肉,并分析腺瘤性息肉的危险因素,这在国内研究中较少见。但本研究亦存在不足之处:首先,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的性质决定了其质量等级不如病例对照研究和多中心研究,但样本量大可适当弥补这一不足;其次,本研究纳入的是来医院就诊行内镜检查并治疗的患者,忽略了因就医意识薄弱或经济原因或其他原因未能前来就诊的人群,存在一定程度的选择偏倚;第三,研究中息肉直径的判断有内镜医师主观因素,可能存在差异。

总之,本研究发现,年龄、息肉直径和息肉位于胃中下1/3是腺瘤性息肉的危险因素,可为胃小息肉的临床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但仍需行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来进一步证实研究结论。

猜你喜欢

腺瘤息肉直径
肾嗜酸细胞腺瘤与嫌色细胞癌的MDCT表现及鉴别
各显神通测直径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后肾腺瘤影像及病理对照分析
山水(直径40cm)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爱虚张声势的水
预爆破法处理大直径嵌岩桩桩底倾斜岩面问题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