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传统技艺展陈实践
——以“苏艺天工大师系列展”为例

2018-08-16

文化遗产 2018年4期
关键词:天工文创苏州

李 红

苏州是工艺之城,各种工艺历史悠久,门类众多,很多在全国乃至世界享有盛誉。苏州目前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6项,其中传统技艺类就有缂丝、宋锦和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等3项;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32项,其中传统技艺类有18项。2014年,苏州市成功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成为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如何让这些传承历史悠久、有着深厚地域文化的手工技艺走入大众视野,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与传播的重要议题。

作为苏州最重要的文化遗产展示窗口,苏州博物馆享誉海内外,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文物4万余件,尤以明清书画、工艺品见长。其新馆现代而典雅,是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封刀之作,旧馆忠王府宏伟而精致,是全国保存至今最完整的一组太平天国历史建筑物。新旧两馆共同构成苏州博物馆这个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现在日均观众数千人,已成为国内外观众来苏州必到目的地之一。

基于以上两方面的优势,2015年,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下简称“非遗办”)与苏州博物馆决定联合策划推出展示苏州工艺的系列展。在多次沟通后,逐步确定了展览的场馆、项目范围、形式等内容,明确了双方的责任。在邀请参展方面,一经沟通,均获得传承人的积极响应。这个系列展自2015年12月开始举办,主题确定为“苏艺天工大师系列”。截至目前已举办了八个展览,包括蒋喜玉雕展(2015年12月18日 - 2016年3月10日)、姚惠芬刺绣艺术作品展(2016年8月20日 - 11月06日)、蔡金兴砚雕暨澄泥石刻展(2016年11月23日 - 2017年2月05日)、梁雪芳刺绣艺术作品展(2017年3月3日—4月23日)、裴金宝古琴作品展(2017年6月24日 - 7月23日?)、王健扇艺展(2017年8月9日-2017年9月22日)、瞿利军玉雕作品展(2017年9月29日-2018年1月17日)、周海云刺绣艺术作品展(2018年3月22日-2018年5月20日)。每个展览同期均策划有相关的配套内容,包括图录出版、文创产品开发、学术研讨、社会教育等。该系列展览举办以来,得到了观众、传承人、学界等各方面的好评,逐渐具有了一定影响,而展览过程中所涉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与传播相关理念与技术问题也值得探讨。

一、“苏艺天工”展陈思路与实践解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具备多元维度,指“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实物展品的有形陈列和动态多媒体以及交互式的、多感官的、浸入式的无形陈列,采用阐释、演示、体验等展示辅助手段,加深参观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在发挥保存、传播、研究、教育等基本功能意外,在宣传、弘扬、传承、振兴层面促进非遗保护。”*杨红:《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与传播前沿》,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7页。“苏艺天工”系列展即是一个涵盖展览、体验、社会教育、文创产品开发、出版等内容的综合展览。

首先,在综合性博物馆中举办非遗专题系列展,充分利用博物馆优质的展陈条件与社会影响,是苏州非遗在展示与传播上的一次尝试。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五条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保护机构以及利用财政性资金举办的文艺表演团体、演出场所经营单位等,应当根据各自业务范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学术交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宣传、展示。“苏艺天工大师系列”展设在苏州博物馆忠王府楠木厅。楠木厅又称为花厅,分为三开间,其板壁均为楠木,古色古香,精致秀丽,颇具江南风韵。这样的建筑环境除了能满足展馆的基本功能,其本身也兼具更多文化意义,为展览营造了独具苏州特色的文化环境,使参观者对相应的展示内容更容易产生“沉浸感”。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于特定的地域环境之中,是一定地区自然、社会以及人文价值的特定实践,与传统博物馆中单纯的“物”的展览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展览展示需要有整体观,尽量不割裂项目与其所生长环境的关系。本系列工艺展设于传统苏州建筑与文化空间,体现了“在‘全遗产观’的视野下,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联动策展,营造动静结合的文化空间,打造古今传承的文化样态*王美诗:《话语视角下的非遗活态展览——以南京博物院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为例》,《文化遗产》2016年第3期。”。

其次,立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本系列展采取了多元化的展览手段,不仅在“物质”层面进行了全面展示,还通过更多手段呈现出手工艺背后所蕴含的人文气质和精神内涵。传统博物馆展陈侧重于展现物质文化遗存静态的、散点式的文化与历史叙事。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活态传承的文化,传承主体的主动性、参与性是其重要特色。因而在展陈中,怎样展示技艺、流程,以及如何凸显传承人的技艺、创造力及其所蕴含的精神文化价值,从而起到在公众视野下的非遗保护和传播作用,这一诉求在展陈中需要重点考虑。

本系列展除了采用文字和图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起源、发展、传承人,制作的流程、工艺特点等进行介绍之外,还展出了大量的作品实物和制作工具,并利用多媒体播放为展览专门拍摄的技艺流程短片。文字、图片、展品、视频等各类介质有机地组合与展示空间中,实现了多维度的内容呈现。以“王健扇艺展”为例,展览共展出王健制作的扇骨、扇面以及收藏的老扇子在内共计百余件实物。通过文字、图片、实物、视频等多种方式,全面展示了苏扇的起源与发展、制作苏扇的各类材料、各式工具,苏扇的不同类型和组成部分、苏扇的成品和半成品,苏扇的使用和收藏知识,等等。通过展览,观众能够充分了解到苏扇作为文人用扇与作为旅游商品或生活用品的普通扇子的不同,认识到一把小小的苏扇不仅沉淀为一个包括书画、雕刻等内涵的文化载体,更凝聚着传统工艺的精华,蕴含着中华文化的智慧。

第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本系列展在强调传承人的主体作用、尊重传承人及其作品、挖掘传承人的创造能力等方面,均体现了这一原则。以“蒋喜玉雕展”为例,苏州博物馆馆长陈瑞近在展览序言中提到:“‘艺者,知能’,通常解释为格物的知识与技术,通名为艺,是精神、观念、审美的创造。对于艺者,创造一件艺术品的过程,是一个自我认同的过程,是一场奇妙而精彩的冒险,将本人的理想、审美灌注其中,不计艰辛,不计成本。”*陈瑞近:《蒋喜玉雕展序言》,苏州博物馆,2015年,参见http://www.cnarts.net/cweb/information/index_read.asp?id=1790与单纯的文物展不同,工艺展从筹划阶段就将传承者放到了核心位置,所有的展陈设计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将人和物结合起来,并注重过程的展示。每个展览都会给传承人拍摄专门的视频,介绍项目和人,用于在展厅内播放。展厅内同时设置了展演区域,传承人在展览期间向观众现场展示项目制作流程。观众们在展厅看展时,除了可以看到各工艺的原材料、制作工具和作品之外,还可以直面传承人,也可以用手去触摸相关物件,全方位去感受以传承人为中心的手工艺。

此外,作为展览服务及成果,每一个展览组织方都会配套帮传承人出版一千套作品集。每本作品集的体例都经过与传承人长时期的沟通与磨合而定,尽量使每个作品集在展现作品的同时能够体现传承人的个人特质,因而每本体例不尽相同。这一千册作品集,除了苏州博物馆和苏州市非遗办保存少量存档及部分在展览开幕式发放之外,其他全部送给传承人,以便其进行进一步的宣传推广。因为作品集是以苏州博物馆和苏州市非遗办的名义联合出版,书中相关文章反映了传承人、保护单位及展览主办方等多方的思考,且图文并茂,装帧淡雅,所以受传承人和读者欢迎。此外,通过事先约定,每个展览,传承人都会无偿捐赠获奖作品给苏州博物馆,由苏州博物馆永久收藏。尽管是无偿捐赠,但是每位传承人都非常积极并将各自最好的作品捐了出来。比如,梁雪芳老师将其获奖作品《尔若盛开二》、《释迦牟尼佛》两组作品捐给了苏州博物馆。正如她在电话采访中所说,“我们的作品要更好地传播下去,苏州博物馆是个优秀的平台,我觉得把作品捐给苏州博物馆就是给作品本身找到了一个好的归属”。而苏州博物馆作为一个严谨的文化机构,收藏当代工艺品这一行为本身,也体现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可和对传承人技艺水平的认可。

第四,本系列展探索了在苏州这样的城市环境中,手工技艺如何回归生活,如何回归日常,如何践行“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保护理念。“非遗价值的阐释不是宏大叙事,更多的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细微之处”*杨红:《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与传播前沿》,第42页。。近年的非遗保护工作中频频提出了非遗保护需贯彻“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即“要支持非遗实践回归社区,回归生活,让非遗在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和传承。”*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光明网,2017年5月12日http://culture.gmw.cn/2017-06/03/content_24686657.htm。本系列展通过技艺展示、艺术课程、工作室体验之旅以及文创开发等参与式活动切实提高了非遗展示与传播的效力。在举办“王健扇艺展”的同时,配套举办了“文心风华怀袖雅物”文人苏扇制作体验活动和会员专属的大师工作室参观体验之旅。每周日下午展厅内还进行苏扇制作现场演示,力求实现学术性与普及性并重、知识性与观赏性兼顾的办展思路。而在举办“梁雪芳刺绣艺术作品展”时,传承人直接将其负责体验的团队“一零一绣吧”搬进了展厅,先后举办了4次体验课,并且每次体验课观众都报名火爆。通过开发苏绣DIY手工包,观众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展览现场绣出作品,感受到刺绣艺术之美。这种互动式的、体验式的参与,既丰富了展览,又起到了深化非遗保护理念的作用。在文创方面,非遗文创产品是非遗项目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融入现代生活最直接的方式。苏州博物馆很早就开始探索文创产品开发,设有文创部,并在馆内专门开辟了文创商场,开发的文创产品在国内博物馆界也颇有名气。在举办“苏艺天工大师系列”展的过程中,主办方同时“牵手”设计师和传承人,尝试开发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比如将缂丝、宋锦等工艺与馆藏结合,开发了一些带有藏品元素的双肩包、手提包、零钱包等产品。通过文创产品的开发,观众可以在看完传统工艺展后,选择自己心仪的文创产品带回家,践行着“购买是最好的传承,使用是最好的保护”非遗保护新理念。通过开发文创产品,不但打开了传承人的思路,让传承人认识到了通过提升产品设计并融合现代审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大有市场。同时也吸引了周边区域文博机构的主动相邀。例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相关负责人就联系了梁雪芳老师,表达了与梁雪芳老师合作开发苏绣文创产品的意向。

二、“苏艺天工”系列展的经验与意义

“苏艺天工大师系列展”的举办对于非遗展览展示与传播具有重要的经验价值。

第一,展现了非遗管理部门与博物馆共同协调、开拓新展陈思路的可能性。此系列展览将非遗项目及传承人的资源与苏州博物馆的馆藏文物、教育、出版、传播、文创等优势相结合,有效利用综合性博物馆空间和平台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二,建立了立体化的传播体系,对在博物馆进行非遗展览与传播进行了有益尝试。展览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每次展览的举办都会邀请相关行业协会和专家参加开幕式,并邀请媒体进行报道,同时还通过主办方官网及微信公众号等途径进行宣传,建立起了一个立体化的宣传传播体系,方便更多的人了解展览的信息。

第三,建立了完整的沟通反馈机制。围绕展览,主办方、传承人与观众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三角互动网络。这种互动包括主办方与传承人沟通展陈,传承人在现场展示并与观众互动,主办方开展观众的问卷调查,观众通过展览认识传承人后继续追随传承人深入体验和学习工艺等等。“苏艺天工大师系列展”的展厅门口安装了红外设备,对参观人流进行统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观众的观展体验,并对数据进行整合分析,了解观众的需求和展览的不足,进而在接下来的展览中作出相应的调整。此外,展览结束后,还会邀请第三方通过电话访谈的方式,对合作举办展览的传承人进行调查,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这种反馈机制对推动系列展的水平提升具有很大帮助。

以“蒋喜玉雕展”为例,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55.22%的观众是入馆参观时才获悉本次展览信息的,加上通过馆外幡旗获知的3.70%,说明有近60%的观众是到了博物馆之后才了解到有这个展览的,这说明展前的宣传存在不足。这一结果也与后期对传承人电话访谈反馈的意见一致。另外,调查结果显示,参观蒋喜玉雕展的观众45岁以上的较少,占比为12.12%;19岁—35岁的青年仍然是观展的主力军,占比为63.3%。

观众年龄比例图

考虑到上述两个因素,主办方就加大了后期各个展览的展前宣传力度,并将宣传的主要对象定位于年轻人。

三、建议与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博物馆的结合是由非遗及博物馆各自属性所决定的。“苏艺天工大师工艺展”是苏州非遗办与苏州博物馆工作职能的互补与延展,符合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趋势与需求。通过这一实践,更有效地厘清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综合性博物馆展览与传播的方法,也促使我们反思和总结这一工作中面临的挑战。

(一) 展览的深化及可持续性。

首先在甄选标准方面,目前我们选择参展人并不局限在各级代表性传承人,而是扩展到传承人群体。因此在选择上,并无权威标准可依,存在有争议的可能性。主办方仍需共同探讨,考虑成立专业的展览评审委员会,从不同角度对传承人及其作品进行甄选;其次,考虑到人才梯度建设,将来会引入年轻的手工艺人参展,甚至考虑是否有可能成为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一个终端环节,成为展示研培成果的一个窗口,形成可持续性较强的良好循环;第三,随着这一系列展览日渐成熟,将考虑做非遗主题联展,将作品与馆内藏品进行古今对比、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相关项目作品进行对比。

(二) 探索和建立展陈规范、深化学术研究。

本系列展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在博物馆进行展览提供了一个参考。而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陈规范、传承人及其项目的梳理、传播效能等方面仍然亟待专业而系统的研究。本系列展实现了以“人”为主体展现技艺价值,又通过“物”的载体体现技艺特色,在体现非遗的整体性和活态性方面值得借鉴,希望对今后制定相关展陈规范有所助益。更进一步,非遗行政主管部门在长期一线工作中所积累的保护和管理经验如何与以专业展览、文物保护与研究见长的博物馆结合,充分发挥各方优势,更有效的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工作,也是下阶段工作的重点。

(三) 公众教育与社会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与传播的目的,其目的是为了回归生活、回归大众视野。探讨如何利用博物馆平台进行公众教育,也应该回到初心: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有力的传承与承载者,是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公众,他们主动的接受与传播才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得到延续。主办方在合作系列展的过程中,还形成了一些其他方面的探索成果:一是编写了《知·苏苏州博物馆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和《学习手册》,将苏扇、苏绣、澄泥砚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融入课程设计,成为非遗进校园的可选教案。二是在苏州博物馆的文物展览中,联合传承人对其中涉及的非遗项目,进行辅助展示或展演,使观众即使在观摩文物展览,也能了解到其中承载的传统技艺。

“苏艺天工大师系列展”之九“林怡漆艺作品展”已经开展,将持续至2018年7月底。我们在办展过程中不断修正和完善展览,希望这个系列展能越来越受到获得了观众的欢迎,受到了传承人的认可。同时希望展览的组织和策划经验能够为业内提供一些参考,共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猜你喜欢

天工文创苏州
陶溪川文创街区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天工缀网
天工云锦继梦涟漪佳地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强国工匠”朱小坤 率队成就大“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