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庸帮老友的一个忙
——从金庸致杜运燮信札谈起

2018-08-16

传记文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明报月刊金庸

阿 木

中国现代文学馆

金庸致杜运燮的信:

运燮兄:

数年来虽疏于通候,时在念中。得悉吾兄安健,至为喜慰。吾兄退休后仍致力译著,质量俱丰,弟仰羡不已。

仲湘先生大作甚多独到之见,已安排于《明报月刊》近期刊出,感谢吾兄荐介。

谨驰书问安,尚祈珍摄保重。此请大安

弟 良镛正

一九九零年九月十二日

苏仲湘先生此作极具价值,弟甚为钦佩。

我们年纪都大了,请保重身体,注意饮食起居。

良镛又及

这是一封,“武侠大师”金庸先生1990年9月12日写给“九叶诗派”诗人杜运燮的书信,该信现收藏于中国现代文学馆书信库中。

杜运燮(1918-2002),我国著名诗人、爱国归侨,“九叶派”诗人之一。1945年,杜运燮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同年10月,经沈从文推荐,进重庆《大公报》做编辑。后在新加坡南洋女子中学和华侨中学任教员,并担任《中兴日报》翻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杜运燮决定离开新加坡回中国。在途经香港时,应香港《大公报》邀请,任文艺副刊编辑兼《新晚报》电讯翻译。1951年,从香港到北京,在新华社国际部工作。

当笔者在书信库看到此信后,查阅了大量有关杜运燮及金庸的资料,但有关他们交往的资料非常稀少。为此,笔者专门联系了杜运燮之子杜海东先生,据他介绍:

杜运燮与金庸1950年短暂相识于香港,他们与梁羽生曾共事于香港《大公报》。1951年,杜运燮从香港回到北京。此后便没再相见,一直到1983年,杜运燮与金庸才再次在香港重逢。

杜海东先生所提杜运燮与金庸、梁羽生共事于《大公报》,其实指的是《大公报》属下《新晚报》。1950年10月,《新晚报》创刊,杜运燮、梁羽生、金庸曾先后担任编辑工作。那时金庸主持《下午茶座》栏目,也做翻译、记者工作。杜运燮则在《新晚报》担任电讯翻译兼副刊《天方夜谭》编辑。

梁羽生在《杜运燮和他的诗》一文中,曾对这位同事有过描述:

虽然是同一个部门的同事,但最初的一个月,我们却很少交谈。他给我的印象是沉默寡言,好像很难令人接近。后来渐渐熟了,发现彼此的兴趣向相同,我这才发现,原来我对他的“表面现象”完全错了。他的热情其实是藏在“质朴”之中。

杜运燮

根据以上资料,可知金庸与杜运燮到1990年,已相识40年。笔者认为这也是杜运燮能够将苏仲湘的文章推荐给金庸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该信中,金庸两次提及苏仲湘和他的大作。“仲湘先生大作甚多独到之见,已安排于《明报月刊》近期刊出,感谢吾兄荐介。”“苏仲湘先生此作极具价值,故甚为钦佩。”可见,杜运燮在致信金庸时,应是随信附上了苏仲湘的文章。金庸看后,对该文很是欣赏。但苏仲湘对于笔者而言,是一个极为陌生的名字。通过资料查询,笔者了解到:

苏仲湘,诗人、文史学者,我国情报资料咨询专家。湖南冷水江人。1924年出生,1946年毕业于湖南大学数学系。1950年6月,到新华社总社国际部资料室工作。新华社离休干部,新华诗社副社长兼常务副主编,中华诗词学会发起人之一。著作有诗文集《栽花插柳堂杂草》《栽花插柳堂绕草》《论语纂释》《数,科学的语言》(译著)等。文史论著散见于《人民日报》(海外版)、香港《明报月刊》等海内外报刊。2009年6月11日病逝,享年86岁。

资料显示:苏仲湘的文史论著曾在香港《明报月刊》刊发。根据金庸在该信所说:“已安排于《明报月刊》近期刊出,感谢吾兄荐介。”笔者遍查1990年9月之后的馆藏《明报月刊》,由于馆藏该刊并不完整,笔者一无所获。后来,通过香港朋友在当地图书馆查阅,终于在《明报月刊》1990年9月第297期上,发现了一篇苏仲湘的文章《古代南美与中国之交往》,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段为引言,其后分为四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为“汉唐文献所记的毕勒国、弥罗国”,第二部分为“秘鲁的古文明”,第三部分为“秘鲁一词的起源”,第四部分为“古毕鲁人与海外交往的遗迹”。在最后的结语中,苏仲湘这样写道:

中国文明和印第安文明,数千年来,隔水相映,为全世界两个最古老的文明。二者之间的交通情况,是很值得研究的课题。这方面曾有不少论述,可惜大都就相似的文化例证而立论,可以启迪思路,但却并非确证。若求确证,还赖史证物证。

……

苏仲湘

再谈到物证,古代茫茫大洋,往返綦艰,故中国史乘所纪,只能是单程航线的一端。而在另一端的美洲大陆,文字完全不存,必须仰赖于考古的材料了,在这一方面,如太岁碑等文物,久有传述,至今无专人专书,就此搜求排比整理,基础尚未筑成,更谈不上深入研究了。还是一个很大的缺憾。

在该文中,苏仲湘开篇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中国汉、唐时期文献《汉武洞冥记》《唐书·艺文志》《酉阳杂俎》《杜阳杂编》等所谈及的来朝进贡的毕勒国、弥罗国就是现在南美洲的秘鲁,早在汉朝时,中国便与南美洲有交往。

关于中国与包括秘鲁在内的整个美洲的历史渊源,在“四人帮”粉碎以后,苏仲湘通过自己的研究,先后发表了颇有见地的几篇研究文章:

1.1982年10月,苏仲湘在人民日报发表了《中国文献中关于古代中秘关系的信息》,此文阐述了中国与秘鲁的历史交往。

2.1984年11月,苏仲湘在香港《大公报》连载发表了《探索中国与南美交往踪迹》一文。他从动物、植物、文物、考古等不同角度进行论证,提出早在汉、唐时期,中国与南美大陆文化交流的新见解。

3.1987年4月,苏仲湘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了《古代美洲和中国交往问题的探索》。

其实早在1979年,苏仲湘在《历史研究》第4期刊发的《论“支那”一词的起源与“荆”的历史与文化》就曾引起史学界极大关注。在该文中,苏仲湘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从史籍记载、地理环境、历史变迁及语音学等方面,论证了“支那”应是“荆”,而不是“秦”的译音这一新说。同年,《中国历史学年鉴》认为苏仲湘这篇论文有“与传统说法不同的新论点,很可注意”。1980年,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称此文“有独到的见解,对楚文化的深入研究,很有启发”。

1990年9月,《明报月刊》刊发的《古代南美与中国之交往》

而作为苏仲湘在新华社的老同事、老邻居,杜运燮对苏仲湘的研究才华更是了解已久。1950年,苏仲湘进入新华社国际部资料室工作。1951年,杜运燮到北京后也进入新华社国际部工作,担任编辑。1950年,新华社国际部资料室一创建,苏仲湘便到这里工作,开始从事近37年的“一项美好而又艰难的事业,一项重要而又繁琐的工作”,也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新华社的“开国资料员”。苏仲湘对于资料工作有着自己的见解,他认为:“资料也是新闻库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他能保证新闻的权威性、准确性,更好地体现新闻的连续性。一条新闻加上适当的资料,往往能使平面、单薄的新闻具有多层次的立体感,显得更加丰满,更有深度。”正是在苏仲湘的提议下,从20世纪50年代起,新华社国际部资料室开始为国际新闻报道编写配合资料,并成为了工作定制。

苏仲湘在新华社工作37年,正是因为他对资料、史料的阅读、整理与研究的踏实与认真,获得了包括杜运燮在内的新华社同仁一致认可,他先后赢得新华社的全社奖和特别奖,并被评为当时新华社唯一的研究馆员。

也正因如此,杜运燮在看过苏仲湘极具新意的《古代南美与中国之交往》的文章后,积极推荐给金庸的《明报月刊》发表。在当时,《明报月刊》“是一本以文化、学术、思想为主的刊物”,“对于任何学派、任何信仰的意见,只要是言之有物,言之成理的好文章,”《明报月刊》都愿意刊登。因为《明报月刊》“坚信一个原则:只有独立的意见,才有它的尊严和价值。”《明报月刊》成为华文作家、研究者辩论和探讨问题的一个园地。

而且金庸本人也是一位史学研究爱好者,他的武侠小说,除了少数作品有意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模糊处理之外(如《笑傲江湖》),绝大部分的作品都交待了明晰的历史背景。他的七部武侠小说中都有以历史真实人物为原型的艺术形象:

金庸先生

《天龙八部》——耶律洪基、完颜阿骨打、段正淳;

《射雕英雄传》——王重阳、全真七子、哲别、窝阔台、拖雷、铁木真、完颜洪烈、周伯通;

《神雕侠侣》——甄志丙、王重阳、全真七子、忽必烈、周伯通

《鹿鼎记》——鳌拜、康熙、吴三桂、李自成;

《书剑恩仇录》——张召重、乾隆、福康安;

《倚天屠龙记》 ——张三丰、张松溪;

《碧血剑》——朱由检、袁崇焕、断臂阿九。

金庸自己也曾发表过相关史论文章:《袁崇焕评传》和《唐代盛世继承皇位制度》。1995年1月13日,金庸在致徐迟的信中,也谈到自己现已从《明报》退休,自己的主要精力会放在对历史的研究上:

自退休后,摆脱了琐务羁缠,身心顿获自由,年来就到处走走,颇有获益。平时多读书,少动笔,皆因压力小了,人也就变得较为懒散。不过,闲逸之余我仍想写些文章。眼下计划未定,但不管如何,研究历史是我素来的嗜好,或许在读史穷经中会写出一二本历史小说。若能这样,到时还望先生赐教指正。

或因共同的史学爱好,金庸在读过苏仲湘的文章后,较为赞赏。所以,他在致信杜运燮的当月便安排该文在《明报月刊》上发表。

一封短信,其背后竟隐含着丰富的资料信息,在查阅这些资料的同时,也让我们有机会了解到这三位作家之间那份惺惺相惜的情谊。

金庸致徐迟的信

猜你喜欢

明报月刊金庸
数 独
画与理
画与理
画与理
怀念金庸
Jin Yong’s ZJU Years: “Wisdom is the Goal”
金庸仙逝,全球华人追念全球华人追念
金庸:好为人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