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庸小传

2018-08-16杨宝怡

传记文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梁羽生社评明报

杨宝怡

香港岭南大学

“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都有人知道他的名字”,指的就是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几乎没有不看金庸小说的,他的作品席卷南北,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回忆。很多作家成名以后笔名为人熟悉,而原名被笔名淹没,鲜为人知,但金庸却不在其中。金庸原名查良镛,若说金庸一名是武侠小说的代名词,那查良镛这个名字就在香港报业中声名显赫,亦是金庸在武侠小说以外的一段奋斗史。据说生于乱世的金庸其家族显赫,但他能在后来成就斐然,更多是源于自身的才学、努力不懈的奋斗和坚持。

金庸与武侠小说

在金庸之前,是梁羽生先写武侠小说。当时二人同在《新晚报》工作,因缘际会下,《新晚报》的负责人罗孚邀请梁羽生写武侠小说连载,于是就有了《龙虎斗京华》,甫一推出就大受读者欢迎,风靡全港,开创了武侠小说的市场。有见及此,罗孚又邀请金庸写武侠小说,于是从1955年2月8日开始,金庸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就在《新晚报》“天方夜谭”版面世。《书剑恩仇录》的连载吸引了大量读者追看,继梁羽生之后将武侠小说推向了巅峰。金庸因此声名大噪,一些报社争相邀请他写武侠小说,成为炙手可热的武侠小说新星,他的第二部小说《碧血剑》就是在《商报》连载的。

金庸与梁羽生对弈

金庸从1947年起就断断续续在《大公报》工作,在写《书剑恩仇录》期间,他由《新晚报》调回了《大公报》,虽然其时已声名鹊起,但在报社里也还只是一个副刊编辑。在这期间,有人提议金庸、梁羽生和百剑堂主一同开一个专栏,写一写散文随笔,每天刊登一篇,连续刊登了三个多月,后来不知因何故结束。这三位都是当时香港主要的武侠小说创作人,给大家留下了“三剑楼随笔”这个专栏,也是文坛上的一段佳话。金庸在专栏上发表了自己对电影、书画、棋艺、宗教、音乐、摄影等的看法,几乎无所不谈,表现他广泛的兴趣和对于不同领域学识的追求。

1957年,金庸离开报社后,进入长城电影公司做编剧,在写电影剧本和导演电影的同时仍每天坚持写小说。当时,金庸每写一个剧本就可以得到三千元的稿费,他在长城工作的两年间写下了不少剧本,主要的作品有《不要离开我》《三恋》《有女怀春》《午夜琴声》等。金庸的目光也不仅仅放在编剧身上,他还参与导演工作,只是他的导演之路不太成功,直至离开电影公司都没有单独执导过一部电影。

对于金庸来说,武侠小说虽然属于其业余性质的创作,但却为此付出了大量时间。金庸在写作剧本的同时,也在坚持武侠小说的撰写,当时《射雕英雄传》在《商报》连载,这部小说奠定了他在武侠文坛的地位,成为了他的代表作。追捧他小说的热潮不仅在香港蔓延,甚至影响到国外的华人,曼谷的中文报纸为了抢先推出他作品的最新内容,利用地下电报来获取香港最新发行的内容,以满足读者的渴望,可见金庸小说的知名度。在此后的十来年间,金庸不停歇地陆陆续续写出了十几部脍炙人口的小说,如《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等,尽管晚年的金庸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没把写小说当成自己的正业,自谦自己只是个善于说故事的人,但从小说中可见他对语言文字娴熟的运用,其实还是有赖于自己的勤奋努力与读书训练出来的。他的作品每一部都让人不忍释卷,回味再三。

《射雕英雄传》香港三育图书文具公司 1960年5月版

金庸的《明报》

金庸与沈宝新在1959年的时候创立了《明报》,两人是初中同学,相识多年,当时金庸邀请沈宝新做合伙人时,沈正从事印刷工作,懂得经营管理,而金庸自己也在《大公报》和《新晚报》等报社工作多年,熟悉报纸编辑的运作。金庸前后投资了八万,沈宝新出资两万,一共十万元开创了《明报》。起初还不叫《明报》,而是一份以刊登武侠小说为主的小说周刊《野马》,后来有鉴于《成报》的成功,每日出版,利润可观,于是将同年登记的《野马》小说周刊改为《明报》。《明报》的命名是别有深意的,寄予了金庸的办报宗旨,明字取“明理”“明辨是非”“明察秋毫”“明镜高悬”“清明在躬”“光明正大”“明人不做暗事”等意,同时“明”也蕴含着前途光明的意思,是金庸经一番推敲想出来的名字。

《明报》创刊号

金庸对于《明报》的新闻立场也有自己的一番主张和坚持,他认为:“事实就是神圣的,评论完全是自由的,您喜欢发表什么意见都可以,但是您不可以歪曲事实,这很重要,所以我倒很欣赏这两句话,就是事实是不可歪曲,评论大可自由。”《明报》一开始时的新闻立场比较中立,不依附任何党派,一切社评态度温和不偏不倚,没有强烈的党派色彩,凡事皆以事实和人民的利益为先。《明报》就是靠这种理念走到大众眼前,销量节节上升,超越了不少小报,直逼当时几份大报,逐步成为除武侠小说以外,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一份报纸。

《明报》令人注目的另一点是金庸自己写的社评。其笔锋尖锐,对于内地政治局势的变化非常敏感,而且预测政情相当准确。譬如香港的前途,他在1981年2月26日的评论中写道,内地会收回香港,大概会在收回日期之前十五年左右正式宣布,同时并宣布香港现状今后不变。而内地政府的确于1982年宣布,定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恰好相隔了十五年。因此,金庸以本名查良镛发表的社评成为了《明报》的招牌,不少人买《明报》就是为了看查良镛的社评,而读者的喜爱和期望也成为他的动力,使他将每天的社评更努力写好。三十余年来,他每天亲自撰写,几乎从不间断,而且为了保证社评的质量,他翻查资料,写完一再修改,直到满意才能搁笔。他自己也说:“我的写稿速度其实是很慢的。一字一句都斟酌,所以一千多字的稿,往往是改了又改,起码花两个钟头。”就是这样不懈的努力才能造就《明报》的成功。而这几十年来,《明报》的社论对于香港社会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更被香港报界誉为一股清流。

《明报》在金庸主导时期,报导方针基本都是由金庸决定的。直到20世纪90年代,虽然这时《明报》的编辑团队已非常庞大和全面,但依然是围绕着金庸而运行。金庸就曾说:“新闻自由是报社员工向外争取的,而不是向报社内争取的。报社内只有雇主与雇员的关系,并没有谁向谁争取自由的关系。”这虽然引起许多议论,但不可否认的是,《明报》在金庸的领导下业绩蒸蒸日上,做得有声有色。即使后来,金庸从《明报》退了下来,《明报》亦几度易手,他留下的作风和主张也一直影响着《明报》,使《明报》在各出奇招激烈竞争的香港报纸中显得相对中立公正,甚至从1997年至2013年在香港中文大学的香港传媒公信力调查中一直名列第一。就连曾在《明报》担任老总的王世瑜在谈及《明报》时也表示:“《明报》的成功,可归功于查良镛个人的远见。由早期以武侠小说的金庸作号召,迈向1960年代以政论闻名的查良镛年代,以至目前上市以企业手法经营《明报》,查良镛成功地将《明报》塑造成一份备受知识分子尊敬的报纸。”

2005年,金庸在英国剑桥大学被授予荣誉学位

活到老学到老

晚年的金庸早已是名利双收,2005年时更获得英国剑桥大学颁发的荣誉文学博士名衔。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已是可以退休享福的年纪了,但金庸并不满足于此,他的大半生花费太多时间在办报和写小说上,却没有时间好好做学问。金庸本就是一个好学之人,于是他决心要拿一个自己辛苦挣来的学位。剑桥大学对金庸的这一决定予以赞赏,并表示他不用大费周章地到英国来念书,要一个老人家飘洋过海来留学是一件吃力的事,但熬不过金庸的坚持,于是年过八十的他入读剑桥大学,剑桥著名教授David Mc-Mullen担任他的博士生导师。原本剑桥的学生都规定了必须留在剑桥念书,但由于金庸已是荣誉博士,而且年纪大,所以教授委员会特意允许他在香港或内地做研究。金庸的博士论文原想以大理如何成为一个国家为题做研究,却被一个来自匈牙利的教授以金庸不会藏语,而无法看懂藏语的原始资料撰写论文为由劝退了,原因是大理立国原是靠西藏的力量扶植,与西藏关系深厚,要研究大理就需要精通藏语。后来,金庸就改以安禄山为题做论文。他曾在一次访谈里解释他对念书的兴趣:“我的目的不是来求学位,是来跟这些教授请教一下,念书。因为剑桥大学有学问的人多,教授虽然只研究一种学问,但是一门功课很复杂的问题他都了解。”已经走上暮途的人要再去学习并不容易,对于体力和精力都是一场艰难的考验,而耄耋之年仍然保有这份勤学之心,活到老学到老,也是金庸让人佩服的地方。

猜你喜欢

梁羽生社评明报
武侠小说宗师梁羽生的养生妙招
梁羽生与林萃如的爱情江湖(上)
怀念金庸
梁羽生:遇一人白首,择一人终老
张季鸾写作特色评析
大师梁羽生“侠骨丹心”的相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