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城市外语语言环境建设现状及其对策

2018-08-15李小华孙寒忠

市场周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公示语现状与对策

李小华 孙寒忠

摘要:目前国内中小城市外语语言环境建设普遍相对滞后。以衢州为个案,采用问卷、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其外语环境建设现状进行调研,发现该地区市民外语交际能力较差,外语学习经历单一;本科院校外语专业学生生源质量不高,参与外语社会服务机会较少,师资力量薄弱,结构不合理;外语公示语使用率偏低且不规范;外语咨询服务平台及相关网站建设不完善等问题。由此,提出相关对策,以期改变衢州地区外语环境建设落后的局面,提升城市形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关键词:外语语言环境建设;现状与对策;外语交际能力;生源与师资;公示语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8)01-110-03

一、研究背景

在中国融入全球化经济的大背景下,各个城市都在积极地开展对外交流活动,以期提升自己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从而促进自身的经济与社会文化发展。如何更好地融入国际城市间的舞台,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成了众多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共同议题。语言是开展对外交往的最重要媒介,也是经济发展中重要的文化软环境组成部分,因此,打造良好的城市外语语言环境,提升市民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是建设现代文化的现实要求,同时也是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国际交流,建设外向型文化强市的发展需要。

学界开展了诸多关于城市国际化建设的研究,但多是从经济、旅游、城市建设等方面论述,而有关城市外语语言环境建设的研究仍是一大蒙尘领域,有关这方面的专著更是难得一见。此外,现有的外语语言环境建设的研究多集中于大型城市,对中小城市仍缺少足够的关注。在国际全球化背景及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全面加快国内外语语言环境建设是我们当前亟待需要开展的重要议题。鉴于此,文章以衢州市为考察对象,结合问卷、实地走访等数据资料,揭示该城市外语语言环境建设的现状,并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为该城市相关方面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外语语言环境建设是衡量城市国际化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外语语言环境主要指“除使用母语以外的语言(种)进行信息交流与传播的广度、深度和频度”,主要分为两个维度,即“人的维度”和“物的维度”。“人的维度”主要指“城市不同人群对外语的掌握程度和应用水平”:“物的维度”主要是指“城市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中外语的应用范围和规范程度”。根据这两个维度,我们相应地从不同的层面来开展调研,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调查的范围仅限于衢州市区,对象包括当地各行业市民(如交通、餐饮、医疗、制造业等)、当地本科院校师生、市区不同片区(包括西区、南区和北区)公共场所(如街道、大型酒店、医院、车站等)公示语、双语咨询和服务平台(如政府办公服务窗口、大型企事业单位的官方网站等)。

(三)数据收集

首先,我们采用自编问卷,其中涉及个人情况简况(如年龄、性别、从事行业、职位)、外语语言水平自评、外语交际障碍反馈等,通过实地派发的方式,调查当地不同行业群体的市民外语交际能力。共派发180份,实际回收的有效问卷154份,有效率为85.56%。

其次,我们实地走访本地本科高校外国语学院,深入了解该学院外语专业生源质量,如入学时外语基础、入学后外语考试的过级率、参与外语社会服务的情况,同时获取该学院师资力量的相关资料。

最后,我们实地拍照采集不同片区公共场所的标示语,通过网络搜索、咨询相关部门等方式了解外文官網或外文服务平台的建设状况。

三、现状分析

本研究通过问卷、实地走访等方式对衢州外语语言环境现状进行了初步的调研,发现衢州作为浙西一个三线城市,虽然近些年在国际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外语环境建设方面仍然相对滞后。具体表现在市民外语交际能力较差,外语学习经历单一:本科院校外语专业学生生源质量不高,参与外语社会服务机会较少,师资力量薄弱,结构不合理:公示语使用率偏低且不规范:外语咨询服务平台及相关网站建设不完善。下文将具体探讨上述存在的问题。

(一)市民外语交际能力

自编问卷结果显示,受访市民来自交通、住宿、医疗、餐饮、制造业等多个行业,年龄主要分布在21-30、31-40、41-50之间,分别占19.48%、60.49%、18.18%,反映了当前社会的最广大群体,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占到85.06%,且多为专业技术人员或中高层管理者,具有较好的素质。数据进一步显示,82.47%的市民有过英语学习的经历,仅1.9%的人学过日语,1.3%的人学过法语,这表明衢州市民外语学习经历普遍非常单一,除英语外的其他外语类别人才非常稀缺。

此外,受访市民外语底子薄、水平差。外语水平自评结果表明,外语较为流利且能够满足日常外语交际的受访者不到12%,59.09%市民的外语水平在公共三级及以下,而六级及以上水平受访者占比还不足14%。

外语交际障碍反馈报告表明,绝大部分受访市民的外语交际能力普遍较差,继续学习外语的动力不足,且普遍反映在遇到外籍人士时不敢主动交流。以上种种因素都影响了该市的对外开放程度,不利于营造良好、和谐、包容的外语语言环境。

(二)本科高校外语人才培养及师资情况

衢州学院是衢州地区唯一一所本科院校,是衢州地区最重要的教育文化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也是衢州地区高端人才就业单位。然而,该校学科发展不均衡,以工科专业为主,外语类专业在该校总体处于弱势地位,在外语人才培养、外语服务社会、师资科研等方面更是相对薄弱,其发展与延续面临以下诸多问题:

首先,该校外国语学院目前只有商务英语和师范英语两个本科专业,未开设其他语种的专业,不能满足本地区对其他类别外语人才的需求,而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在当前社会已趋于饱和,面临着就业困难的尴尬局面,这就进一步限制了英语专业规模的壮大,同时也意味着束缚了该学院可持续的发展。

其次,该院生源质量整体偏低。部分原因在于招生范围扩大,外省生源比例逐年提升,进一步压缩本省优质生源,导致录取大批中西部高考毕业生,这些外省学生高考分数整体偏低,外语基础相对薄弱,英语科目在其高中阶段受重视程度不够,如部分省份由于高考中不考查听力理解能力,导致在高中学习阶段中忽视了这一项基本而又重要的技能培养。他们在进入学院学习后时常落后于本省的学生。另外,由于地域因素,本省优质生源大都涌入沿海发达城市,使得该校录取优质生源的比例显著降低。较其他同类沿海城市院校,该院学生的专业水平偏低。近一两年来该院英语专八一次性通过率也处于下降趋势,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虽然近年学院也会派遣学生参加社会外语志愿者服务,例如“衢州国际文化 孔子节”“龙游国际汽车拉力赛”“开化世界女子掷球锦标赛”等,但这样的外语服务社会项目并没有形成机制化、常态化、规模化,无法提供给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外语服务能力和影响力较小。

最后,该院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师资力量亟待加强。专任教师50余人,其中教授仅1人,副教授7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仅16%左右,具有博士学历教师2人,其余大多为硕士学历教师,缺乏拔尖人才。由此看出,教师整体素质仍有待提升,结构仍有待完善。衢州学院作为该地区唯一一所本科学校,其外国语学院代表着这一地区外语培养的最高水平,但其存在的种种问题,制约了其外语服务能力。这一现象在广大中小城市和内陆城市的地方高校当中也是非常普遍的,当地外语学院由于自身的软硬件实力偏弱,直接影响到当地外语语言环境的建设。

(三)公示语

对衢州市区西区、北区、南区等不同片区公共场所标示语的采集,我们发现了以下问题:首先,部分路牌双语标识缺省,纯汉字标示。在采集的48处路牌标识中,有中英双语标识的仅28处,占58.33%。在稍偏远地段,这一比例更低。其次,城市路牌与交通指示牌外文标识不规范、译名不统一。例如,九华北大道被标注成JIUHUABEI Big Road,实在让人啼笑皆非。紫荆西路在有些地段被标注成Zijing xi Lu,有些地段则被标注成Zijing West Road。“南湖西路”在路牌中被标注成“NANHUXI LU”,在交通指示牌中标成“NANHUWEST ROAD”,同一条路在两个道路指示标识体系中采用不同的外文标识极易让外籍人士混乱,给其出行带来不便。再者,用来标明方向的指向副文本也都未译出,也不利于外籍人士在旅游出行时辨明方向。最后,一些公共场所的标识也是丑态各异。很多地方直接采用汉语拼音,而非英译,例如,在某些场所“请直行”被译成“QING ZHI XING”,“请刷卡”被译成“QING SHUA KA”,这类汉语拼音标识是毫无意义的,不仅不能起到给予读者信息提示的功能,反而占用了原有的标识空间,增加了人力、物力成本。

(四)双语咨询和服务系统建设

本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工商企业等官方网站多是中文版本,缺少外文版,即使存在,也很难登陆,形同虚设。城市公共咨询服务电话,如110、120、119等公共服务电话,也多是以中文为交流语言,缺乏外文咨询服务频道。这往往会造成外籍人士在寻求帮助或咨询信息时因语言不通而无法求得帮助,给其工作生活带来不便,进而影响衢州的城市形象。

四、对策分析

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快国际化步伐,外语语言环境的质量势必成为其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其投资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哪个城市在这方面走在前列,在未来的发展中就会抓住先机。衢州市要改变目前外语语言环境建设滞后的局面,笔者认为相关部门就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普及外语,提高市民的外语交际能力

卓越的城市外语语言环境离不开良好的市民外语语言交际能力。目前,衢州市市民外语交际能力普遍较差,运输、餐饮、通讯、医疗、银行等服务行业从业人员能说流利外语的人也较为稀少,小语种外语人才更是稀缺,随着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来衢经商旅游,营造良好的外语语言环境势在必行。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公益讲座、广播或者电视等渠道,向广大市民特别是涉外星级酒店前台及出租车司机等人群,提供免费的外语培训公益项目,也可以印发一些关于衢州历史文化的外文宣传手册发放给广大市民,以提高市民的外语水平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校市合作,强化高校本地外语服务能力

地方高校作为地方社會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智库”,在人力、物力、智力、技术等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而地方政府在公共资源调配、政策制度制订、项目宣传执行等方面具有绝对优势,探索校市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建设外语语言环境。

市政府应当重视本地高校,特别是其外语学院的发展,给予其政策、资金、资源的支持,鼓励并帮助其人才引进和在职人员的深造培养,形成一支高水平、高职称、高学历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为外语环境建设提供人才储备。形成校市合作常态化机制,外语学院可以为衢州各类企事业单位提供和培养专业的翻译人才,为衢州举行的各类国际会议及赛事提供口笔译服务、外商接待服务以及各类外宣材料的翻译服务。再者,本地高校外语学院还应立足本地,开展相关研究,深入调研衢州在国际化背景下存在的种种语言问题,剖析其根本,了解其本质,形成科研成果,为本地的外语语言环境建设,为政府的经济与语言政策制定提供现实依据与理论指导。此外,本地高校外语学院还可以为企事业单位领导、员工开展多层次外语培训,教授中西方文化差异知识,提升其外语语言水平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最后,本地高校外语学院应当加大小语种教师人才引进,改变单一的专业设置,开设多语种专业,培养更多的德、法、日、韩等小语种专业人才,满足本地不同岗位的外语人才需求。

(三)统筹协调,建立外语环境建设专门管理与研究机构

城市外语语言环境建设涉及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牵扯到政府各职能部门,单单依靠某个部门去运作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发动全民支持并参与,加强各部门的统筹协调,形成齐抓共管的合作机制。同时,成立专门的外语环境建设管理与研究机构,对城市语言环境建设进行规划、设计、监督、审核与验收,特别是对公共标识语、市政外语服务平台、服务人员外语交际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监控与把关,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确保展示在世人面前的公共外语标识以及公共服务平台与人员外语交际能力达到合格要求,并作为牵头部门,加强其他各部门之间的联动,确保这一建设有序、有效、平稳地开展。

(四)加强重视,制订短中长期外语语言环境建设规划

地方政府是城市基础建设方面的决策者和主导力量,政府领导的重视与否,直接决定这一项目能否实施。只有政府各级领导给予高度重视,意识到加强外语语言环境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倾斜,并制订好短中长期建设规划,外语语言环境的建设才不会成为空谈。

五、结语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越来越多的城市已经意识到了外语语言环境的重要性,并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广大中小城市仍然非常滞后。外语语言环境建设是政府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政府必须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当地调研其语言环境现状,并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做好短中长期语言环境建设规划,借鉴其他城市的相关先进经验,调动社会各类资源,统筹协调各个职能部门,鼓励全民参与,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智库”作用,确保城市外语语言环境建设顺利开展,建设成优越的外商投资软环境,打造出靓丽的国际都市名片。

猜你喜欢

公示语现状与对策
提高全民语言意识 发展城市软科学建设
浅析多德福嘉兴食品城网络营销现状与对策应
新疆农村成人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探析长沙岳麓山韩语公示语误译现象
关于汽车客运站财务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当前影响中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主要原因及建议
旅游景区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